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  王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9):774-776,778
目的分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和-318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联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112例患者和110例健康者检测-1722位点胸腺嘧啶/胞嘧啶(T/C)和-318位点T/C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扩增,依据各条带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对CTLA-4基因-1722位点T/C和-318位点T/C进行分型。结果以组一为例,CTLA-4基因-1722位点TC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vs31%,P=0.015,OR=0.618);CC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0%vs21%,P=0.039,OR=1.586);TT基因型频率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vs7%,P=0.346,OR=1.008),SLE组和健康对照组CTLA-4基因-1722位点等位基因C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vs68%,P=0.053,OR=1.781);携带者C基因型频率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52%vs59%,P=0.040,OR=1.652)。另外列出了CTLA-4基因-1722位点TC、CC和TT基因型的电泳结果及CTLA-4基因-318位点PCR单扩结果。结论 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的TC、CC基因可能是SLE易感性的一个危险因子,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基因型和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和-318位点的活性水平可作为推测SLE易感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49A/G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以及对ANA、抗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SLE患者、60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基因型多态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ANA与抗dsDNA抗体。结果SLE患者中CTLA-4第一外显子+49 GG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2例SLE患者ANA阳性率87.0%,抗dsDNA阳性率为44.6%;A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26例(63.4%),抗dsDNA阴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仅14例(27.5%),2组相差显著(P<0.01)。结论CTLA-4第一外显子+49A/G多态性与SLE显著相关,CTLA-4+49A/G多态性与SLE患者ANA无关联,与抗dsDNA抗体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深圳地区汉族人群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4(STAT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74例SLE患者和95例正常对照STAT4基因启动子区rs16833431 A>G位点进行检测,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SLE患者STAT4 rs16833431位点基因型频率AA(16.2%)、AG(47.3%)、GG(36.5%),等位基因频率A(39.9%)、G(60.1%),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AA(16.8%)、AG(45.3%)、GG(37.9%)和等位基因频率A(39.5%)、G(60.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AT4基因rs l6833431 A>G位点多态性与深圳汉族人群SLE遗传易感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5.
T淋巴细胞毒相关抗原-4(CTLA-4)主要表达在T细胞上,与同表达于T细胞的CD28分子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发挥抑制T细胞活化和外周耐受中起着关键作用。CTAL-4的这种负性调节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LTA-4)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1例GD患者和60名对照者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C/T位点多态性.结果 GD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CTLA-4基因SNP (49)A/G的基因型分布(χ 2=9.277,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 2= 10.8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P(318)C/T的基因型分布(χ 2= 0.446,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 2= 0.4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A/G位点的多态性与宁夏地区GD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PAI-1启动子区4G/5G基因多态性对血浆PAI-1水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itorinhibitor 1,PAI 1)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PIN)家族成员之一 ,是纤溶系统的主要抑制物 ,可迅速、有效地抑制u PA ,t PA的活性。血浆PAI 1水平变化是决定血浆纤溶活性的重要因素 ,是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PAI 1基因全长 12 .3kb ,包含 9个外显子 ,8个内含子。PAI 1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调节 ,大量临床研究发现 ,PAI 1基因的启动子区 4G 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心肌梗死 ,脑梗死 ,深部静脉血栓等血栓性疾病有相关性。但PAI…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LTA-4)基因多态性与宁夏人群Graves′病(G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1例GD患者和60名对照者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A/G位点和启动子(318)C/T位点多态性。结果GD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CTLA-4基因SNP(49)A/G的基因型分布(χ2=9.277,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2=10.8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P(318)C/T的基因型分布(χ2=0.446,P>0.05)及等位基因频率(χ2=0.4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A/G位点的多态性与宁夏地区GD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 in-18,IL-18)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细胞因子,具有诱导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促进T辅助(Th1)细胞的分化、增强Th1类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介导炎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IL-18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11q22.2~q22.3),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其中转录起始区位于第2外显子上,2个启动子分别位于第2外显子上游6.7 kb的区域和5′端非编码区。目前发现IL-18基因启动子区和编码区存在突变位点,而且启动子-137和-607位点多态性与IL-18的转录和表…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细胞因子,具有诱导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增强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促进T辅助(Th1)细胞的分化、增强Th1类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介导炎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IL-18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11q22.2-q22.3),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其中转录起始区位于第2外显子上,2个启动子分别位于第2外显子上游6.7kb的区域和5’端非编码区。目前发现IL-18基因启动子区和编码区存在突变位点,而且启动子-137和-607位点多态性与IL-18的转录和表达有关。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健康汉族人IL-18基因编码区105A/C位点多态性的情况,同时测定血清IL-18含量,并进行健康汉族人IL-18基因编码区105A/C位点多态性与血清IL-18含量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对常见病的高危因素集中在基因研究方面,研究显示维生素D受体(VDR)存在多态性,但是VDR基因多态性对VDR蛋白质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影响还不明确。目前,数个毗邻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如BsmI、ApaI、TaqI、FokI等与疾病的联系受到广泛关注,而VDR基因多态性的作用机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糖尿病及骨关节炎等方面知之甚少。本文就VDR多态性与SLE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外线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T淋巴细胞Fas抗原的影响。方法将30例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A)和非活动期组(B),另设健康对照组(C)15人。采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分离及培养(其中一个培养板进行紫外线照射)后,用双标荧光法分析并获得CD+Fas+细胞百分数。结果在未经紫外线处理的A组Fas表达均显著高于B组(q=9.45,P<0.01)和C组(q=10.71,P<0.01)。B组及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10,P>0.05);而在经紫外线处理后的A组及B组Fas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同时,三组之间q检验显示q值分别为17.29,9.64和7.53,P值均小于0.01,说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紫外线的刺激下更敏感地上调Fas抗原的表达。因此,很可能通过此途径进一步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fSLE忡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9例活动期、24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中的CD3+、CD4+、CD8+、CD3-CD16+CD56+(NK)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组与非活动期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NK细胞明显降低(P〈0.05),B淋巴细胞明显增高(P〈0.05),CD3+T和CD8+T淋巴细胞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活动期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各亚群、NK细胞及B淋巴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判断病情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TNFR2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NFR2基因587位点的多态性是否与中国南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人群的易感性有关,并进一步分析其与SLE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法检测128例SLE患者和135例健康人群中TNFR2基因nt587的多态性频率。收集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x^2检验或t检验分析nt587的基因分型与ANA、抗dsDNA抗体、C3、C4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28例SLE中,nt587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54个(21.1%);而135例健康人群中nt587G的频率为35个(13.0%);SLE组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携带nt587G的个体SLE发病危险性大。128例SLE患者中有77例为TT基因型,48例为TG基因型,3例为GG基因型,统计结果表明基因分型与ANA、抗dsDNA抗体相关,与C3、C4不相关。结论 TNFR2基因nt587(T—G)的多态性与中国南方SLE人群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活动期和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方法 检测活动期SLE患者组、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 (TBil)和直接胆红素 (DBil)水平。结果 活动期SLE患者组血清TBil和DBil水平较其他 3组明显降低 ,而其他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SLE的活动性有关 ,其水平可作为SLE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反应与cAMP的关系以及G蛋白介导机制,方法 淋巴细胞增殖法,cAMP放兔测定及G蛋白功能分析。结果 SLE患者PBL增殖反应增强与其cAMP水平的降低有关,百日咳毒素(PT)可部分升高cAMP水平。结论 PT敏感的Gi蛋白-cAMP信号机制参与了SLE患者PBL的异常增殖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群SLE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中DNA修复基因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XRCC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探讨其对SLE易感性的影响及与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关联程度。 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检测39例中国汉族SLE患者和40例中国汉族健康人的XRCC1基因多态位点Arg194Trp、Arg280His和Arg399G1n的SNP型别。 结果 SLE组XRCC1多态位点Arg399G1n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XRCC1多态位点Arg194Trp与SLE患者的血液系统损害及抗SS-A抗体的存在相关(P<0.05)。 结论 XRCC1基因SNP与SLE发生及临床表现和自身抗体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rs467536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关系。方法用分子量阵列技术对710例PBC患者和743例健康对照者CTLA-4 rs4675369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两组人群中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明确该基因位点是否为PBC易感位点。结果 PBC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3%和51.4%,均高于对照组的21.7%和46.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G基因型比值比(OR)为1.43(95%CI:1.13~1.81),经年龄、性别因素校正后为1.43(95%CI:1.12~1.82)。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CTLA-4rs4675369位点多态性与PBC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CT60标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45例SLE患者和6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CT60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FQ)-PCR法进行3′-非翻译区(3-′UTR)微卫星阵列(AT)n多态性基因分型,对CTLA-4基因3-′UTR微卫星阵列(AT)n与-1722T/C、-319C/T、+49A/G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求证CTLA-4单倍型与SLE的关系。结果在CT60A/G分型中,SLE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vs25.4%),P=0.003,校正后P(Pcorr)=0.009,优势比(odds ratio,OR)=0.58,95%CI 0.40~0.85。即病例组G基因表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0.0%vs74.6%),P=0.009,Pcorr=0.006,OR=1.71,95%CI 1.18~2.49。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明显不同(P=0.01),Pcorr=0.02,OR(等位基因G)=1.32,95%CI 1.06~1.65。结合不同基因多态性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2个中性单倍型基因:+49A;(AT)7;CT60A和+49G;(AT)8~19;CT60G。此外,也发现易感性单倍型基因+49A;(AT)>19;CT60G。结论CTLA-4基因3-′UTR为SLE易感性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