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探究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腺病毒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0例腺病毒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选常规检查的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吸气时间(Ti)、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的呼气量/潮气呼气量(VPTEF/Ve)、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呼气量(PTEF/Ve)]。结果观察组RR(34.16±7.14)次/min、PTEF(136.48±18.01)ml/s、PTEF/Ve(1.58±0.29)%高于对照组的(22.64±5.01)次/min、(123.54±10.64)ml/s、(1.31±0.35)%,Ti(0.78±0.12)s短于对照组的(0.84±0.13)s,VT(6.78±0.54)ml/kg、TPTEF/Te(38.97±6.98)%、VPTEF/Ve(40.13±9.13)%低于对照组的(8.46±0.85)ml/kg、(45.16±8.46)%、(46.58±7.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腺病毒肺炎在急性期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潮气量下降、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改变,肺功能检查是监测婴幼儿腺病毒肺炎病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前后重症肺炎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潮气呼吸法检测58例1~32个月的重症肺炎婴幼儿的肺功能,并绘出流速-容量环;同期检测43名同龄健康婴幼儿作对照。结果肺炎治疗前患儿呼吸频率为(60.3±5.1)次/min,较同龄健康对照组的(33.2±7.9)次/min明显增快(P<0.01)。吸气和呼气时间均缩短,但以前者更明显,吸呼比(TI/TE)降低。反映小气道阻塞的指标:TPEF/TE和VPEF/VE分别为(18.39±4.84)%和(18.9±8.57)%,低于对照组的(32.2±5.89)%和(33.2±6.9)%(P<0.01)。经治疗后,患儿呼吸频率逐渐下降为(39±6.9)次/min,TPEF/TE、VPEF/VE显著增高为(24.8±5.49)%和(22.4±9.04)%(P<0.01),但仍低于健康儿童相应指标。正常组流速-容量环呈椭圆型,而重症肺炎组在治疗前该环降支的斜率较正常组明显增大。而且病情越重,斜率越大,严重者甚至向内凹陷。结论重症肺炎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明显受损,而且在临床症状缓解后,其肺功能损害仍可持续存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能反映重症肺炎婴幼儿病变的严重程度、肺功能的损害状况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及探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80例,年龄1-35个月,分为A、B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于住院时以及出院后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500μg,每天2次)吸入治疗,疗程3个月。另选择38例无呼吸系统疾病健康婴幼儿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其中男20例,女18例,平均月龄(18.1±0.7)个月。分别测定入院时、临床治愈时及出院后3个月三组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主要测定参数: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吸气时间(TI)、呼气时间(TE)、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及达峰容积比(VPTEF/VE)。观察各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变化及改善率的差异。结果入院时A、B组分别与C组比较,RR增快、TI缩短、TE缩短、TI/TE、TPTEF/TE、VPTEF/VE及VT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时A、B组VT增加,RR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EF/TE、VPEF/VE指标较治疗前增高,且A组改善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仍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TPEF/TE、VPEF/VE较B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A、B组RR、VT、TI、TE、TI/TE均与C组相当,A组TPTEF/TE、TPTEF/VE指标进一步改善,其水平与C组相当,且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PEF/TE、VPEF/VE仍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明显受损,临床症状缓解后其肺功能损害仍持续存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改善其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的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琴  袁艳  万莉雅 《天津医药》2007,35(6):471-472
肺功能检测已经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是适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的检测方法,它不需要患儿的理解和配合,在镇静睡眠状态下,通过面罩平静呼吸,即可测出肺的容量、流速及阻力的变化。笔者应用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3月住院的34例患支气管肺炎的婴幼儿进行测定,得出流速-容量曲线及其衍生参数的变化,以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在婴幼儿大叶性肺炎临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72例婴幼儿大叶性肺炎(肺炎组)的肺功能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同期在门诊健康体检的80名同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照,观察婴幼儿大叶性肺炎潮气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回顾分析婴幼儿大叶性肺炎临床病情评分及住院天数与肺功能主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72例肺炎组患者,70例痊愈,2例死亡;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大叶性肺炎组患儿急性期的潮气流速-容量环曲线形态显得瘦长,且呼气下降支斜率增大,高峰提前,降支呈波谷样向容量轴凹陷。③肺炎组入院时肺功能较同龄正常小儿明显下降;④随着治疗效果的逐渐好转,肺功能的各项指标逐渐恢复;⑤TPTEF/TE和VPTEF/VE与临床病情评分及住院时间呈负相关。结论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测为客观判定婴幼儿大叶性肺炎预后及疗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判断婴幼儿支原体肺炎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儿科病房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婴幼儿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检测其急性期和缓解期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EF)、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以及达峰容积比(VPEF/VE),并分别与同期健康婴幼儿(对照组)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急性期和缓解期RR和PEF均高于对照组;而VT/kg、Ti/Te、TPTEF/TE以及VPEF/VE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实验组急性期与缓解期、实验组急性期与对照组在RR、PEF、VT/kg、Ti/Te、TPTEF/TE以及VPEF/VE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缓解期与对照组在PEF、TPTEF/TE和VPEF/VE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RR、VT/kg以及Ti/Te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潮气呼吸肺功能的RR、VT/kg与Ti/Te指标可协助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婴幼儿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赖秋菊  严争  王健 《江西医药》2021,56(5):593-594,598
目的 探讨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在新生儿肺炎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04月至2020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140例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福州市第一医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140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比较两组及研究组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VT...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潮气肺功能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RSV肺炎患儿64例作为观察组,包括恢复期及急性期各32例,同时选择健康婴幼儿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行潮气肺功能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患儿的RR明显加快,VT/kg、TPTEF/TE、TI/TE及VPTEF/VE明显下降(P<0.05);恢复期患儿的TPTEF/TE、TI/TE及VPTEF/VE明显下降(P<0.05),RR、VT/kg虽下降,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恢复期相比,急性期患儿的RR明显加快,VT/kg、TPTEF/TE、TI/TE及VPTEF/VE明显下降,但RR、VT/k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肺炎患儿有明显肺功能受损,检测潮气肺功能有助于反映气道病变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46例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探究组,另选取同期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普通组。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部功能指标[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VT/kg)、呼吸频率(RR)、呼吸系统阻力(Rrs)、呼吸比(TI/TE)、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TEF50/TIF50)、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CrsSO/kg)和达峰时间比(TPTEE/TE)]。结果 两组患儿每千克体质量潮气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儿呼吸频率(32.7±8.9)次/min和呼吸系统阻力(5.7±1.9)k Pa/(L·s)均高于普通组的(25.7±4.5)次/min、(3.6±1.5)k Pa/(L·s),呼吸比(0.5±0.1)、呼吸气中期流速比值(63.5±14.6)%、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系统顺应性(8.9±3.7)ml/(kg·k Pa)和达峰时间比(14.1±4.8)%均低于普通组的(0.7±0.1)、(74.5±15.7)%、(14.3±7.4)ml/(kg·kPa)、(24.8±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肺部功能与婴幼儿哮喘病相比更差,可利用此点进行有效鉴别,潮气肺功能检测对于婴幼儿肺部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有效的临床诊疗依据,对于促进婴幼儿健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匹多莫德佐治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佐治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8个月至3岁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观察两组患儿哮喘发作程度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哮喘发作程度、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结论:匹多莫德可降低婴幼儿哮喘发作频率,减轻哮喘发作程度,可用于佐治婴幼儿哮喘.  相似文献   

12.
不同雾化方式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支气管痉挛,迅速解除缺氧状态的方法,验证氧驱动雾化吸入法的疗效.方法:将在我科日间病房住院的147例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81例,对照组66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氧驱动雾化装置 面罩吸入给药,对照组予以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种雾化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喘憋、缺氧状态及肺部哮鸣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7.6%,对照组7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是治疗婴幼儿哮喘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PEEP)与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对肺癌手术患者肺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PEEP组(L组)和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组(N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双肺通气时(T1)、单肺通气60 min时(T2)、单肺通气90 min时(T3)、术毕双肺通气60 min时(T4)、术后1 d(T5)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与T1比较,两组各时点血浆TNF-α, IL-6, IL-8及IL-10水平均持续升高(P〈0.05);L组TNF-α, IL-6, IL-8在T2、T3、T4、T5时间点均明显低于N组(P〈0.05);L组血浆IL-10在T2、T3、T4、T5时间点明显高于N 组(P〈0.05)。结论与正常潮气量单肺通气相比,采用低潮气量单肺通气复合呼气末正压可明显减轻肺部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应用低潮气量(VT)机械通气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3月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按照机械通气VT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Ⅰ组VT 8~10 mL/kg,应用传统潮气量通气;Ⅱ组VT 6~〈8 mL/kg,应用小潮气量通气.比较术中两组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压、血氧饱和度(SpO2)、胸肺顺应性等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PETCO2 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低于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胸肺顺应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VT机械通气作为一种肺保护通气策略应用于全身麻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对哮喘大鼠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大鼠分为实验4周、8周和12周组,每组又分别分为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地龙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8只动物。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加雾化吸入诱喘的方法制成哮喘模型,地龙和地塞米松干预组诱喘前分别给予地龙注射液腹腔注射和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应用Maclab数据系统记录分析大鼠肺通气功能和气道阻力。结果实验4周组,各组间肺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与其余3组比较,气道阻力明显增高(P<0.01)、每分通气量降低(P<0.01)、呼吸频率增快(P<0.01);实验8周和12周,哮喘组气道阻力明显增加,每分通气量降低,肺顺应性下降,呼吸频率增快(P<0.01或0.05),而地龙组和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比较,气道阻力增高(P<0.05)、呼吸频率增快(P<0.05)、每分通气量降低(P<0.01)、肺顺应性下降(P<0.05);地龙组与地塞米松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龙注射液可缓解哮喘大鼠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量表在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中应用对控制好坏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5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B组由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简明扼要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哮喘是可以应用正确的方法预防和控制的,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介绍如何规范正确地用药及怎样进行预防发作等知识。患者在病情缓解出院后按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规范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在患者住院期间向患者讲解ACT量表各项的意义及填写,患者出院后以电话形式进行跟踪随访,每周1次。若患者达不到满意的25分,嘱患者进行自检吸入方法是否正确,若吸入方法不正确则予以告知纠正;若吸入方法正确则说明吸入量不足,嘱患者增加吸人量。治疗2个月后复诊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量、清晨呼气流速及气道反应性)。结果A组患者FEV。及清晨PEF均比B组患者改善(P〈0.05),A组患者气道反应性比B组患者减轻(P〈0.01)。结论用ACT评价支气管哮喘控制的好坏并以指导患者治疗用药比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可使患者肺功能得到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