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降饮胶囊是根据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整理而成的经验方,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潜阳、清泻肝火、降压宁神的功效,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颇佳。现将2003年7月-2006年9月在本院接诊并经平降饮胶囊治疗的资料完整的2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类型与24 h动态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中医证候类型与血压监测的各项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肝火亢盛型多年龄偏低,病程较短,24 h平均脉压最低,夜间血压下降率最大,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最低,昼夜节律基本存在。痰湿壅盛型BMI最高,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最高,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略高于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24 h平均脉压最高,夜间血压下降率最小,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最高,昼夜节律基本消失。阴虚阳亢型及瘀血内阻型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均较肝火亢盛型高,但较阴阳两虚型低,其中瘀血内阻型24 h平均脉压、昼夜血压曲线"非杓型"发生率均高于阴虚阳亢型。结论 24 h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中分布存在差异,可作为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汤加减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2020年12月—2023年3月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选用依那普利口服,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上述措施基础上予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持续治疗4周。观察血压情况(收缩压和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头晕头胀、心悸胸闷、腰膝酸软、烦躁易怒);治疗效果。结果:血压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中施行天麻钩藤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血压,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张江社区居民的血糖、血压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张江社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参加糖尿病风险评估,通过问卷筛选出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测及中医问卷。结果:共纳入933名受试者。血压及血糖的升高与年龄、腰围、臀围、BMI、腰高比均有相关性,随着血压值的升高,居民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提高(P < 0.01)。共529名受试者完成中医量表,其中单一证型129人(24.4%)、兼证75人(14.2%)、无证325人(61.4%)。结论:社区35岁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血糖和血压与多个形体指标相关,血压与血糖互相影响,而中医证型在不同血糖和血压人群中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24 h动态血压为观察指标,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之间血压变异性的差异。方法:观察91例60~79岁高血压患者,通过填写高血压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问卷,收集年龄、性别、体质量、心率等基线资料和证候分级量化资料,确立阴虚阳亢、阴阳两虚、肝火亢盛、痰湿壅盛等证候,对24 h动态血压结果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论:老年高血压的证候本质可能为本虚标实。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日间舒张压、年龄、心率与证型呈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EH(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相互累加的结果.EH的候选基因涉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键基因之一.近年来国内ACE基因I/D多态性成为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焦点.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中国 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高患病率、致死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原发性高血压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心血管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国内大量临床工作者致力于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ACE易感基因多态性通过不同的途径和环节升高血压.现将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与ACE(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壮骨胶囊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候群及对骨密度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壮骨胶囊治疗,对照组予乐力钙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腰椎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骨密度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显著临床疗效,能有效增加骨密度,显著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者高血压病的证候规律.方法 本文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方法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0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例进行调查,总结其中医证候规律.结果 阴阳两虚证出现率居各正虚证候之首,其次是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出现率最低的是气虚证.湿浊证出现率居邪实证型之首,然后依次是气滞证、血瘀证、水停证.结论 该病主要证候特点是正虚为主,兼有邪实,虚实夹杂.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of syndromes in hospitaliz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ethods A investigation-table of Chinese medicine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in 105 eases for survey in clinic to discover the regularity. Results The occurrence rate from high to low of asthenia syndrome symptoms was: deficiency syndrome of both yin and yang, yin asthenia, deficiency of both vital energy and yin, yang asthenia, and the deficiency of qi. The occurrence rate from high to low of evil domination was: turbid damp, stagnation of qi, blood stasis, and fluid stagnation.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feature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was mainly asthenia of healthy energy combining with sthenia evil.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常见证型、证候要素及复合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搜集不同地区的高血压患者,经数据清洗后得到787例有效问卷,经统计患者的症状出现频次,将53个全身症状和舌象、脉象的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出高血压患者的证候要素、病位、舌脉等信息。结合两者的情况进行复合证型的判断,总结出患者的实际证型分布及常见复合证型的特征。[结果]四诊信息出现频次大于50%的有18个。因子分析提取16个公因子后,分析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病性包括:火热、痰湿、瘀血等。病位以肝为主,涉及肾、心、脾胃等脏腑。中医证型主要以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等为主。复合证型多为虚实夹杂,兼夹痰浊、瘀血等。[结论]高血压患者以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肝火上炎证为主,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7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中医候分布特点。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统一调查量表,收集78例pSS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统计分析。结果:pSS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证最多,占52.6%,其次为阴虚血瘀证,再次为肝肾阴虚证;兼证中,血瘀证>热毒证>湿热证。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以气阴两虚证多见,其病机为气阴两虚及瘀血内阻。提示临床上应以益气养阴为主,兼以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2.
徐玥瑾  张铁忠 《新中医》2008,40(5):41-42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与中医证侯分型关系.方法: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1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杓型和非杓型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与杓型高血压患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叉(P<0.05);阴阳两虚型平均脉压差和平均脉压指数均较其他证型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平均收缩压高于痰湿壅盛型(P<0.05);阴阳两虚型在心、脑靶器官损害方面较其他类型严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在中医证候分型分布上有差异,预后有差别.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临床分布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状况的内在规律,对2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Ⅰ期以血瘀、脾气虚两种基本证候出现率较高,Ⅱ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4种证候出现率较高,Ⅲ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湿阻、肝气郁结、肝阴虚、肾阴虚证候出现率较高。结论: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阴虚、肾阴虚这6种证候可能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中医基本证候。  相似文献   

14.
664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中医证候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IDF制定的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为依据,对上海市卢湾区四个街道的糖尿病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中医证候研究。结果:在本组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33.1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学特点表现为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燥热为主,累及的脏腑以心、肝、肾为主。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是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中医药干预治疗应针对本虚标实的特点,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应该是中药治疗的主要治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的证候特征,以期为其中医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制订调查问卷表,对2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进行临床调查,按辨证标准分虚证(包括气血阴阳虚证及脏腑虚证)及实证(包括血瘀证、痰湿壅盛证、肝火亢盛证、肝郁气滞证及肝风内动证),对其分布频率进行统计,并对合并疾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的基本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占62.5%。虚证气血阴阳辨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气虚证,占37.0%,其次是阴虚证和血虚证;脏腑虚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心虚证,占71.5%,其次是肝虚证和肾虚证。实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血瘀证,占47.5%,其次是痰湿壅盛证。93%的患者出现复合证候,以3个证候组合居多,其次是4个证候。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以合并2种疾病的比例最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是其最常见的合并疾病。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危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是虚多实少,虚实夹杂;单一证候少,大多以复合证候形式出现;病变脏腑以心、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急性脑血管病早期血糖应激性增高的报道很多,而对其血糖、血脂与中医证候分类的关系报道则较少。我们1996~2001年观察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变化,探讨其与中医证候分类的关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2例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标准犤1犦,其中男性40例,女性62例;年龄35~84岁,平均(54.95±9.99)岁。脑出血46例犤小量出血(<20ml)27例,中量出血(20~50ml)12例,大量出血(>50ml)7例犦,脑梗死56例(腔隙性梗死14例,大面积梗死15例,非腔隙性梗死27例)。根据《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证候的关系,为高血压病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对4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分型法分析诊断体质,以进行体质和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体质分布与性别、年龄有一定相关性(P<0.01),在病理体质中,阴虚体质、痰湿体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都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痰湿壅盛、阴阳两虚等证候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尚有少数其他证候,如气血亏虚,痰瘀阻络.阴虚阳亢证、肝火亢盛证与阴虚质、湿热质显著相关(P<0.05),痰湿壅盛与痰湿质、气虚、气郁质显著相关(P<0.05),阴阳两虚证与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P<0.05).结论:阴虚质、痰湿质和气虚质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和规律。方法运用因子分析法对195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得到9个高血压肾损害的中医临床类证候分类。结论高血压肾损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脾肾两虚,标实主要涉及瘀血和痰湿,其主要病位在脾、肾,涉及心、肝两脏,主要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两虚、痰瘀阻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