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综合干预在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敷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中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及对照组82例,观察组实施个性电话随访、社区集体性服药督导及健康教育等护理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出院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服药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则低于对照组;与出院6个月时相比,出院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则显著降低且复发率显著提高。结论对院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护理综合干预,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还可以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恢复及其亲属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在上海市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确诊且出院的1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亲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由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根据随访时间将患者及家属分为4个小组并对应建立微信群进行互动管理。于患者出院时以及出院3个月、6个月和9个月4个时间点,分别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以及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率、亲属的焦虑及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干预6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亲属的焦虑、抑郁得分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科医护团队主导的微信小组互动管理可有效提高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其疾病复发率,并可缓解患者亲属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照顾者的身心健康,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院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出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运用微信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出院患者开展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电话回访,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及出院后1、3、6个月复诊时的SLE病情活动度及在出院6个月时的服药依从性、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出院后1、3、6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复查时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应用于SLE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可降低患者SLE病情活动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出院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观察期为3个月。干预后分别统计两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QOL)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健康得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观察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精神分裂症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药物的服用和保管、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应对、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康复等。出院时与出院后12个月均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MMAS-8)、生活质量量表(SF-36)、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血压监测及复发率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出院时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12个月干预组MMAS-8、SF-36及BPRS评分、血压监测结果、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能改善精神症状及血压状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出院后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出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回访,分别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服药依从性的提高,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有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有助于其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疾病复发率、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全程给予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于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评定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服药依从性、WHOQO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WHOQOL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环境领域评分亦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WHOQOL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及环境领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药学服务干预可以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有效手段在精神科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健康管理对继发性癫痫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宣教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由脑心健康管理师运用电话、微信等方式在服药、饮食、心理、生活、复诊等方面对其进行延续性健康随访管理,观察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治疗依从性及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和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延续性健康管理能明显提高继发性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患者反复发作次数,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沈洁 《当代护士》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所有患者家属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干预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按住院时间将9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慢性病自我效能得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得分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是否有积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自我管理教育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QLS)评分、用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SQLS量表中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作用3个分量表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BPRS、SDSS评分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护理后一周研究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教育,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等产生积极影响,有助减少疾病复发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120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行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两组患者观察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服药、门诊随访等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方式依从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社会关系、环境影响等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门诊随访的依从性,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系统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抽取某县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运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干预组患者按干预计划接受1年的全程系统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社区管理。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分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并统计服药依从性和疾病复发率。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疾病复发率下降(P0.05)。结论全程系统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慢阻肺呼吸体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呼吸科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64例65岁以上的肺功能中度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住院期间,对照组给予呼吸科常规护理及呼吸体操锻炼口头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带领患者进行慢阻肺呼吸体操锻炼1h,出院后通过微信跟踪管理。对比两组出院前及出院后24周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肺功能(监测指标包括FEV1、FVC及MEF)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结果两组出院前的肺功能FEV1、FVC、MEF系列指标水平及生存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的呼吸体操锻炼依从率在出院前后均差异明显(P<0.05);出院后24周,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依从率、FEV1、FVC、MEF指标水平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通过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住院期间慢阻肺呼吸体操的指导干预,以及出院后微信跟踪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改善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为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60例,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持续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宣教和指导、家庭访视、电话咨询.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自编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BPRS总分的改善程度、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6.
黎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7):2434-2436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对青光眼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入院的116例青光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58例。延续护理组除行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外增加延续护理干预。应用患者依从性、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得分及青光眼复发致盲率来评价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和12个月,延续护理组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平均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出院后12个月,延续护理组青光眼复发致盲率低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青光眼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爱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出院后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及门诊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关爱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分别在出院时、随访6个月末采用服药依从性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比较。结果随访6个月末,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SQL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关爱随访有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雪莉  弓永红 《疾病监测》2020,35(7):598-601
目的了解微信随访干预对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干预。 对比两组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微信随访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χ2=4.016、4.142、4.904、5.056,均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随访干预应用于女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可改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在离院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中应用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3-9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经胰岛素系统化治疗后出院的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出院前自愿加入微信随访群的73例患者设为微信随访组,将62例未加入微信随访群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出院前2组患者均给予系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及离院指导,离院后均定期予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组在患者离院后增加微信随访护理干预指导。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胰岛素注射依从性及胰岛素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微信随访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679,P=0.001)。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离院后给予微信随访指导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胰岛素注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心血管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108例CHF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实验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1年,包括定期电话和上门随访,提供药疗护理、饮食护理、康复锻炼和督导自我护理等。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在出院后第3,6个月及1年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1年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定期复诊等方面依从性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在自测尿量、体质量、记录自我症状、体征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延伸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功能性生活指数、幸福度、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延伸护理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并提高老年CHF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