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要详细观察病人,精心护理。患者微小的变化,都要引起严格的注意和百倍的警惕。如病人由躁动转为安定、昏迷,单侧瞳孔由小变大,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阿欠增多、呃逆,都是病情变化的表现。往往由于颅压的增高而代偿性的使血压也高;血压高.脉搏慢而有力(60次/分)呼吸慢,深。单侧瞳孔由小变大,是脑疝形成的重要体征;因此对病人意  相似文献   

2.
李勤 《工企医刊》1999,12(5):96-97
我院自1990年~1997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2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分析如下。1 严密观察病情此类病人病情变化多、变化快,因此,应每30分钟观察和记录1次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变化。颅脑损伤后病人意识状态反应着脑损伤的程度和病情发展趋势,如伤后昏迷稳定或逐渐清醒,常为病情好转的反应;如原发性昏迷很深,  相似文献   

3.
朱梅 《工企医刊》1997,10(2):66-67
我科收治148例颅脑损伤病人,其中96例开颅手术治疗,硬脑外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50例,脑挫伤20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死亡率11.6%。护理体会如下。1 术前护理1.1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病人的意识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征之一。在脑受伤过程中,尤其是脑疝前期,脑疝代偿期或脑疝晚期均有动眼神经损伤,瞳孔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对脑损伤的重危病人每1/2h测量一次,并记录。生命体征的观察,首先测呼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科先后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3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护理阿托品化后,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因此,要保持床铺整洁卫生,饮食早期可给予流质饮食,待清醒后给予半流食或普通饮食。2 严密观察病情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面色、瞳孔、肢体末端、尿量等变化。面色潮红,瞳孔散大,说明已达到阿托品化。如面色苍白,瞳孔缩  相似文献   

5.
张淑英 《中国保健》2007,15(24):125-126
脑出血患者是神经内科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一年来,我科治疗脑出血患者53例,在执行医嘱和临床护理中我们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控制出血、警惕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形成,同时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并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使抢救成功率较前大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任正华  黄丽萍  韦宏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93-893,F0003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经显微镜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种类,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后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记录24h尿量,观察口角及四肢抽搐情况,并观察呕吐物及大小便颜色等,及时记录相关内容。[结果]颅咽管瘤经显微镜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尿崩症、高热、意识障碍、癫痫、上消化道出血等。[结论]通过对颅咽管瘤术后病人的护理,了解颅咽管瘤术后常见并发症种类及表现,从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让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人体内存在着与生命活动相关的压力。它们是 颅压 是与脑组织、脑脊液、血液共同保持着恒定的颅内压力。颅压通常可用腰椎穿刺的方法进行测定,正常应在70-180毫米汞柱之间。颅压,担负着调节颅脑血流量、维护脑组织正常活动的重要使命。在发生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等疾病时颅压会升高,若超过一定限度,则有生命危险。医学上常说的脑疝,就是颅压增高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84例儿童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方法术后监测患儿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严密观察患儿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正确做好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消化道护理,以及出现相应并发症的对症护理。结果出现后组颅神经损伤11例,患儿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后颅窝综合征(PFS)7例,患儿有轻偏瘫,缄默等;均予及时相应护理。结论儿童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所有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后昏迷12小时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死亡率高的特点。一、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意识是判断患者病情轻重及脑功能状态的可靠指标之一。观察患者意识状态,不仅要了解有无意识障碍,还应注意意识障碍的程度及变化。瞳孔是判断颅脑损伤后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2年11月共收住病毒性脑炎36例。现将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 病情观察 1.1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情况的观察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毒性脑炎病情轻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轻者精神萎、嗜睡,重者可迅速进展而陷入昏迷,可突然死亡。部分患儿可伴有精神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谵妄。故需严密动态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若遇上述症状出现或加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防延误诊断和治疗。 1.2 颅高压的观察颅高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颅高压症状的轻重程度由脑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眼睑肿胀患者瞳孔监测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各类择期、急诊经颅手术术后2-7天的患者共1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颅脑术后患者中出现眼睑肿胀者52例,用棉签有效观察到瞳孔者51例,其中一例因外伤至眼睑严重水肿而观察失败.结论:及时、正确观察各类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瞳孔变化,同时结合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颅内高压症状及肢体活动等临床表现,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2年至今,共施行脑瘤手术712例,其中继发颅内出血率为11.65%。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意识状态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内,重点做好意识状态的观察,并做好前后对比观察,如进行性意识障碍或术后清醒又逐渐进入昏迷病人昏迷前有较强烈的头痛、呕吐、躁动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首先考虑到继发性颅内出血,及时通知医生。2 生命体征的观察手术后置病人于监护室,一般每30分钟~6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有条件者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如血压升高脉搏慢而有力,呼吸不规则等生命体征变化,也是颅内压增高加重和即将发生脑疝的先兆症状应予重视并做好记录。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班狼疮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较之其他系统少见,但近年来罹患率育所增加。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宣武医院报道一组87例SLE中有15例有神经系统损害,占15%,Giboson报告高达51%。关于SLE引致颅压增高的饥理,部分原因可能是继发于脑出血、梗塞、炎症、感染、癫痫持续状态或脑脊液蛋白程度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渗盐液早期治疗急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80例,对照组40例在治疗早期采用甘露醇溶液为患者降颅压复苏,研究组40例采用高渗盐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30、60、180 min)的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心率(heart rate,HR)、尿量(urinary production,UPD)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降颅压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降颅压的维持时间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当两组患者的MAP水平维持不变时,研究组的CPP、HR与UPD水平改善情况则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休克患者早期采用高渗盐液性降颅压复苏治疗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前瞻性探讨术中应用颅压探头监测颅内压(ICP)对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术后予以脱水、抗感染、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中放置颅压探头,监测患者术后ICP水平。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ICP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GO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 d和7 d两组患者ICP较术前均降低,GCS评分较术前增高,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脑积水和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联合术中颅压探头的使用能够通过监测ICP水平,使患者ICP水平更有效的降低,改善患者意识障碍等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6.
1 颅脑损伤的病情观察1.1 注意意识的观察意识是颅脑外伤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变化是颅脑损伤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观察意识有无障碍和意识障碍的程度以及意识障碍的发展趋势,主要利用语言和物理刺激来判断。1.2 瞳孔的观察是重要的观察内容,瞳孔变化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剂量甘露醇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降颅压控制的作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两组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的甘露醇治疗,并观察其降颅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好转率为87.5%,对照组患者好转率为85.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发病48h后的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半常规甘露醇剂量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患者治疗,与常规剂量治疗效果基本相同,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丽岩  李岩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196-3196
先天性脑积水也称婴儿脑积水,其主要是因为产伤后颅内出血和新生儿或婴儿期化脓性、结核性脑膜炎及先天畸形及肿瘤等原因。先天性脑积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把1组带单向阀门的分流装置置入体内,将脑积液从脑室分流到腹腔吸收。但患儿术后一旦出现昏迷,容易引起合并症使病情加重,甚至成为患儿死亡的原因。因此加强术后昏迷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术后护理至关重要。1临床观察1.1瞳孔的观察瞳孔变化是观察昏迷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一侧瞳孔散大,多见于单侧脑室积水;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多为脑疝…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药知识的普及,家庭自备药物日益增多,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急性药物中毒者时有发生。药物中毒的抢救关键在于早期发现,现介绍一些家庭早期识别药物中毒的知识。一、观察瞳孔:阿托品、曼陀罗、颠茄、麻黄碱等中毒瞳孔散大;有机磷、巴比妥、毒扁豆碱、驱蛔灵等中毒瞳孔缩小;吗啡中毒瞳孔如针尘。二、排泄物改变:硫酸亚铁、硫酸铜中毒呕吐呈绿色或蓝色;碘酊中毒吐出物呈蓝墨水样,铬中毒时吐出物呈黄绿色;磷化锌中毒吐泻物在暗处可见萤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为大家介绍颅内肿瘤一些常见的临床表现,希望大家对脑瘤增加了解,当发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做到不漏、不错、不慌、不怯,从容面对,合理就医.脑瘤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两大类. 颅内压增高症状 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简称高颅压三主征.除此之外,还可出现视力减退、眼前发黑、视物重影、头晕、突然摔倒、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脉搏徐缓及血压增高等征象.脑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呈进行性加重.当脑肿瘤内部出血时,可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