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由于小儿多不合作术中常需要给予一定的镇痛、镇静药。我院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微泵输注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4-06~2005-11以来,选择7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3.
4.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小儿上肢手术116例.男83例,女33例,年龄3~12岁,平均7-4岁,体重10-38kg。其中,肱骨髁上骨折59例,尺骨鹰嘴骨折23例,前臂双骨折34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50~146min,平均78min。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断肢再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肢再植手术时间长 ,血管吻合操作精细 ,尤其小儿手指的血管非常细小 ,嫩薄 ,手术难度大 ,并且多为急诊手术 ,术前准备不充分 ,麻醉要求高。我院自 1997- 0 7~ 2 0 0 2 - 0 2在小儿断肢再植手术中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8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 ,男 5 9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2岁 ,体重 11~ 3 6kg。行断指再植 68例 ( 1指再植 47例 ,2指再植12例 ,3指再植 6例 ,4指再植 3例 ) ,断臂再植 4例 ,断腕再植3例 ,断掌再植 5例 ,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 3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 0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2、8.694、5.081、4.689,P均=0.000);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740.500,Z=-2.033,P=0.042)。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缩短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提高神经阻滞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江 《人民军医》2012,(11):1120-1120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尿毒症拟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肾移植术。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100mg。入手术室检查:心率88/min,血压150/100mmHg,血氧饱和度0.98,在麻醉前行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以锁骨下缘1.5cm与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5岁。“右手背桡侧皮肤破溃、伴右拇、食指麻木”入院。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手背虎口处清创缝合、血管、神经探查术。用7号针于锁骨上行臂丛神经阻滞,反复穿刺,找到异感向前臂传导时,固定针头,注入麻醉药(2%利多卡因15 m l+0.75%布比卡因10 m l+0.9%生理盐水5 m l)30 m l,麻醉效果好,伤肢跟部扎气囊止血带,止血带充气达40 kPa,手术历史120 m in,其中止血带结扎约50 m in。术后第2天,患者诉右肘关节屈曲无力,右上臂中上1/3皮肤至远端感觉麻木,右腕关节及右手诸指活动受限,伤口处轻度疼痛,能耐受。查体:右手指感觉4级,右肘关节、右肱二头肌肌力0级,右肱三头肌肌力3级,肱桡肌肌力3级,右斜方肌肌力5级。肌电图示:右上肢神经源性损害(右三角肌、右肱二头、指总伸肌、拇短曲肌、小指屈肌)、右桡神经、腋神经、运动传导减慢,桡神经感觉传导减慢。诊断为锁骨上臂丛麻醉损伤臂丛神经,给予营养神经及高压氧治疗3月后,肱二头肌肌力恢复基本满意,右手指肌力恢复至2级,目前右腕关节肌力无明显恢复,左右对比右上臂肌肉明显萎缩、右上肢温度明显低于左上肢。肌间沟臂丛神经探查术中见:紧贴臂丛神经...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来评价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价值,旨在探讨一种新的外周神经阻滞方法。方法:选择上肢前臂及手部、血管造瘘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超声引导锁骨上(SCB)和锁骨下(ICB)二组,每组各60例,各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阻滞,两组测定麻醉操作时间,分别记录腋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和麻醉并发症,并评定麻醉效果。结果:高频超声能成功地引导到达靶神经,并能清晰地显示局麻药的扩散。SCB组和ICB组的麻醉操作时间分别为(4.5±3.2)min,(3.9±1.6)min,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组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起效时间分别为(8.3±3.1)min、(7.1±2.8)min和(3.8±4.1)min,ICB组分别为(4.1±2.0)min、(3.6±1.7)min和(8.5±1.8)min,SCB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尺神经的起效时间较ICB组长,而桡神经的起效时间较短(P<0.05);两组麻醉完善率为100%。SUB组麻醉有效率86%,INF组有效率8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CB的组Horner`s综合征发生率为16%,ICB无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其能监测锁骨上、下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可行的区域麻醉方法,尤其对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half-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50例,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30 m in内评定麻醉效果,以VAS评分≤4分作为麻醉阳性(有效)指标。罗哌卡因总量30 m l,初始浓度为0.30%,其后浓度采用双盲根据前一患者的麻醉效果序贯递增或递减,间隔浓度为0.025%。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prob it回归确定EC50及95%可信区间。结果:在本研究条件下罗哌卡因用于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EC50为0.295%,95%可信区间为0.276%-0.316%。结论:罗哌卡因用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锁骨上臂丛阻滞的EC50为0.295%。术中辅助用药可能对其EC50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颈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一侧锁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行经颈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组(A组)和行肌间沟臂丛阻滞组(B组)。A组在锁骨上4及胸锁乳突肌外缘2交叉点垂直皮肤进针,探及异感后回吸无血,注入0.5%罗哌卡因20ml,然后,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进针,穿刺针沿下方2-3颈筋膜浅层注入0.5%罗哌卡因5ml。B组在锁骨上2肌间沟处进针,探及异感,回吸无血,注入0.5%罗哌卡因25ml。比较两组麻醉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采用VAS评估术中切皮、骨性操作、缝皮等时间段感觉阻滞效果,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操作时间长于B组(P<0.05),感觉阻滞起效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手术操作中(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经颈路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法,阻滞成功率高,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臂和手部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方法将15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A组)、腋路臂丛阻滞(B组)和肌间沟臂丛-尺神经阻滞(C组)的方法,观察、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A、B、C组的麻醉效果完善率分别为50%、70%、94%,C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B组(P<0.05)。结论经肌间沟臂丛-尺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前臂和手部的手术效果满意,提高了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4.
对于肩部手术的麻醉,我院麻醉科采用了三种阻滞方式:单纯颈丛麻醉、单纯臂丛麻醉及颈臂丛阻滞麻醉.并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单纯颈丛麻醉及单纯臂丛麻醉,效果难以完善,多数患者需要辅用镇静、镇痛药才能使手术顺利完成,给术中管理带来不便,而颈臂丛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平亮  魏忠友 《人民军医》1999,42(7):390-390
显微外科手术后,通常需要继续维持良好的镇痛,而上肢显微外科手术后的镇痛通常为肌注哌替啶,不仅止痛不彻底,并可能导致成瘾。本组使用22号套管针作连续臂丛阻滞麻醉用于上肢显微术后镇痛,并与肌注哌替啶比较。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男36例,女24例;年龄16~62岁。体重42~70kg;ASA~级。前臂、腕部断肢再植4例,断指再植35例,脚趾移植拇指成形术8例,腓骨带血管移植肱骨成形、内固定术2例,带血管皮瓣移植术11例。随机分成臂丛麻醉组(A组)与哌替啶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范围、术中用药等无显著差异。1.2 方法 均以22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在手及前臂手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 2021年1月收治的手及前臂手术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31例,均选择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其中对照组为肌间沟臂丛阻滞,研究组为锁骨下血管旁臂丛阻滞,观察两组患者上肢5支神经阻滞成功情况,记录两组局麻...  相似文献   

17.
传统单次臂丛神经阻滞不能满足时间较长的手术,我科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伤急诊手术,不受手术时间限制,麻醉阻滞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上肢手术,男35例,女25例,年龄15~65岁,ASAⅠ~Ⅱ级.所有患者均于术前30 min 静滴地西泮5 mg.手术包括断指再植20例,手外伤复合皮瓣16例,腕部损伤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14例,前臂骨折合并血管、神经、肌腱损伤10例;手术时间2~3 h 10例,3~4 h 12例,4~6 h 15例,6~8 h 23例.  相似文献   

18.
小儿在进行上肢手术行臂丛阻滞时,由于年龄小不能配合,神经异感不易准确找出。我院在小儿进行上肢手术应用臂丛阻滞之前,首先给予基础麻醉,之后使用神经刺激器于肌间沟穿刺寻找臂丛神经干,准确率高,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比较连续臂丛神经阻滞与静脉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120例ASAI或II级择期上肢手术患者术后镇痛分为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60例)和静脉自控镇痛(60例)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组的VAS评分、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均明显优于静脉自控镇痛。结论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术后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优于静脉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定位的准确性,提高超声实时监测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1例患者行超声实时监测下臂丛神经阻滞。确定穿刺针位于神经束后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合剂515 ml。结果:臂丛神经声像图横切面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型低回声结构,边界清楚,排列整齐,纵断面可追溯至椎管,起始处略粗,平均直径约(2.0±0.7)mm,神经阻滞成功率为100%(31/31);未发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实时监测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能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的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观察到局麻药注射后的扩散规律,为臂丛神经阻滞提供了影像学支持,从而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