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25IUdR释放法分别测定了3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58例正常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结果表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NK细胞活性(21+6.8%)明显低于正常人(35.2+10.4%)(p<0.01)。并发现NK细胞活性与预后有关。NK细胞活性愈低,预后愈差。提示NK细胞活性可作为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及判断其疗效和预后的一项免疫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LPO与NK细胞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过氧化脂质(LPO)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125IduR释放法及MDA-TBA比色法,分别测定23只柯萨奇9Coxsackie)B3病毒接种BALB/c小鼠(模型组)和10只健康小鼠(对照组)脾脏的NK细胞活性及以及组织中的LPO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LPO明显谪于对照(P〈0.005  相似文献   

3.
A murine model system for observing the effec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M) on experimental myocarditis caused by Coxsackie B-3 virus (CB3V) was developed in 4-week-old male BALB/C mice. Gross, histopathologic and ultrastructur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fected-AM treated group showed that the severity and involved area of the myocardial lesions became milder and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infected-NS treated mice. The total lesion area, and the total lesion area/total myocardial area examined (%) and virus titer in the former group were also smaller and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latter group.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M is effective in the inhibition of Coxsackie B virus propagation and protection of myocardium in mouse myocarditis.
  相似文献   

4.
5.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其中黄芪是常用的药物.为了探讨黄芪用药时间的长短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对7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T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检测。结果慢乙肝患者CD3 细胞、CD4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减低,CD8 细胞活性增高,CD4/CK8之值减小,并与疾病程度相关。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的患者比较,各项指标值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慢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指标的监测对于判断预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或用这类组织损伤的词汇来描述的自觉症状。吗啡作为中枢阿片类镇痛药的代表,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镇痛,并且作为全身麻醉的补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特有的无须经过特异性抗原提呈,即可识别和杀死肿瘤细胞,在肿瘤免疫和预防肿瘤转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A "LDH release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NK cell activity in 30 cases of Coxsackie B viral myocarditis and contrasted with 20 normal volunteers. About 80% cases revealed NK cell activity deficiency. Among them, the NK activity of 24 cases (80%) was less than 14%; and 15 cases (50%) less than 10%. After Yupingfeng San and Shengmai Yin treatment for 2-3 months, their NK cell activity was elevated from 12.26 +/- 1.31% to 31.99 +/- 4.23% (P less than 0.001). At the same time, thei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KG changes were improved or returned to normal.  相似文献   

9.
10.
抑郁症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hu L  Tian S  Chen H  Zhou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2):830-83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自然杀伤 (NK)细胞的数目和活性。方法 对 4 6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法单相抑郁症的患者及 4 6名健康对照者 ,收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和酶释放试验 ,检测NK细胞亚群及活性 ;同时对抑郁症组患者在治疗后进行淋巴细胞亚群及活性的再检测 ,并作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抑郁症患者NK细胞亚群治疗前为 9 7%± 5 6 % ,治疗后为11 0 %± 5 5 % ,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该组NK细胞活性 (效应细胞和靶细胞之比分别为2 0 :1和 10 :1)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1) ,经治疗后NK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NK细胞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抑郁症可改变机体NK细胞的数目和活性 ,治疗后可增加NK细胞活性 ,但不能增加其数目  相似文献   

11.
邱练芬  胡开华 《四川医学》2003,24(2):130-131
目的 早期诊断成人病毒性心肌炎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CBVIgM)。方法 采取免疫酶染色法(酶染玻片法)测患者血清CBVIgM抗体,并与病毒分离和微量细胞中和抗体测定相比较。结果 129例心肌炎患者血清CBVIgM阳性82例,阳性率63.6%;46例心肌炎患者咽拭子作病毒分离,分离出CBV12株,其CBVIgM阳性有11例;46例病毒分离患者的双份血清26份与单份血清(为急性期血清)20份,其中和抗体≥4倍升高和单份血清≥1:320者有31例,31例中CBVIgM阳性为29例。40例健康对照组病毒分离和中和抗体均阴性,其CBVIgM阳性2例。结论 免疫酶染色法检测CBVIgM,方法简单,快速,可靠,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与病毒分离阳性符合率为91.7%。与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符合率为93.5%。  相似文献   

12.
陈鸿莲  梁春杰  王薇  陈冠华 《海南医学》2004,15(8):49-49,30
目的 探讨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心室短轴缩短率(FS)在黄芪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经黄芪治疗后,患者CI、EF、FS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黄芪可改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NHL患者120例为NHL组,另选同期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NHL患者均单用化疗.于化疗前及化疗后1个月,检测T细胞及NK细胞水平.结果:化疗前,NHL组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CD25+、CD4+ CD25+ Treg及NK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D4+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CD4+ CD25+ Treg比例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及临床结局的NHL患者化疗前T细胞及NK细胞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越高、疗效越差,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越低,CD8+、CD25+、CD4+CD25+ Treg及NK细胞比例越高.结论:NHL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及NK细胞与NHL存在密切关联,有望通过动态监测NHL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来观察疾病发展及化疗的效果,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和黄芪对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BALB/c小鼠腹腔接种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为108/ml的柯萨奇B3病毒0.1?ml。干扰素治疗组于接种病毒后24?h起腹腔注射α1b 干扰素104IU/g体重,1次/d,连用5?d。黄芪治疗组于接种病毒后24?h起灌喂黄芪颗粒30?mg/g体重,1次/d,共5?d。接种病毒后第7、14、21天分别处死小鼠,原位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含量。结果: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增高,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含量增加,干扰素和黄芪治疗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百分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含量。结论:α 干扰素和黄芪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活性降低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和隐球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隐球菌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40例的外周血标本.(1)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2、CD3、CD4、CD8、CD28、CD18、CD19、CD56表达水平;(2)以K562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分析NK细胞毒性活性以及IFN-α或IL-2对其的作用;(3)经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FN-γ水平,并检测培养上清液的细胞毒性活性;(4)定量PCR分析穿孔素、颗粒酶和颗粒溶素的转录水平;(5) 将新生隐球菌与NK细胞共同孵育,探讨NK细胞对新生隐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隐球菌病患者PBMC中CD56 细胞显著减少(P<0.01),CD8 、CD19 、CD18 细胞显著增加(P<0.05或P<0.01),CD8 /CD28 比例升高(P<0.05),CD4 /CD8 比例下降(P<0.05),而CD2 、CD3 、CD4 细胞无显著变化.隐球菌病患者PBMC中NK细胞的细胞毒性活性显著降低(P<0.01);加入IFN-α或IL-2后其活性显著升高(P<0.01).隐球菌病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FN-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隐球菌病患者中穿孔素、颗粒酶和颗粒溶素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隐球菌病患者NK细胞抑制新生隐球菌生长的程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隐球菌病患者中NK细胞数量和活性降低,利用IL-2或IFN-α等细胞因子能显著上调NK细胞的杀伤活性,提示了一条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柯萨奇病毒B3(CVB3)所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l(MCP-1)及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解放军第四七六医院收治的CVB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均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MCP-1及H-FABP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水平分别为(157.45±13.87)Dg/mL和(76.14±9.53)pg/mL,明显降低(P〈0.05),较对照组的(159.33±14.62)pg/mL和(97.32±10.45)pg/mL疗效更优(P〈0.05),而H-FABP水平治疗前后分别为(2.12±0.33)ng/mL和(1.08+0.12)ng/mL,降低明显(P〈0.05),较对照组的(2.09±0.42)ng/mL和(1.41±0.11)ng/mL,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藉由对血清MCP-1与H-FABP的有效清除,得以改善CVB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功能,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胶囊(K-CoxB-JK复方)对实验性小鼠柯萨奇B3病毒(CVB3)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②方法 采用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CVB3,建立实验性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将84只雄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病毒唑组、复方组,每组21只.模型组、病毒唑组和复方组小鼠腹腔接种CVB3稀释液半小时后即给药,正常对照组给予一定量生理盐水.将接种当天定为第1天,每日1次,连续给药18天,于第19天处死.观察小鼠精神状态,统计小鼠死亡率并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浓度.③结果 复方组LDH、CK较模型组低,病毒唑组LDH、CK高于模型组、正常组.④结论 K-CoxB-JN复方对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治疗作用,且其治疗作用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体外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的腹腔液(PF)对自然杀伤(NK)细胞的作用。方法:以Hela细胞作为靶细胞,采用LDH释放法测定与EM 患者PF共同孵育后正常人血NK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在作用2 h 时,非EM 患者和EM 患者PF对正常人外周血NK 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7.1±18.9)% 和(65.2±21.8)% ,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 0.01)。抑制率与EM 临床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 0.602 3, P< 0.05)。延长PF与淋巴细胞的作用时间,则PF对NK 细胞活性的抑制率也随之升高。结论:EM 患者的PF对NK 细胞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病情活动期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和献血员各30例,抽取清晨空腹血2ml,分别检测NO水平和NK细胞活性。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变组及献血员组NO(μmol·L-1)水平分别为523±103、473±105、234±38,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组的NK细胞活性分别为(0269±0039)、(0268±0032)、(0395±0120),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变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NO水平与NK细胞活性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12,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内源性NO水平明显升高,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提示肝细胞损害与内源性NO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EM)患者的腹腔液对自然杀伤 (NK )细胞的作用 ,以及与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6 (IL -6 )、前列腺素 (PG)含量的关系。方法 :以 He L a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 L DH释放法测定与 EM患者腹腔液共同孵育后正常人血 NK细胞活性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腹腔液中 PG和 IL - 6的含量。 结果 :在作用 2 h时 ,非 EM患者和 EM患者腹腔液对正常人外周血 NK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 (37.1± 18.9) %和 (6 5 .2± 2 1.8) % ,两者相差非常显著 (P<0 .0 1) ,抑制率与 EM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r=0 .6 0 2 3,P<0 .0 5 )。延长腹腔液与淋巴细胞的作用时间 ,则对 NK细胞活性的抑制率也随之升高。 EM - 期的患者腹腔液中 IL - 6含量为 (0 .6 1± 0 .4 7)μg/ L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 .4 3± 0 .39)μg/ L (P<0 .0 1) , - 期组 [(0 .4 9± 0 .36 )μg/ L ]与对照组相似 (P>0 .0 5 )。腹腔液中 IL - 6的含量与其对 NK细胞活性的抑制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r=0 .2 38,P>0 .0 5 )。 EM患者腹腔液中 PGE2 和 PGF2α含量均明显升高 ,其中 - 期患者腹腔液对 NK细胞抑制率与PGE2 含量呈正相关 (r=0 .5 13,P<0 .0 5 ) ;与 PGF2α也呈正相关 (r=0 .4 2 5 ,P<0 .0 5 )。结论 :EM患者的腹腔液对 NK细胞活性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