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连市部分地区小学生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军  吴隽 《预防医学论坛》2006,12(4):416-417
[目的]了解小学生对乙型肝炎(乙肝)相关防治知识及技能的知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乙肝防治工作。[方法]采用师生互动、多形式多方位渗透的干预模式,在大连市城区部分小学进行乙肝防治宣传教育与效果观察。[结果]观察2000名小学生,干预后小学生各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卫生习惯及行为形成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途径由以看电视为主变为以学校健康教育课为主。[结论]在小学生中实施多方位多形式渗透的互动式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宋春英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87-1389
目的了解天津市蓟县初中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探讨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干预措施,为政府制定相应策略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926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乙型肝炎防治知识问卷调查,评价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前初中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11%,干预后知晓率达到了91.97%,干预后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获得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途径从干预前看电视、收听广播为主发展为干预后多方位多形式渗透的互动方式健康教育模式为主。结论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对提高学生乙型肝炎防治知识水平效果显著,在各学校推广对预防控制乙型肝炎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小学生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连市小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学生对乙型肝炎的知识较缺乏,知晓率在9.15%~65.95%之间,而且其获得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体,即不全面,又不系统.结论小学校应尝试采用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多方位多形式渗透的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有计划地把预防乙型肝炎等相关传染病知识渗透到健康教育课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小学生肝病防治知识水平 ,评估肝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 [方法 ] 1998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在上海、北京、贵州三地小学生中开展肝病知识健康教育参观展览活动 ,并在其中 5所学校四~六年级 1967名小学生中进行了参观前、后肝病知识普及率的问卷调查。 [结果 ]上海、北京、贵州三地学生肝病知识的普及率由参观前的 47 42 %上升为参观后的 62 0 5 % ( P <0 0 1)。上海学生参观前、后肝病知识的普及率均显著高于北京、贵州学生。 [结论 ]小学生参观肝病知识健康教育展览后 ,明显提高了肝病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山东省在碘缺乏病(IDD)地区对人群开展IDD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IDD健康教育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1~4月,在山东省100个IDD县(市、区)选择47个县(市、区),合计选择141个乡镇,对中心小学4~6年级学生及其所在行政村的居民进行IDD健康教育干预,并抽取部分5年级小学生和家庭主妇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IDD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其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变化情况。[结果]小学生IDD防治知识知晓率,IDD健康教育干预前4255名为78.14%,干预实施后4375人为96.69%(P〈0.01);13个设区市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5)。家庭主妇IDD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2491人为76.94%,干预后2566人为95.80%(P〈0.01);12个设区市(不包括淄博市)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在IDD病区开展IDD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IDD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学生进行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知识教育,探讨其对家长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建立所起的影响。方法在余杭区高中、初中和小学3个层次学校中各抽取1所高中、1所初中及1所小学,并在抽取的学校的同年级中随机抽取高二、初二和小学五年级各2个班,1个班为教育班,另1个班为对照班,教育班进行课堂健康教育,通过对照等方法,观察二级传播效果。结果二级传播后,小学教育班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18.32%(P<0.05),比相应对照班家长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了19.05%(P<0.05);小学生教育班家长麻疹防治知识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27.71%,糖尿病防治知识较二级传播前提高了18.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教育班家长乙肝、糖尿病防治知识二级传播后与传播前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教育班家长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二级传播后与传播前比较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生二级传播是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评价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8年6~12月,在瑞金市部分地区抽取18~40岁育龄妇女、村内小学校4~6年级学生进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分别为66.89%、93.58%(P<0.01);育龄妇女分别为67.67%、87.50%(P<0.01)。健康教育后育龄妇女知晓率,18~29岁、30~40岁分别为95.00%、85.00%(P<0.05),小学及以下、初中及以上的分别为82.03%、96.43%(P<0.01);机关干部知晓率为100.00%;检测60户居民的食用盐均为碘盐。[结论]瑞金市对育龄妇女、小学生进行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小学生病毒性肝炎(肝炎)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效果,提出健康促进项目的工作策略。方法采用在小学校以肝炎健康教育课为主导,多种形式渗透的互动式,宣传肝炎预防知识的干预模式,实施肝炎健康促进项目。结果通过对全县213所小学的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小学生和家长进行随机抽查,教师、小学生和家长预防肝炎知识知晓率均达到了100%,学生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均提高到>93%。结论在小学生中实施肝炎健康促进项目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是提高小学生肝炎健康知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在小学生及托幼儿童中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与乙肝防治健康教育项目(项目)的效果,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乙肝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培训卫生专业人员和学校教师,发放宣传品,采用多种活动,接种乙肝疫苗,于健康教育前、后进行知识问卷调查,完成全程免疫3个月后抽样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是50.05%和92.65%(χ2=414.33,P<0.01),乙肝疫苗重要意义认知度干预前后分别是68.34%和97.23%(χ2=274.24,P<0.01),乙肝疫苗调查和报告接种率在97%以上.抗-HBs阳性率为92.89%,有效保护抗体为88.78%,实施综合防治项目后比实施项目前抗体水平提高77.11%(χ2=680.55,P<0.01).结论 在儿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其乙肝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开发民族语言的宣传画、培训教师、举办专题讲座是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较高,疫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和评估睢宁县疟疾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选择2个乡镇各1所小学、1所中学部分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于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相同人群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结果小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总正确率82.03%,比宣传前提高了48.16%;中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总正确率86.07%。比宣传前提高了47.70%;小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4.26%,比宣传前提高了59.43%;中学生宣传后知晓率为89.82%,比宣传前提高了63.63%。宣教后中、小学生总疟疾防治正确率和知晓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睢宁县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管理后,疟疾健康教育效果是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江苏省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6年,选择江苏省病情较重的10个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个乡(镇)中心小学校的4~6年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同时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抽取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为74.43%,家庭主妇为78.43%;干预后小学生为97.49%,家庭主妇为96.66%,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健康教育前,各地的小学生、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小学生防治知识知晓率低于家庭主妇(P<0.05);干预后,小学生知晓率和家庭主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健康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011年江苏省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高砷地区的9个乡(镇)中1所小学和1个村为调查点。每所小学抽30名学生,每个村抽15名家庭妇女为调查对象。参照《2011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中健康教育问卷,进行面对面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干预前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4.94%,干预后为94.07%;家庭主妇干预前知晓率为53.09%,干预后为90.62%,两者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各县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江苏省高砷地区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相关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碘缺乏目标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以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分别于2010和2012年抽取平阴县部分小学4~6年级学生和家庭妇女作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对象,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碘营养知识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知晓率。结果 2010和2012年分别调查小学生180人和家庭妇女90人,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53.22%提高到99.33%(P〈0.01),家庭妇女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63.61%提高到95.56%(P〈0.01)。结论 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苏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目标人群对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并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5年,结合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实际,选择江苏省病情较重的12个县(区)36个乡(镇),在乡镇中心小学校4~6年级及所辖3个村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抽取学生、家庭主妇进行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比较教育效果。结果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干预前分别为64.17%、65.00%,健康教育干预后分别为95.28%、95.93%,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小学生和家庭主妇的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江苏省2012年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3个高砷项目县中选择9个项目乡,在每个乡抽1所小学和1个村,每所小学抽5年级学生30名,每个村抽家庭妇女15名,分别于干预前后进行饮水型砷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小学生与家庭主妇地方性砷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3.46%、56.05%提高到93.70%、9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0.135、130.258,P值均0.01)。结论 2012年江苏省实施地方性砷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小学生及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泰安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符合驻泰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驻泰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活动,并在健康促进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前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为52.06%,健康促进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知晓率为73.67%(P<0.01);农业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1.91%、52.06%、52.22%,干预后知晓率分别为94.94%、82.84%、70.7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学校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市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探索适合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市区的2家大型娱乐场所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干预活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25名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进行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从业人员关于艾滋病的知晓率,从干预前的77.97%提高到干预后的91.9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同时采用集中式讲座、播放宣传教育片、分发小册子等多形式,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切实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高唐县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途卡车司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以期对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借鉴。[方法]2005年2~12月,在高唐县对时风集团部分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调查与健康教育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艾滋病基础知识知晓率干预前为56.41%,干预后为80.53%(P<0.01),10项基础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不洁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较低,干预后均有明显的提高(P<0.01)。干预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干预后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均有所好转(P<0.01)。[结论]对长途卡车司机进行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信阳市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地方病知识的知晓率。并评价其效果。方法按照《河南省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方案》的要求,在开展健康教育项目活动前,对项目小学学生及项目村的家庭主妇进行地方病知识知晓率基线调查,在开展活动1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6.44%提高到干预后的93.99%,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10%提高到干预后的92.03%;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从干预前的63.13%提高到干预后的93.27%,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59.62%提高到干预后的91.81%。“你向父母讲过碘缺乏病知识”小学生从干预前的2.06%提高到干预后的95.58%.能正确回答“做菜时,碘盐应该什么时候放”的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62-33%提高到干预后的90.02%;“愿意改饮低氟水”的小学生从干预前的43.12%提高到干预后的76.23%,家庭主妇从干预前的77.59%提高到干预后的89136%。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后,信阳市地方病健康教育项目县(区)在校小学生和家庭主妇地方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孕妇预防艾滋病及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开展该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不同地理位置分层随机抽取瑞安市5所城郊医院,对800名孕妇开展孕妇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与固定医务人员面对面自愿咨询及发放艾滋病基本防治知识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2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程度、态度和行为状况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孕妇对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较匮乏,存在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有明显效果。[结论]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基本防治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了其不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了其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因此,应继续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