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2.
3.
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附三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秀权 《广西医学》1995,17(6):488-491
本报告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1例行肿瘤切除,2例连同颈外动脉一并切除。提出本病部位特殊,强调术前颈总动脉压迫训练、脑电图检查、选择性脑血管造影对诊断及了解患侧大脑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对手术方式选择是防止术后脑部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性。并结合有关献提出作在术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化学感受器瘤是一种罕见肿瘤,起源于化学感受器,在机体的分布范围很广,绝大部分在胸、颈、头部。颈动脉体以外的化学感受器瘤好发于四肢。所有化学感受器瘤中以颈动脉体瘤及颈静脉球体瘤最多,两者约占98%。鉴于此瘤比较少见,病理工作中容易误诊。本室近期收到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化学感受器瘤(以下简称化感瘤)又称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临床较少见,发生于头颈部者居多,我院1997年1月~1998年6月间收治明显突向咽侧的颈动脉化感瘤2例,经介入栓塞治疗后效果尚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15只家兔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记录了33个窦神经中化学感受性传入单位的电活动。实验结果:①大部分单位放电频率较低且不规则,少部分单位的放电频率高而规则;②在灌渡液内加入乙酰胆碱(ACh)20μg/ml后,16个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由1.26±0.31imp/s减至0.77±0.19imp/s(P〈0.05)。③在灌流液中加入尼古丁(1、3、5、10和15μg/ml)后,10个单位的自发放电频率,  相似文献   

8.
庄甲举  高贞  刘景东  居桂平  勾凌燕 《医学争鸣》2000,21(10):1219-1222
目的 探讨胆碱能机制在 p H降低时颈动脉体 (CB)功能活动变化中的作用 .方法 在离体灌流条件下 ,记录颈动脉窦神经 (CSN)传入纤维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 .结果 乙酰胆碱 (ACh)抑制单位放电 (n=16 ,P<0 .0 5 ) ,阿托品阻断 ACh的作用 ;尼古丁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单位放电 (n=10 ,r= 0 .94,P<0 .0 1) ;箭毒可阻断尼古丁的作用 ,对自发放电无显著影响 ;尼古丁并不增加化学感受性单位对 p H降低的放电反应 (n=19) ;p H降低时筒箭毒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变化无显著影响 (n=17) ;硝苯吡啶 (5 mmol· L- 1 )对自发的基础单位放电 (n=8)和刺激诱导的电活动 (n=9)均无明显影响 .结论 胆碱能机制与 p H降低时 CB化学感受性功能活动的改变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体的生理和病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周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在介导低动脉血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等信号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将信号传到中枢引起化学感受性反射,是低氧通气反应以及低氧血症引起循环系统一系列反应的关键。众所周知,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交互作用在机体通气反应调节中至关重要,而且,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活动在运动时的通气反应和体液调节中及高原地区慢性低氧所致的通气习服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在疾病状态下,如高血压、睡眠呼吸障碍(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动物疾病模型中,化学感受器的活动及其反射的敏感性都显著提高。颈动脉体在生理状况下维持着机体的血氧稳定,在病理状况下参与了疾病的发展。因此,颈动脉体的细胞和分子调节机制可用来解释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的护理东巧云,赵润琴附属二院(050000)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化学感受器;护理学颈动脉体瘤是发生于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瘤,临床少见,常伴有神经系统受侵。我院1981年10月~1994年12月手术切除12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白兔颈动脉移植后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白兔颈动脉移植模型,根据移植前供体血管不同处理方法将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A(自体血管移植组)、B(无预处理异体血管移植组)、C(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后常温保存异体血管移植组)、D(青霉素和链霉素处理后液氮冷冻保存异体血管移植组)4组.观察移植后血管形态变化.测定并比较移植后1,2,3周血浆NO浓度.结果:B组血管移植后宿主血浆NO平均含量显著高于A组和D组(P<0.05);C组血浆NO含量和D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血管形态上,A组结构正常,仅有炎性细胞浸润.其余各组术后1周可见内膜开始增生,2周内膜明显增厚,3周内膜增厚最显著.其中B组改变最严重.结论:青霉素和链霉素可降低供体血管的抗原性及宿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液氮冷冻保存可能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2342例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无机磷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Ca)、无机磷(P)水平及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概率二阶整群抽样方法,于2001年9~12月对北京城区和郊区的2 342名10~18岁男女健康儿童进行血清钙(离子电极法)和无机磷(比色法)检测以及膳食状况调查,统计分析血清钙、磷水平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膳食的关系.结果 (1)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为(2.39±0.12)mmol/L,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均呈正相关(P<0.01).总体水平女童略高于男童[男:(2.38±0.12)mmol/L,女:(2.39±0.12)mmol/L,P<0.05];城区儿童明显高于郊区儿童[城区:(2.40±0.13)mmol/L,郊区:(2.37±0.10)mmol/L,P<0.001].(2)北京地区儿童血清无机磷为:(1.39±0.18)mmol/L,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均呈负相关(P<0.01),男童无机磷显著高于女童[男:(1.43±0.18)mmol/L,女:(1.36±0.17)mmol/L,P<0.001];城区儿童显著高于郊区儿童[城区:(1.41±0.19)mmol/L,郊区:(1.38±0.16)mmol/L,P<0.001].(3)儿童血清钙与无机磷呈负相关(r=-0.141,P<0.01),[Ca]·[P]浓度(mmol/L)乘积为3.32±0.44,13~14岁达到峰值3.45±0.46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和无机磷水平随性别、年龄、生长发育和饮食结构等因素变化,健康儿童随年龄增加,血清钙升高,无机磷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回声跟踪(echo tracking,ET)技术定量评价颈动脉斑块模型兔的颈动脉管壁弹性,探讨斑块形成后颈动脉管壁弹性的改变,并与脉冲多普勒技术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方法  对43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在第0周及高脂饮食第4周末分别行右侧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二维超声观察的阳性结果、脉冲多普勒技术血流动力学指标及ET技术参数的数值。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MnV)。ET技术参数包括:动脉僵硬度参数(stiffness parameter,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one-point pulse wave velocity,PWVβ)和脉搏波放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根据第4周末二维超声下斑块的检测结果将43只实验兔分为2组:无明显斑块组(A组)和斑块组(B组),比较各组间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在第4周末所测得的所有弹性参数值分别与第0周比较,β、Ep及PWVβ均较基础状态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C、AI及脉冲多普勒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各参数与A组进行比较,β、Ep和PWVβ的数值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I及脉冲多普勒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T技术既可用于检测形态学正常血管的早期弹性功能异常,也可用于评价动脉斑块形成后动脉弹性的改变,其对斑块形成后动脉弹性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优于脉冲多普勒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与纳米β 磷酸三钙(nano meter crystal β tricalcium phosphate,nm β TCP)结合形成的复合支架材料修复骨组织缺损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13只,在双侧下颌骨上制备骨缺损,随机分为4组,分别使用SIS、nm β TCP及两者混合制成的复合支架材料进行修复,并设置空白对照。12周时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切片及扫描电镜观察,计算骨矿化沉积率、骨小梁厚度和体积分数,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12周时新生骨小梁占据大部分缺损区域,材料已基本降解,nm β TCP组残余少量材料。复合支架组新生骨小梁形态较成熟,荧光双带距离较宽,骨矿化沉积率、骨小梁厚度以及骨小梁体积分数均明显高于其他几组(P<0.05)。结论 猪SIS与nm β TCP混合制成的复合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特性和组织相容性,能够有效地修复下颌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家兔实验性减压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减压病(DCS)的临床病理表现及意义。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白兔20只全部置入高压氧舱中,5min加压至0.6MPa,并在该压力下暴露60min,然后用3min减至常压出舱。将患病家兔进行解剖,取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脊髓,脑,皮下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后作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大体标本见血管中有气泡存在,尿潴留,肠胀气等表现。镜下见组织切片中有气泡形成,淤血,炎症浸润,组织肿胀等现象。结论 减压病时各组织脏器中都可存在气泡,并引起局部出血,淤血,肿胀,炎细胞浸润等表现,导致临床上出现皮肤淤斑,骨关节疼痛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损伤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体液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是急性脑损害的特异性生化指标 ,可标志脑病理程度。本研究通过MBP变化来观察经颈动脉途径注射地塞米松对家兔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3 0只家兔分为A、B、C 3组 ,每组 10只。A组 :经颈动脉注射地塞米松 ;B组 :注射生理盐水 ;C组 :仅行颈动脉显露 ,不作注射。以血清MBP作为观察指标。采用骨窗成形后硬膜外打击法造成家兔脑挫裂伤模型 (右半球 )。致伤前测定血清MBP作为正常对照值。致伤后解剖、显露右颈总及颈内动脉。A组穿刺颈内动脉后注射 0 5mg/kg地塞米松稀释液 ,每 2 4h 1次 ,共 3次 ;B组同样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C组仅作颈内动脉显露。 72h后取 3组动物血清MBP测定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家兔血清MBP正常值为 ( 1 61± 0 68) μg/L。致伤后 72h ,A、B、C 3组动物血清MBP平均值分别为 ( 3 2 5± 1 12 ) μg/L ,( 5 95± 2 0 5 ) μg/L和 ( 5 78± 1 75 ) μg/L ,均较正常值为高 (P <0 0 5 )。但A组和B、C 2组比较 ,血清MBP较低 (P <0 0 5 ) ,而B、C 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兔脑挫裂伤后血清MBP明显升高 ,经颈动脉注射地塞米松后可降低血清MBP ,故MBP可作为一项评估损伤程度和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强化降脂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方法 98例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并随机分为常规降脂治疗组(A组,n=48,予辛伐他汀20 mg/d)和强化降脂治疗组(B组,n=50,予辛伐他汀40 mg/d),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结果 B组治疗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血TC、TG、LDL及hs-CRP下降较A组更显著(P〈0.005), CIMT降低较A组更显著(P〈0.01),颈动脉斑块2、3级显著减少(P〈0.01).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CIMT,并可明显消退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辛伐他汀干预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共18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组、对照组(腹主动脉球囊拉伤+高脂饲料喂养)及实验组(腹主动脉球囊拉伤+高脂饲料喂养+辛伐他汀干预治疗)。在模型建立后,ET技术检测动脉僵硬度,综合评估血管弹性。结果 (1)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Eρ、β、AI、PWVβ明显增高,AC明显减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正常组相比,则只有AC、A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Eρ、β、AI、PWVβ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各项参数中,Eρ、β、PWVβ较其他参数差异更为显著(P≤0.01)。(2)相关性分析:对五个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参数β、Eρ、AI和PWVβ呈正相关(P≤0.05),其中β、Eρ、PWVβ三者相关性更为显著(P≤0.01);虽然AC随Eρ、β、PWVβ、AI增高而减小,但AC与各参数相关性并不显著(P〉0.05)。结论血管弹性参数改变可以较为准确灵敏的反映血管病变,能够为预防动脉硬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对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利用该技术对药物疗效以及预后、转归等进行检测评估,向临床各领域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19.
脉动低切应力致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体脉动低切应力致实验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性反应机制.方法:结扎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体质量2.5~3.0 kg)的左颈外动脉获得左颈总动脉脉动低切应力;然后用高脂(含2%胆固醇)或普通饲料(100 g/d)养兔至2、4、8、12周,取下两侧颈总动脉;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反应蛋白(CRP)mRNA和单核趋化蛋白-1(MCP-1)mRNA,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IL-1β、ICAM-1、VCAM-1、PDGF-A、B等蛋白的表达.结果:建立了两类脉动低切应力-AS模型;不论是否喂高脂饲料,脉动低切应力侧(左)颈总动脉均有AS斑块形成,其炎症标志因子CRP、MCP-1、NF-κB、IL-1β、ICAM-1、VCAM-1、PDGF-A、B等的mRNA和蛋白表达比假手术正常切应力对照侧(右颈总动脉)均明显增高.结论:从组织、细胞、分子多个层次和炎症反应多个环节证明了脉动低切应力致AS的炎症机制.为用生物医学工程方法和抗炎药物防治AS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