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AngioJet药物机械偶联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与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通过AngioJet药物机械偶联血栓清除术治疗的2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血栓清除率评估治疗效果,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术后症状即刻缓解,患健肢大腿周径差由术前(4.5±0.6) cm下降至术后(1.0±0.4) cm(P<0.05).尿激酶平均剂量(18.4±3.1)万U,平均溶栓时间(4.2±0.7)h.19例DVT完全清除(>90%),2例大部分清除(50%~90%),1例部分清除(<50%).术后6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血红蛋白尿,经补液水化后当日缓解,无肺栓塞、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AngioJet药物机械偶联血栓清除术治疗急性下肢DVT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经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经动脉保留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健侧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患侧髂股动脉内,并保留导管3-7d,经导管注入肝素3000-5000IU及尿激酶25万-100万IU稀释液50-200ml,每日1次。另40例经足背静脉注入同样的药物。共植入下腔静脉滤器31例,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10例。结果:80例患肢肿胀、疼痛均于溶栓治疗后1-3d内开始消退、减轻。31例滤器均未发生移位变形,下腔静脉通畅,10例支架无阻塞。结论:经动脉保留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直接溶栓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以单侧多见。其治疗过去以全身用药及外科手术取栓为主,随着高效溶栓药物的发现,溶栓治疗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自1991年应用经患肢静脉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满意。一,临床资料患者64例,男39、女25,年龄6~76岁,平均40.6岁,其中左侧肢体35例,右侧24例,双侧者5例,病程从3天至1月不等,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皮色异常、活动受限,43例伴有病变部位疼痛。全部患者均经足背静脉穿刺,持续推注50%  相似文献   

4.
下腔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后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部分患者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后果严重。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再溶栓治疗DVT,可有效预防肺栓塞,保证溶栓治疗的安全,从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我院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经该方法治疗DVT1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2003年4月~2004年10月,32例左下肢DVT患者施行了溶栓导管置入术,采用抗凝及经溶栓导管脉冲式灌注尿激酶治疗。其中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11例、行髂总静脉球囊扩张术10例,行髂总静脉支架置入术2例。结果溶栓导管平均放置时间为(7.7±2.3)d。下肢水肿完全消退28例,部分消退4例。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29例,其中12例存在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血栓部分溶解3例。无出血、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溶栓导管治疗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血栓以股、髂静脉多见 ,约占下肢静脉疾病的 2 0 % [1] 。为了对本病进行深入研究 ,提高治愈率 ,作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溶栓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 1990~ 1996年收治的 6 3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年龄及肢体分布 :男性 2 7例 ,女性 36例 ;年龄 14~ 6 0岁 ,14~ 30岁 12例 ,31~ 5 0岁 39例 ,5 1~ 6 0岁 12例。 6 3例共 6 7条肢体 ,左下肢 48例 ,右下肢 11例 ,双下肢 4例。1.2 发病因素 :原因明确者 44例 ,其中妊娠、剖宫产及妇产科手术共 2 1例 ,骨盆、股部外伤或手术 13例 ,腹部手术后 10例 ,不明原因 19例。1.3 病程及…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我国常见病,且发病率在不断增高。目前开展的外科手术取栓难以清除静脉内附壁血栓。我们自2003年7月~2004年1月应用导管振动溶栓技术(Trellis)治疗了1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近期,我们对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经导管溶栓术,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我们的初步体会报告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材料与方法血酶原时间保持在对照值1.5倍,口服  相似文献   

1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全身静脉血栓的最常见表现。其主要并发症为肺栓塞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抗凝治疗虽可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 ,但血栓的溶解有赖于机体自身的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外科血栓切除术成功率有限 ,并可早期出现血栓复发。全身输注血栓溶解剂则有可能使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3倍的危险。导管接触性溶栓通过导管将血栓溶解剂直接送入血栓 ,明显提高了血栓溶解剂的效力、缩短了用药时间并迅速清除血栓 ,对病程在 10~ 14天之内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良好。笔者就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作一简…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与导管局部溶栓疗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56例患者,病程1~14 d者22例(A组),病程15~40 d者34例(B组)。全部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导管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A组:导管溶栓时间为5~11 d,平均为(7.1±5.9)d;血栓完全溶解19例(86.4%),部分溶解3例(13.6%)。B组:导管溶栓时间为7~18 d,平均为(11.3±7.2)d,显著高于A组(P<0.05),血栓完全溶解28例(82.4%),部分溶解6例(1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病程较长的下肢DVT,延长导管溶栓时间,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导管直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目的通过观察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以及随访结果,评价该方法治疗急性下肢DVT的疗效。方法104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于DSA下,溶栓导管直接插入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154.27±76.31)万u溶栓。14例溶栓后行腔内成形支架放置治疗。以静脉通畅评分和静脉通畅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治疗半年以上随访。结果92例治疗后静脉造影复查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52.4%±16.4%。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53例随访6~26(13.5±7.3)个月(随访率51.0%)。静脉造影显示,静脉通畅评分显著改善(P<0.01),静脉通畅率为63.7%±17.3%。46例深静脉瓣膜得以保存,深静脉瓣膜保存率达83.7%。结论导管直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是一种疗效良好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B组20例,给予尿激酶50万IU,通过上肢静脉途径给药.结果 A组有效率为95%,B组有效率为55%,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患肢深静脉途径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取得良好疗效,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足背外侧静脉途径输入溶栓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足背外侧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溶栓药物行溶栓治疗,配合应用肝素钠、706代血浆、丹参等活血药物,结合临床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症状和体征了解溶栓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结论经足背外侧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的疗效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局部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经导管血栓局部先团注量灌注尿激酶250000U,然后以125000-150000U/h持续灌注。结果 全组溶栓治疗时间4-76h,平均38h,尿激酶用量750000U-9750000U,平均5150000U,血管再通率88.3%。病程<4周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患者46例,溶栓后阻塞段血管再通44例(95.7%)。在14例慢性血栓形成患者中,血管再通9例(64.3%)。对残存狭窄>30%的23例患者,14例行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PTA)治疗,9例行PTA及内支架治疗。溶栓术后继续肝素全身抗凝治疗可增强溶栓疗效。6例溶栓前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本组无严重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结论 经导管血栓局部灌注尿激酶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其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评估血管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17年5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20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介入组);60例在足量抗凝治疗基础上,经患肢足背静脉局部溶栓(对照组);所有患者出院后抗凝治疗2年;介入组26例患者停止抗凝后血栓复发,再次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其后终身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髂静脉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 结果:介入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100% vs. 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679,P<0.05);介入组治疗1、2、5、10年后,患侧髂静脉血管通畅率分别为89.2%、95%、84.6%、100%,远高于对照组的8.3%、5%、0%、0%;介入组PTS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单纯抗凝治疗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管腔内治疗能有效提高DVT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PTS的发生率,血管腔内治疗急性DV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组),32例接受置管溶栓治疗(B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消肿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B组患者尿激酶总用量分别为(106.09±61.92)×104 U、(204.38±108.27)×104 U,溶栓时间分别为(3.00±2.35)d、(5.11±2.57)d,住院时间分别为(7.39±0.94)d、(9.19±2.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01);患肢消肿率分别为(76.60±19.07)%、(73.59±25.2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1/23)、6.25% (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DVT可明显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药物溶栓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且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