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关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加,且有局部流行的趋势。它不但是引发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而且可引起全身器官的病变。故有关支原体微生物在人类的致病地位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现收集2年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病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的特点做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收治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高热11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及阿奇霉素等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1例均为男性;年龄19~26岁,平均21.4岁。本组病例为48h内聚集发病。查体:体温38.8~40.0℃,咽部红肿明显,双侧腭扁桃体肿大不明显,肺部听诊无异常,不伴有疱疹、皮疹、剧烈头痛及腹泻等症状;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无异常;白细胞(4.2~8.9)×109/L,血沉均<15mm/h;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效价为1∶320为4例,1∶160为3例,1∶80为2例,阴性2例;伤寒、副伤寒血清凝集实验均呈阴性。1.2治疗本组病例均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2mg/次,每天2次,共8天;同时口服阿奇霉素500mg,每天1次,连服3天;之后改服红霉素0.25mg/次,每天3次,连服5天。1.3结果本组病例经8天治疗后,症状消失,临床痊愈。2讨论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呼吸道感染较常见,感染后多数患者出现咽炎并发支气管炎等,约10%发展为肺炎。本组病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尚未发展到肺炎阶段,其表现为:(1)全部病例均高热、咽痛、胸部体征少;(2)血常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肺炎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支原体的感染不仅可损害呼吸系统,引起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气急、胸闷等症状,还可引起肺外组织损害,导致多个系统并发症.临床资料表明,常见的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类. 心血管并发症 发生率可占并发症总数的40%左右,最为常见.大多属于非特异性损害,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T-T异常及心肌酶学异常现象,极少数可能出现早博、房室传导阻滞等心电图异常改变,偶尔可发生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4.
我院儿科自1990年及1995年两年的8月~12月,收治支原体肺炎分别为28例、34例,约占同期住院肺炎病例的20.4%及22.5%。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ycop lasm a pneumon 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1]。MP感染不仅可以导致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还可引起肺外多系统损害,甚至诱发严重并发症而危及患儿生命。现收集我院近3年内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肺外并发症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6-01~2008-12共收治MP感染患儿358例,约占同期肺炎患儿总数的20%。发病年龄:2个月~2岁59例,3~6岁165例,7~14岁134例。男∶女为1.2∶1。发病季节:冬春季246例(68.72%),夏秋季112例(31.28%)。1.2实验室检查:对疑似MP感染患儿在发病4~14 d用ELISA方法检测MP-lgM,在1~2周后行冷凝集试验。诊断标准[2]: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并以ELISA方法检测MP-IgM≥1∶80且冷凝集试验≥1∶32确诊MP感染。所有患儿检测血细胞分析和胸部X线片;此外,MP感染出现肺外并发症时,进行相关检查。2结果2.1呼吸系统表现:358例中,发热228例,体温一般波动在38~40℃之间,热型以弛张热和不规则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特点,以便为临床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3月南郑县妇幼保健院儿科收住院治疗的249例MP-lgM阳性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可靠,单用或联用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毒副作用也较小.对急性期病情发展迅速,病情严重者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2],发病年龄提前,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之一。为了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现收集我院2004年5月~2007年6月9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准确率,使儿童支原体肺炎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材料与方法:对所收集的1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分柝、研究,总结其临床及X线特点。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在临床及X线表现上各有其特点,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可以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10.
11.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近几年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日趋增高,已成为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冈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正确认识其X线表现可以提高本病的甲期诊断正确率。本文收集我院2004年9月-2005年3月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病例96例,分析其X线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Mycop lasm a pneumon iae,MP)可以在人类呼吸道黏膜表面繁殖、致病,特别在儿童中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甚至是不典型肺炎的首要病因。为了解本地区MP在儿童肺炎中感染的情况,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4岁以内的肺炎患儿进行MP抗体IgM的检测,并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择2003-01~2006-12本院住院、门诊肺炎患儿592例,年龄6月~14岁(平均7.25岁),均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1]。其中2003年130例(男67例,女63例),2004年121例(男61例,女60例),2005年147例(男78例,女69例),2006…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X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小儿支原体肺炎过去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冷凝集阳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可造成多脏器损害,严重危害小儿健康。该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流行趋势,已成为儿科一种常见疾病,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现将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确诊病例进行临床、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情况随年龄、性别、季节、地区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尤其多见于儿童。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本人收集了40例我院近3年因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中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者,现对其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胸部X线特征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有明显上升趋势.CVA是哮喘的一种亚临床型,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慢性刺激性干咳,痰少,无喘鸣,多发生于夜间熟睡后,凌晨,晨起及活动后,抗感染及止咳药物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缓解.目前公认CVA与感染因素有关.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定期随访与观察,发现MP感染患儿CVA发病率明显高于非MP感染患儿,为MP感染后CVA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断率。方法 分析113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肺炎支原体(MP)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测定。结果 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偏小,临床上均有咳嗽,常伴发热和气喘,多数肺部体征轻,X片肺部病变显著,肺外表现以心肌损害多见。结论 对咳嗽时间长,肺部体征轻,X片肺部病变显著,且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患儿,应及早行MP特异性检查,并注意小儿年龄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P)在呼吸道感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MP肺炎占各年龄组发病的10~20%[1],而且是成人慢阻肺急性发作的重要病原之一[2]。由于本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确诊依靠病原或抗体的检测。病原分离培养固然可靠,但无助于早期诊断[3]。抗体测定,仅能证明血清中有无MP抗体,恢复期抗体滴度升高四倍,虽有诊断意义,但已失去早期诊断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MP,此法快速,可靠、特异性高,成为MP感染早期特异诊断的有力武器[4,5]。PCR技术检测成人肺炎研究尚少,我们在1993年8月~12月对住院50例肺…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发作关系密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感染率增加.呈现低年龄化。婴幼儿感染肺炎支原体起病急,喘息、气促等呼吸道症状明显;年长儿起病相对缓慢。以发热、咳嗽明显。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心、肝、肾、脑、皮肤等多系统损害,实验室诊断仍以血清学方法为主,治疗主要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何处理耐药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