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隔盐灸配合穴位贴敷天枢穴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止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天枢穴隔盐灸及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15 d。观察2组治疗前后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变化情况,并比较其腹泻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餐前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餐前血糖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腹泻有效率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盐灸配合穴位贴敷能改善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性腹泻症状,降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3例糖尿病合并腺性膀胱炎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术前控制血糖理想后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监测血糖并行膀胱灌注治疗。结果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疗效良好。结论理想的血糖水平有利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自拟川乌合剂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疼痛,以探讨其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07年10月的住院患者30例,将川乌按比例制成复方外用涂抹剂型,外用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每日1~2次,3d为1个疗程,每次用量为0.3ml;共观察治疗30例,男女各15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6.36%,P〈0.01,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川乌合剂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疼痛有效且方法简单,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灸、苇管灸结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照组50例用针刺与灸法结合,对照组50例单用针刺,均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对照组为60%。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箱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采用单盲设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艾箱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依帕司他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主要症状人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比较,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尿白细胞阳性率比较,治疗组尿白细胞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箱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机制。方法:把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是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并设正常空白对照组。结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96.7%)与隔盐灸组(总有效率90.0%)、隔盐灸组与西药组(76.7%)疗效比较,P〈0.05;隔盐灸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P〈0.01。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1。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1。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治疗前的PGF2α、PGE2指标与正常空白组比较,P〈0.01。结论:灸法治疗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且隔药灸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降低PGF2α/PGE2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艾蒿隔姜施灸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 将70 名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 例),均采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蒿隔姜施灸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传统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71.4%,对照组治愈率为4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艾蒿隔姜施灸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探索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伴高钠血症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鼻饲温开水代替输低渗盐液(0.45%NS)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8例)与传统输低渗盐液综合治疗(对照组9例)对血钠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确诊为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伴高钠血症患者可进行鼻饲温开水代替静脉输低渗盐液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常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临床治疗和疗效。方法:共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月50例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患者。分组,A组:25例为在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糖尿病;B组:25例自行控制血糖。两组病人均在我科进行牙周基础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和半年内牙周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半年内牙周病复发率4%;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8%,半年内牙周病复发率72%。结论: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血糖不稳定的糖尿病伴发牙周炎患者,同样的牙周基础治疗后,疗效相对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20例,西药组单纯口服优降糖治疗,针药组采用针刺和灸法同时口服适量西药,并根据病情逐步停用西药。结果: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针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P〈0.01)。结论:采用针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好,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阙穴隔盐灸配合温针灸治疗虚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按就诊科室分为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神阙穴隔盐灸配合温针灸疗法,每日一次;对照组口服非那雄胺,每次5 m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21%(16/1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59% (12/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阙穴隔盐灸配合温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方法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4例患者随机分配入对照组、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乳果糖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及常规治疗,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在一般护理常规及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夺命穴隔药饼灸法护理,乳果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乳果糖治疗,每次30 m L,3次/d。治疗15 d后,通过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组自身治疗前后在P300检测、脑电图检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夺命穴隔药饼灸护理组在P300检测、脑电图检测中疗效优于其它2组(P0.05)。结论:夺命穴隔药饼灸法护理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乳果糖组。为治疗轻微型肝性脑病提供新的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西药个体化降糖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煎剂清洗后给予黄矾散外敷;对照组用50g/L甲硝唑液外敷。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值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5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29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4.8%。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了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头孢拉定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 糖尿病合并急性膀胱炎患者21例,给予头孢拉定胶囊250 mg,po,tid,疗程7d.结果 总有效率95.23%,细菌清除率82.35%.结论 头孢拉定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膀胱炎的疗效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利多卡因及穴位电刺激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观察,研究提高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输注利多卡因及穴位电刺激,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观察血压、脉搏、空腹血糖、HbAlc及疼痛的变化。结果:利多卡因和穴位电刺激都能明显的缓解糖尿病性神经性疼痛(P〈0.05),且对血压、脉搏、血糖等指标无不良影响。结论:利多卡因和穴位电刺激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给予尼莫地平5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点滴,1次/日,同时,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照组44例,仅给予一般的治疗和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对照组有效率为46%,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机制。方法:把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是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并设正常空白对照组。结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96.7%)与隔盐灸组(总有效率90.0%)、隔盐灸组与西药组(76.7%)疗效比较,P<0.05;隔盐灸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P<0.01。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1。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1。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治疗前的PGF2α、PGE2指标与正常空白组比较,P<0.01。结论:灸法治疗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且隔药灸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降低PGF2α/PGE2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B1针100 mg联合维生素B12针500 ug肌肉注射,1天1次,治疗组应用硫辛酸0.6 g+生理盐水250 ml避光静脉点滴,1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SS评分及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均较前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蒿莱组方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观察。方法:搜集糖尿病性胃轻瘫病例100例,采用金蒿莱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50例,并与口服促胃动力药莫沙必利对照组5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提示金蒿莱组方观察组与对比组指标有统计学差异,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金蒿莱组方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血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金蒿莱组方可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28例均经膀胱镜活检确诊为腺性膀胱炎。予抗炎治疗、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及药物膀胱灌注。随访2~50个月,总有效率82.1%,疗效满意。结论:膀胱镜检查结合组织活检对腺性膀胱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汽化电切加药物膀胱灌注是治疗腺性膀胱炎最有效的方法。腺性膀胱炎有恶变倾向并易伴发尿路上皮癌,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