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04-2009—02外科危重患者营养治疗54例,随机分为2组,即EEN+PN组32例和PN组22例。两组行深静脉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同时EEN+PN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14d获取血红蛋白、血清白(清)蛋白和胆固醇等指标。结果:EEN+PN组血清白(清)蛋白、胆固醇较PN组有明显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PN组血红蛋白、血肌酐及尿素氮与PN组也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危重患者行EEN+PN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合理应用EEN治疗是外科危重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和术后全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食管贲门癌术后43例,随机分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SEN)组22例及全肠外营养(TPN)组21例。比较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肠内营养耐受情况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前、术后第1天及第8天分别测定血清清蛋白(ALB)、血清前清蛋白(PA);术前及术后第8天测量体重。结果:SEN组肛门排气时间(50±5)h,显著短于TPN组的(70±6)h(P〈0.05);两组术后第8天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但TPN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术后第1天ALB及PA均降低,第8天SEN组已接近术前水平,而TPN组仍然较低(P〈0.01);两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早期采用SEN较TPN更有利于营养状况改善和体重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内营养支持在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3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全胃肠内营养(EEN+rhGH)组28例,全胃肠内营养(EEN)组25例.②所有患者入RICU后均经口气管插管和放置鼻胃管.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祛痰、平喘、强化血糖控制等治疗,入RICU当日开始鼻饲能全力.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同时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8u/天.③治疗1周时,分别测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总结一周内每日平均血糖水平与胰岛素用量;出RICU时计算住RICU天数、有创机械通气时间.④组内及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进行卡方检验.结果:5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营养指标:EEN组治疗后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EN+rhGH组治疗后体重、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间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住RICU天数和有创呼吸机带机时间:EEN+rhGH组明显短于EEN组(P<0.05).③两组胰岛素使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糖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期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胃肠内营养对于接受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望提高其体重、营养水平和细胞免疫功能,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住RICU时间;短期生长激素的使用在强化血糖控制基础上对血糖影响不大,但会增加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非要素膳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99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自制非要素膳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两组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营养支持或静脉营养,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8天测定营养相关指标并进行比较,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在营养支持后均升高,EN组升高较PN组更为显著 (P〈0.05);肠外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营养支持费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等比较,肠内营养组均优于静脉营养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自制非要素膳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5.
储霞 《西南国防医药》2014,(10):1071-1074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92例住院COPD患者,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计算营养不良发生率。将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肠内营养(EN)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肺功能状况。结果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4.5%,≥70岁者发生率高于〈70岁者(P〈0.05)。两组治疗后的12个相关指标(体格测量、血生化及呼吸功能等)均优于治疗前(P〈0.05);除MAC、MAMC和PA外,其余指标的改善情况EN组优于TPN组(P〈0.05)。结论 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积极进行营养支持,在胃肠道功能正常时,首选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术中将鼻胃肠管中的肠内营养管置入空肠内,术后采用PN+EN序贯治疗;对照组术中置入普通胃管,术后采用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7天,检测体重、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记录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7天血浆清蛋白、血浆前清蛋白、血红蛋白、体重等指标,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或非常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EN+PN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改善急性脑卒中预后、营养状况,降低高代谢反应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病例(含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66例。病人均于入院后48h内给予营养支持,EEN组经营养管胃肠要素膳食;TPN组经深静脉置管滴注全胃肠外营养。并分别于入院后第1、7、14d,第28d监测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和血糖、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皮质醇、24h尿总氮和尿肌酐等指标。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TPN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降低高分解代谢与应激反应的发生,更可以保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防止茵群移位、二重感染的发生。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于2008年7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观察撤机结果,对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84例(65.6%),撤机失败44例(34.4%)。与撤机成功组相比,撤机失败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APACHEⅡ评分明显增加(P〈0.05),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撤机失败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明显长于撤机成功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较高的撤机失败率,应努力寻找撤机失败原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A组(早期肠外营养组PN)、B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N)、C组(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每组34例。术后36~72h给予相同营养支持,观察各组营养状态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后死亡率。结果①营养评价A、C组比B组好,C组、B组差异显著(P〈0.05)。C组并发症少于B组(P〈0.05)。②C组的预后优于其它两组,C组的病死率最低(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全肠道外营养1周后过渡到肠内营养是比较合理的,这对预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和单纯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4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外混合营养组(82例)和肠外营养组(62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TLC)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混合营养组肺部感染和咽部不适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在切口感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两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混合营养组的TLC、TF、PA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具有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咽部不适等并发症,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丽燕  叶世伟 《武警医学》2010,21(8):656-658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加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度脑损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支持,同时每天联合应用GH,连用2周.对照组术后第2天开始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测定手术当天和第14、21天的多项营养指标,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清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和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入住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不但可迅速改善重度脑损伤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而且可缩短入住ICU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1例创伤性肠破裂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肠外营养(PN),观察组患者增加早期肠内营养(EEN),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7d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及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患者白蛋白(ALB)和前清蛋白(PA)浓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中CD4~+、CD4~+/CD8~+和免疫球蛋白(lg M)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改善创伤性肠破裂患者修补术后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中具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胃肠外营养(TPN)的疗效。方法将4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PN组与EN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免疫功能状况指标。结果 EN组较TPN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第14天,E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CD4+T细胞、NK细胞、IgM、IgG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方法:4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分别为23、22例.EN组手术后24 h内经空肠近端营养管输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Nutrison Fibre),TPN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静滴,共7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均较术前略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营养支持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蛋白、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较TPN组肠功能恢复快,排便时间早(P<0.01),平均住院费用低.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住院费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持续声门下吸引预防机械通气(MV)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ICU 72例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收集口咽部、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机械通气5 d内观察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声门下分泌物培养革兰阳性致病菌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可减少和延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24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实验组),24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脑血管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l0d后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总蛋白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腹胀、腹泻、消化道出血、高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较肠外营养少,在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支持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胃肠外营养组(TPN组)及ω-3 PUFA+TPN治疗组(PUFA组),每组17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和7天检测血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及血糖(GLU),同时检测IgA、IgG、IgM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病人感染发生率及ICU入住时间。结果与TPN组比较,PUFA组血清IgA、IgG、IgM明显升高(P<0.01或0.05);PAB、ALB及TF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0.05),而GLU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感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 PUFA可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