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过甲基化特异性PCR和RT-PCR法分析喉癌(喉癌组)及正常喉组织(对照组)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及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喉癌组有16例(40.0%)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对照组未发现过甲基化。对照组PTEN基因mRNA的高、中、低表达率及阴性率分别为77.8%(7/9)、22.2%(2/9)、0和0,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26.7%(4/15)、33.3%(5/15)、26.7%(4/15)和13.3%(2/15),两组比较,PTEN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高分化PTEN基因mRNA高、中、低表达率及阴性率分别为60.0%(6/10)、30.0%(3/10)、10.0%(1/10)和0,病理低分化mRNA分别为16.7%(2/12)、25.0%(3/12)、41.7%(5/12)和16.7%(2/12),两者比较,其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TEN基因在喉癌组织中,mRNA呈现低表达的10例中有7例(70.0%)出现启动子过甲基化,mRNA呈现高表达的17例中仅有4例(23.5%)出现启动子过甲基化;PTEN基因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在启动子过甲基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PTEN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是该基因在喉癌中失活的原因之一,PTEN基因表达下降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及病理低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检测喉癌组织中Raf 1激酶抑制蛋白( Raf 1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 RKIP )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 )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喉癌组织及34例癌旁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喉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1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RKIP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造成喉癌组织中RKIP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之一,RKIP蛋白表达缺失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在68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喉癌组)及33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①喉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8%(42/68),对照组为100.0%(33/33),喉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79.3%: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者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5.0%)显著低于无淋巴转移者(71.4%)(P<0.05);根据临床病理分期,Ⅰ加Ⅱ期与Ⅲ加Ⅳ期之间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76.0%: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临床分期增加、喉癌分化程度降低及淋巴结的转移,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另外,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大小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在喉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其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定喉癌发生及侵袭转移能力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与喉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40例喉癌组织中uPAmRNA表达;同时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结果:uPA基因表达率为65.0%(26/40);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比较,uPA基因表达率显著增高(P〈0.01)。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20.0%(8/40);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比较,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降低(P〈0.01)。甲基化的喉癌组织中均无uPA基因表达。结论:uP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uPA基因表达缺失的机制之一,uPA基因启动子的去甲基化机制可能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喉癌及癌前病变中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4,P15及P16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例喉癌癌前病变(包括喉角化8例、白斑4例和成人复发性喉乳头状瘤8例)、30例喉鳞状细胞癌(声门型)及10例癌旁组织。采用甲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P14,P15及P16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结果P14,P15及P16基因启动子过甲基化发生率在癌前病变中分别为10%(2/20)、15%(3/20)、20%(4/20);在喉癌中分别为30.0%(9/30)、40.0%(12/30)、36.7%(11/30);在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过甲基化事件。结论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14,p15及p16启动子区过甲基化发生于喉癌早期病变中,可作为喉癌前病变及早期喉癌筛查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的蛋白表达以及BRM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7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织原发灶、6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和4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BRMS1蛋白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M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的BRMS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探讨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分析BRMS1蛋白表达及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相关分析。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声门上型喉癌原发灶、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均有BRMS1蛋白表达,在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BRMS1蛋白表达下调(P<0.05)。MSP法检测发现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BRMS1蛋白低表达患者的原发灶中检测到34例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44例BRMS1蛋白低表达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中检测到32例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6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BRMS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声门上型喉癌中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下调密切相关(rs=0.66,P<0.05)。结论: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下调。BRMS1蛋白表达下调与声门上型喉癌的P-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R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基因表达下调相关,也可能是声门上型喉癌组织中BRMS1基因表达下调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EMS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MS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40例相应癌旁组织中EMS1的表达,并以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喉癌组织中EMS1蛋白的表达量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间的EMS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1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组织中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临床分型、肿瘤大小、吸烟量、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S1蛋白的高表达可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喉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BAG-1和p53基因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AG-1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53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7例喉癌旁正常组织及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BAG-1与p53的表达。结果:BAG-1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2.5%,较喉癌旁组织(18.5%)、声带息肉组织(20.0%)高(P〈0.05),其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p53在喉癌中表达阳性率为65.0%,而在喉癌旁组织和声带息肉组织中均无表达,与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呈负相关(P〈0.05);在喉癌组织中BAG-1与p53表达之间未见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BAG-1和p53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BAG-1可作为早期诊断喉癌的一种生物标记,尤其是细胞核BAG-1定位可作为一种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p53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有关,可单独作为喉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喉癌组织的抑制基因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domain family 1,isoform A,RASSF1A)甲基化状态,并探讨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与喉癌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技术检测52例喉癌组织,52例相应癌旁组织及24例对照组织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按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进行分组,分析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与各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对照组织中RASSFI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例数分别65.4%、7.7%、0%。喉癌组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癌旁组甲基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与喉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分化程度、及分期情况关系不明显,按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分组,各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喉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提示其与喉癌发生关系密切,可能喉癌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机制。2不同肿瘤的分化及分期间甲基化程度无明显差异,提示RASSF1A基因发生甲基化可能是喉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3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喉癌的一个分子标志。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是一种快而灵敏的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有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BUB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55例LSCC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BUB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L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BUB1蛋白在L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9%(28/55),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83.3%(25/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UBl蛋白的表达与LSCC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肿瘤原发部位、T分期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BUBl蛋白的低表达与LSCC的发生、发展有关,BUB1可能作为预测LSCC转移及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蛋白磷酸酶2A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of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喉鳞癌组织与25例癌旁组织中CIP2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IP2A mRNA在喉鳞癌组织的表达量增加(Z=-3.182,P〈0.05)。CIP2A蛋白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膜与细胞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28/40)和40.0%(1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P〈0.05);CIP2A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在III期和IV期喉癌组明显高于I期和II期病例组(Z=-2.610,χ2=5.560,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转移组(Z=-3.346,χ^2=3.815,P〈0.05)。结论 CIP2A与喉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喉鳞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中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旨在寻找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新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法检测160例LSCC和20例正常喉黏膜组织(NLT)中CyclinE和p27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CyclinE和p27蛋白之间及其二者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总体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LSCC组织中CyclinE和p27阳性率分别为62.50%(100/160)和41.25%(66/160),NLT中CyclinE和p27阳性率分别为35%(7/20)和70%(14/20)(P〈0.05);CyclinE和p27与LSCC患者淋巴结转移和P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部位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CyclinE和p27呈显著负相关,r=-0.76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CyclinE和p27是影响L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S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36.9%(P〈0.05);CyclinE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8%,阴性组为80%(P〈O.05);而p27蛋白阳性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7.27%,阴性组为5.32%(P〈O.05)。结论:CyclinE基因的激活同时伴有p27基因的失活可能是LSCC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分子基础,联合检测CyclinE和p27对判断LSCC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增殖诱导配体(APRIL)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50例喉鳞癌患者中癌旁喉黏膜组织、癌组织中是否有APRIL的表达及APRIL的表达量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APRIL在癌旁喉黏膜组织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10/150)、89.3%(134/150),在喉鳞癌不同的TNM分期中随着分期的增进APRIL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RIL的表达量与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 APRIL蛋白在喉鳞癌中高表达,且在不同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沉默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re-ceptor,EphA2)与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EphA2、VEGF蛋白在69例喉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phA2和VEGF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黏膜组织(P均<0.05),EphA2蛋白表达尚与肿瘤原发部位相关(P<0.05),且EphA2和VEGF蛋白表达均与喉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P均<0.05)及转移(P均<0.05)密切相关,而二者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喉鳞癌组织中EphA2及VEGF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phA2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显示,淋巴结有无转移及EphA2蛋白表达水平为喉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EphA2与VEGF蛋白在喉鳞癌组织中表达均上调,提示二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在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Dickkopf-1和GATA-6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8例喉癌组织及48例相应癌旁组织、20例非喉癌患者喉部正常黏膜组织中Dickkopf-1和GATA-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Dickkopf-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部黏膜组织(P〈0.05);②GATA-6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部黏膜组织(P〈0.05);③Dickkopf-1和GATA-6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0.05);④喉癌组织中Dickkopf-1蛋白表达和GATA-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90,P〈0.01)。结论:Dickkopf-1和GATA-6蛋白的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HIF-1a和VEGF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程度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HIF-1a及VE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喉癌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喉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分组:60例喉癌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a及VEGF表达情况,并用CD105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60例喉癌组织中,HIF-1a、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7%(43/60)、65.00%(39/60),MVD平均值为33.82±10.15;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1a、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20)、20%(4/20),MVD平均值为21.48±6.84。喉癌组织中HIF-1a、VEGF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喉组织。HIF-1a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HIF-1a与VEGF表达一致符合率为56.67%(34/60),两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HIF-1a、VEGF均阳性的喉癌组织MVD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喉癌组织中存在HIF-1a蛋白及VEGF的过表达,HIF-1a、VEGF与MVD在喉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协同促进肿瘤新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与FHIT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based酶切甲基化及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41例LSCC及其相对应的喉正常粘膜(NSE)中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结果:在NSE组中,无一例出现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而在LSCC组中,有24.4%(10/41)出现甲基化,且甲基化状态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O.01);NSE组及LSCC组FHIT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00.0%(41/41)和46.3%(19/41),且与肿瘤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O.05);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阳性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O.01)。结论: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其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在LS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Jun、c-Fos原癌基因在喉鳞癌(laryngeal squamon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c-Jun、c-Fos原癌基因与喉鳞癌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6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20例喉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0例喉正常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cJun、c-Fos蛋白在3组标本中的定位及其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对喉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与c-Jun、c-Fos原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① c-Jun蛋白、c-Fos蛋白阳性反应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喉不典型增生组织和癌旁喉正常黏膜组织表达;②c-Jun蛋白、c-Fos蛋白在喉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与病理分型、临床分型、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③在喉鳞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Jun和c-Fos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17,P=0.000)。结论原癌基因c-Jun和c-Fos在促进喉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