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上海市青浦区2005--2009年生活饮用水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主要超标因素。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每季度集中对辖区水厂进行生活饮用水采样分析,结果依据国标评价。结果5年进行了404次水质监测,主要超标指标有浑浊度、耗氧量、氨氮、铁、锰。不同水源的出厂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份间水质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该区生活饮用水存在部分指标超标情况,不同水质指标存在比较明显的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上海市青浦区2005-2009年生活饮用水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主要超标因素.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每季度集中对辖区水厂进行生活饮用水采样分析,结果依据国标评价.结果 5年进行了404次水质监测,主要超标指标有浑浊度、耗氧量、氨氮、铁、锰.不同水源的出厂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份间水质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该区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水厂水质质量监测数据,了解松江区水质质量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供水规划及监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收集2006-2012年松江区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各年度松江区出厂水合格率变化趋势及不合格指标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原水、不同制水工艺对出厂水水质的影响. [结果]2006-2012年松江区常规处理工艺水厂关闭了10座(镇级),深度水处理工艺水厂增加到了2座(区级).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呈上升趋势(x2=31.82,P<0.01).出厂水水质以有机物污染为主,在出厂水总不合格项次中氨氮占44.61%、耗氧量占31.99%.使用相同原水,经深度处理工艺后氨氮、耗氧量的浓度低于常规制水工艺(t氨氮=4.529,P氨氮<0.01; t耗氧量=8.321,P耗氧量<0.01). [结论]水源水质质量和制水工艺是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扩大斜塘江原水的供应范围,全面使用深度处理制水工艺,对提高松江区水质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上海市黄浦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上海市黄浦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特别是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水质情况,防止水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于2010年每季度对辖区内的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进行水质分析和结果评价.结果 水源水中主要为总磷、总氮不合格,出厂水主要为氨氮不合格,管网水和二次供水的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色度、浑浊度、氨氮、耗氧量和锰.结论 ...  相似文献   

5.
蒋兆峰  徐虹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21-1822
目的调查分析某自来水厂水源的水质污染情况,确保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对某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和出厂水进行卫生监测与评价。结果水源水样耗氧量、氨氮、挥发性酚等指标高于标准达2—14倍。结论提示水质受到大量有机物及其他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吴中区2001~2004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辉 《职业与健康》2006,22(9):688-689
目的掌握苏州吴中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防止水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太湖水)和吴中区自来水厂出厂水、末梢水分别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进行水质全分析和结果评价。结果水源水(太湖水)有机物污染严重,大肠菌群指标多数样品大于1 000个/L,化学耗氧量多数样品超标,氨氮、硝酸盐氮均超标。结论虽然水源水受有机物污染,但自来水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均符合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7.
[背景]目前,上海市只有青浦区从淀山湖水系水源地和青草沙水库水源地同时取水.然而,对于这两大水源地水源水水质状况未见报道.[目的]评估青浦区3家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源水水质状况.[方法]收集青浦区2014年1月—2019年12月3家集中式供水单位93份水源水水质监测数据,比较超标检测项目.[结果]青浦区2014—2019...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O_3-BAC(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去除原水中氨氮及耗氧量的效果,为政府制定供水规划,推广使用深度处理制水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2016年,每月采集上海市某水厂原水、出厂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要求,对水样中氨氮及耗氧量指标进行检测。通过t检验对比分析该自来水厂采用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前后原水中氨氮、耗氧量的去除率,通过χ~2检验对比分析采用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前后出厂水中氨氮、耗氧量的合格率。结果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35.78%±33.45%,对耗氧量的去除率为36.47%±17.97%,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对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为65.78%±17.37%,对耗氧量的去除率为53.75%±1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水处理工艺出厂水氨氮合格率为37.5%、耗氧量合格率为25.0%,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出厂水氨氮、耗氧量合格率均为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_3-BAC深度水处理工艺去除原水中氨氮及耗氧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出厂水合格率,对改善生活饮用水水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农村饮用水25年间污染状况。方法以缙云县每个乡镇3~4个不同水源类型的未经净化消毒处理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为农村饮用水监测点。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1980—1984年水质合格率为49.54%,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为87.92%,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浑浊度、p H、氨氮和耗氧量;2009—2013年水质合格率为33.58%,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92.97%,主要是氨氮、耗氧量水质指标合格率较以往有所提高,而不合格项目主要是浑浊度和氟超标,2项水质指标合格率较以前有所降低。结论近五年来缙云县农村饮用水人禽粪便和有机物污染逐步减少,但浑浊度和氟化物合格率有所降低,需做好水源水的选择、防护和管理,并加强净化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一起饮用水异味事件,分析引起异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 4月12日对供水单位各供水环节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并调取近日应急检测数据,分析水质微生物指标、浊度、臭和味等感官指标以及耗氧量、氨氮、硝酸盐氮等化学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前述指标与历史监测数据的差异。结果水源点跃进水库库容不足,水体浑浊、泥腥味明显,水源水输送至中转加泵站时未改善;水源点园洞水水体较清澈、无臭味、水量足;两股水源汇合后,入厂水感官性状已明显改善;水源水和入厂水所检测项目符合《地表水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Ⅲ类;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所检测项目中, 4月9日臭味明显,耗氧量超标,其余指标合格,但浑浊度、氨氮偏高;应急检测水样结果与往年监测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来水异味源于跃进水库库底水体泥腥味,可能为库底淤泥的腐殖质、库底鱼类活动及藻类物质所致,未受到化学物污染;园洞水水源的补充对改善水源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事件处置过程水样所检测指标的结果反映出水质较往年同期的水质差。  相似文献   

11.
对引滦入津前后天津两种水源水和出厂水水质的差异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除碘化物外,引滦源水各项水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原海河源水,其中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氨氮合格率均为100%;氯化物、氨氮、耗氧量的年度极值和10年波动范围、超标天数百分率也均极显著低于原海河源水;源水碘化物下降不会对天津市民碘总摄入产生明显影响;引滦出厂水质指标也都极显著优于原海河出厂水。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饮用水耗氧量情况及其在不同季节中变化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2005—2015年连云港市政供水水质的耗氧量数据,对不同类型、不同季节水质中的耗氧量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5年连云港市饮用水耗氧量普遍超标,其中水源水耗氧量为(4.71±0.91)mg/L;出厂水耗氧量为(2.95±0.70)mg/L;末梢水耗氧量为(3.00±0.71)mg/L。三种类型的水耗氧量均受季节影响,以第三季度超标率最高。结论连云港饮用水耗氧量超标率较高,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容乐观,水质状况明显与水源水水质和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及时监测预警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建立健全太湖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活饮用水安全。方法根据江苏省卫生厅2008年《太湖水源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要求,选择以太湖为水源的无锡、苏州共12个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出厂水及末梢水进行监测,监测指标为106项全分析。结果2008--2012年117份全分析水样,共有6份水样不合格,合格率为94.9%,超标的项目为常规指标4项,分别为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臭和味、铝,非常规指标1项(氨氮)。主要不合格项为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结论106项指标中尽管很多指标没有超标,但是有一定比例接近标准限值,常规42项指标能够基本反映太湖水源无锡、苏州两地水质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通州区地下水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农村地下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今后农村改水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监测北京市通州区各乡自备井水源水。结果:各乡水质卫生状况参差不齐,马桥乡的水质完全合格率为100%,而徐辛庄、郎府、甘棠3个乡的水质完全合格率为0。26项检验指标中超标项目有13项,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浊度、总铁、锰。总硬度、砷、氟、亚硝酸盐的超标存在地区性差异。结论:北京市通州区农村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水质呈现地区差异,急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南通市农村饮水卫生与水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南通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现况,为改善水质,减少水性疾病、保障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通农村开展水源类型,水质消毒等调查,对水质进行抽样检测,开展水性疾病调查。结果南通农村有75.8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输水管道漏水比例高,地表污染严重,大多数井水不进行消毒,饮水中细菌总教,大肠菌群、氨氮,亚硝酸盐氮,耗氧量超标严重。结论南通农村居民饮用水污染严重,加强“三废”处理,改善水源周围卫生环境,增设水质消毒设施,加强输水管网卫生管理,减少水性疾病,是当前南通农村改水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监测分析舞钢市市政供水"三氮"卫生状况,了解水源水质及氯化消毒措施对饮水中"三氮"浓度的影响。方法按GB/T5749-2006和GB/T5750-2006评价标准和检验方法对"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进行检测。结果水源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多数超标,而硝酸盐氮符合水质标准;水源水中三氮浓度枯水期、丰水期无明显差异;水源水经加氯消毒后,出厂水中三氮浓度显著低于水源水,出厂水三氮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加强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净化消毒有重要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北京市某辖区内中小学校饮水卫生状况,为监管部门制定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34所中小学校开展饮水卫生状况调查,采集原水、末梢水检测27项水质指标,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评价检测结果。结果以市政水为水源的学校占87.31%(117/134),原水水质合格率91.45%;以自备井为水源的学校占12.69%(17/134),原水水质合格率17.65%;学校饮水设施以温开水机为主,占76.12%(102/134);以市政水、自备井为水源的温开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2.94%、28.57%。结论辖区少数学校生活饮用水存在卫生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有重点的加强对学校饮水的专业管理与卫生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榆林市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榆林市2011年-2014年7个县辖区内村镇水厂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样检测,对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4年共检测1 190份水样,有355份水样单项或多项指标超标,经卫生学评价为不合格水样,单项指标合格率在94%以上的有4项感官性状指标、p H值、耗氧量、氨氮、铁、锰、砷、氯化物、硝酸盐氮、铬(六价)、铅、镉、汞、总大肠菌群、耐热菌,超标较严重的指标有氟化物、硫酸盐、总硬度、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结论加大农村供水厂的改革力度,开发寻找优质水源,建议增加农村改水经费投入,规范饮用水消毒方法与措施,增加供水监测频率,不断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9.
路颖 《中国校医》2011,25(9):668-669
目的了解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方法选取丰县14个镇饮水安全工程水点的水样进行检验。结果 2010年检验水样242份,色度、浊度、氨氮、肉眼可见物、硝酸盐、耗氧量、砷等项目均合格,其余项目有不同程度超标,主要超标指标是氟化物和硫酸盐。结论丰县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存在饮水传播疾病的潜在危险,影响农村人群身体健康,需认真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上海市集中式供水水质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现况.方法 于2006年对上海市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日常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对水源水、出厂水进行水质检测,对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抽检.结果 对165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其中19家为自建供水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卫生管理情况基本符合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水分别进行检测,其中水源水的耗氧量、总大肠菌群超标明显(超标率分别为63.93%和22.95%),出厂水和管网水的耗氧量、浑浊度和锰超标明显(出厂水超标率分别为25.45%,18.18%和27.88%,管网水分别为18.06%,13.89%和11.81%).结论 通过对165家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管理现况及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检测发现,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仍是水源水有机物污染、水处理工艺落后和管网陈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