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 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8例腮腺区肿瘤进行CT平扫,CT增强扫描和/或腮腺造影CT扫描。结果:78例为腺内肿瘤,其中7例为恶性;10例为腺肿瘤。对CT肋腺区肿瘤定位准确,能准确显示肿瘤的范围,大小,数目及浸润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电子束CT腮腺造影泛影葡胺的最佳浓度,电子束CT平扫、腮腺造影CT和三维CT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6例腮腺肿块分别进行电子束CT平扫,45%、60%和76%三种不同浓度泛影葡胺腮腺造影CT扫描,腮腺造影图像应用四种方法进行三维重建,显示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腮腺造影CT泛影葡胺浓度以60%最佳,腮腺造影CT较电子束CT平扫对腮腺肿块的显示更为准确。三维CT对腮腺肿块和其与面神经的关系显示得更为直观,容积显示法可同时显示腮腺肿块和腮腺内导管的改变,较表面显示法更有价值。结论:电子束CT腮腺造影并三维重建是诊断腮腺肿块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腮腺肿瘤的声像图资料。结果:173例腮腺肿瘤中,良性15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1.1%(113/159),恶性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1.4%(10/14)。良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的肿块,以混合瘤居多,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肿块,以黏液表皮样癌居多。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有无液化(囊实混合)、钙化及CDFI等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检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分析了15例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CT表现,着重讨论了腮腺CT平扫,静脉团注射法增强,腮腺造影CT扫描的优缺点,腮腺良恶性肿块及腮腺内外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涎腺区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涎腺区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4例涎腺区肿块的临床与CT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34例中有26例术前CT准确诊断,诊断符合率73.5%,腮腺区24例,颌下腺区10例。良性肿块的CT表现:结节状(13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大多数肿块边缘光滑,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病理对照:有完整包膜18例,无完整包膜3例。恶性肿块CT表现呈不规则形(13例),边缘毛糙,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病理对照:肿块多数无包膜(11例)。结论:涎腺CT扫描的最大优势在于定位准确,能明确病变的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可根据肿块的形态及密度较好地鉴别其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CT对腮腺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腮腺区肿块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18例作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直接增强扫描,层距,层厚为2-5mm,结果:良性21例,CT主要表现为高密度或稍高密度,呈圆形,类圆形肿块,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恶性5例,CT主要表现为病灶局限向外增大,其内密度不均,边界欠清晰。CT对腮腺区肿块能100%定位,对腮腺区肿块能80.6%定性。结论:CT对良,恶性腮腺肿瘤术前定性基本正确,但不能同具体组织学分类。  相似文献   

7.
腮腺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估CT检查对腮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病理证实的24例腮腺肿瘤CT表现,并同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双盲阅片评估CT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诊价值。结果:9例良性肿瘤,密度均匀,边界清楚者6例,密度不均、部分境界不清3例。15例恶性肿瘤,12例密度不均,边界模糊;3例密度较均,境界清楚。24例肿瘤的CT图像中均未见面神经显示。双盲阅片结果表明:CT对78.9%的腮腺肿块能正确定性(炎症、良或恶性肿瘤),但不能确认其组织学类型。结论:CT能鉴别大多数的良、恶性肿瘤,但不能确定其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8.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 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18例,包括原发良性多形性腺瘤12例,复发4例(其中1例与原发多形性腺瘤重叠),恶性多形性腺瘤3例。结果 12例良性多形性腺瘤中,8例呈圆形或椭圆形,4例呈多结节分叶形,12例肿物均边缘清楚,但密度不均匀,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4例复发肿瘤均为多发,呈多结节、多环形各2例。3例恶性混合瘤肿物轮廓均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密度不均匀,均可见大片坏死区。结论 边界清楚,肿物内部有不同形态的低密度区为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的CT特点。肿瘤的边界不清楚,有大片坏死区应考虑恶性多形性腺瘤的可能性,长期腮腺肿物的病史,近期迅速增大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MRI在评价腮腺肿瘤的定位、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腮腺原发性肿瘤的CT、MRI表现,其中良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4例。结果:10例均表现为腮腺内或腮腺区肿块,良性肿瘤形惠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密度(信号)欠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结论:CT、MRI扫描对腮腺肿瘤定位敏感,对其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MRI 诊断恶性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CT、MRI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 例恶性脑膜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额顶14 例,小脑幕4 例,其它部位10 例。CT 平扫不均匀高密度区和混杂密度区22例,均匀高密度6 例;不均匀增强16 例,不规则环形增强8 例,均匀增强4 例。不均匀长T1 、长T2 信号和不均匀短T1 、T2 信号水肿区,颅骨破坏及增厚13 例。结论:提高识别恶性脑膜瘤的CT、MRI 表现及其良性演变的恶性过程,有利于临床综合治疗,降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