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RNA打点杂交方法,对2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细胞及10名正常骨髓细胞中C-myc,C-H-ras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剂量阿糖胞苷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联合应用,维甲酸诱导分化后白血病细胞C-myc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AN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细胞中C-myc基因,C-H-ras基因表达阳性例数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骨髓细胞。(2)在部分ANLL患者中,C-myc、基因C-H-ras基因同时表达。(3)小剂量阿糖胞苷和小剂量三尖杉酯碱联合应用以及维甲酸均能使部分在体外培养的ANLL细胞的癌基因C-myc表达减低。  相似文献   

2.
研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动力学,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仪(FCM)BrdU/DNA双参数分析法测定39例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周期的各时相细胞比例及S期细胞的时限(Ts),其中ANL26例,ALL13例;初治31例,复发8例(ANLL、ALL各4例)。结果显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S期比例显著低于正常,初治及复发白血病患者骨髓S期细胞比例之间相差不显著;复发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Ts比初治白血病患者及正常骨髓细胞的Ts都短,提示白血病细胞处于较正常代增殖状态;Ts时限短提示白血病细胞再生迅速,与急性白血病复发关系密切,Ts时限短为白血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的X线骨骼改变及特点.资料与方法 对145例骨骼X线有改变的儿童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变量阳性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均以多部位骨浸润为主.两组中颅骨、肩胛骨、脊柱、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浸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中肋骨、股骨浸润发生率较高,而ANLL组骨盆浸润较多发;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多部位骨浸润发生率较高,标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R-ALL)单个部位骨浸润发生率更高,二者在骨盆、肋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浸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ALL以颅骨、脊柱浸润多发,而SR-ALL股骨浸润较多见;各型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均较高(≥50%),ALL组出现白血病带的概率较ANLL高(x2=12.965,P<0.005),而ANLL发生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的比率显著高于ALL组(x2=11.528,P<0.005;X2=13.888,P<0.005),其中M5型骨质破坏发生率达到100% (4/4),二者骨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病理性骨折均为ALL型白血病,其中L1型2例,L2型3例.结论 儿童AL的骨骼改变对临床诊断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且与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具有一定关系,对怀疑为白血病的儿童应行X线骨骼检查以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白血病不同分型的X线骨骼改变及特点。资料与方法对145例骨骼X线有改变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变量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9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4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儿均以多部位骨浸润为主。两组中颅骨、肩胛骨、脊柱、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浸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中肋骨、股骨浸润发生率较高,而ANLL组骨盆浸润较多发;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R-ALL)多部位骨浸润发生率较高,标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R-ALL)单个部位骨浸润发生率更高,二者在骨盆、肋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胫骨、腓骨浸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ALL以颅骨、脊柱浸润多发,而SR-ALL股骨浸润较多见;各型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均较高(≥50%),ALL组出现白血病带的概率较ANLL高(χ2=12.965,P<0.005),而ANLL发生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的比率显著高于ALL组(χ2=11.528,P<0.005;χ2=13.888,P<0.005),其中M5型骨质破坏发生率达到100%(4/4),二者骨膜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病理性骨折均为ALL型白血病,其中L1型2例,L2型3例。结论儿童AL的骨骼改变对临床诊断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且与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具有一定关系,对怀疑为白血病的儿童应行X线骨骼检查以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刘萍  赖志强  张繁 《武警医学》2014,(5):507-508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tic leukemias,ALL),是由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在造血组织异常增殖,并浸润全身各组织脏器的一种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2012-05-26我院收治1例以多发性骨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周期素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进行Cyclin蛋白测定,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2~70岁,平均34.4岁,另有5例正常人骨髓。结果 正常人骨髓未见阳性染色。患者阳性率为31.3%(15/48),其中ANLL和ALL的阳性率分别为25.0%(8/32)和43.8%(7/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的阳性程度多为轻中度,而复发患者的阳性程度则多数较高。结论 Cyclin D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过度表达的情况,其表达程度与临床病情进展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病情的复发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2~1999年采用脐血输注合并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治疗难治性白血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30例患者均为1992~1999年的住院病人,男21例,女9例,年龄15~61岁(中位年龄4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4例(复发10例,难治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6例(难治9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白血病骨髓标本及白血病细胞株中γ-catenin的表达情况,探讨γ-catenin在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以RT-PCR检测76例白血病骨髓标本、8例正常骨髓标本和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U-937、Jurkat中γ-catenin的mRNA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上述白血病细胞株中γ-catenin蛋白表达及其分布情况。结果正常骨髓标本中γ-catenin表达阳性率为0(0/8),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骨髓标本中γ-catenin表达阳性率为40.0%[12/30,其中M2型的阳性率为50.0%(7/14)],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骨髓标本中γ-catenin表达阳性率为13.6%(3/2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骨髓标本中γ-catenin表达阳性率均为25.0%(3/12)。白血病组γ-catenin表达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AML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2型最为显著),其余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可见HL-60和K562细胞γ-catenin呈强阳性,U-937和Jurkat细胞呈弱阳性表达,且γ-catenin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检测见K562和HL-60细胞γ-catenin呈阳性表达,而U-937和Jurkat细胞未见表达。结论作为细胞内信号传导分子,γ-catenin表达于AML组、HL-60及K562细胞中,可能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特别是M2型)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们1989~1994年采用骨髓腔与静脉内联合化疗方法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均为住院患者,男29例,女7例;年龄12~68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例。初治17例,复发19例。36例均符合下列三种条件之一:(1)联合抗癌疗法4~6个疗程无效者,包括COAP(环磷酸胶、长春新倩河糖胞奇、没尼松),HOAP(高三尖杉酯流、长春新赢、阿糖跑着、泼尼松),HA(高三尖杉酯联、阿糖胞奇),DA(柔红霉素、阿糖胞胞),RA(维甲酸)及与下列药物其中一…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进行微核分析。方法:应用细胞周期阻断法对54例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与30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微核检测。结果:54例初诊白血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MNR)和微核细胞率(MCR),与30例健康人外周血相比,P〈0.01。同一患者骨髓与外周血淋巴细胞MNR和MCR相比,P〉0.05。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及外周血淋巴细胞MNR和MCR相比,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发病初期即存在染色体不稳定现象,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微核检测结果间有差异,推测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β-arrestin1和β-arrestin2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初发白血病患者95例(Leu组),根据白血病类型不同分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亚组(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亚组(44例)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亚组(21例);以非恶性血液病患者36例(NL组)作为正常对照。收集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β-arrestin1、β-arrestin2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β-arrestin1、β-arrestin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eu组和NL组的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均检测到β-arrestin1、β-arrestin2mRNA和蛋白的表达,Leu组显著高于NL组(P<0.01)。与NL组比较,AML、ALL和CML各亚组的骨髓和外周血中β-arrestin1、β-arrestin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三个亚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β-arrestin1、β-arrest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C/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分型技术对277例ALL患者以及1370例健康无血缘关系对照组进行HLA-A/B/C/DRB1/DQB1基因分型,并将结果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基因频率、单倍型频率以及疾病发生相对危险率(RR)的研究。结果 ALL患者Cw7的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RR为6.0202;而HLA-A30、B13及Cw4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其RR分别为0.5181、0.6907和0.4769。两位点单倍型B13-Cw6在疾病组较对照组频率显著性升高(P〈0.05),其RR为4.7861。两位点单倍型A30-B13、A30-DR7、B13-DR7以及扩展单倍型A30-B13-Cw6-DR7-DQ2在疾病组均较对照组频率显著性降低(P〈0.05),其RR分别为0.3566、0.4933、0.4824和0.4052。结论我们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通过大样本量的病例对照研究来探寻HLA基因多态性与ALL之间的关联性,并取得了初步结果。HLA-Cw7与ALL的易感性相关;HLA-A30、B13、Cw4基因频率则与ALL发生呈负相关,可能是ALL的保护性基因;某些HLA单倍型亦与ALL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病理切片中VEGF及Bcl-2蛋白的表达和微血管生成之间的相关性,并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血管新生与Bcl-2蛋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on)检测3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5例对照组骨髓病理切片中的VEGF,Bcl-2表达情况,并用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actorⅧ-related Antigen,FVIⅡ)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转化为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Bcl-2蛋白阳性表达、MVD、VEGF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对这3者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Bcl-2蛋白阳性率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Bcl-2蛋白阳性率与MV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由于VEGF的表达,诱导产生更多的Bcl-2蛋白来降低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从而增加急性白血病的恶性程度,再加上本身促血管生成的作用,血管生成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磁珠(immunomagnetic beads,IMB)联合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微转移(bone marrow micrometastasis,BM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MB富集联合SEM鉴定的方法检测106例乳腺癌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上皮来源细胞的阳性发生率,分析其与原发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雌孕激素受体蛋白(ER、PR)表达及术后1年远端转移发生情况等常用病理学观测指标的关系。结果:106例乳腺癌骨髓标本中,37例检测到肿瘤细胞,骨髓微转移阳性率为34.9%;乳腺癌BMM阳性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正相关(P〈0.05);临床分期越晚,出现BMM的概率也越高(P〈0.01);BMM不仅与腋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且随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BMM阳性率亦增高(P〈0.05);此外,乳腺癌BMM阳性率还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正相关(P〈0.05);与ER、PR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负相关(P〈0.05);与术后1年内患者是否发生远端转移正相关(P〈0.05)。结论:IMB联合SEM检测骨髓微转移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成人急性白血病初诊骨髓MRI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初诊自然病程状态下骨髓的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经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综合分析确诊的成人AL54例,其中髓细胞白血病(AML)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6例,行骨盆及股骨中上段骨髓MRI,采用SE序列及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行冠状面扫描,选取1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搜集AL患者同期骨髓象及血常规结果与MRI对比分析。结果:患者骨髓MRI表现按浸润程度和范围分为5级,AML患者23(82%)例属Ⅰ-Ⅲ级病例,2型患者MRI分级总体的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U=4.233),P<0.01)。分别比较2型AL患者各临床诊断指标,显示2屠 骨髓象白血病细胞计数(BMT)、外周血白血病细胞计数(PB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4.336、2.008、3.420,P值均<0.05)。MRI分级与临床诊断指标比较,两者间具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U=6.099,P<0.01)。,MRI分级为Ⅳ级的AML患者,缓解率较Ⅰ-Ⅲ级者低(P<0.05),MRI分级为Ⅴ级的ALL患者与Ⅳ级患者缓解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结论MRI能反映2型AL不同的骨髓浸润特征,能为AL确诊提供影像学依据。初诊AML患者骨髓MIR对病情的评估,缓解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