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33例国人胎尸,观察和测量了胃左动脉的形态。胃左动脉均起自腹腔动脉(100%);胃左动脉弓通常位于贲门以下1.14±0.27(0.5—1.6)cm;胃左动脉的平均外径为0.79±0.23(0.4—1.0)mm。副肝左动脉出现5例,出现率为15.15%;平均外径为0.86±0.42(0.3—1.5)mm。胃底的血供可分为两型,Ⅰ型19例,占57.58%;Ⅱ型14例,占42.4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及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4例乙肝后肝硬化、均合并有脾大、脾功能亢进 ,既往有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史 ,或有活性出血的患者采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选可吸收性明胶海绵作栓塞剂 ,将其切割成 1~ 2mm颗粒 ,加庆大霉素 12万U ,混入 6 0 %泛影葡胺 10~ 15ml注入行栓塞术 ,待脾动脉三级分支血流变慢时停止栓塞 ,造影检查栓塞范围。结果 :①外周血象 2 2例于术后 1周白细胞总数升至正常 ,2例白细胞升至 3.5× 10 9/L不再升高 ,以后也稳定在该水平 ;血小板 2 4h即开始上升 ,2 3例于 1周后升至 (10 0~ 2 0 0 )× 10 9/L ,1例升至 89× 10 9/L。② 4例有活动性出血患者 ,均于 48h内停止出血 ,6例红色征消失 ,消失率 75 % ,随访 2年仅有 2例分别出现 1次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③脾在 2个月后开始缩小 ,外缘凹凸不平 ,脾静脉变细。④并发症主要有发热、左上腹脾区痛 ,2例出现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 ,其它为腹胀、厌食等。结论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于治疗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可靠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了 1994~ 2 0 0 1年在重大手术中出现的 6例脾撕裂伤病例 ,由于术中解剖异常、组织粘连、视野不清、操作不当等 ,致使脾包膜及膜下浅层实质组织撕裂。术中及时给予脾动脉结扎加脾修补术治疗 ,术后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 ,3例为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例为胃贲门癌 ,1例为左肾癌。脾撕裂的部位 1~ 2处 ,裂口的大小 1~ 3cm ,不整齐 ,有裂隙状、三角状及不规则形 ,最深包膜下脾实质内 1 5cm。在手术中均用 7号丝线距包膜 1~ 4cm处结扎脾动脉 ,脾撕裂处用粗线交错“u”形缝合 ,部分用止血海绵…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10例12支头臂于动脉狭窄 PTA 结果。锁骨下动脉9支,右无名动脉3支。经球囊导管扩张以后,7支狭窄解除和基本解除,3支改善,其中2支锁骨下动脉窃血消失。狭窄度由87.1%增宽至33.6%,患臂血压由平均12.7/8.5kPa (95.4/64mmHg)升高为17.9/10.6kPa (134.4/80mmHg)。随访4~17个月,1例狭窄复发。全部无并发症。对脑栓塞并发症、适应症、禁忌症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桡动脉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桡动脉(radialartery,RA)为主的动脉材料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鄄passgrafting,CABG)中的疗效。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5年4月,进行72例全动脉化CABG。每例均采集RA与左内乳动脉(1eftinternalmammaryartery,LIMA)进行CABG。术后密切随访。结果平均每例植入动脉桥3.7±0.91支,其中LI鄄MA72支,RA桥124支。RA单纯端侧吻合45支,序贯吻合79支。Y型桥32支。全组病例仅1例(1.39%)死于室壁瘤切除后发生低心排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另有3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出现脑血管意外,3~4周后恢复出院。无一例出现术后围手术期心肌缺血。术后平均随访31±1.4月(6~51月),无一例出现心绞痛或心肌缺血。结论以RA为主的全动脉化CABG安全而且疗效好,RA有望在CABG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末梢动脉分散栓塞法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应用PVA-500颗粒经导管于脾门处脾动脉主干缓慢注入,使PVA-500颗粒分散分布于脾脏边缘,栓塞面积控制在40%左右,栓塞术后观察患者并发症、血象回升及维持情况。结果 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中低热4例,中等度发热14例,高热6例;左侧腹部疼痛19例;吸气性左胸痛4例;6例出现腹水,6例出现反复呃逆;肝功能与术前比较一过性损害17例;术后1周白细胞由术前(2.58±0.36)×109/L升至(11.09±1.31)×109/L,血小板由术前(47.08±6.60)×109/L升至(91.41±16.99)×109/L,红细胞由术前(3.01±0.75)×1012/L升至(3.53±0.68)×1012/L。术后3个月血象维持正常者21例,血象下降至术前水平者推荐再次栓塞治疗。结论末梢动脉分散栓塞法治疗脾功能亢进具有反应轻、疗效满意的优点,可以在脾功能亢进患者部分性脾脏栓塞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桂芹  王志杰  徐航  徐福芹 《河北医药》2009,31(18):2399-2400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超声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成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组(对照组)50例,与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组(治疗组)50例。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49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98%,其中30例行脾动脉栓塞术。术后随防3个月至3年至无并发症及复发。而对照组50例患者,止血成功26例,死亡24例,止血成功率52%。术后3个月随防出现再出血住院2例。6个月随防患者再次出血住院5例。3年随访再次出血而行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1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经济,临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在解剖的男性尸体中,发现其胆囊动脉由二支动脉供血,除一支正常的胆囊动脉外,另一支动脉则与胃右动脉共干,起于十二指肠动脉,此种变异类型的胆囊动脉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此例胆囊的主要供血动脉的血管外径为1.1mm,与胃右动脉的共干长为0.5cm,该动脉起始后,即在胆总管及胆囊管右侧走行。于胆囊颈部走行于胆囊后面,直达胆囊底,全长7.9cm,而另一支胆囊动脉则在胆囊三角内由肝右动脉发出,血管外径0.6mm,起始后在胆囊颈部走行于胆囊前面,全长4.86cm.胆囊用二支动  相似文献   

9.
贺能树  吴恩惠 《天津医药》1992,20(7):387-389,F003
本文报告34例无脉症的血管造影结果。除7例仅累及头臂动脉外,27例(79.4%)同时累及了主动脉及其它分支。34例共累及137支动脉,平均每例为4.02支。34例的锁骨下动脉均受累,其中双侧病变19例,单侧15例,左右两侧受犯数相近(29:27例)。侵及椎动脉口以近者占37%(右)和53.6%(左)。7例出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无脉症在血管造影上主要表现为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性改变。  相似文献   

10.
脾动脉栓塞术后应用麻醉镇痛泵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动脉栓塞后脾梗死常伴随出现左上腹疼痛和反应性胸膜炎的症状。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6月 ,我院为 2 9例脾动脉栓塞患者安置了一次性持续微量麻醉镇痛泵 ,取得了满意的止痛效果 ,现将该泵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9例患者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5例 ,年龄3 8~ 65岁 ,其中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16例 ,脾功能亢进 3例 ,外伤性脾破裂出血 8例 ,其它 2例。1 2 方法 麻醉采用股动脉局部麻醉加胸段硬膜外置管 ,经管注入吗啡 2mg为负荷量 ,尔后常规接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麻醉泵 ,内加芬太…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技术。方法 36例接受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全组取左乳内动脉(IMA)36例,双侧IMA8例,左桡动脉(RA)19例,右桡动脉(RA)4例,双侧RA10例。结果 术后1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2.7%),25例(97.3写)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结论 全动脉化搭桥手术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途径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取614例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患者,其中经桡动脉途径患者304例(桡动脉组),股动脉途径患者310例(股动脉组),观察介入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为97.7%,股动脉组为98.1%,2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P〈0.05);卧床时间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不增加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8例19支复杂型冠状动脉血管病交行球囊预扩张后,植入25枚支架,其中前降支9枚,回旋支6枚,右冠脉10枚。结果 术后经冠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血流TIMI Ⅲ级,支架置入的成功率100%,1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无其他并发症,随诊1~18个月,1例术后2个月再发心绞痛。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复杂型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完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其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在肾移植供肾动脉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腹壁下动脉进行极动脉、副肾动脉的重建,采用髂内动脉及其分支对供肾动脉属于2、3支类型的肾脏进行血管重建。结果术后患者均未发生外科并发症。2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后,血肌酐逐渐下降。1例于1个月时降至正常。1例徘徊在180.0μmol/L,3个月后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2个月彩超显示各支动脉均通畅,移植肾血液供应丰富、均匀。结论采用髂内动脉和腹壁下动脉体外重建供肾动脉的方法,可有效修复肾动脉畸形以及肾动脉过短的供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血管重建的方法,血管并发症较低,可有效应用于肾移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112例在我院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分为2组,比较其手术操作时间、X线暴露时间、使用导管数、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操作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使用导管数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率和股动脉途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损伤小,X线暴露时间短、节省费用,是一个安全、可行、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足背动脉穿刺在ICU采血中的有效性。方法对ICU210例危重患者采取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的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误穿静脉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并对采血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3组采血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依次为股动脉64.29%、足背动脉92.86%、桡动脉71.43%。(x2=20.05,P〈0.05)。结论足背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比桡动脉、股动脉明鼎要小,既能及时反映患者的内环境的状态及病情变化,又能使医务人员对患者症状采取及时的处理,并且方便护士操作,节约护士的T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T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疾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韦国桢  蒋国民 《江苏医药》1998,24(3):164-165
采用明胶海绵微粒与碎块行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法治疗22例大咯血,一次成功率为91%,随访3个月的止血成功率95.5%。该法是用明胶海绵微粒对末梢血管和用明胶海绵碎块对主干先后栓塞的方法,同时阻断其丰富的末梢血管网络,切断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B-P分流)的通道及主干血流,使栓塞更完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一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减少损伤.方法 以临床检验血气分析为例,比较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及穿刺部位损伤程度.结果 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96.51%,股动脉组一次采血成功率为72.62%.桡动脉组对穿刺部位损伤程度为1.16%,股动脉组对损穿刺部位伤程度为8.33%.结论 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比新生儿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操作简便,能减少创伤和护理工作时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92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分析各组之间冠脉病变程度与相应的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越高,冠脉病变狭窄程度越严重.结论 D-二聚体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D-二聚体含量的检测对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价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与经股动脉对比,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取同期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25例,按入路血管分为桡动脉组(62例)和股动脉组(63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手术时间长于股动脉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高,安全可行,并发症少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