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晓 《当代护士》2005,(5):49-49
美凤,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们结婚九年了,你也从一名天真无邪的护士成为了一名精明能干的护士长。九年来,我从没有像模像样地给你庆贺过一回生日,跟着我,委屈你了。  相似文献   

2.
无悔的选择     
我于1987年从潍坊护校毕业后,带着梦想,怀着憧憬,走进病房。从事护理工作18年,充分体验了作为一名护士的酸甜苦辣,但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18年来,收获了成功与喜悦,也付出了汗水与艰辛。刚参加工作时,我感受最多的是喜悦,认为当护士很神圣,也很神气,从不觉得累,对病人永远都是一副好心情,自己整天也非常开心,似乎世上没有烦恼。每天早早来到病房,以高涨的热情去工作。记得有一次,一位患儿拍了片子,等结果出来后才能安排手术,患儿的母亲很着急,去了放射科好几次,我无意中知道这种情况后,就跑到放射科找出患儿的片子,请人写了报告拿回来,…  相似文献   

3.
苦乐二十年     
那年,十七岁的我还没从高考落榜的打击中清醒过来,即被稀里糊涂地分配到县人民医院参加工作了。那时的我,幻想过我在舞台上的阿娜的舞姿;也想过我戴上领章,帽徽时的英姿,可从没想过要当一个白衣天使。近二十年来,从初进医院闻见来苏儿味皱眉,看见血肉模糊的外伤病员想吐,上夜班会吓得不敢出办公室的一个幼稚,单纯的小姑娘.到现在的为人妻,为人母.酸甜苦辣,样样仅尝。但从中更多地给了我的是自信、成熟、快乐和幸福。入到中年,都有怀旧心理.我也没有例外,烦恼、痛苦、快乐、,一个普通人有的.我都有。我常想我们初进医院时…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著作坚定了我革命的事业心我14岁那年父亲病死,家中生活困难。解放后读过三年小学。1950年我到医院做病房卫生员工作;在党的一手培养下,1952年当了护士,1955年当了护士长,1960年又担任了总护士长的职务。从表面看,我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思想发展也很平稳,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中间也曾有过思想斗爭,若不是毛主席著作及时教育了我,我  相似文献   

5.
山乡情怀     
1987年7月我从卫校毕业后,服从组织的分配,告别家乡和亲人,来这个偏远贫困的山乡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已整整十五年了。从如花的年岁到如今年过三十,我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交付给了这片山乡。她洒下过我的热泪.印下了青春的足迹;她见证了爱情的誓言,也记录着生活的悲欢。 我的一些身处繁华都市的朋友都希望我能调过去。有个朋友打电话时不解地问我:“都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不设法凋回来?难道你真的要在那里生活一辈子?” 我说不清究竟是为什么。我只是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部队医院的内科护士,从1954年入护士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工作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在这期间,党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为党做一点工作的青年;由于党和部队首长的教育培养,由于同志们的热诚帮助,使我在工作中做出了一点成绩。在近七年的护理工作中,我从未发生过差错事故,能较好地完成护理工作。我仅仅尽了我的本分,组织上就组我表扬、奖励,立三等功一次,并选我出席总后勤部四好、五好代表会议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上这些都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7.
我在同一所医院工作了22年,此间我在ICU工作了18年,并曾在康复中心、私人诊所就职,也做过私人家庭护士。这些经历都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后来,我又回到大学攻读护理学士学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护士的广告,条件是:①给需要做核磁共振、胸导管植入术、活检的病人提供心理安慰,帮助他们保持镇静;  相似文献   

8.
我在同一所医院工作了 2 2年 ,此间我在ICU工作了 18年 ,并曾在康复中心、私人诊所就职 ,也做过私人家庭护士。这些经历都丰富了我的临床经验。后来 ,我又回到大学攻读护理学士学位 ,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护士的广告 ,条件是 :①给需要做核磁共振、胸导管植入术、活检的病人提供心理安慰 ,帮助他们保持镇静 ;②解答住院病房和诊疗区的各种规范 ;③疏导病人。④有 2~ 3年的ICU工作经验。我参与应聘 ,并被录用。在 2 0 0 2年 3月 2 5日 ,我开始了新的工作 ,做为一名临床资源护士 (CRN)。我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很难描述清楚…  相似文献   

9.
工作的音符     
我是一名护士,也许每一位护士都有过同样的体会:每天就是打针、发药、输液、做各种各样的护理,永远也忙不完,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难道工作就是这样? 每当这时,我总是想起一句话:出色的工作就是高尚的荣誉。的确,我以出色的工作为目标,工作努力认真,从来不敢懈怠,虽然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76年开始负责实习学员的带教工作的。10年来,我先后带教过100多名实习学员,由于我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把关,所以从未发生过差错事故。在这方面我有几点体会。一、带教人员以身作则。自己首先要在思想上明确带数工作是一项光荣而重要的任务,必须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1.
1955年我入护士学校,1958年毕业。20年来,我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去年被院党委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荣立了三等功,还出席过“三学”代表会议。但是,我深地感到,自己所做的离党的要求差距很远,党给予我的荣誉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下面谈谈我是怎样做护理工作的。一、只要革命需要,甘当一辈子护士我开始当护士的时候,没有很多想法,一心想把工作做好。后来,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思想也就逐渐起了波动。看到同自己一起入伍的同学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医生,心里总不是个  相似文献   

12.
爱的牵挂     
庞爱华 《当代护士》2005,(12):54-54
1993年的冬天,我被分配到本市内最大的医院成了一名急诊科护士,从此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青春年少的我,每天就不知什么叫累和疲惫,门外那个公用电话成了我每天向父母报告我工作成绩的专用品,我也便成了父母的骄傲。  相似文献   

13.
就这样等你     
就这样痴痴地等你,一等就是三三九个月。你一别九月,三九二百七十个日日夜夜,让我望穿秋水。在那些一年中最缺少温暖的季节,我的等待穿过了一条长长的冰河,我的心承受了夏的酷暑,秋的萧瑟,冬的冰寒,经历了风霜也走过了雪雨,我有过孤独,有过彷徨,也有过焦虑和失望!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护士,我先生是一位医生,朋友们都称我们家为“医护之家”,我认为这倒也名符其实。 想当初,我先生也不知为啥看上了我,我还挺得意的,可后来他却告诉我说:我从没想过找一个护士当老婆,我是医生,太了解护理工作了——忙、脏、累不说还得上  相似文献   

15.
讀了秦伯未同志所寫的“我國古代医学对於护理和品德的概念”一文后,使我非常感奋。我國从古代到現在有过許多卓越的医学家,他們对治療疾病有丰富的經驗。我学習了党和政府宣佈的中医政策後,便光荣地被分配至中医医院工作,進一步認識到祖國医学的偉大史蹟和丰富內容。以下,是我个人参加中医医院工作後一年来的一些收穫和体会: 我在1954年8月参加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的護理工作,它是一所新建的、純粹用中医藥来为市民治療的中医院。当我開始踏上这一嶄新的工作崗位時,抱着又喜又怕的心理:喜  相似文献   

16.
价值     
站着,恰似一尊洁白的女神;走动,宛如一位飘飞的仙子。看到她,人们不禁会想起: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和蔼的姐妹,可爱的女儿。而我,却想到南丁格尔,想到她的名言:护士,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翅膀的天使。 带着孩提时这朦胧的梦幻和对白衣天使的仰慕,好奇,我踏人了护士这一行列。岁月匆匆,转眼间,我在护理岗位上已工作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有过欢乐,也有过痛苦,  相似文献   

17.
生命之托     
那天中午,我上中班,天气阴沉沉的要下雨。护士长交班告诉我7床来了一个小女孩是白血病,并特别关照我要留心照看。我随口应了一下,三年的护理工作接触过各种形形色色的病人,一个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既然护士长这样要求,等下看看便是了。接班后我开始巡房,我来到7床,一阵喧闹的笑声从门缝  相似文献   

18.
丈夫有了外遇我和成宇是1994年结婚的,第二年生下了儿子。成宇不吸烟不喝酒,工作努力,总能赢得领导和同事的称赞。1998年,丈夫被提拔为正科级干部,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丈夫因而更意气风发。我在一家橡胶厂做会计,工作也比较轻松,小日子过得幸福而惬意。 2000年秋天的一个中午,同事小娟突然对我说:“菊姐,你丈夫有外遇了。”一听这话,我大脑霎时“嗡嗡”作响,赶紧拉住小娟追问是怎么回事。小娟告诉我,成宇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九四八年入伍的。参加过淮海、渡江、上海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二十八年来,一直做护士工作。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而党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给我记特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一九七五年被选为四届人大代表。我深感自己距党的要求还差的很远。我对护士工作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加深了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护士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指示的理解,对护士工作更加热爱。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蒙古族的女青年,1947年12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人民解放军某医院任护士长工作。入伍以后,我只在护士训练队学习过三个月。在解放战争末期,在一年时间内我曾把自己的鲜血输送给伤员一千多毫升,立过两个小功;又数次被医院、军区评为模范护士。1953年二月,我参加了抗美援朝,那时,我在外科手术室工作,但基础差,只学会了一般的技术。当时医院接收了八百多名志愿军伤病员,全院掀起了一个突击治疗运动。手术室的任务很繁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