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输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出血、血液病及各种贫血等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尤其重要。目前国内外都把成分输血的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及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在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也是等级医院评审的必备条件,是当今世界输血事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本院7年来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现代临床输血已进入成分输血的时代,成分输血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其临床应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及医院输血水平的指标。现将本院1997年~2000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1998年达州市成分输血率平均不到5%,经过几年努力,到2003年成分输血率达到89.30%(表1)。在实践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输血已由输注全血发展到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已成为输血现代化的标志,其输血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出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所医院医疗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能更好地指导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笔者对  相似文献   

5.
医院临床用血和推行成分输血工作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血液的法制化管理,加上高新技术在输血领域的应用,我国输血事业发生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样,临床用血无论在观念上、技术上,合理、科学的用血,成分输血的推行都有了很大进步。下面对本院1993~1997年的输血工作进行总结分析。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6.
本院制订的规范临床用血管理的一些措施,使本院的成分输血比例由1998年2月前不到30%升至70%以上,1998年7月达到80%以上。现将笔者在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提高成分输血比例方面的做法综述如下。1加强医院血库建设建立血库的总则是遵照广东省卫生厅[1...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该院过去三年成分输血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 对该院2008~2010年用血量进行统计,计算出各种成分输血率.结果 成分输血使用量逐年增加,以红细胞、血浆为主,血浆的应用比例逐年下降.结论 该院成分输血率已达较高水平(≥99.9%),但是临床血浆的滥用情况应该得到进一步遏制,仍需继续加强对成分输血的监督管理,强调血小板和冷沉淀的配合使用,以便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掌握赤峰地区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为血站的血液采集及血液成分制备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赤峰市2003—2007年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现状,规范输血管理,提高合理使用血液。方法对各种成分输血用量、人均用血量、各血型使用量及不同科室的红细胞、血小板用量进行统计并分析作比较。结果2008~2014年完全采用成分输血,2010年后血小板使用量最大,其次是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用量最少。用血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人均用血量逐年下降,不同血型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科室用血量有所不同,对输血成分的需求也不同。结论该院2008~2014年临床输血较为科学合理,但仍有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10.
成分输血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血液成分制品(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成分),临床医生应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针对性地输入患者所缺乏的血液成分,达到治疗目的输血方法[1].随着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以及血浆代用品的广泛应用,血液成分制备方法越来越多,制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而且制备的血液成分的浓度更浓、更纯,因此全血输注的适应症已很少,大多数全血输注可由成分血所替代.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主流[2].成分输血在临床输血治疗中所占比例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医生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作者现将濮阳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血液成分供应现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临床成分输血的分析,指导临床科室树立现代输血观念,做到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方法 分析我院近5年(2001~2005年)临床用血情况及各年度我院临床输血总量、成分输血率和各成分血所占比例.结果 用血量:红细胞、血小板、血浆使用率均逐年上升,全血细胞、白细胞的使用率则逐年下降,与现代国内外输血相比,我院在血浆、冷沉淀、红细胞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合理性.结论 通过我院临床成分输血分析,为合理配置成分血提供依据,推广成分输血.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成分输血与安全用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献敏 《临床医学》2002,22(11):45-46
传统的输血方法就是不管病人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如为了控制出血 (因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 )或控制感染 (粒细胞缺乏 )都给以输注全血 ,但全血中所含的凝血因子、血小板和粒细胞的数量极为有限 ,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除非输用大量的全血。但大量的全血输注后 ,全增加血容量 ,加重心脏负担 ,甚至会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 ,严重的还会造成病人死亡。此外 ,全血中的许多不需要的成分输入后还会引起不良的输血反应 ,如同种免疫所至的过敏反应、溶血性贫血等。因此 ,开展科学用血、安全用血、合理用血便受到人们的关注。成发输血…  相似文献   

13.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新概念、新技术,也就是将全血中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的制品。推行成分输血就是要做到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且其具有高纯度、高浓度,体积小的特点,既能提高输血疗效,又能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成分输血在本市20世纪90年代初施行,至今已取得很大成绩,尤其近几年迅速发展,成分输血率已达90%以上,现将2004年4月至2007年6月的临床成分输血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区辖三县、一市、一区、人口152万,辖区内二级甲等医院四所、二级乙等医院三所、中医院四所,年用血量2513万毫升左右,除一个边远县临床用血由县中心血库供应外,余均由地区中一t2,血站统一供应。1996年开始推广成分输血,96年成分血使用率为12.2%、97年成分血使用率为22%。98年加大了领导、宣传和管理的力度,成分输血率提高较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输血及各种血液成分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全部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血及全部临床供血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临床成分用血保持稳定,血小板及冷沉淀不仅常用于血液病,同时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临床手术用血红细胞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手术用血红细胞则呈上升趋势。结论医务人员的临床用血愈来愈趋于科学、合理,成分输血不仅是量的要求,随着认识的加深,质也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医院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输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多发伤、大出血、血液病、各种贫血等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中尤其重要。高新技术在输血领域中的应用,临床用血和成分输血日益广泛,科学、合理、安全输血日趋完善。卫生部对各级、各类医院的红细胞使用率和成分血使用率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作为医院等级评审的硬性指标。现将本院9年来临床用血及成分输血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成都市临床成分输血现状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分析成都市临床成分输血的现状,探讨进一步提高临床成分输血比例的方式。方法 对2002~2005年4月成都市医院临床全血和血液成分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都市临床成分输血比例逐年增长,全血使用量逐年呈明显下降趋势,从2004年起临床成分输血比例增长幅度较大,成分输血以悬浮红细胞、机采血小板、血浆使用量明显增加。结论 成都市临床成分输血比例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仍需继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促使临床输血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统计与分析临床输血资料,为医院合理储血,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1999-2008年临床血液成分及全血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本院全血用量有大幅度下降,机采粒细胞逐渐减少,成分用血比例提高,2004-2008年成分用血比例均>99.0%.悬浮红细胞和血浆成为成分输血的主体.结论:统计分析医院输血情况,预测用血趋势,制定储血计划,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19.
近5年成分输血回顾性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外自70年代初开始了成分输血,1988年国际红十字会统计,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成分输血率达90%~100%.我国1990年底统计几个大中型城市,成分输血事只有19.1%.(杨天楹,主编.临床输血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45)我院于1989年开始成分输血,现将近5年成分输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某市1998~2005年临床成分输血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汕头市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提高临床成分品种的配备,更好地满足临床医院成分输血的需要。笔者对1998年2月12日-2005年12月31日的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