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9mTC—RBC显像诊断和定位胃肠道出血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竞英  周前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4,14(3):134-136,T009
用99mTC-RBC显像诊断和定位胃肠道出血(周期有其他各项检查确诊)者43例。按病情分急、慢性出血组,出血部位诊断准确率急性出血组为100%,慢性出血组为87.9%,明显高于其他方法。该方法简便、无创、灵敏、特异、准确,应列为诊断胃肠道出血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17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患儿作了(99m)TcO4腹部显像.结果显示9例手术证实为Meckel憩室的患儿中8例腹部有异常放射性浓聚,1例阴性.1例肠重复畸形,其腹部也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另有升结肠息肉,出血性小肠炎.慢性结肠炎等7例均呈阴性.其诊断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0.0%、100.0%及94.1%,表明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消化道出血是一种简便、安全、准确性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99m)Tc-MIBI肺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9mTc-MIBI对41例肺肿瘤病人进行肺肿瘤显像.肺癌组30例,良性病变组11例,结果发现血流灌注异常占70%.通过计算延迟静态T/N比值和摄取指数,其灵敏度均为86.7%.特异性分别为90.9%和81.8%.认为99mTc-MIBI肺肿瘤显像对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25例临床怀疑为骨关节感染的病人分别进行99mTc-亚甲基二膦酸(MDP)骨显像和99mTc-6-甲基丙二胺肟(HMPAO)-白细胞显像.结果表明:99mTc-MDP骨显像在临床怀疑为感染的部位出现了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区,其中3例在其他部位也出现了与骨折、无菌性坏死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关的异常放射性浓聚区.99mTc-HMPAO-白细胞显像19例真阳性,4例真阴性,2例假阴性,无1例假阳性.2例假阴性病人有长期使用抗生素史.99mTc-HMPAO-白细胞显像诊断感染的灵敏度为90.5%,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2%,它为临床疑有骨关节感染病人的诊断提供了一种非创伤性的方法,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10例应用99mTc-RBC显像诊断并经手术对照的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提示99mTc-RBC显像对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小肠出血优于其他检查,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但由于病变部位出血,溢到肠腔内的标记红细胞随肠蠕动弥散.或由于结肠游离移位造成显像部位与病灶部位不符,定位诊断有一定困难,放手术时应全面探查肠道,并警惕有胆道出血之可能.  相似文献   

6.
^99Tc^m—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99Tc^m-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4例小肠出血患者行^99Tc^m-RBC显像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9Tc^m-RBC显像诊断小肠出血阳性率95.3%,定位诊断率84.4A%,特异性88.5%。结论增加捕捉时机是提高^99Tc^m-RBC显像定位诊断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99Tcm-RBC连续减影显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99Tc^m-RBC连续减影显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2例疑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99Tc^m体内标记RBC消化道出血显像。5min/帧,连续采集60min,得到12帧常规非减影图像(CNS),用计算机以t 5min为时间轴对其作连续减影处理,得到11帧减影图像(SSS)。若早期显像结果为阴性或疑有再出血时行3,6或24h延迟显像。比较SSS和CNS的定性及定位诊断效能。结果图像以30,60min及24h内3个时间段进行分析。SSS的灵敏度分别为87.1%(30min)和91.9%(60min),明显高于CNS的56.4%(30min)和62.9%(60min)。24h延迟显像CNS的灵敏度增至85.4%。两种方法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SSS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2.8%,明显高于CNS的73.8%。结论 ^99Tc^m-RBC连续减影显像较常规非减影显像能更早期、更准确地对微量消化道出血作出定性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8.
对10例(20个髋)正常人和28例(35个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FHIN)病人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显像因子分析,并与骨SPECT显像和骨三时相显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FHIN病人病变股骨头的骨因子图像表现为明显浓聚,随病情加重股骨头影像增大,且逐渐增浓.Ⅰ、Ⅱ期AFHIN病人软组织因子图像无异常,Ⅲ期以上者的软组织因子图像可见髋关节处有明显浓聚.对Ⅰ、Ⅱ期AFHIN病人诊断的灵敏度以因子分析图像最高,为76.47%.SPECT为52.94%,骨三时相显像为35.29%.而三者对Ⅲ期以上AFHIN的灵敏度基本一致.故放射性核素显像因子分析不但可以早期诊断AFHIN,而且对该病的分期判定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226例手术病理证实放射性核素99mTc-PMT肝细胞癌阳性显像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以探讨该方法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价值.其中159例肝细胞癌,91例于延迟显像显示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等于或超过正常肝组织,阳性率为57.2%,特异性为92.5%.检出的肝肿瘤最小直径为1.2cm,肿瘤浓聚放射性药物的能力与AFP值和肝硬化存在与否没有相关性(P>0.05).结果证实99mTc-PMT显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99m)Tc-MIBI肺三相显像诊断肺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0例肺部肿瘤(恶性38例,良性12例)进行了肺三相显像,并与X线胸片、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灵敏度为86.8%(33/38),特异性75%(9/12),准确率84%(42/50),对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特异性100%.表明99mTc-MIBI对肺癌有较强的亲和性,对肺部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肺通气/灌注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诊断中的价值及国人肺动脉血栓栓塞后肺血流灌注受损情况和受累肺段、肺叶的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前瞻性描述性研究方法,将明确诊断为PTE的519例患者分为大面积、次大面积PTE组(249例)和非大面积(不含次大面积)PTE组(270例)。对519例急性PTE患者均进行了肺V/Q显像,其中有773例次与CT肺动脉造影(CTPA)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前行肺V/Q显像和CTPA的PTE患者中,PTE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3.3%和89.3%(P〉0.05);急性大面积和次大面积PTE组的检出率分别为86.9%和100%(P〈0.001);急性非大面积PTE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8.2%和77.5%(P〈0.001)。肺V/Q显像示病变分布的特点为:右肺多于左肺,下叶多于上叶,背段多于前段。肺V/Q显像与CTPA的符合率比较:肺高于肺叶,肺叶高于肺段,溶栓组高于抗凝组。结论 肺V/Q显像在急性PTE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价值,与CTPA联合应用,可起到决定性的诊断作用。PTE患者肺内血栓的分布特点符合“浓度守衡定律”。  相似文献   

12.
在怀疑心肌缺血而施行201T1心肌断层显像的1234例病人中有98例显示出心肌弥漫性清除率降低(DSWO),占7.9%.这98例中的58例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心肌显像与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提示DSWO多见于多支病变,但也可见于一支病变及冠状动脉狭窄<75%的病例.另外,在冠状动脉疾病组中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者较多见,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数目的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故考虑除心率减慢外,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凡可引起心肌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疾病也可能是促进DSWO出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肺灌注显像结合X线胸片诊断急性肺栓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肺灌注显像/x线胸片检查(Q/X)替代肺灌注/通气显像(Q/V)用于急性肺栓塞诊断的可行性。方法72例疑诊急性肺栓塞,且肺灌注显像显示至少有一个肺段灌注缺损的患者,24h内行x线胸片检查和肺通气显像,比较Q/X和QIV的诊断符合率和准确性。结果Q/x与Q/V结果的符合率为84.7%,Q/x对Q/V的阳性预测值为83.7%,阴性预测值为87.0%。在该组病例中,Q/X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为94.9%,特异性为63.6%,准确性为80.6%;而Q/V则分别为94.9%,78.8%和87.5%。5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Q/X均显示不匹配,而Q/v均显示匹配,两者结果不同。结论对于多数疑诊急性肺栓塞患者,Q/X可以替代Q/v用于诊断,但对于COPD患者应选择Q/V。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结合卧式踏车运动试验,对15例正常人及42例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EDVI)、收缩末容积指数(ESVI)及收缩血压/收缩末容积(P/ESV)等血液动力学参数的运动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正常人运动时EDVI增加,ESVI降低;冠心病患者EDVI增加,ESVI增加.劳累性心绞痛病人EDVI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正常人及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以P/ESV表示左室收缩末压力-容积关系,其运动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5%,特异性93%,准确性95%.  相似文献   

15.
核素骨显像中单个病灶临床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对骨显像中单个病灶的诊断提出较为合理的分析程序。方法 采用常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对获得最后诊断的346例骨显像中单个病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单个病灶在2465例骨显像中的发生率为15.3%(378/2 465例)。(2)有肿瘤病史的282例患者中,骨转移诊断率为24.8%(70/282例);无肿瘤病史的64例患者中,骨转移诊断率为6.3%(4/64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总骨转移诊断率为21.4%(74/346例)。(3)在有肿瘤病史患者中,单个病灶的骨转移率分别为:肺癌36.1%(22/61例),乳腺癌23.8%(20/84例)、前列腺癌17.2%(5/29例),泌尿系统肿瘤22.2%(4/18例),消化系统肿瘤16.9%(10/59例),其他肿瘤29.0%(60/64例)单个病灶主要是良性病灶。(5)就解剖部位;脊柱的骨转移率为30.0%,骨盆为34.2%,颅骨为36.4%,其他骨为10.8%,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骨转移最好发部位为脊柱和骨盆;应注意“冷”区和条索状病灶,单个病灶的骨转移率分别为70.6%和78.6%;得出了单个病灶临床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6.
心肌灌注门控断层显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99mTc-甲酯异两基异腈(CPI)对23例行心肌灌注门电路触发断层显像研究,能清楚地显示心肌边缘、厚度和放射性分布.经与静息断层比较,门控断层可显著提高缺血心肌节段的诊断灵敏度,检出率提高17.7%(P<0.01).经计算机处理可获得左心室收缩分数,与核素平衡法门电路心血池显像(r=0.7054,P<0.01)和超声心动图法(r=0.6812,P<0.05)测得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有意义的中度相关,可作为反映左心功能的指标.还可测定舒张状态心肌容积,反映心脏收缩过程中心肌形态和放射性分布变化,具有反映室壁运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肺灌注显像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肺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肺动脉病变在临床上难以确定。我们对24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肺动脉进行肺灌注显像,结果示肺动脉受累者22例(91.66%);其放射性缺损部位有特点,肺动脉受累与病程有关,且多伴有其他支大动脉受累。从而表明肺灌注显像是检测肺血管病变的灵敏方法,对本病的辅助诊断、掌握病情、指导治疗及临床分型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间接法放射性核素输卵管显像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5例患者进行了间接法放射性核素输卵管显像(RNHSG)。结果42例原发性不孕病人共84条输卵管中61.95%出现功能性阻塞图形,继发性不孕25例共49条输卵管中仅为16.33%。两组病人的RNHSG提示通畅分别为23.81%和63.27%,而对照组为100%。因此认为输卵管RNHSG功能检查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潘生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随访30例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7.8%术前心肌显像呈缺血表现的室壁节段在术后缺血消失或改善,而术前心肌显像仅表现为梗塞的节段术后无变化.术后1个月3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7%,在术前心肌显像有缺血改变的2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半年复查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及83.3%.半年内12.5%病例心肌显像发生再缺血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表明此法可以作为PTCA后短、长期疗效的评价手段,为PTCA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合适的病变血管.  相似文献   

20.
对46例冠心病(CAD)患者和15例正常人进行食道心房调搏(TAP)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与运动心肌断层显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TAP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CAD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96%与93.33%,与运动心肌断层显像结果相近;对CAD心肌缺血的定位诊断与运动心肌断层显像密切相关,r=0.95.提示TAP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不能耐受运动心肌显像的早期CAD和可疑CAD患者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