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再手术治疗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任国良,阎汝川自1978~1991年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病人1450例,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再手术者13例,占0.89%。本文重点讨论吻合口狭窄的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42~68岁;首次手术贲门癌7例,食管中上段癌6例。首次手术行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4例,弓下吻合7例。临床症状:13例术后均进食困难较重,其中9例能进少量流食,10例进食后呕吐,4例用静脉补液维持生命。狭窄症状距首次手术时间最短15天者2例,最长半年者2例,30~60天者9例,占69%。首次食管胃吻合方法,手工缝合7例,GF-Ⅰ型管状吻合器吻合6例。本组13例中早期6例未经扩张器扩张,7例经1~3次扩张器扩张效果不显著。13例病人全部经造影排除复发肿瘤。再手术前x线钡剂造影证实吻合口直径均<0.3cm,术后均>lcm。二次手术经颈部食管切开扩张及成形2例,弓上吻合改颈部吻合1例,弓下改弓上吻合2例,原位吻合口扩张成形8例。二次手术后随访12例进普食,1例进半流食。手术方法手术全部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采用常州GW—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32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为贲门、食管癌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27例,年龄43~75岁,平均58.3岁,贲门癌201例,食管癌122例,除1例经右胸手术外,其余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97例,弓下吻合226例,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采用GW—1型26及29规格的分别为292例及3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0.6%。二、…  相似文献   

3.
GF-Ⅰ型吻合器深埋防止返流性食管炎60例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王春利,张荣生,韩之瑜随着吻合器的日益广泛应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明显减少,但返流性食管炎无明显改善。针对这一并发症,我们从1991年2月至1992年2月,在60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吻合器吻合后行食管、胃深埋套入式方法,预防返流性食管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4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42岁,平均年龄60岁;病变部位:食管中段癌26例;下段癌16例;贲门癌18例:癌切除后行胸膜顶吻合4例,主动脉弓上吻合38例,弓下吻合18例;使用26#吻合器42例,28#吻合器17例,31#吻合器1例;随机抽取60例做对照手术方法为非套入法。手术方法:开胸后常规游离食管、胃,切除肿瘤,使用吻合器吻合后,距吻合口下方3cm用胃壁组织与吻合口上方3cm的食管肌层作间断缝合6~8针,把吻合口深埋套入胃内约3cm左右即可。疗效标准及结果:①自觉症状:病人开始进食后,取倒斜坡位(下同),询问有无胸骨后烧灼感及返流现象,套入法无,非套入法有25例。②胃与食管pH值测定:术后第四天,拔除胃管前。先抽取胃液标本  相似文献   

4.
曹允友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1):971-971
我院自1994年~2001年应用上海产GI—I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30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5例 ,女5例。年龄40~45岁。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吞咽困难。术前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食管镜检查 ,确诊为食管上段癌14例 ,食管中段癌16例。肿瘤上缘距门齿24~28cm ,肿瘤长度4~6cm ,均使用28号吻合器行胃食管超胸顶吻合。1 2手术方法 :取左胸后外侧切口 ,第六肋床进胸。游离肿瘤确定能够切除后 ,切开膈肌常规游离胃大小弯 ,在贲门部切断食管 ,向上游离…  相似文献   

5.
胸内食管胃超胸顶吻合中应用机械吻合器可扩大食管的切除范围,近似颈部吻合,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安全。我院于1996年5月应用国产GF-1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下简称吻合器)对89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9例患者,男61例,女28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术前常规行食管钡餐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均证实为食管癌,其中食管上段癌36例,中段45例。中下段8例,肿瘤病变3~6cm。2.手术方法采用左后外侧切口经第5肋间进胸,视野不满意者咬断第6肋…  相似文献   

6.
149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并发吻合口瘘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苏秦虎,董文忠,赵九恩我科从1983年6月至1992年12月共行食管、贲门癌手术1498例,在预防吻合口瘘方面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498例中,男1024例,女474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80岁;平均55岁。肿瘤部位:食管上段癌64例,食管中下段癌478例,贲门癌956例;采用手工吻合法603例,采用消化道吻合法895例。1983年6月至1987年6月共做食管、贲门癌手术443例,均为传统手工吻合法(包套式),发生吻合口瘘16例,占3.6%;1987年6月至1992年12月改用机械吻合法与改良手工吻合法,发生吻合口瘘14例,占1.3%。其中机械吻合法895例,发生吻合口瘘12例;改用手工吻合法160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30例吻合口屡中死亡14例,致死率为46.6%。讨论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一种严重并发症,国内文献报告发生率为2.1~11.6%。其致死率为31.6~71%[1]。本组1983年6月至1987年6月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为3.6%;1987年6月之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3%,较前明显降低。降低  相似文献   

7.
从1987年10月到1998年10月,我们采用上海产GF-Ⅰ型吻合器行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317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本文报告使用吻合器预防吻合口瘘的体会。1临床资料 本组317例,男性232例,女性85例;年龄32~75岁。贲门癌109例,食管下段癌166例,中上段癌42例。左侧开胸314例,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 3例;弓下吻合138例,弓上吻合142例,胸顶吻合37例;术中吻合后发现吻合口部分裂开行修补3例。本组有2例分别在术后第三天及第四天出现吻合瘘的症状与体征,即再次循原切口进胸探查,发现均…  相似文献   

8.
我科再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4例,报告如下。本组男女各2例,年龄34~56岁,病程2~6个月;食管中段癌2例,下段癌1例,贲门癌1例,胸内弓上吻合2例,弓下吻合2例;术后5~13天发生吻合口瘘;保守治疗24小时内再手术3例,3天1例,颈部重速食管胃吻合3例,胸项空肠代胃1例,治愈3例,死亡1例,死因为严重脓胸、全身衰竭和再手术创伤。讨论:本组毛们再手术占同期吻合口腔的36.4%(4/11),病死串25%,而非手术治疗病死率71.4纯(5/7);3倒成功均在发病24小时内再手术.因此,早期发现与诊断,及时手术是杜低…  相似文献   

9.
郭健  任群 《天津医药》2003,31(2):117-117
笔者于1997年6月—2001年11月应用美外新型端端吻合器 (P.P.CEEA)治疗食管癌和贲门癌87例 ,术后无吻合口瘘和狭窄 ,效果好 ,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组87例中男62例 ,女25例。年龄42~73岁 ,平均 (57.6±8.5)岁。食管中段癌21例 (24.1 % ) ,下段癌34例 (39.1 % ) ,贲门癌32例 (36.8 % )。全组病例均采用美外新型端端吻合器 (美国tyco公司产品 ) ,行主动脉弓上吻合者41例 ,占47.13 % ;行主动脉弓下吻合者46例 ,占52.87 %。其中用25号吻合器3…  相似文献   

10.
赵铁荣  李高峰 《云南医药》1997,18(5):346-347
用吻合器行食管胃弓上吻合9例观察赵铁荣李高峰张乃键宋元龙张勇张长弓我院胸外科自1995年8月应用上海生产的GF—I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进行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食管胃弓上胸顶端吻合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9例食管癌,年龄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