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在不同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107例乳腺疾病患者中包括普通性导管增生(UDH)33例、不典型性导管增生(ADH)20例、导管原位癌(DCIS)34例,不同病变与浸润性导管癌(IDC)2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CK5/6、CK34βE12、CK19、CK8/18、SMA、ER、c-erbB-2的表达。结果:CK5/6和CK34βE12在ADH、DCIS、IDC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UDH(P〈0.01);CK19、CK8/18在各组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SMA在良性的肌上皮中表达,部分高级别DCIS中灶状缺如,在IDC中缺如。ER、c-erbB-2在不同疾病中表达模式不同。结论:CK5/6和CK34βE12的表达率有助于UDH与ADH和DCIS的鉴别;细胞角蛋白结合SMA、ER、c-erbB-2的表达可辅助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细胞角蛋白对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级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克隆组成,以判断病变是否为肿瘤性增生。方法选取80例女性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普通导管增生(uDH)20例,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FEA)15例,非典型导管增生(ADH)20例,导管内原位癌(DCIS)25例,另外选取20份正常乳腺组织作为对照,应用显微切割技术分离所需病变,提取基因组DNA,经甲基化敏感的HhaI消化,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雄激素受体(AR)基因,应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AR基因的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结果100例标本中91例扩增成功;所有的DCIS均为单克隆性增生,所有正常组织和大多数的UDH(94%,17/18)为多克隆性增生,27Voo(3/11)的FEA及71%(12/17)的ADH为单克隆性增生。结论大部分的ADH及部分FEA,所有的DCIS为单克隆性增生,为肿瘤性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上皮标记物P 63、高分子细胞角蛋白34βE 1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乳腺良恶性上皮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组织化学法(LSAB)检测肌上皮标记物P 63、高分子细胞角蛋白34βE 1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45例乳腺肿瘤性增生病变、10例导管内癌及原位乳头状癌,26例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良恶性上皮性病变的关系及意义。结果:在45例肿瘤性增生病变、10例导管内癌及原位乳头状癌中,肌上皮表达均为阳性,26例浸润性癌,肌上皮均为阴性。34βE 12的表达率及其强度在良性病变与癌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良性病变与癌组之间,PCNA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 63、34βE 12可作为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良性病变的标记物,而PCNA阳性表达,反应细胞增殖活性高,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APC)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水平,探讨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检测17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 NBT),27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 UDH),13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 ADH),20例乳腺原位导管癌( DCIS)及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IDC)标本中APC基因的甲基化率,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QPCR)检测26例IDC中APC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析APC基因甲基化对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ADH、DCIS及IDC标本APC甲基化率高于NBT及UDH标本(P<0.05);IDC标本APC甲基化水平高于ADH与DCIS标本(P<0.05),APC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NBT标本(P<0.05);APC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APC基因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0469, P<0.05)。 IDC中APC基因甲基化状态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 APC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及其导致的mRNA表达下调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英 《江西医药》2011,46(11):1047-104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平滑肌肌动蛋白SMA、ER、PR、P63、3413E12和CK5/6进行染色。结果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其中7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6例为非典型性乳头状瘤,23例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结论乳腺管内乳头状肿瘤有特定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标记SMA、P63和CK5/6对其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分子量角蛋白(34 β E12),CK19及TPO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5例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病变中高分子量角蛋白(34 β E12)、CK19及TP0表达情况.结果 34 β E12、CK19及TPO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与3.3%(P<0.01),84.2%与16.7%(P<0.01),10.5%与96.7%(P<0.01).结论 34 β E12,CK19及TPO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增生病变的诊断。方法借助免疫组化检测对普通型导管增生(UDH)、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和导管原位癌(DCIS)等病变进行分析。结果形态学改变基础上,适当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作出正确诊断。结论正确使用免疫组化检测在原位癌、导管内上皮增生及微小浸润诊断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s,IDPN)的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探讨其诊断。方法根据WHO分类(2012)有关标准,筛选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82例,对上述病例进行HE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选用的一抗有CK5/6、CK34p El2、CK8、SMA、p63、CD10。结果 82例IDPN患者中导管内乳头状瘤(IDPMa)64例,乳头状瘤伴ADH和DCIS 1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IDPC)6例。IDPN在形态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和间质增生,以及继发病变等,这些使病灶呈现异常复杂的多样性。免疫组织化学SMA均为强阳性,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63和CDl O的染色分布在IDPMa与IDP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细胞角蛋白(CK5/6)染色显示良性病变的表达呈镶嵌状阳性表达,在IDPC中表达明显减少或缺如,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IDPN是一组组织学改变复杂的疾病,应注意其诊断标准的掌握。肌上皮、细胞角蛋白和腺腔上皮标志物联合应用在该组复杂病变中有很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岷  张志红  黄铁生 《江苏医药》2008,34(7):671-673
目的 研究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样本中位于3p、17p和17q的5个微卫星DNA(MS)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的频率和模式.方法 采用手要显微切割技术分离HE染色乳腺病理切片病变细胞和正常细胞.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3S1029、D3S1300、TP53、D17S579、D17S855目的 DNA片段.结果 UDH组D3S1029、D17S855位点LOH频率分别为9.1%和8.3%;ADH组D3S1029、D3S1300、D17S579和D17S855位点LOH频率分别为25.0%、18.2%、10.0%和16.7%,TP53位点未见LOH;IDC组5个MS位点的LOH频率均大于25%.UDH组与ADH组、ADH组与IDC组发生一个MS位点LOH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H组与IDC组、ADH组与IDC组在多个MS位点发生LOH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DH组与ADH组、UDH组与IDC组总LOH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个MS位点的LOH频繁发生于散发性乳腺癌;部分UDH、ADH发生D3S1029、D3S1300、D17S579、D17S855位点的LOH,是否作为乳腺癌前损伤恶变风险的分子标志,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前列腺癌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在病理学研究基础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04S、P63和CK34βE12在各类前列腺病变中的表达。结果50例前列腺癌,病理形态学表现结构异常,基底细胞消失,核仁明显增大,间质浸润,出现腺腔内黏液,嗜酸性结晶体等;免疫组化显示:P504S阳性率96%,CK34βE12阳性率16%,P63均阴性。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存在基底细胞层;P504S均显示阴性,CK34βE12阳性率94%,P63阳性率98%。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20例,可见少数腺上皮细胞核仁增大,基底细胞程度不同的间断缺失;P504S阳性率为20%,CK34βE12阳性率70%,P63阳性率为90%。结论前列腺癌临床病理诊断中,联合检测P504S、P63和CK34βE12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上皮癌变过程中微血管的分布特点及转录因子Etsl和其下游蛋白MMPI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乳腺18例(NB组)、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20例(UDH组)、非典型增生29例(ADH组)、导管原位癌15例(DCIS组)和浸润性导管癌70例(IDC组)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转录因子Ets1和其下游蛋白MMP1的表达,并应用CMIAS计算机辅助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34标记的MVD随着导管上皮增生病变程度的加重依次增加,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转录因子Ets1和其下游蛋白MMP1在ID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均P<0.01),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P<0.01);IDC组中CD<,34>标记的MVD与Ets1和MMP1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57和0.60,均P<0.01).结论:Ets1可能是调控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CKl9及TP0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5例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病变中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CKl9及TP0表达情况。结果34βE12、CKl9及TP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及滤泡性腺瘤伴乳头状增生)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9.5%与33%(P〈0.01),84.2%与16.7%(P〈0.01),10.5%与96.7%(P〈0.011。结论34βE12,CKl9及TP0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的诊断与答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DH)误诊情况,总结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近10年最终确诊为ADH的病理20例存档切片,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在20例ADH中,有13例误诊为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占65%,7例误诊为普通型导管上皮增生(UDH),占35%。结论①取材不充分,观察不全面是误诊的原因之一。②ADH与低级别的DCIS极难鉴别,要严格按照权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CK34βE12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方法。方法选择子宫内膜病变蜡块标本158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染色观察,根据病变性质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K34βE12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普通性增生性病变组为90.36%(75/83),其中,单纯性增生组为93.02%(40/43)、腺囊性增生组为87.50%(35/40)、非典型增生组为76.74%(33/43);子宫内膜腺癌组为9.38%(3/32)。CK34βE12阳性表达率普通性增生性病变组高于子宫内膜腺癌组,非典型增生组高于子宫内膜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普通性增生性病变组CK34βE12阳性表达率高于非典型增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5)。结论CK34βE12检测可作为鉴别诊断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上皮癌变过程中微血管的分布特点及转录因子Ets1和其下游蛋白MMP1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乳腺18例(NB组)、导管上皮普通性增生20例(UDH组)、非典型增生29例(ADH组)、导管原位癌15例(DCIS组)和浸润性导管癌70例(IDC组)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转录因子Ets1和其下游蛋白MMP1的表达,并应用CMIAS计算机辅助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34标记的MVD随着导管上皮增生病变程度的加重依次增加,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转录因子Ets1和其下游蛋白MMP1在IDC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均P〈0,01),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55,P〈0.01);IDC组中CD。标记的MVD与Ets1和MMP1均有相关性(r分别为0.57和0.60,均P〈0.01)。结论:Ets1可能是调控乳腺癌血管生成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K34βE12和HS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0例甲状腺腺瘤及10例甲状腺腺瘤旁正常组织中CK34βE12和HSP27的表达水平,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分析CK34βE12和HSP27表达的关系.结果:CK34βE12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中未见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为4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K34βE12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1);HSP27在正常甲状腺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0.00%,在甲状腺腺瘤中阳性表达率为40.0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表达率为7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HSP27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31).CK34βE12和HSP2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94,P<0.05).结论:HSP27和CK34βE12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两者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及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C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5例乳腺PSCC患者的临床特点,肿瘤大体和镜下特征,免疫组化结果,及患者的预后.结果 5例女性患者发病年龄38~78岁,多表现为无痛性乳腺肿块,腋窝淋巴结均无转移.免疫组化:雌激素(ER)、孕激素(P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阴性表达,p63、细胞角蛋白(CK)5/6及高分子量角蛋白(34βE12)均阳性表达.随访4例,1例术后9年死亡,3例随访6~9个月至今情况良好.结论 乳腺PSCC有不同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HE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确诊需经严格的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 NOEY2基因在乳腺癌发生不同阶段的甲基化状态及其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mRNA 表达水平,探讨 NOEY2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手术切除乳腺的女性患者标本,其中 IDC 组46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UDH)组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NBT)组20例,乳腺原位导管癌( DCIS) 组20例,乳腺非典型导管增生( ADH)组13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MSP)检测 NOEY2基因的甲基化率及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 PCR 检测30例 IDC 中NOEY2基因的 mRNA 相对表达量,分析 NOEY2基因甲基化对其 mRNA 表达的影响。结果 IDC 组的完全甲基化率高于 NBT 及 UDH 组(P <0.01);NOEY2基因完全甲基化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P <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ER、PR、HER2无相关性(P >0.05);完全甲基化的 IDC 标本 NOEY2 mRNA 表达量低于部分甲基化的IDC 标本(P <0.05);IDC 中 NOEY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 NOEY2基因 mRNA 表达量呈负相关( r =-0.659,P <0.05)。结论 NOEY2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及其导致的 mRNA 表达下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8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病理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组80例乳腺导管增生性病变患者,20例为普通型增生,患者年龄在2255岁,平均(31.6±3.6)岁,12例为不典型增生,年龄在4055岁,平均(31.6±3.6)岁,12例为不典型增生,年龄在4061岁,平均(52.6±4.0)岁,平坦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6例,年龄在4161岁,平均(52.6±4.0)岁,平坦状上皮不典型增生16例,年龄在4162岁,平均(54.7±4.1)岁,导管原位癌32例,年龄在3062岁,平均(54.7±4.1)岁,导管原位癌32例,年龄在3070岁,平均年(50.2±2.4)岁。结论对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分析主要是依照细胞核的间变程度,同时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变情况,钙化情况以及组织结构等,其诊断标准较为明确,简单易懂,实用性较强,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CK5、CK8和Oct-4在乳腺上皮良、恶性增生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作为标记物分析乳腺导管上皮干细胞分化及演变规律,对41例人乳腺导管上皮良、恶性增生病和10例正常人乳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Oct-4、CK5和CK8的表达,嘘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K5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病及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任部分乳腺侵袭性导管癌中,CK5阳性染色主要集中在外层尚未侵袭的基底层细胞中,在肿瘤细胞中没有表达或很少表达;CK8主要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在基底层细胞中完全小表达;Oct-4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病及乳腺侵袭性导管癌中均有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381)。结论:成人乳腺上皮细胞谱系分化进程中,CK5表达下调,最终缺失,被CK8取代,表明乳腺上皮恶性转化时趋向腺系分化的方向发展;表达Oct-4基因的成人乳腺上皮细胞可能具有定向干细胞的分化特征,是癌变起源的靶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