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结果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的二维超声特点,表现为形态多样的窦状扩张管样结构.彩色多普勒检查示丰富的红蓝相间血流信号,呈缓慢持续样.变换体位或挤压周围软组织后血流信号明显增加,并随周围软组织压力的改变色彩也相应发生改变(P<0.01).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浅表海绵状血管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岩  袁珍  陈涛  闫冰  罗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423-142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浅表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浅表海绵状血管瘤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结果:浅表海绵状血管瘤具有明显二维超声特点,表现为窦状扩张、管样、网样结构。彩色多普勤检查示丰富血流信号.挤压周围软组织后,血流信号明显增加,并随周围软组织压力改变色彩也相应发生改变。结论:超声检查为浅表海绵状血管瘤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诊断浅表软组织肿物中的应用。方法:对8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浅表软组织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进行分析。结果:82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82例良性肿物中,12例可探及血流信号,均为血管瘤和炎性肿块。囊性肿物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软组织血管瘤的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并分析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经病理证实为软组织海绵状、蔓状血管瘤患者的MRI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在MRI上呈团块或不规则状,呈等T1长T2信号.蔓状血管瘤在MRI上可见多发流空血管影.海绵状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多为高回声,血流信号丰富,加压时信号显示更为明显,大部分可探及静脉石.蔓状血管瘤在超声图像上多为液性低回声.MRI确诊5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46例,二者对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13).结论 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异性;超声可以显示血管瘤内的钙化、静脉石,MRI可显示瘤内的脉管及间质成分,对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肝血管瘤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肝血管瘤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肝血管瘤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并记录其各自特点.结果 31例直径小于3厘米的血管瘤只有2例周边见点状零星血流信号,而直径大于3厘米的血管瘤却有15例周边及内部见条状血流信号.结论在肝血管瘤的诊断中,二维超声的作用是主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只对直径大于3厘米的瘤体的诊断有补充和深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在弥漫性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对82例经临床怀疑有弥漫性甲状腺疾病患进行检查。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并评价病变区内的彩色血流图。结果:在二维显像的基础上,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能清晰显示病灶内血流供应情况,并对疾病作出鉴别诊断。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在诊断弥漫性甲状腺疾病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图对软组织蔓状血管瘤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多普勒能量图在诊断蔓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软组织不同部位的蔓状血管瘤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及多普勒能量图分析。结果蔓状血管瘤二维形态表现为呈梭形或长条状,内为网格或蜂窝样低或无回声区。相互交通。CDFI:内充满闪烁明亮的红蓝相间的彩流,或以低速静脉血流为主,或以高速低阻型动脉血流信号为主。加用能量图见血流信号极其丰富,连续性好,形成血管树样网状结构分布。乏氏试验,加压或体位改变后其大小形态及血流状态随之发生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能量图对蔓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者论述了应用超声影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诊断骨及软组织血管瘤的特征,通过57例血管瘤的超声影像与手术、病理、放射影像的对比分析,证实了超声影像检查是术前诊断血管瘤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其中9例骨血管瘤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实性低回声肿物;48例软组织血管瘤可见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互相交通、挤压血管瘤时可见其内充盈彩色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不典型葡萄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不典型葡萄胎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结果 30例不典型葡萄胎声像图无特异性,其中13例声像图类似不全流产,17例声像图类似宫腔积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30例不典型葡萄胎中25例宫腔内团块样病变(类似不全流产10例、类似宫腔积血块15例)及宫壁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均呈低阻动脉血流信号,阻力指数(RI):0.45±0.08.结论 二维超声对不典型葡萄胎无特异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不典型葡萄胎宫腔团块内可记录到高速低阻血流信号,因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不典型葡萄胎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论述了应用超声影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诊断骨及软织织血管瘤的特征,通过57例血管瘤的超声影像与手术、病理、放射影像的对比分析,证实了超声影像检查是术前诊断血管瘤最可靠的检查方法。其中9例骨血管瘤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和实性低回声肿物;48例软组织血管瘤可见迂曲扩张的管状结构互相交通、挤压血管瘤时可见其内充盈彩色血流信号。  相似文献   

11.
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慢性浸润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紊乱、过敏反应、非特异性感染等有关[1],临床表现以长期存在并易反复的无痛性头颈部皮下软组织肿物为主,多见于唾液腺,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木村病呈良性病程,根据既往研究,复发率较高。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血清IgE水平增高[2]。本例特异性超声表现为:双侧颌下腺内低回声病灶,其内见多发小片状低回声区间夹杂“网格状”高回声,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腺体内及周围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可见“门型”血流信号。主要和软组织内血管瘤鉴别,血管瘤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梭形、圆形或卵圆形肿物,边界清晰或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为低回声,可见典型的蜂窝状结构,内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探头加压松开后血流信号增多,周围未见淋巴结增大。而木村病探头加压后肿块形变不明显,血流信号变化不大,可与血管瘤鉴别。木村病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超声是诊断木村和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CTPV的超声表现及特征。结果二维超声可见门静脉闭塞,腔内栓子,闭塞门静脉周围侧支呈条状或蜂窝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闭塞门静脉内无或仅边缘部见少量血流信号,蜂窝状无回声区见少量暗淡血流信号。结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对CTPV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对鼻窦黏液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例鼻窦黏液囊肿声像图特点,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5例鼻窦黏液囊肿(4例筛窦囊肿,1例额窦囊肿)均有明显眼部症状,超声表现为眶内视神经鼻侧的囊状无回声或弱回声,囊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部分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误诊2例,1例误诊为眼眶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眼眶皮样囊肿。结论超声容易诊断眼眶囊性病变,但需注意其发生部位、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并询问病史,考虑是否有鼻窦黏液囊肿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皮肤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1个皮肤血管瘤的检测结果。小的单纯血管瘤瘤体近圆形、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多不规则,均无明显包膜回声,内部回声低而不均,8个瘤体侵犯了深部组织。小的瘤体比大的瘤体易于获取血流信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敏感性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17个瘤内可记录到的动脉频谱中,其平均最大流速为11.3cm/sec(4.1~15.5cm/sec),平均阻力指数为0.65(0.59~1.0)。  相似文献   

15.
高频超声对浅表性血管瘤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以高频超声观察浅表性血管瘤的内部结构、形态分型和声像图特征,用彩色多普勒检测其血供状况,以期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53例浅表性血管瘤采用探头加压试验观察瘤体受压缩后形态变化及血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性质和参数信息。结果 53例血管瘤中声像图特征分为类实性15例,占28%,表现为内部回声强弱不等,压缩变化小、血供少;混合型26例,占50%,表现为网格状的实性组织与液性暗区相间,压缩变化显,血流信号较丰富;以液性暗区为主型12例,占22%,表现为大小不等或相互交通的管状液性暗区,界限模糊,压缩性好,显示动静脉血流流速曲线。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浅表性血管瘤的形态结构清晰,诊断可靠,可提供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低回声型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CDFI)、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图 (PDI) ,结合脉冲多普勒频谱对 18例共 2 2个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进行研究。结果  CDFI对低回声型肝血管瘤内血流显示率 2 7.2 7% ,PDI对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血流显示率 90 .91%。动脉血流检出率为 2 2 .73%。“病灶染色” 9个 (40 .91% )。低回声型肝血管瘤血流呈低速 ,阻力指数 (RI) <0 .6(6 0 %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膀胱血管瘤患者临床、超声及病理特征。 方法对6例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6月至2015年7月临床收治并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前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6例膀胱血管瘤患者临床表现为全程血尿4例,尿频、尿急、尿痛或间断尿痛各1例。术前超声显示6例膀胱病灶均表现为低回声,5例病灶内见小无回声区呈"筛孔状"结构;病灶最大径0.5~4.1 cm;其中4例病灶位于膀胱三角区,1例位于膀胱左前壁(单发4例、多发1例),1例膀胱壁弥漫性增厚伴壁内多发病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1例病灶血流信号丰富,1例病灶少量血流信号,4例病灶未见明确血流信号。病理诊断:膀胱血管瘤合并慢性炎症3例,膀胱海绵状血管瘤1例、膀胱肌间血管瘤1例,膀胱血管瘤伴部分血管壁黏液变性1例。 结论膀胱区低回声病灶内见多个小无回声区呈"筛孔状"为膀胱血管瘤典型超声图像特征,结合患者血尿、尿频、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