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查寻并记录本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验室检查结果,包括一般情况、入院查体、既往病史、危险因素、合并症、并发症、血清学检查、常规血清生化检查、治疗情况、住院期间死亡情况等。结果 532例AMI患者共有98例合并心力衰竭,占18.42%;将性别、AMI危险因素、既往冠心病病史,恶性心律失常、休克、心肌梗死部位及范围,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各种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休克、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梗、下壁合并后壁右室心梗,是住院病死率的影响因素。详见表1。将上述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休克、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梗是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休克、广泛前壁合并侧壁心梗是AMI合并心力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急诊介入治疗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高危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4年-2001年52例AMI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分析包括发病年龄,时间、症状,梗死部位,并发症,心电图,结果:本组70-79岁年龄组死亡人数最多;多数患者死于冬春季节,凌晨至午间,合并心源性恶心呕吐梗死面积较大;前壁梗死,大面积梗死,合并传导阻滞(CB)、房颤(Af)、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者预后差;本组P波异常者占73.1%,非梗死部位导联ST段压低占86.5%;AMI早期QTc间期延长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高龄,心源性恶心呕吐,前壁梗死,大面积梗死、合并CB、Af、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QTc间期延长可作为AMI预示危险的信号,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闽东医院60例患者梗死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收治的60例梗死前心绞痛与同期住院的无心绞痛病史心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有梗死前心绞痛组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梗死前心绞痛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病死率,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梗死前心绞痛可能通过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侧支循环形成等,减轻了心肌功能异常,对AMI近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期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h之内入本院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水平和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2组:糖代谢正常组:血糖≤6.0mmol/L;糖代谢异常组:血糖〉6.0mmol/L或既往确诊糖尿病者,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糖代谢异常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5),心源性死亡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代谢异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空腹血糖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充血性心衰、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心功能(Killip分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卢艳 《临床医药实践》2003,12(10):784-785
<正> 老年患者(年龄≥7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变化快、处理棘手、病死率高。其死亡原因复杂而多变,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心脏破裂等,是主要的直接致死原因。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后再通治疗及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开展,抗心律失常药、血管扩张剂的广泛应用,AMI患者中死于上述急性并发症的已明显降低。但是我  相似文献   

6.
贾国力  邢程  周倩  高杰 《江苏医药》2015,(2):208-210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初发AMI患者186例分为有IP史(A组,106例)和无IP史(B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瑞替普酶(18mg×2次)静脉注射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峰值及冠状动脉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和近期病死率。结果 A组CK-MB和cTnT峰值较B组低(P<0.05),溶栓再通率及4周时LVEF较B组高(P<0.05),住院期间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较B组低(P<0.05)。A组近期死亡率较B组低(P<0.05)。结论在有IP史的AMI患者,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优于无IP史者。  相似文献   

7.
周雪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08-2209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AMIh患者96例,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心因死亡组和生存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AMI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AMI预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吸烟史、糖尿病、脑卒中病史,前壁梗死、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伴有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以及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治疗;其中吸烟、伴有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高cTnI值是影响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严重并发症以及cTnI值等与AMI预后关系密切,重视并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是改善AMI预后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休克(CS)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并发症之一,是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60%~80%[1],预后差。目前证实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LVEF)<40%、既往糖尿病史等与AMI病死率增加有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将71例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组(老年组)和〈60岁组(对照组),收集其性别结构、基础病变和临床特点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患者的比例及糖尿病、不典型症状者、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死亡率亦高(P〈0.05),老年组前壁加下壁心梗、无Q波性心肌梗死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人AMI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蒲月英  张万超  张梅 《中国医药》2011,6(5):522-523
目的 对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和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比较.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51例,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症状分成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组(28例)和有典型胸痛组(123例),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特征观察比较.结果 与典型胸痛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组发病年龄较大[(68.4±8.9)岁比(61.2±7.6岁)],女性占的比例较大(42.8%比30.8%),伴有糖尿病者较多(39.3%比23.6%),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者较多(32.1%比16.3%),非sT段抬高及多部位心肌梗死较多[分别为42.9%(12例)比20.3%(25例)、25.0%(7例)比18.7%(23例)],院前延误时间较长[(6.7±2.8)h比(4.2±1.2)h],接受再灌注治疗者较少[60.7%(17例)比76.4%(94例)],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低(42.9%比56.9%),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者较多[分别为39.3%(11例)比31.7%(42例)、35.7%(10例)比26.0%(32例)、14.3%(4例)比8.1%(10例)],住院病死率高(17.9%比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冠心病家族史、烟酒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及单部位梗死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无胸痛症状人群比有胸痛症状的人群年龄较大,并发症较多,非ST段抬高及多部位心肌梗死较多,就诊较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及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98例中正常血尿酸133例,高血尿酸65例.高血尿酸组CK-MB峰值较高,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1或P<0.05).结论 高血尿酸与AMI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及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颤动(AF)的持续时间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用ROC分析确定房颤持续时间对预后影响的时间点。在298例AMI并发AF的患者中,对比心房颤动持续时间AF<7小时130例与AF≥7小时168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持续时间AF≥7小时患者特点是高龄、严重的心衰。且住院期间心衰、心源性休克、梗死后心绞痛及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心房颤动持续时间AF<7小时患者(P<0.05)。结论AF持续时间≥7小时可能是AMI并发A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阿娣  陆也福 《上海医药》2001,22(6):270-271
目的回顾性地了解无论是否伴有糖尿病,血糖浓度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及心梗后心衰、心源性休克的影响.方法心肌梗死住院病人100例,将入院时血糖浓度<6.6mmol/L作为A组,血糖浓度在6.6~11.1mmol/L者作为B组,血糖浓度>11.1mmol/L作为C组,分别计算各组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的百分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心衰发生率为10.71%,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3.57%,住院病死率为3.57%;B组心衰发生率为41.18%,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29.41%,住院病死率为26.47%;C组心衰发生率为52.63%,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为31.58%,住院病死率为26.32%.B组、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而B组与C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糖浓度增高,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也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压骤然升高会造成粥样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血压的AMI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期病死率高[1].可见高血压不仅是AMI发病因素,也是AMI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重视AMI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提高护士对伴高血压史AMI护理的认识,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急性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巨岚  张晓俊 《河北医药》2007,29(4):309-310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9例非糖尿病(DM)的AMI患者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并根据血糖测定结果,分Ⅰ组:空腹血糖≤6.1 mmol/L、Ⅱ组:6.1 mmol/L<空腹血糖≤7.8mmol/L、Ⅲ组:空腹血糖>7.8mmol/L,进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观察3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等情况.结果 99例AMI患者急性期出现高血糖33例,发生率为33.3%,应激性高血糖组(Ⅲ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体克及死亡发生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Ⅰ、Ⅱ组)高,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AMI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其死亡及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严重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压骤然升高会造成粥样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高血压的AMI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期病死率高[1]。可见高血压不仅是AMI发病因素,也是AMI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重视AMI患者的既往史和现病史,提高护士对伴高血压史AMI护理的认识,增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急性期病死率。1临床资料2002年12月~2004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457例脑血栓患者中发生AMI3例,年龄分别为53~70岁,男2例,女1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其…  相似文献   

17.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SHG)对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非糖尿病(DM)AMI患者80例,依据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分组,血糖≥8mmol/L者为SHG组,血糖〈8mmol/L者为非SHG组。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情况。结果SHG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分别为35%、38%、19%和31%,均显著高于非SHG组(13%、17%、2%和11%)(均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佳,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病症之一,在中老年中发病率很高,病死率为10%~1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相继出现了≥2个合并症。最常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西宁地区海拔2226m,缺氧、寒冷、干燥等因素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病死率高的原因之一。为提高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ST段抬高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治疗后的临床预后,评价ST段的早期恢复程度反映心肌水平再灌注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46例初发ST段抬高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心前导联中ST段抬高最显著的单个导联,测量治疗后ST段下降的最大比率(ST resolution,STR)[1],根据治疗后ST段下降的幅度分成ST段完全恢复(STR≥70%)或明显恢复(70%>STR≥50%)组(A组),ST段无恢复(STR<50%)组(B组),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 A组26例,出现心功能Killip Ⅲ~Ⅳ级的1例,住院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1例.随访中发现左室扩大5例,心力衰竭再入院1例.B组20例,出现心功能Killip Ⅲ~Ⅳ级的10例,住院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0例,随访中发现左室扩大10例,心力衰竭再入院5例.2组间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早期ST段的下降幅度(STR≥50%)可作为反映心肌水平再灌注治疗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曲雷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33-234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糖水平分为Ⅰ组(应激性高血糖组)30例,Ⅱ组(无应激性高血糖组)28例,并对两组患者的LVEF及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以及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组的LVEF明显低于Ⅱ组,Ⅰ组的CK—MB酶峰水平明显高于Ⅱ组.I组CK—MB达峰值时间明显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发生住院期间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死亡的心脏事件均明显多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