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豚鼠45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肌注庆大霉素组(GM组), 第 3组在肌注 GM的同时,腹腔注射二甲亚砜(GM+DMSO组),以探讨 DMSO对 GM耳毒性的 预防作用。结果表明;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GM组明显为低,AP (N1)潜伏期GM组较GM+DMSO组显著延长;耳蜗铺片显示。GM+DMSO组外毛细胞受损程度 较GM组明显为轻。提示DMSO可有效地减轻GM的耳蜗毒性。  相似文献   

2.
选用健康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庆大霉素组(GM组),第2组为庆大霉素 加二甲亚砜组(GM+DMSO组),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各12只,用电反应测听仪及硫代 巴比妥酸荧光比色法检测庆大霉素组及庆大霉素加二甲亚砜组动物耳蜗听功能及耳蜗和血清中脂 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 GM组明显降低,AP(N1)潜伏期GM组较GM+DMSO组显著延长;GM组动物耳蜗中MDA含 量较GM+DMSO组明显为高(P<0.01)。提示:自由基引起耳蜗脂质过氧化可能与庆大霉素耳蜗 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脂质过氧化与庆大霉素耳蜗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健康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庆大霉素组(GM组),第2组为庆大霉素加二甲亚砜组(GM+DMSO组),第3且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动物各12只,用电反应测听仪及硫代巴比妥酸光比色法检测庆大霉素组及庆大霉素加二甲亚砜组动物耳蜗反应功能及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氧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GM+DMSO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GM组明显降低,AP(N1)潜伏期GM组较GM+DM  相似文献   

4.
将豚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庆大霉素(GM)组,13只,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10只, 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3只,检测各组动物耳蜗听功能、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 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M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 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01),AP(N1)潜伏期GM组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显著延 长(P<0.01),耳蜗扫描电镜显示GM组动物毛细胞受损程度同其听功能改变呈一致性。耳蜗中 MDA检测结果表明,GM组耳蜗中MDA含量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1)。提示自 由基引起耳蜗LPO可能是GM耳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庆大霉素耳毒性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豚鼠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霉素(GM)组,13只,第2组为生理盐水组,10只,第3组为正常对照组,13只,检测各组动物耳蜗听功能,扫描电镜观察和测定耳蜗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GM组动物耳蜗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明显为高(P〈0.001),AP(N1)潜伏期GM组较生理盐水组及正常组显著延长(P〈0.01),耳蜗扫描电镜显示GM组  相似文献   

6.
自由基在卡那霉素内耳中毒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自由基在卡那霉素(KM)内耳中毒中的作用,方法:豚鼠66只,分正常对照组,KM组,KM+尼莫地平(ND)组,K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连续用药12d,停药4d后,分别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BR)阈移,血清SOD和耳蜗组织丙二醛(MDA),同时也对耳蜗组织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KM组ABR阈移和耳蜗MDA显著高于对照组,ND和SOD组(P〈0.01),其血清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180min复制兔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用亚硝酸盐法测定心肌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心肌MDA含量。分别观察了等容血液稀释、1,6-二磷酸果糖(FDP)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实验共分4组:1组(对照组);2组(稀释组);3组(FDP组);4组(稀释+FDP组)。结果:①与1组缺血区心肌MDA含量相比,2、3、4组均显著降低(P<0.05);4组又明显低于2、3组(P<0.05)。②2、3、4组缺血区心肌SOD活性均明显高于1组(P<0.05);4组与2、3组相比又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提示:等容血液稀释和FDP均能通过保护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而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二者合用效果更加明显,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颅脑病患者手术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方法:随机将43例要进行颅脑手术的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组(治疗组),检测2组术前及术后1、3、7d患者血浆中的SOD、MDA含量。结果:对照组MDA含量术后1、3、7d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则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对照组术后1、3、7d逐渐降低,而治疗组则逐渐升高,但手术后与手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术后d7,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颅脑术后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增强,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可增强机体清除超氧阴离子(O·2)能力,对保护脑细胞膜具有一定作用。SOD、MDA的水平可用于评价颅脑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9.
76只健康豚鼠用于观察乙基西梭霉素(Netilmicin,NM)对耳蜗的毒性作用。动物分2组,第1组54只豚鼠作急性试验,测定1次肌注乙基西梭霉素后在血液和内耳外淋巴中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另1组22只豚鼠等分成2亚组,分别连续肌肉注射NM15Omg/kg和庆大霉素(GM)125mg/kg14d,观察它们的耳蜗动作电位(CAP)阈值和耳蜗病理的改变。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在外淋巴中的药物动力学改变十分相似,而NM的耳毒性明显低于GM。提示NM的轻微耳毒性作用在于其本身药物的特点而非进入外淋巴的量较GM少,展现了NM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GM)引起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后,人参总皂甙(GS)能否减轻GM的进一步肾损害,促进肾小管的修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Ⅰ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7d,模型组(Ⅱ组)腹腔注射GM7d,在随后7d中自由饮水,GS治疗组(Ⅲ组)腹腔注射GM7d后,给予GS灌胃7d。结果:d15显示Ⅱ组中血肌酐水平、血清和肾皮质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比Ⅰ、Ⅲ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血清和肾皮质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Ⅰ、Ⅲ组显著下降(P<001);但Ⅲ组血肌酐升高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和肾皮质匀浆中MDA升高与SOD下降较Ⅰ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检查Ⅲ组也比Ⅱ组损害轻、修复快。结论:反应性氧代谢产物(ROM)的增多及肾脏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大鼠GM肾损害,GS能通过清除ROM减轻肾损害,促进肾小管及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用CFUGM半固体琼脂培养技术研究了抗CD3单克隆抗体(McAb)和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CFUGM体外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μg/ml的抗CD3McAb和0.1μg/ml的rhGMCSF均可增加AA患者CFUGM的集落数(P<0.01),抗CD3McAb作用较rhGMCSF显著(P<0.01),且不同患者对抗CD3McAb和rhGMCSF的敏感性不同。对AA患者,临床治疗时,应先行药敏试验,再根据其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IE组和HBO治疗组。在实验第7天后处死动物。测定病侧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HIE模型组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3,P<0.006),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2)HIE组HBO治疗1周后,脑组织中SOD、GSH-PX活力明显高于未治疗HIE组(P<0.0003,P<0.006),而MDA含量低于未治疗HIE组(P<0.003)。结论:HBO能增加HIE脑组织内自由基清除酶类的活力,降低局部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节甘酯(GM-1)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家兔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NGF组、GM-1组、NGF+GM-1组。采用清醒家兔肾动脉下腹主动脉(IRA)阻断血流,造成脊髓缺血损伤,观测脊髓血流量(SCBF)、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的变化。结果:NGF+GM-1组在伤后1、4h的SCBF较NGF组、GM-1组和NS组明显增  相似文献   

14.
GM1对帕金森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运用选择性偏侧(右侧)PD大鼠模型,观察正常对照组、PD组(造模后14d)、PD生理盐水(NS)治疗组和GM1治疗组(10 nm/kgIPqd、连续14d),阿朴吗啡(APO)诱发的旋转行为改变和纹状体线粒体钙(MCa)、钙调素(CaM)含量改变。PD组表现明显的APO诱发的旋转行为(≥6r/min),黑质损伤侧(右侧)纹状体M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药物。方法:用4VO法复制大鼠实验模型,分为假手术组(SAM)、单纯缺血组(IS)、缺血再灌注组(IR)、药物预防后缺血再灌注组(R+IR)、缺血再灌注后药物治疗组(IR+R),分别观察了大鼠脑组织中LPO、SOD、Na+-K+-ATPase的变化。结果:①IS组及IR组大鼠脑组织中LPO含量均显著高于SAM组(P<0.05,P<0.01)。SOD含量均低于SAM组(P<0.05,P<0.01),R+IR组及IR+R组大鼠脑组织中LPO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含量却显著升高(P<0.01)。②IR组大鼠脑组织中Na+-K+-ATPase活性明显低于SAM组(P<0.01),R+IR组及IR+R组较IR组升高(P<0.05,P<0.01)。结论: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影响。方法:将7日龄SD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HIE组和HBO治疗组。在实验第7天后处死动物。测定病例禽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DA)含量。结果:(1)HIE模型组SOD、GSH-PX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3,P〈0.006),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近年研究表明位于5q2l的APC抑癌基因涉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而关于其与存在5q频繁丢失的髓系恶性疾病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此文分析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中APC的等位基因缺失,并讨论其与髓系表型特异性、临床表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杂合性缺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试验(包括PCR+RFLP及PCRSSCP技术),分析MDS和ANLL中APC基因的缺失频率,并以正常人作对照。同时建立一个瘤细胞标本纯度参照体系以降低标本不纯对LOH分析的影响。结果能提供缺失信息的包括9例正常人、22例ANLL和4例MDS。正常组未见1例发生LOH(0/9),MDS组1例RAEB阳性(1/4),而ANLL中LOH阳性的有4例,其中3例为M2:(3/6),1例为M4a(1/1)。统计学证实M2a的阳性率与正常组差别有显著性(P=0.044)。LOH阳性的AML共同点有:(1)中老年人偏多;(2)外周血白细胞数较高,但浸润现象不明显;(3)对化疗较敏感。结论APC基因的异常可能是发生于髓系恶性疾病中粒系异常克隆的一个独立分子事件,代表着一部分具有特  相似文献   

18.
单爱军  赵永阳 《广东医学》1998,19(9):676-677
目的:探讨尼莫通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与机理。方法:对49例重度颅脑损伤(GCS≤8)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6例)和常规治疗+尼莫通组(23例),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清MDA、SOD、Ca^2+检测及SPECT脑成像(16例),作同质性检验和比较。结果:经两周治疗,尼莫通组MDA水平较常规组有着更显著的降低(P〈0005),SOD和Ca^2+回升亦较常规组更显著性(P〈0.05)。SPECT显像尼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对庆大霉素肾毒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于庆大霉素(GM)肾损害的作用和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GM组;GM+黄芪注射液组。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血、尿一氧化氮(NO)、肌酐、尿NAG、尿蛋白、肾皮质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等。结果:应用黄芪注射液的大鼠,GM肾损害病理改变减轻;肌酐清除率(CCr)变化减轻;尿中NAG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庆大霉素(GM)耳毒性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其耳毒性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且治疗困难,为进一步探讨GM耳毒性的作用机理及寻求防治GM耳毒性的有效药物,用自由基清除剂二甲亚砜(DMSO)与GM同时应用,以探讨GM耳毒性与自由基的关系,并观察DMSO对GM耳毒性的预防作用。选用健康、耳廓反射灵敏、无中耳疾患、体重200~250g之间的杂色豚鼠49只,雌雄兼用。动物随机分为4组,1组;GM组,13只,用于检测耳蜗及血清中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者10只(20耳);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