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88例男性2型DM患者(DM组)和97例男性非DM患者(非DM组)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股骨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并分析比较。结果(1)两组问所测部位BMD均无显著差异,但DM组全身、躯干和左大腿脂肪质量,左大腿肌肉质量均比非DM组显著降低。(2)在DM组,体重与腰椎BMD、左髋各部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体重指数与左股骨各部(Wards三角除外)BMD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脂肪质量与L1、L3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分别与L1、L3、股骨颈、股骨干和全身BMD等呈显著正相关。(3)在非DM组,体重、体重指数和各部组织成分质量均与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体重、体重指数、全身脂肪质量和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腰椎BMD、左股骨各部BMD等呈显著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与左股骨各部BMD(Wards三角除外)、L1BMD呈显著正相关;左大腿肌肉质量也与左股骨各部BMD呈明显正相关;躯干肌肉质量与股骨颈BMD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男性DM患者身体成分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质量和左大腿肌肉质量明显减少,身体成分与BMD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非DM者相比有较多不同,其差异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脂谱的变化特点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2例,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27例和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观察组)45例。观察两组血脂谱[TC、TG、LDL-C、HDL-C、Apo-A、Apo-B1、Lp(a)]水平及其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Apo-A、Apo-B1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HDL-C、Lp(a)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测定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Lp(a)水平对鉴别诊断及危险度分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大血管病变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hsCRP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HbA1c、hsCRP、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 hs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hs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成分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绝经后糖尿病(DM)患者身体成分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BMD检测仪对48例绝经后2型DM患者(DM组)和62例健康体检的绝经后非DM者(非DM组)进行腰椎(L1~L4)正位、左髋和全身BMD检测和身体成分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1)两组间股骨、腰椎和全身BMD以及全身、躯干和左大腿组织成分均无显著差异.(2)在DM组,全身脂肪质量和肌肉质量、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腰椎、全身BMD明显正相关;全身肌肉质量、躯干和大腿的脂肪质量和肌肉质量均分别与股骨颈、全身BMD明显正相关.(3)在非DM组,全身脂肪和肌肉质量、躯干脂肪质量均分别与腰椎、股骨(Wards三角除外)和全身BMD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躯干肌肉质量仅与股骨大粗隆BMD呈正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DM患者身体成分与BMD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绝经后非DM者相比有较多不同,其差异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马荣炜  姚媛  刘苔 《武警医学》2014,(5):491-493,496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的影响.方法 2005-05-12选择门诊和住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入组前均未诊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丹参组(33例).比较治疗期间UAER变化,并分析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压等关系.结果 (1)第5年、7年时对照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低(P<0.05),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1DL-C)治疗5年后与治疗前比较降低明显(P<0.05).丹参组治疗7年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7年前后的空腹血糖(FPG)、HbA1c、血压及血脂水平同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UAER均逐渐增高,治疗5年、7年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7年后丹参组(22.31±3.14)mg/24 h增高低于对照组(25.81 ±3.83)mg/24 h.(3)治疗7年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33.3%)高于丹参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法国CHALLENGER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47例应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和47例同年龄段非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患者的腰椎(L2~4)及左髋部骨密度值。结果治疗组腰椎骨密度(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左侧整体髋BMD也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均占绝大多数,其次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治疗组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不同程度存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可使乳腺癌患者BMD明显下降,对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定期监测BMD和适当采用预防性骨质疏松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血清游离脂肪酸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组4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分为单纯DM组20例,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0例,糖尿病肾脏病变10例)20例,选择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FFA水平。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清FFA的水平高于单纯DM组(P〈0.05);单纯DM组血清FFA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FA水平升高,FFA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硬化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103例(T2DM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为对照组(NDM组)。测定两组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并对T2DM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的IMT、AASI、FPG、HCY及hs—CRP与NMD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Alc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糖尿病病程、FPG、HbAlc、SBP、PP、TC、LDL-C、HCY、hs—CRP等呈正相关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有独立的相关关系(偏回归系数r分别为0.413、0.362、0.279、0.301、0.322,均为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ASSI与IMT、HbAlc、PP、HCY、hs—CRP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轻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 H-MRS)评价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腰椎骨髓脂质含量(MLC)变化规律。方法收集绝经后T2DM患者(n=30)及年龄匹配的健康受试者(n=20)行L3椎体1 H-MRS扫描以计算MLC值及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L1~L4椎体骨密度(BMD)。测定受检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 T2DM组BMD(1.180±0.198)g/cm2与健康对照组BMD(1.113±0.187)g/cm2无统计学差异。T2DM组MLC(76.3±18.3)%明显高于正常受试者(65.7±14.0)%(P0.001),校正受试者T2DM病程、体质分数、FINS及BMD混杂因素,T2DM组MLC值仍高于健康受试者(P=0.020)。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LC是T2DM患者的负性影响因素(OR=2.031,P=0.008)。结论绝经后T2DM患者骨髓脂肪增高,1 H-MRS测定MLC可作为T2DM随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假体周围骨密度(BMD)水平对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14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据患者术后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将其分为疗效良好组102例(≥80分)、疗效不良组46例(<80分)。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两组患者置换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股骨假体周围BMD进行检测,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BMD变化率,分析BMD变化率与Harris评分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12个月ROI2~ROI6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不良组术后12个月ROI1的BMD相较于术后1个月和疗效良好组的术后12个月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ROI7的BMD相较于术后1个月均明显下降,但疗效不良组下降程度更低(P<0.05)。疗效良好组ROI1、ROI5以及ROI6的骨量升高率低于疗效不良组,ROI2、ROI3、ROI4、ROI7的骨量降低率均低于疗效不良组(P<0.05)。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54.67±5.12)分,术后12个月(80.58±8.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rris评分变化值与ROI2~6的骨密度变化率无相关性(P>0.05),而与ROI1的骨密度变化率呈负相关性,与ROI7的骨密度变化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后股骨假体周围BMD的变化程度越低则术后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中国北方汉族银屑病患者脂代谢紊乱情况,并探讨2型糖尿病对其的影响.方法 筛选40例40岁以上中国北方汉族银屑病住院患者(银屑病组),根据有无糖尿病分组,比较两组及正常对照组的血脂变化(TG,TC,HDL-C,LDL-C).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银屑病组血清TG明显升高(1.50士0.73 vs 1.03土0.32,P=0.002),TC下降(4.43士0.96 vs 4.74士0.65,P=0.048),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下降(1.05士0.21 vs 1.51士0.34,P<0.001),LDL-C无明显变化(2.91士0.71 vs 2.84士0.57,P=0.671);经统计学处理,排除各种因素影响后,银屑病是否合并糖尿病组血清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合并和未合并糖尿病组血清HDL-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 中国北方汉族银屑病患者体内脂代谢紊乱可能并不由2型糖尿病所致,血清TG升高可能与生活方式和其他疾病有关;HDL-C降低可能与银屑病本身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有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及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甲钴胺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0例采用神经妥乐平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疗程均14d,观察其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疼痛症状改善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是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采用计算机完全随机分为沙格列汀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沙格列汀组患者给予运动饮食改善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加用沙格列汀5 mg/d,对照组给予运动饮食改善等糖尿病基础治疗和安慰剂。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ET-1变化。结果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可以升高T2DM患者血清NO水平(P<0.05),同时降低血清ET-1水平(P<0.05)。治疗过程中沙格列汀组出现1例低血糖反应。结论 DPP-4抑制剂沙格列汀可调节T2DM患者血管内皮分泌NO/ET-1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EH,n=70)、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n=35)、健康对照者(n=20)分为3组。分别检测其血糖、血压、血清Hey、血清hs-CRP。结果:hs-CRP和Hcy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Hs-crp水平与空腹血糖、服糖后2 h血糖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cy和hs-CRP对高血压并发症的诊断以及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D-二聚体、FIB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同时选取5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各组人群的D-二聚体、FIB,分析它们在各组人群之间有何不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O.05)。结论D-二聚体、FIB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诊疗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及生化指标的特征。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住院44例中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均为绝经后)的骨代谢及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糖尿病1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及糖尿病2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含10年);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分为糖尿病3组(HbA1c〈8%)及糖尿病4组(HbA1c≥8%)。同时选取我院50例体检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①糖尿病组25-羟维生素D3、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C端)前肽(PICP)及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抗酒石酸碱性磷酸酶(TrACP一5b)N显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fP〈O.05)。②糖尿病2组患者血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fPINP)、PICP和eGFR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1组患者(P〈0.051,而TrACP-5b水平高于糖尿病1组,雌二醇(estradiol,E)、25-羟维生素D,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③糖尿病3组血PINP、PICP和eGFR明显高于糖尿病4组,TrACP-5b低于糖尿病4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HbAlc和eGFR与PINP、PICP和TrACP-5b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3),而雌二醇与PINP、PICP、25-羟维生素D3、TrACP-5b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形成降低,而骨吸收增加,肾脏出现较重的损害,这提示糖尿病患者的骨质形成减弱、骨质破坏增加。②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患者的骨质形成速率减慢,骨吸收增加,肾脏损害加重。③血糖控制不佳会对骨的形成及骨质的吸收产生影响,而肾脏损害亦是加重发生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因而严格的血糖控制可有效延缓骨质疏松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那格列奈与阿卡波糖在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依存性。方法 50例初发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两组,进行为期12周临床观察,分别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12周相比,两组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12周相比,餐后2h血糖(2h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相比,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那格列奈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阿卡波糖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那格列奈(120mg,3次/日)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肯定,与阿卡波糖(50mg,3~4次/日)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2hFPG)、HbA1c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依存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