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仲瑛教授从风痰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仲瑛教授治疗内科疑难病证具有丰富的经验,对支气管哮喘擅长从风痰论治。认为风痰阻肺是哮喘发作期的主要病机病证,风邪为患有外风与内风之异,外风责之于肺,内风则与肝、脾有关。缓解期虽以正虚为主,但风痰内伏之宿根仍然存在,是哮喘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治疗在扶正治本的同时还要适当兼顾祛邪。据此认为风痰阻肺之病机贯穿于哮喘病的全过程,祛风化痰是哮喘各期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2.
正《黄帝内经》论述六淫之风邪频次最多,甚至设"风论"专篇介绍风邪致病特点。仅在一篇当中,风邪所致疾病就有寒热、热中、飧泻、泄风、胃风、厉风、偏枯、(肝、心、脾、肺、肾)五脏风、目风、漏风、内风等等。从名称来看,不仅有外感,而且有内伤,但《黄帝内经》却都以"风"概之。可见《黄帝内经》对风邪的意涵过度泛化,直接导致理论与临床理解上有种种矛盾问题出现,也造成后世出现风邪的阴、阳属性之争。因而对"风邪"概念稍作规范或是将其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肾病与风邪的关系,以及风邪致肾病的发病机理,并从扶正祛风,补益脾肾;疏风宣肺,御邪于外;祛风胜湿,宣畅气机;祛风理血,气行血行;柔肝养肝,平治内风等五个方面引肾中之风外出,祛风扶正。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肾病与风邪的关系,以及风邪致肾病的发病机理,并从扶正祛风,补益脾肾;疏风宣肺,御邪于外;祛风胜湿,宣畅气机;祛风理血,气行血行;柔肝养肝,平治内风等五个方面引肾中之风外出,祛风扶正。  相似文献   

5.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宣肺、搜风通络等治法,使表邪解、伏风去、肺络通。在ABPA外邪袭肺阶段运用益气固表疏风之品,以充盛肺气,祛风外出,固护腠理,防止内入;风伏肺脏为防治该病的关键一环,治疗上采用祛风宣肺,理气化痰,令风无所遁伏;风毒损络阶段祛风解毒,破除癥瘕,搜风通络并举,使风毒除、癥瘕破、络脉通。  相似文献   

6.
风为百病之长,百病之始也,致病广泛,历代医家对"风"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始终不离外风与内风之说。随着现今外界环境的变化,风邪伤人较前更甚,临床上对风邪的认识亦逐渐深入。"风"邪可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风"单指六淫中的风邪,广义之"风"除了六淫中的风邪外,还包括了其他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等特点的一切"外风"以及因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产生的"内风"。文章从广义之"风"入手,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阐述"风邪致病"在儿科疾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以期为儿科临床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咳嗽是小儿慢性咳嗽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张涤教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疗效显著,认为小儿肝常有余,肺脾常不足,最易为风邪所伤,本病病位在肺,与肝脾密切相关,风痰为其主要病理因素,风痰伏肺,肺失宣降为其主要病机。以宣肺祛风、化痰止咳为基本治法,临床中审机制方,随证加减,注重辨质护理,强调鼻部保暖。  相似文献   

8.
风邪致病在中医病机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风有外风、内风之分,内、外风致病各有特点,而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风邪致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本文即针对风邪致病的病机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蛋白尿是肾病的一个常见临床特征,中医学认为其与多种原因有关。风邪与肾病蛋白尿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长期以来,多数医家从外风致病出发,阐释其发病机理,由此制定的方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临床观察发现,在肾病蛋白尿中,容易忽略内风以及内外风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其发病的影响。文中分别从外风、内风及内外风的相互影响的角度论述风邪导致肾病蛋白尿的中医发病机理,认为外风袭表,风自内生,内外风邪相召,导致肾脏开泄是风邪引发肾病蛋白尿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临床治疗肾病蛋白尿提供有效的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倪锦玉  张寒放  翟文生 《中医学报》2020,35(6):1173-1176
风邪贯穿于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是病程中的重要因素,外在风邪及内生风邪皆可入肾,形成肾风。在肾病治疗过程中予以祛风治风之药,理入肾之风,予风邪以出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内风、外风并非可以完全区分开。外风可以入里化为内风,内风也可与外风同气相求,共同为邪。临床上所用平肝疏肝、祛风理血通络等药物,并非全部都是辛温之品,所以在应用中不应只局限于古文献中所述风类药特点,凡具有升、散、行、动、窜、通等特点的药物均可归纳为风类药的范畴。而风药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能直接祛散内外风,还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功能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0年咳嗽变异性哮喘文献,筛选整理,对其证素的分布和组合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性证素以(外)风、气虚、火(热)和痰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脾、肾为主。证素组合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两证素组合以风邪犯肺、肺气亏虚、肺阴亏虚等为主;三证素组合时以肺脾气虚、风寒束肺等较为常见。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位主要在肺脾肾,病性主要为(外)风、气虚、火(热)和痰,证素组合以两证素组合和三证素组合为主。  相似文献   

12.
肖和印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丰富,认为该病乃内外合邪致病,外因以风邪为首,内因多责之于脾虚痰伏,肝热移肺,病位多与肺、肝、脾3脏关系密切,病机主要为风邪外袭,引动伏痰,肝热夹痰犯肺,搏结气道,气逆不降,咳嗽不止,治疗以疏风柔肝,健脾化痰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体质角度对感染后咳嗽进行分析阐述。感染后咳嗽可分为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正气已虚、变生他病三期;人之体质可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风邪留恋、夹杂他邪期阳质者表现为风热犯肺、风燥伤肺,阴质者表现为风寒恋肺、凉燥伤肺,阴阳平和者表现为风邪恋肺;正虚邪恋、本虚标实期阳质、阴质之人皆可因病机演变表现为肺肾阴亏、脾肾阳虚;正气已虚、变生他病期可见痰湿壅肺、痰热郁肺、阴虚痰恋、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  相似文献   

14.
风哮病机及风哮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的发作与风邪密切相关,风哮是其主要发病类型。风哮多由宿痰伏肺,风邪外袭或血虚动风,肝郁化风引起,致肺失肃降,肺气上逆而发病。根据风盛窍闭、气道挛急的病机,制定祛风、通窍、解痉的治法,拟风哮方辨治,并对药物组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急慢性肾炎,临床都以水肿,蛋白尿(或血尿),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肾风”,“风水”等病范畴。往往由于外感风邪兼肺、脾、肾等脏功能失调而致。由于本病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感染后咳嗽常表现为干咳,有痰或无痰,长期难愈,晨起或夜间、遇冷空气、异味、油烟等情况症状加重,具有风邪致病特点。本病为风邪作祟,风邪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风邪犯肺是基本病机。风为百病之长,可单纯发病,也可合而为病,由于受患者体质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证型不同。本病以风邪为基本病理因素,从夹寒、夹热、夹燥、夹痰等分析,归纳出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风邪恋肺证、风痰阻肺证5个证型,全面反映出感染后咳嗽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喘憋为主要特点,属于中医“肺风痰喘”、“肺闭咳喘”等范畴.该病病变部位在肺,肺主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无论风邪自肌表而入或自口鼻而入,均能侵犯肺.  相似文献   

18.
"感而不发"和"伏而后发"是伏邪致病的特点,临床发现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发病或复发与外感六淫邪气有一定的病程相关性,与伏邪致病机理相似,故而提出抽动障碍之"伏邪致动"学说,该学说认为外感邪气侵袭肌表,伏藏于半表半里而暂时不发作,在外感邪气、情志变化等刺激下再次发病,病位在肺与肝,与风邪关系密切,外风引动内风,治宜肝肺并调,一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二则疏肝通络以熄内风,表里同调,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从内外风合病论治咳嗽变异性哮喘,认为风为主因,肺虚风邪留恋为基本病机。急性期重在祛外风、息内风,兼顾祛痰;缓解期调理脏腑以息内风,平时还宜调摄体质,增强正气。   相似文献   

20.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发病机理与哮喘相似,且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1])。现代中医多将其归属于"风咳"范畴~([2]),多认为致病因素为风邪,风邪可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当以祛风散邪为主,内风当以缓急解痉为主,治疗当以调肝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