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CerbB-2、p53两种癌基因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组织,并选择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erbB-2、p5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有关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CerbB-2在正常宫颈上皮、CIN和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26.7%、66.7%;p53分别为0、13.3%、68.9%.从正常宫颈上皮到CIN到宫颈鳞癌,CerbB-2和p53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CerbB-2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脉管浸润和浸润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阳性表达率仅与病理分级相关(P<0.05);CerbB-2和p53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rbB-2和p53的表达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TIMP-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46例宫颈鳞癌,34例宫颈原位癌(CINⅢ)和20例正常宫颈上皮(NCE)组织中TIMP-1、TIMP-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宫颈鳞癌、原位癌和正常宫颈上皮中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3%(25/46)、73.5%(25/34)和20.0%(4/20)。TIMP-2为60.9%(28/46)、50.0%(17/34)和20.0%(4/20)。TIMP-1和TI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鳞癌组及原位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宫颈鳞癌患者中,TIMP-1和TIMP-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2在宫颈鳞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阳性表达率较有转移患者高(P<0.05),而TIMP-1未发现此现象。结论:TIMP-1和TIMP-2在子宫颈鳞癌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1和GST-π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30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1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P-gp阳性表达率为83.3%,显著高于化疗前55.5%(P<0.05);化疗前P-gp阴性患者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有效率64.1%(P<0.05)。②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率为83.3%,显著高于化疗前60%(P<0.05);化疗前P-gp阴性患者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有效率66.7%(P<0.05)。③化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中MR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86.7%和93.3%,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前P-gp阴性、阳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6.9%,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和GST-π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商素洁  邱建敏  商华 《河北医药》2012,34(11):1608-1610
目的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CIN 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沈建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603-1604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Fas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OX-2和Fas在45例宫颈癌和2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鳞癌COX-2的表达率(64.4%,29/45)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as的表达率(42.2%,19/45)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84.0%,2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Fas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COX-2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5);有淋巴结转移Fas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癌(P<0.05).COX-2与Fas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01,P<0.05).结论 COX-2和Fas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DM2、PTEN及P53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宫颈鳞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方法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集50例宫颈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5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DM2、PTEN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癌旁非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MDM2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MDM2、PTEN及P53在宫颈黏膜从良性病变到癌前病变到癌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中磷酸化 JAK 激酶 2(P-JAK2)、 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 3(P-STAT3)及突变型 p53 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宫颈鳞癌 (SCC 组) 57 例、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LSIL 组) 36 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HSIL 组) 30 例和正常宫颈 (NC 组) 30 例为研究对象, 检测各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情况, 行 HE 染色、 免疫组化检测 P-JAK2、 P-STAT3 及突变型 p53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 SCC 组的 HRHPV 感染率、 P-JAK2 阳性表达率高于 HSIL 组、 LSIL 组及 NC 组(P<0.05 )。(2) SCC 组的 P-STAT3、 突变型 p53 阳性表达率高于 LSIL 组、 NC 组(P<0.05 ), 与 HSIL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SCC 组的 P-JAK2 和 P-STAT3 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 FIGO 分期、 组织分化、 淋巴结转移、 HR-HPV 感染亚组中有明显差异(均 P<0.05); 突变型 p53 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的 FIGO 分期、 HR-HPV 感染亚组中具有显著差异 (P<0.05)。(4) SCC 组中 P-JAK2 与 P-STAT3、突变型 p53 的阳性表达率、 HR-HPV 感染率均呈正相关(P<0.05), P-STAT3 与突变型 p53 的表达率、 HR-HPV 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 突变型 p53 表达与 HR-HPV 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 P-JAK2、 P-STAT3 与突变型 p53 蛋白在 SCC 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及上皮内瘤变组, 三者可能与 HR-HPV 感染、 宫颈鳞癌发生、 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浸润性宫颈鳞癌(ISCC)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31/33感染及P53、MDM2、P16INK4A蛋白的表达,研究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照检测106例ISCC、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0名正常宫颈鳞状上皮(NCE)中HPV16/18、31/33和P53、MDM2、P16INK4A的表达,应用SPSS12.5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HPV16/18、31/33和P53、P16INK4A蛋白在ISCC的表达高于CIN和N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31/3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16INK4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MDM2蛋白与临床各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高危HPV和突变型P53起重要作用,p53的下游基因MDM2是作为癌基因在宫颈鳞癌恶性进展过程中起作用,而p16INK4A可能不是单纯作为抑癌基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TEN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炎组织、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0例浸润宫颈癌组织中PTEN基因和p53的表达.结果 PTEN在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浸润性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2%、73.33%、40%、36.67%,表达率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宫颈癌p53阳性的中PTEN缺失为70.83%,而p53阴性PTEN的缺失为61.5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宫颈CIN中PTEN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PTEN 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和磷酸脂酶(PTEN)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舌鳞癌组织中PTEN和FAK的表达;10例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 FAK在舌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8.95%)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00%)(P<0.05);FAK在舌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关系(P值均<0.05),而与年龄和烟酒嗜好之间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TEN在舌鳞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1.40%)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00%)(P<0.05);PTEN在舌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P值均<0.05),而与年龄、烟酒嗜好没关系(P>0.05)。PTEN与FAK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表达下调引起FAK过度表达,二者可能在舌鳞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MP-2、TIMP-2在口腔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为口腔鳞癌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口腔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OSCC中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1),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和10%,深层浸润的口腔鳞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浅层浸润的口腔鳞癌组织(P<0.05)。TIMP-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正常口腔黏膜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为40%。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层浸润的口腔鳞癌组织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浅层浸润的口腔鳞癌组织(P<0.05)。MMP-2和TIMP-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MMP-2和TIMP-2表达之间的平衡在口腔鳞癌侵袭转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结论 MMP-2、TI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密切相关。提示MMP-2有促进肿瘤浸润转移的作用。TIMP-2有抑制肿瘤浸润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EGFR 在宫颈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及淋巴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88例宫颈浸润癌,3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例正常宫颈组织及 14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 EG FR 。 CIN ,20结果 正常宫颈鳞状上皮 EGFR 阳性率为 15%,CIN Ⅰ、CIN Ⅱ和 CIN Ⅲ EGFR 阳性率分别为 55.6%、50.0%和 73.3%,鳞癌为 42.6%,腺癌为 20%。其中宫颈鳞癌及 CIN 各级较正常宫颈 EGFR 阳性率显著增高(P <0.05)鳞癌较腺癌显著升高 ,(P <0.05) ;鳞癌与 CIN 各级间 EGFR 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 (P>0.05) ;宫颈鳞癌 EGFR 表达与癌组织分级有关,其高分化( ) GI 、中分化( Ⅱ)和低分化( Ⅲ)宫颈癌 EGFR 阳性率分别为 64.3%、59.1%和 18.8%,其中 GI和 G Ⅱ较 G Ⅲ有显著 G G差异性(P <0.05) 。有淋巴转移宫颈癌原发灶中 EGFR 的阳性率为 71.4%,较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灶的 35.2%有显著差异性 (P <0.05),比较同一病例原发灶及转移灶间 EGFR 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经等级相关检验显示两者EGFR 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 <0.05。结论 EGFR 可能与宫颈鳞癌发生有关,尤其在癌变前期和癌变初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21WAF1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以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50例宫颈鳞癌和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42.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3.33%(P<0.05);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6.67%(P<0.05)。p21WAF1与p53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结论 p21WAF1蛋白的低表达和p53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4.
PIE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PTEN和P53蛋白表达及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宫颈鳞癌组织及3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50例正常宫颈组织PTEN和P53的表达.结果 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20例PTEN阳性表达占40%(20/50),31例呈P53阳性表达占62%(31/50);30例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中,21例呈PTEN阳性表达占70%(21/30),10例呈P53阳性表达占30%(10/30).5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TEN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0/50)和0%(0/50);PTEN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P<0.05),P53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P<0.05).结论 PTEN和P53可能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和P53检测为进一步阐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寻找有效地抑制宫颈癌的演进途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桩蛋白(Paxillin)、突变型p53蛋白(mutant-p53,mt-p53)在人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20例肺癌、80例癌旁无癌浸润肺组织、53例正常肺组织的Paxillin和mt-p53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癌旁无癌浸润肺组织和正常肺组织Paxill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47/120)、81.3%(65/80)、83.3%(44/53),三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t-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65/120)、7.5%(6/80)、0.0%(0/53),三者的阳性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癌组织中Paxillin的阳性表达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mt-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及淋巴转移呈正相关(P<0.05)。Paxillin、mt-p53阳性表达率与肺癌术后3年生存率之间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Paxillin与mt-p53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检测肺癌组织中Paxillin、mt-p53对判断肺癌的恶性程度、淋巴转移趋势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和MDR基因激活之间相互诱导、调控和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我院50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胃癌中P-gp、MR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29/50)、40%(20/50)、86%(43/50)、68%(34/50)、44%(22/50)。P-gp与胃癌组织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MRP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GST-π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与TNM分期无关(P>0.05);Topo-Ⅱ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P53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gp、Topo-Ⅱ与P53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P-gp、GST-π、Topo-Ⅱ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gp、GST-π表达率较高,而Topo-Ⅱ表达降低,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化疗容易耐药,预后较差;(2)P-gp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P-gp表达增高,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较晚分期是影响胃癌化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胃癌中P-gp、Topo-Ⅱ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胃癌中P53基因突变与多个MDR基因激活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P53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法对53例不同分化的宫颈鳞癌组织及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进行EGFR和P53检测。结果1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未发现P53和EGFR阳性表达,53例宫颈鳞癌中EGF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0%(26/53)和47.2%(25/53),阳性表达的EGFR定位于肿瘤组织的细胞膜或细胞浆,P53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EGFR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有关,提示P53蛋白和EGFR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IF-1α仅和VEGF在11例正常宫颈组织,32例宫颈鳞状上皮非典型增生和48例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特点及相关性.结果:HIF-1α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15.6%(5/32)和47.9%(23/48),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21.9%(7/32)和54.2%(26/48),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化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率高于高-中分化鳞癌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鳞癌组织(P<0.05).鳞癌组织中HIF-1α、VEGF的表达之间存在明显关系(P<0.05).结论:HIF-1α、VEGF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IF-1α可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形成及其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dm2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 epithelialneo plasia,CIN)和宫颈鳞癌、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143份宫颈石蜡标本中mdm2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慢性宫颈炎相比,mdm2蛋白及p53蛋白在宫颈腺癌及鳞癌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57 例p53 蛋白阴性染色中,mdm2蛋白阳性染色达51例(占89.47%),其列联系数r=-0.75。结论mdm2 蛋白的表达与p53 蛋白的积聚呈负相关;mdm2蛋白与p53 蛋白参与了宫颈癌前病变和浸润癌的发病;mdm2 蛋白和p53 蛋白联合检测可能对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7例胃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XCR4和VEGF-C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XCR4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7%,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54.2%,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5.6%,有显著性差异(P<0.01)。腹膜转移组表达率为78.4%,无腹膜转移组表达率为26.5%,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4%,其中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48.2%,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为21.8%,二者差异显著(P<0.01)。腹膜转移组表达率为27.0%,无腹膜转移组表达率为33.5%,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CXCR4阳性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胃癌CXCR4和VEGF-C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和腹膜转移密切相关,与胃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肿瘤浸润深度、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CXCR4和VEGF-C的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转移与复发的一个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