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了解酒依赖和双相障碍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感体验。方法对30例酒依赖和双相障碍共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分别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研究组GQOLI-74的20个因子中,生活环境、经济状况、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性功能、精神紧张度、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认知功能、自尊、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活动、婚姻与家庭、生活质量总体评价因子分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住房、社区服务、进食功能、运动与感觉功能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分及总分低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物质功能维度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SAS、SDS评分明显高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依赖和双相障碍共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负性情感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处于康复期的海洛因依赖男性患者(MPHD)精神症状与视觉诱发电位P300(VEP-P300)的特点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8例MPHD与30例健康对照进行评估,并于1周内测受试前额区(Fz)、中央区(Cz)及顶区(Pz)的VEP-P300.结果:除强迫状态、人际关系外,MPHD组SCL-90总分及其各因子、SDS总分及SA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PHD组与对照组VEP-P300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SAS、SCL-90总分及SCL-90多个因子与Fz、Cz、Pz点VEP-P300的潜伏期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康复期的MPHD仍存在着抑郁、焦虑情绪以及多种心身症状,心理状况与VEP-P300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3个月的心理干预。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分别进行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本研究焦虑的发生率为20%,抑郁的发生率为3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得分均显著降低(t=9.59,7.73;P0.01),对照组得分也显著降低(t=4.51,5.18,P0.01),但观察组SAS、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5.14,-2.75;P0.01),提示治疗后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LHFQ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t=7.01,3.8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提高。治疗后观察组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52,P0.05),提示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23名血液透析患者,117名家属及100名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自杀意向量表(SSI),SF-36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组和家属组的SAS、SD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主观支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和家属组的SS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在SF-36中,患者组的生理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项得分亦高于对照组(P0.01)。家属组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障碍明显,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况、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心理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依从性、神经功能[神经功能障碍量表(C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pitzer)]。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C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048,-8.128,-5.477;P0.01),观察组依从性评分及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生活前景认识等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68,8.639,6.911,12.485,9.935,8.367;P0.001)。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对照试验设计。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癌患者67名,依患者意愿分配入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干预组除常规康复(如复查、康复咨询、中药康复、锻炼等)外,接受为期10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治疗,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10周末测评时,干预组脱落4人,对照组脱落3人。基线时,干预组SAS、SD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42.0±7.7)vs.(36.0±6.8),(44.4±11.5)vs.(38.7±9.0);均P﹤0.05],QLQ-C30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0周干预后,干预组SAS、SDS、QLQ-C30疲乏症状得分均比干预前降低,整体生活质量得分较干预前提高(均P﹤0.05)。对两组患者(基线得分-干预后得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发现干预组患者SAS、SDS、角色功能、疲乏症状得分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降低早中期结直肠癌患者焦虑及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应用于有需要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集体治疗对缓解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入院诊断为酒依赖患者,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筛查为伴随焦虑抑郁状态者117例,采用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药物联合集体治疗组(干预组,n=89)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n=88),两组均给予复方地西泮替代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集体治疗,观察8周。使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总体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SDS、BPRS、CGI得分均低于治疗前[(21.1±8.3)vs.(65.3±10.2),(35.1±7.5)vs.(73.4±9.2),(20.7±3.5)vs.(51.7±5.6);(4.3±1.0)vs.(5.4±0.6),P0.01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药物治疗基础上的集体治疗在缓解酒依赖患者焦虑抑郁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希望水平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96例老年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干预后呼吸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得分(t=5.193,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607,-3.387;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Z=9.649,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SF-36量表八大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554,16.687,17.943,6.769,4.529,13.180,12.030,10.713;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老年COPD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其希望水平及呼吸锻炼依从性,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跟进式电话随访在出院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收治的MI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只进行出院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跟进式电话随访.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自护能力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depression anxiety scale,S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状况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跟进式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MI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病患者配偶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173例女性患者配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以60例与这相匹配的非女性精神病的配偶为对照。结果:女性患者配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城市与农村患者配偶除抑郁、焦虑、敌对、人际敏感,因子分外,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且两组SAS、SDS总分和标准分均有差异。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配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文化经济状况等有显著关系,城市患者配偶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的干预效果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心理量表对225例卒中患者应用SCL-90、SDS、SAS进行心理评估。将存在,心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增加了阶梯式心理治疗。评定与比较两组患者SCL-90、SDS、SAS、SF-36的分值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70.67%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以抑郁、焦虑多发。实验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综合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障碍,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患者的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酒依赖患者人格特征及情绪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及情绪障碍。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87例慢性酒中毒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Zung抑郁量表(SA S)、Zung焦虑量表(SDS)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酒依赖患者具有明显的人格特征,主要是N(t=6.74,P<0.01)、E(t=7.25,P<0.01)两项分值明显高于正常,这些患者抑郁量表(t=5.57,P<0.05)及焦虑量表(t=6.23,P<0.05)分值高于正常,有明显的情绪障碍。结论酒依赖患者具有明显的人格偏离及情绪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心理量表对10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SDS、SAS进行心理评估,将存在心理障碍的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加阶梯式心理治疗)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SDS、SAS及SF—36的分值及临床疗效。结果73.41%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以抑郁、焦虑多见。实验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躯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漆晓莲 《医学信息》2018,(24):145-147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胆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胆结石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以及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7 d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36.85±2.96)分和(27.94±4.61)分,低于对照组的(53.29±3.51)分和(46.73±5.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周围环境、独立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体化护理用于胆结石手术患者中,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从而为建立HIV感染者/AIDS病人社区综合关怀支持模式、改善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况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HIV感染率和AIDS患病率较高的两个县(资中县和凉山州昭觉县)作为目标社区,在目标社区内共计调查了71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其162名家属和97名健康人群,选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调查评定工具,选用生活质量量表(CQOL-7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SAS和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t=5.343,t=5.272,P均<0.001),已死亡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家属的SAS和SDS评分高于正常对照(分别为t=4.873,t=5.133,P均<0.001),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SAS和SDS评分与疾病状况、物质滥用、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焦虑和抑郁情绪在HIV感染者/AIDS病人及已死亡HIV感染者/AIDS病人家属中普遍存在,这些负性情绪主要与疾病状况、物质滥用、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治疗效果及其相互关系,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AS、SDS、MMPI、EPQ、口吃程度评定表、疗效主观评价表等,测量159名口吃患者,110名正常对照。采用认知治疗、行为治疗、森田疗法、语言流畅训练等方法治疗。结果:口吃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情绪、人格特点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显著。结论:口吃患者存在负性情绪、不良人格,应给予干预。短期、强化、整合性心理治疗治疗口吃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冠心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评定并比较两组SAS、SDS、SAQ得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心理治疗组SAS、D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及SAQ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口吃患者人格特征与临床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口吃患者的情绪状态与口吃程度及其人格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人格问卷(EPQ)对108例口吃患者,110名正常人,103例强迫症患者,137例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口吃组抑郁、焦虑高于正常组,低于抑郁组、强迫症组(p<0.01).口吃患者的E分低于正常组,高于抑郁组、强迫组;N分高于正常组,低于抑郁组、强迫组(p<0.01).E分与N分呈显著正相关.SAS、SDS得分与E分呈显著负相关.与N分呈显著正相关.SAS与SD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口吃患者的人格倾向于抑郁质,其负性情绪可能与人格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骨折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市骨科医院住院的骨折术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焦虑自评(SAS)和抑郁自评(SDS)[1]的评分比较分析。结果 1心理治疗前两组患者PSQI总分和各成分得分差异无显著性(t=0.108~0.343,P0.05),两组间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378,0.592;P0.05);2综合性心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46~6.00,P0.01);日常功能障碍(t=2.201,P0.05)治疗组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15.16,10.580;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骨折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