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770例麻风病人用微安电流测试其牙髓神经,反应迟钝及无反应的有507例,其中多菌型383例,少菌型124例;男性418名,女性89名,年龄17~82岁,平均53岁;有面部感觉障碍的217名(42.8%),以眶上神经区最多(24.5%),颧神经区次之(24.3%),颊神经区20.3%,眶下神经区17.2%,滑车上神经区13.2%,颏神经区3.9%。病程愈长损害率愈高。对微安电流牙髓神经感觉测试,反应迟钝的211人(41.6%),无反应的296人(58.4%);多菌型中无反应者237人(61.9%),少菌型中59人(47.6%)(P<0.01)。眶上神经粗大者124人中,单纯粗大者69人,兼有感觉障碍者55人 (44.4%)。麻风患者中舌沟裂的发生率较高(54.4%),是否与麻风有关,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193例麻风患者及治愈者作了口腔病治疗,其中MB 132例,PB 61例;现症29例,治愈者164例;男性138人,女性55人;年龄19~84岁,平均55.8岁,50岁以上的占76.1%,60岁以上的占36.2%。患龋齿者91人,其中MB组52人(39.4%),PB 39人(63.9%)(P<0.01);有残根者181人(93.8%),其中MB组129人(97.7%),PB组52人(85.2%)(P<0.01)。总患龋率为96.4%,MB中为99.2%,PB中为90.2%;龋均数为5.44颗。MB中为5.22颗,PB 5.96颗(P<0.05)。以上各项均比正常人偏高,故龋 病与麻风有无相关值得研究。牙列缺损率为75.1%,与正常人相近,MB与PB之间也无差异。有双手残缺似已失去刷牙能力者占25.4%。其中51%仍坚持以手掌持牙刷每日刷牙。口腔卫生不良者占80.8%,有牙垢和牙石者占89.6%,有牙周病者占77.7%,与正常人相近。拔牙者为186人,342颗牙;补牙20人,45颗牙;镶牙4人,42颗牙;治疗牙周病8人和其它口腔疾患11人,仅占应予治疗者的5~47%。作者指出为麻风患者治疗口腔疾病的工作目前国内几乎没有开展,社会和政府均应予重视,要把他们的口腔病治疗和牙功能重建列入康复规划。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共发现0~14岁的儿童麻风3299例,其初发部应以下肢最多见(34.7%),其次为上肢(25.1%);多菌型以头面部多见(30.1%),初发损害性质以浸润或红斑为多;少菌型以红斑、色素减退斑和斑块多见。儿童麻风发病与人口中麻风的流行情况相伴,即儿童发病数与当地麻风的发病率、患病率呈正相关。少菌型儿童麻风被发现时,有单个皮损者占32.5%,病期在2年以内者占42.95%,两者都高于成年麻风。再者儿童麻风的畸形率(17.4%)低于成年麻风,这都表明儿童麻风较容易早期发现。儿童麻风治愈平均所需时间,多菌型为86个月,少菌型为54个月,复发率为1.8%。  相似文献   

4.
1990年5月23~25日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麻风早期诊断讨论会。会议指出麻风的早期主要体征是浅色或淡红色斑疹、感觉丧失及神经干粗大;涂片中有抗酸菌;特异性病理改变。仅有上述一项可疑为麻风,有多项而无畸形为早期麻风,少菌型皮损较少,多菌型仅有轻度浸润。进展期的损害范围大,有畸形。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麻风患者上肢神经损害的状况,选择兴化市存活的麻风治愈者及现症患者1575人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麻风患者上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为40.7%,单侧损害(23.17%)高于双侧(17.52%),现症及复发病人(69.23%)高于治愈者(40.46%),多菌型(55.94%)高于少菌型(38.46%)。尺神经损害为36.63%,正中神经为16.95%,桡神经为2.35%,爪形指继发关节强直为73.03%,神经损害与麻风反应有关的为43.37%。兴化市麻风上肢神经损害多见于现症及复发病人以单侧损害为主,尺神经损害第一,其次为正中神经、桡神经,2/3的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因麻风诊断的延迟、麻风反应及麻风型别的不同,上肢神经损害的差异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少菌型麻风不会发生继发性耐DDS现象,但在马里巴马科作者见到一例,使人想到有这种可能性。患者男性,16岁,1980年11月就诊,发生皮肤损害已一年。面部正中、下须及左颊有斑疹,右颊有一块浸润性损害约5×6cm;腹部有地图样损害,表面呈桔子皮样,边缘清楚如切;四肢也有同样的损害。右耳大神经、右桡神经的皮枝及两胫后神经粗大无压痛。触觉正常。查菌阴性。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阳性。未做病  相似文献   

7.
调查附城和万江镇的麻风治愈者97人,其中有残疾者40人(41.23%)。原为多菌型的32人,有畸残者19人(59.37%);原为少菌型的65人,有畸残者21人(32.30%),两型之间差异显  相似文献   

8.
临沂地区自1955年开展麻风防治,至1987年底累计发现病人11727名;已治愈7592名,其中死亡1726名,迁出335名。现在活着的治愈者有5431名;尚有现症病人238名,其中男性187名(78.51%),女51名(21.43%),多菌型178名(74.79%),少菌型60名(25.2l%),与50年代初期比多菌型与少菌型的比例倒置。为了解治愈病人的动态,以县市为单位组织专业人员持治愈  相似文献   

9.
一次多药疗法对单损害少菌型麻风的疗效GRBabuetal单损害麻风多中心试验小组1992年后,每年新发现病人的85%在亚洲,其中50%以上只有单一皮损。众所周知,单损害的少菌型可自愈,但有相当多的可发展成严重的神经损害。单损害病例已构成登记及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麻风患上肢神经损害的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全市存活的麻风治愈及现症患为调查对象,统一培训调查,资料输入计算机统计分析。结果:麻风患上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为40.7%,其中单侧损害(23.17%)高于双侧(17.52%),现症及复发病人的损害(69.23%)高于治愈(40.46%),多菌型患的损害(55.94%)高于少菌型(38.46%)。尺神经损害的发生率为36.63%,正中神经损害为16.95%,桡神经损害为2.35%,爪 形指继发关节强直为73.03%。麻风病期在2年以内发生上肢神经损害的少菌型患(50.95%)显高于多菌型(31.86);麻风反应引起神经损害为43.37%。结论:兴化市麻风现症及复发病人的上肢神经损害高于治愈,尺神经损害第一,其次为正中神经、桡神经。单侧神经损害多于双侧,三分之二的神经损害是不可逆的。建议早期发现和规则联合化疗的同时,应定期检查神经功能并及时治疗无痛性神经炎,对有神经损害的病人进行自我护理教育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1月在中国麻风中心举办的第五届全国眼科班的帮助下,对我所128例往院病人进行了眼病调查,情况如下:受检者男性91人、女性37人,多菌型85人、少菌型43人。现症病人42人,治愈留村者86人。发现有眼病者106人(82.81%),其中男性75人(82.42%)、女性31人(83.78%),无明显性别差异。多菌型69人(81.18%),少菌型37人  相似文献   

12.
未定类麻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WHO推荐给予短程联合化疗。一些人观察到对少菌型麻风6个月的联合化疗是不够的,但对未定类麻风的资料不多。作者用12个月的联合化疗治疗未定类麻风42例,均为未治的新病人,男38例,女4例,年龄15-45岁。主要症状为斑疹、浅色斑、红斑及感觉障碍,皮肤涂片查菌均阴性;病理切片见毛细血管及皮肤附件周围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构成的炎性浸润,70%可见表皮萎缩,所有病人的神经内及神经束膜均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10%可见抗酸菌;Dharmendra抗原试验早期反应14例为弱或中度阳性,晚期反应2例为中度阳性。按WHO少菌型方案治疗6个月后,皮肤损害仍活动的9例(21.4%),明显进步15例(35.7%),不活动18例(42.8%)。单一皮损比多发皮损的疗效好,不活动的18例均为单一皮  相似文献   

13.
麻风实际上是周围神经病,其临床诊断主要靠神经损害的确定。有周围神经粗大、皮肤麻木区及手足或面部的肌瘫便可作出诊断。有麻风菌侵犯神经的病理表现或神经内外的炎性肉芽肿也可诊断麻风。神经组织对麻风菌的反应有很大不同,可以是神经内有少量抗酸菌和雪旺氏细胞增生,而没有神经功能改变,也可全部神经实质有广泛的肉芽肿,导致神经结构破坏,功能完全丧失。临床上神经炎可以没有体征和症状,也可为急性的,伴有剧痛、肿胀、感觉丧失和肌瘫。通常均勾慢性,表现为无汗、感觉缺失,最后出现肌肉瘫痪。神经炎和神经损害不同。神经炎可伴有轻度的神经损害,或者没有。神经损害亦可由其它原因致成。当有神经痛或触痛、肿胀,或皮肤有针刺或麻木感时,就可做出神经炎的诊断·在诊断麻风时总是有神经炎。麻风菌侵入神经有四种可能的途经。①通  相似文献   

14.
砚山县的幕菲勒自然村是麻风高流行村,总人口有1009人,累计麻风患者24人,其中男19人(少菌型6人,多菌型13人);女5人(少菌型2人、多菌型3人)。近5年仍有发病者。故选择村中10—50岁者485人(麻风家庭内接触者44人,一般村民441人),于1989年8月11日作接种粗制麻风菌素试验的观察,9月1—8日进行晚期反应检查记录,根据广东省皮肤病防治院1976年9月出版  相似文献   

15.
对院外357名麻风患者进行了畸残调查,其中男262例,女95例;年龄20~83岁;少菌型107例,多菌型205例;治愈者336例,现症病人21例。发现畸残274例(76.75%);多菌型中212例(84.80%),少菌型中62例(57.49%);病期越长,畸残越多越严重。康复工作应加强。  相似文献   

16.
徵江县累计发现麻风263例,其中患者家属发病36例(13.7%),多菌型病人家属25例,少菌型家属11例。全县共有麻风患者家属380个(多菌型家属154,少菌型家属226);治愈10年以上的多菌型病人的家属52人,  相似文献   

17.
麻风菌对周围神经有亲和力。当神经受累时,机能发生障碍,所支配的肢体失去保护,加上营养失调、局部血循环障碍等就成为发生溃疡的基础。调查113人(多菌型95人、少菌型18人)的233只下肢溃疡,发现复杂性溃疡177只(75.8%),单纯性溃疡56只(24.2%),溃疡的部位见表。  相似文献   

18.
麻风的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粗大和相应的感觉障碍。本文报告2例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而感觉障碍不明显的纯神经炎麻风。 例1,男,54岁,父为瘤型麻风。患者11岁时家属体检发现右腓总神经腓骨头后上段明显粗大,无皮损,右足不完全下垂,右下肢轻度肌萎缩,但无明显浅感觉障碍。拟诊右腓总神经纯神经炎麻风。 1959例3月作右腓总神经探查,肉眼可见该段神经有两颗针头大淡黄色损害,切开后似干酪样坏死,病变神经送检,组织像中见干酪样坏死,周围有大量上皮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麻风菌素试验早期反应(++),晚期反应(+++)。…  相似文献   

19.
马边县位于四川南部小凉山区,累计发现麻风228人,除去死亡及外迁,现存152人全部接受检查。其中男113人(74.32%)、女39人(25.66%);汉族84例(55.26%),彝族68例(44.74%);多菌型118例(77.63%),少菌型34例(22.37%);年龄22~79岁;有畸残者  相似文献   

20.
769例复发麻风,(多菌型278例,少菌型491例,)初诊时浅神经受侵698例(90.77%),有皮损720例(93.63%),皮损及神经数目与复发的关系见表1、2。以662例临床治愈后未复发者作对照,发现PB复发初诊时皮损≥3块者占3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95%,(P<0.001),而MB复发及未复发者初诊时皮损绝大多数在3块认上,两者差异不明显(表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