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读《临证指南》可以看出,叶天士的温病理论有不少创新之处。可是后来有些从学于叶氏的同志,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而曲解其说,以致造成很多流弊。为了使叶氏的温热学说能够存真并发扬广大,本文拟就三个问题探讨如下: 一、治春温初起用黄芩汤苦寒直清里热,不尽为“辛凉轻清”叶氏治新感温病常用辛凉轻清以解外,治伏气温病则主以苦寒直清里热。叶氏说:“春夏通热之病,必自内而及外。”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  相似文献   

2.
叶氏在新感温病方面,固有其一定之贡献,然其在温病学上之成就,尤足称道者,实为伏气温病方面的继承和发扬。徐洄溪评叶案时曾说:暑门“所列诸案,皆平素伏暑之症为多,其卒然受暑之病绝少。”实则温热门及《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中,亦均不乏伏温证。可是自鞠通采叶氏部份新感医案为《条辨》以来,医者咸注意叶氏论新感温病之建树,而对其伏温治法每多忽视。究近人以叶氏为新感温病派代表之原因,亦即在此。因此,对叶氏伏温医案,尚有进一步加以研究之必要。今择其四时伏温医案数则,略作评述,以就正于高明。一、春温《幼科要略·伏气》说:“春温一症,  相似文献   

3.
一、伏热郁干少阳伏热郁于少阳,指春温柳起热郁少阳胆腑证。温病有新感伏气两类,自《内经》倡“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明汪石山提出新感温病前,皆主伏气。伏气说则以伏寒化温为重要内容。叶天士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这详尽地阐明了伏热形成的经过及转发少阳的机理。热郁胆腑临床表现以胆热证为主,常见身热、口苦、烦渴、脉弦数等。其治法,叶氏说:“昔贤以黄芩汤为主,苦寒直清里热。”黄芩汤苦寒泄热乃为正治,但伏热在内,阴伤显著,临床用黄芩汤加豆豉以宣发郁热加玄参以养阴清热。如胆腑热影响少阳经气见寒热往来,胸胁胀闷加柴胡以调和枢机。  相似文献   

4.
春温是伏邪温病的代表病种之一 ,多发生于春分之后夏至之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天士医案》对春温的辨治 ,均有创见性的阐述 ,可为后世温病学者宝鉴。但叶氏医案夹叙夹议 ,零珠碎玉散布于各篇 ,很难强予归纳 ,谨就其基本治法、用药规律作如下粗略探讨。1 病因病机1.1 叶氏认为冬应寒而反大温 ,可产生不正之乖气 ,成为致病的重要因素。鼻吸入之邪气 ,首先犯肺 ;而从口鼻均入之邪气 ,则先上继中 ,过募原直走中道。1.2 烦劳多欲之人 ,冬不藏精 ,冬寒内伏 ,藏于少阴 ,或乘虚藏于里。久伏之寒邪 ,蕴遏化热 ,入…  相似文献   

5.
<正> 吴鞠通宗叶法以著《温病条辨》,上焦篇开首就说:“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有人以为叶氏治外寒搏内热之温病,法原如此。张锡纯心识其误,倡言麻杏甘石汤为治温病初得之主方,并谓“至愚用此方时,又恒以薄荷叶代麻黄。”推崇者因此而谓其“超叶吴以通寒温”,及至考诸叶案,始知亦从继承叶氏药法来,由此说明,叶氏用麻杏甘石汤治温病之经验,尚宜加以发掘。叶氏之用本方,凡外寒内热、肺气失宣之温病,不论其见证以失音为主或咳嗽为主,均可用原方,如失音门吴三六案(外冷内  相似文献   

6.
《幼科要略》为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所撰。笔者试从此书探析叶氏温病学术思想如下。一、既论新感也讲伏气叶天士对温病,既论新感,也讲伏气。关于新感之论,众所周知。至于伏气,《幼科要略》曾用一定篇幅突出了伏气在外感热病中的地位,如云:“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以春木内应肝胆也。(?)邪深伏,已经化热。”又于自注中明确指出:“春温皆冬季伏邪,详  相似文献   

7.
春温病又谓“伏气温病”,现代医学中重型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类此,常因冬伤于寒,邪伏募原、少阴,乘春阳上升而发.其病情转为自里达外,而鲜有表证(新感引动者或见,然为时短暂).春温发病之先已有精亏液损之病理基础,后温热又伤津液,遂现以阴亏为主之症,当以“养津护液法”治之.现代研究认为,养阴生津药物还能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伏气温病和新感温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邪感于外而伏藏于体内,过一个季节而发病,称为伏气温病。感受温热之邪,随感随发,称为新感温病。伏气温病的理论根据,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还有《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关于邪伏部位的争论,有邪伏肌肤说、邪伏少阴说、邪伏营分说,以及邪伏募原说。邪伏募原说,首先由吴又可提出,但吴氏原指瘟疫而言。所谓邪伏募原,其含义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潜伏期,与伏气温病是  相似文献   

9.
对于温病的治疗,早在《内经》中就记载了“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燥淫所胜,以苦下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的基本大法。汉代张仲景虽未为温病立方,但详明治温不可用熏、灸、火攻、发汗等,为后世治疗温病确定了原则。到了清代,随着温病学说的发展,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开始明确提出“以存津液为要旨”。汪讱庵也说:“叶氏必以保津液为要。”吴鞠通继承叶氏思想,并将之系统化、条理化,使保津养阴成为治疗温病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10.
伏气温病与杂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乃光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1):461-462
伏气温病又称伏邪温病 ,指感邪后邪气伏藏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再发病。伏气温病的最早根据是《内经》的“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但同时《内经》又认为伏藏下来的邪气不一定都是温邪或都变为温邪 ,伏气所致疾病也不一定都是温病。《素问 .生气通天论》说 :“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 ,秋为疟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 ,春必病温。”这段话给后世主张伏气说的医家以广阔的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温病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温病由于温邪的种类多 ,不同温邪引发的温病也各不相同 ,对其中那些起病隐秘、…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又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两条前后承接,互相联系,都是论述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太少两感证治。但前者系“始得之”,其病初起,寒重邪盛,病势较急,正虚不甚,故用附子温少阴之阳以扶正,麻黄散太阳之寒以祛邪,配细辛则既可助附子以温少阴之经而散寒,又可助麻黄以散太阳之邪而解表,是温经解表之峻剂;后者系“得之二三日”,病程  相似文献   

12.
“温病由温邪所致”是目前之通论,但笔者认为尚难这样定论,现特提出质疑如次: 一、伏气温病的远因并非均属温邪温病分伏气、新感二大类,新感温病只有近因,没有远因;伏气温病或有近因,或无近因,但均有远因。伏气温病的远因,在古之医家,都认为是寒邪,其依据是《内经》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凡病伤寒而成热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的理论。例如王叔和在《伤寒例》中就说:“冬令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而伏藏于肌腠,  相似文献   

13.
《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认为温病是发生于春季的外感热病,为后世伏气温病学说奠定了基础。仲景《伤寒论》和《伤寒例》详细论述了伏气温病的症候和治疗。诸医学名家均宗仲景和《伤寒例》的伏气温病说,认为伏气温病只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属里热外发型热病,是广义伤寒的一种类型,治当清泄里热,不须发表。  相似文献   

14.
《吴承忠老中医治温病经验》(刊于《新中医》1978年第2期)一文,简介吴老中医对温病的治疗经验,颇饶新义。今略谈我们的一些见解,愿与同志们共商,以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关于风温、春温、冬温的见解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别,吴鞠通《温病条辨》首卷即列:“温病者,有风温、有温  相似文献   

15.
温病专题讲座:第四讲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铁涛 《新中医》1989,21(7):41-43,45
外感与伏气,卫气营血与三焦,是温病学说的重要理论,同时又是有争议的问题。本讲对这些问题提出个人的不成熟见解。一、外感与伏气对温病的病因病机,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这就是伏气的来源。《伤寒论》继承《内经》这一学说,在《伤寒例》中:“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但另外提出非其时而有其气的时行病与疫气等不同于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伏气”之说直至明代吴又可  相似文献   

16.
上古本有温病 ,伊尹“三黄汤”(大黄、黄连、黄芩 )就是治温之方 ,太仓公直呼为“火齐汤”(齐 ,通剂 ,火门方的意思 )。太仓公用火齐汤 (据近人考证 ,实属三黄泻心汤 )的治案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颇详 ,西汉名医淳于意也用此方治愈了“涌疝”(令人不得前后溲 )之病。可是 ,自《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之后 ,温热病遂变成广义伤寒的一种。就是别有师承的《难经·五十八难》也将温病归并伤寒之内。自此说一行 ,张仲景“撰用《素问》《八十一难》”自然以《伤寒杂病论》名其书 ,《太阳篇》所述的“温病”与…  相似文献   

17.
风温病是感受风热之邪引起的一种以肺系病变为中心的春季多发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等。临床上以起病急聚,传变迅速,容易出现逆转心包为特点,正如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说:“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比手太阳  相似文献   

18.
叶天士治温病以保津液为要;吴鞠通治温病以“实其阴而补其不足”为喫紧大纲;吴锡璜强调“治温病宜刻刻顾其津液”;作为“温热名家”的王孟英也以保阴为第一要义,这种学术思想在《温热经纬》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从两方面探讨:一、治温必须保阴温为阳邪,最易伤阴,邪正斗争视阴液存亡判预后,治疗温病不能不保护阴液,《温热经纬》始终贯穿了这一精神。先以卷一为例。卷一《内经伏气温热篇》  相似文献   

19.
风温风温,为感受风温病邪而致的新感温病。多发于冬春两季,尤以春季为多见。临床以发热、烦渴、喘咳为特征。初起,温邪上受犯肺,严重者逆传心包,邪扰肝经,则动风发痉。《温病条辨·解儿难》称为“风温痉”。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谓:“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包络,血分亦伤。”因风乃天地之阳气,温乃热化之邪,两阳相灼,先伤上焦,然其病变,总不外乎“手三阴为病薮”。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指出:“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明确了风温的发病,主症及其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温病之名,首见于《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论述,张仲景将温病隶属于伤寒门下,但对温病的病因证治都未专门论述,致使温病学说的发展受到了束缚。晋代王叔和,曾因整理编次仲景《伤寒论》而闻名于世,他编写的《伤寒序例》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分类上有所创新,从而为温病学说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豹贡献。一、首创时行之说《素问·刺法论》说:“立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