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兔中耳解剖结构及一种较佳进入兔中耳手术进路,为兔动物模型在耳科学实验方面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解剖8只(16耳)新西兰兔,研究兔中耳解剖进路及周围解剖标志,显微镜下观察兔中耳内解剖结构.结果 采取耳后进路便于暴露兔中耳,但耳后进路需首先注意摆好合适体位,依循周围标志性解剖,如面神经,可快速进入中耳.兔中耳解剖结构复杂,与人耳结构类似.结论 兔耳后进路是快速、能充分暴露中耳的较佳途径,可以作为首选手术进路;兔中耳结构与人体相似,可作为耳科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影像学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是治疗中耳炎、肿瘤等中耳病变的常用方法,其治疗效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与术者术前对该区域解剖、变异的了解、准确评估病变范围有重要关系。影像检查可在术前客观显示颞骨解剖及病变信息,并在术中实时定位、术后评估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手术是治疗中耳炎、肿瘤等中耳病变的常用方法,其治疗效果及术后有无并发症与术者术前对该区域解剖、变异的了解、准确评估病变范围有重要关系。影像检查可在术前客观显示颞骨解剖及病变信息,并在术中实时定位、术后评估等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面神经隐窝在中耳乳突的显微外科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处理方式是中耳乳突显微手术中难于掌握和术后易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该区域的相关外科处理对策,包括经此清除病灶的乳突手术、听力重建手术及经此入路的人工耳蜗手术、面神经减压手术等不同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者首先指出各种类型中耳结构的重建对声音传导的效果是众人皆知的,但中耳乳突手术引起外耳解剖变形对声音传导的影响知识很少,而后者却是很重要的。作者认为中耳乳突手术后的听阈改变并不完全由于中耳或内耳的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的中耳和内耳结构,为大鼠耳科实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0只正常健康成年S-D大鼠的中耳和内耳进行显微解剖,对其颞骨的解剖学标志性结构放大6~15倍进行观察并照相。结果观察大鼠颞骨标本的中耳结构: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圆窗、咽鼓管、面神经等;内耳结构:耳蜗、半规管、内听道、内淋巴囊等。结论大鼠颞骨解剖结构同人类存在很大相似性,这有助于利用大鼠进行耳科研究时定位中耳和内耳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耳乳突后鼓室入路的相关解剖,收集解剖数据,为该入路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40侧,在放大8倍的显微镜下模拟中耳乳突后鼓室入路手术,观察和测量了外耳道上棘、面神经、面隐窝、锥隆起、圆窗、卵圆窗等相关的解剖结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外耳道上棘至砧骨短脚的平均距离为19.14 mm,外耳道上棘至面神经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点的平均距离为16.30 mm,面神经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点距乳突表面的平均距离为20.84 mm,面神经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点距鼓索神经发出点平均距离为11.28 mm,面神经水平段与垂直段交点距外耳道后壁的平均距离为4.40 mm,面神经水平段平均长11.60 mm,面神经垂直段平均长15.30 mm,锥隆起至圆窗龛的平均距离为4.46 mm,卵圆窗至圆窗龛的平均距离为3.74 mm,砧镫关节至圆窗龛的平均距离为3.80 mm;面神经水平段与垂直段的夹角平均为110.4°,鼓索神经与面神经垂直段的夹角平均为24.8°,水平半规管与面神经水平段夹角平均为17.5°,砧骨长脚与后拱柱夹角平均为46.0°。结论:中耳乳突入路手术中部分重要解剖结构位置恒定,重要解剖结构间距离及夹角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熟悉其解剖关系,可以指导临床手术,避免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8.
在中耳手术中,后鼓室操作的挑战性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后鼓室空间狭小、难以完全暴露,容易成为病灶残留的潜在区域,且后鼓室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至今还未被完全清楚的界定.本文就后鼓室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新近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为该区域的手术处理提供较准确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中耳手术中,后鼓室操作的挑战性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后鼓室空间狭小、难以完全暴露,容易成为病灶残留的潜在区域,且后鼓室的解剖结构精细复杂,至今还未被完全清楚的界定.本文就后鼓室的解剖结构及其毗邻关系的新近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为该区域的手术处理提供较准确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鼓峡(tympanic isthmus)是管鼓室腔(tubotympanic cavity)与上鼓室乳突气腔(atticomastoid air space)之间的一个狭窄通道,1962年由Proctor氏命名。它在颞骨气房系统的充气方面有生理意义,它的阻塞也是引致颞骨气化障碍的一个原因。Wullstein(1968),Thornburn(1968)和Aimi(1971)都证实并同意这一解剖结构的重要意义。认识鼓峡的解剖、生理功能及病理意义有助于慢性中耳病变的处理。在近代耳外科手术中耳科医生很注意这一地区。由于临床直视有困  相似文献   

11.
急性会厌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危症之一,因发病急且进展迅速,如控制不力,随时可发生急性喉阻塞,造成窒息而危及生命。急性会厌炎如未及时控制可并发会厌脓肿,其病情更凶险,短时间可致患者呼吸道梗阻。近年来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功抢救2例急性会厌炎伴会厌脓肿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35岁。因"咽痛伴吞咽疼痛5d,加重伴吞咽、呼吸困难1d"为主诉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同性鼻出血患者的出血点多位于鼻腔后端。采用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法治疗顽同性鼻出血须行后鼻孔栓塞,该方法易损伤鼻腔黏膜,常不能彻底止血,多需反复填塞,易导致鼻腔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科2007-01-2012-12应用鼻内镜对鼻腔填塞止血失败的64例顽同性鼻出血患者进行检查并止血治疗,术后应用钠吸绵填塞,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急症,国外调查显示1岁以内意外死亡的患儿中40%系呼吸道异物所致。  相似文献   

14.
手术切除外耳道新生物是外耳道皮肤缺损最常见的原因。传统的方法是取大腿内侧中厚皮片修复缺损,由于移植片固定困难,加之局部血供建立较慢,常有皮片不成活或愈合不良引起外耳道狭窄。我科2005-04-2013-04应用耳后穿支皮瓣修复外耳道皮肤缺损区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1例患者,男6例,女5例;年龄24~68岁,平均42岁。均为外耳道新生物需切除的患者。新生物病理诊断:乳头状瘤6例,黑色素瘤2例,血管瘤、耵聍腺瘤、瘢痕增生各1例。  相似文献   

15.
鼻腔水蛭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如何快速、有效地取出鼻腔水蛭是临床医生努力的方向。2006-07-2012-07期间笔者根据工作经验采用自制可控式吸引管吸取鼻腔水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男76例,女44例;年龄4~70岁,其中4~14岁90例,〉14~40岁15例,〉40~55岁5例,〉55~65岁10例。1.2方法1.2.1可控式吸引管制作采用临床常用的一次性橡胶可控式吸痰管,根据患者年龄、鼻腔腔隙情况而制作。长度以患者耳垂至鼻尖部为宜,儿童采用8~12号管,一般不超过12号;成人采用12号以上吸引管,最大不超过18号。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治疗颅脑外伤、颅底骨折伴严重鼻出血都需密切观察,且不主张鼻腔填塞。我院2000-01-2011-01对30例颅底骨折伴有严重的鼻出血患者实施了鼻腔填塞,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窦黏液囊肿是一种缓慢生长的囊性病变,囊肿的持续膨胀生长可侵及整个窦腔,甚至多个窦腔,向周围延伸出现并发症。蝶额筛区黏液囊肿可向颅底及眼部侵犯,如不及时诊断、引流,会导致严重并发症。我院2007—01—2010-01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侵及眼眶的鼻窦黏液囊肿12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类型之一,发病率高达30%以上〔1〕。对此类患者睡眠状态的客观判定主要依靠睡眠过程中PSG监测〔2〕。无捆绑、无粘贴的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诊断技术,它可以监测患者睡眠时的逐拍心动周期、呼吸、体动等生理信号,以此为依据判别呼吸事件以及分辨不同的睡眠时相。其优点是检查时方便、舒适,监测过程中患者的睡眠更接近自然状态,适用于临床诊断、病情评价和临床科研〔3〕。我科自2013年5月与大连市精神病医院合作,对失眠患者同时进行2种方法监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旨在消除或缩小气骨导差的中耳重建技术起自20世纪初,Matte(1901)首先报道的鼓膜一镫骨连接技术(nlyringostapediopexy)被认为具有标志性意义,此后”j现了很多旨在建立鼓膜和内耳淋巴液间联系的方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Zollner(1955)和Wullstein(1956)的工作使之成为公认的现代听骨重建技术的奠基者。与之相伴的外科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进步,使得中耳重建手术的效果逐步提高。虽可明品改善患者听力水平,但欲获得稳定的远期疗效仍面临许多问题。术后感染、局部粘连、排斥反应以及耳咽管功能障碍等成为影响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声带息肉是耳鼻咽喉科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声嘶的主要原因,成人多见,男女均可发病。声带息肉常发生于一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边缘,有蒂或广基,也可双侧发生。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程度的持续性声嘶,不能发高声,说话费力,增生巨大者可引起憋气,甚至呼吸困难。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显示屏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