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8例心脏病伴各级心功能患者血浆ANF、EDLS、PRA、ATⅡ浓度,并与28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表明:CHF患者血浆ANF、EDLS、PRA、ATⅡ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NF、EDLS浓度随心衰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加。血浆ANF、EDLS、ATⅡ浓度与血钠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4253,p<0.01;r=-0.7886,P<0.001;r=-0.4331,P<0.01),ANF与EDLS浓度呈明显正相关(r=0.8408,P<0.001)。心衰纠正后,血浆ANF、EDLS、PRA、ATⅡ浓度明显降低,在原发病因中,以扩张型心肌病血浆ANF、EDLS含量最高,其次为风心病、冠心病,提示ANF、EDLS、RAS在CHF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监测血浆ANF、EDLS、PRA、ATⅡ不仅可以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而且也可以作为判断疗效及指导用药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左房压力骤降对心钠素分泌的影响,我们观察了23例严重二尖瓣狭窄患者经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后血浆心钠素(ANF)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术后即刻左房压力显著下降(前后分别为2.53±0.28与1.11±0.21 kPa,P<0.001),而右房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无显著变化;术前血浆ANF明显高于正常,术后15min显著下降(前后分别为917.1±96.2与184.4±57.2ng/L,P<0.01),术后45min,24及48h处于同一低水平。PBMV前后ANF与左房压力明显相关(r=0.75,P<0.001)。提示,左房压升高,或由此引起的心房扩大,房壁张力增加是二尖瓣狭窄患者ANF分泌的重要刺激因素,心房肌细胞能迅速而灵敏地调节ANF分泌,以适应心房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血浆心钠素(ANF)含量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正常人血浆ANF含量以及58例CHF患者的血浆ANF含量和射学分数(EF),同时对EF正常的CHF患者测定左室舒张功能.结果表明大部分CHF患者血浆ANF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CHF经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的患者中,绝大部分患者血浆ANF下降,只有少部分血浆ANF反而升高.结论CHF患者中EF正常的血浆A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本文结果显示,血浆ANF含量可反映CHF严重程度、是用来评价CHF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麻醉前后和体外循环前后血浆心钠素(ANF)、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示:适度芬太尼和安氟醚麻醉,手术和体外循环不影响先心患者血浆ANF水平.风心病人基础ANF水平高,麻醉对其无明显影响,手术中进一步升高,体外循环后显著下降(P<0.01).麻醉对PRA、AⅡ和Ald影响不大.体外循环对PRA无明显影响;但使风心患者术中升高的AⅡ恢复,及降低的Ald显著升高(P<0.01).ANF与AⅡ呈直线正相关,r=0.630(P<0.05).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RIA对27例EHF患者血浆ANF测定的结果。资料表明:(1)EHF患者血浆ANF含量(1441.85±898.3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268.4±86.9pg/ml)(P<0.01)。(2)血浆ANF含量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呈平行的关系,即轻型患者虽有增高,但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P>0.05);中型患者增高较显著,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上升最高,均与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3)血浆ANF含量也与病期有一定的关系,即ANF自发热期开始增高,休克期与少尿期达到高峰,多尿期逐渐下降,至恢复期接近正常。(4)有7例急性肾衰患者进行GID治疗后,ANF与ALD、β_2-MG、BUN均较透析前有明显下降(P<0.01)。最后,对EHF患者血浆ANF增高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噪声已被世界各国列为八大公害之一。为探讨噪声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我们检测了强噪声暴露12h的大鼠血液流变学、血糖浓度及某些酶学和胃肠激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1)真性和假性胆碱酯酶活力明显增高二者均为P<0.001;(2)SGPT活力和葡萄糖浓度显著增加(P<0.001和P<0.02);(3)低切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和全血还原粘度明显增高(P<0.02,P<0.05和P<0.005);(4)血清Mn-SOD活力明显下降,而胃窦粘膜Mn-SOD活力明显上升,二者皆P<0.001。其Cu/Zn-SOD却无显著变化;(5)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降低(P<0.005);血浆胃动素含量无明显变化,而胃窦粘膜胃动素含量显著升高(P<0.002)。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6名飞行员复杂持技飞行前后的血浆心钠素(ANF)、环磷酸鸟苷(cGMP)、环磷酸腺苷(cAMP)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并以16名地勤人员作对照.结果发现,飞行前空地勤人员上述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特技飞行刚结束,飞行组血浆ANF、cGMP及cAMP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01).特技飞行后6h,飞行组血浆ANF含量已恢复正常(P>0.05),但cGMP及cAMP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结果提示,复杂特技飞行可引起血浆ANF、cGMP及cAMP显著升高.这些物质在血液中含量增加对特技飞行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汤大鸣  洪秀芳 《新疆医学》1997,27(4):193-194
7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53例服用依那普利行降压治疗并观察其血浆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含量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H患者血浆ET和ANP含量均明显升高且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Ⅰ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和ANP含量较正常人轻度升高(P>0.05),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和ANP含量均显著高于Ⅰ期(P<0.001)。服用依那普利后EH患者血浆ET和AN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0.01)。说明依那普利可有效降低血压,并影响血浆ET及ANP含量,是较好的一线降压药。  相似文献   

9.
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激发哮喘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Western 印迹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SP-A含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及气道中SP-A的变化;测定BALF中总磷脂(TPL)、饱和磷脂(DSPC)和总蛋白质(TP)含量;膜天平测量BALF中PS表面活性.结果:Western 印迹检测显示哮喘组BALF中SP-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01);SP-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鼠肺及细支气管SP-A表达明显减弱 (P< 0.01);哮喘组BALF中TPL及DSPC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P含量显著增加(P<0.05);哮喘组BALF中PS表面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BALF中PS表面活性与DSPC及SP-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25,r=0.956,P<0.01),与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54,P<0.01).结论:哮喘大鼠SP-A表达明显下降,SP-A下降可使哮喘时PS活性更易被血浆蛋白抑制,表面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肥胖者的代谢改变及胰岛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1例正常人及38例肥胖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在形成肥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肥胖者有糖、脂代谢的显著异常。负荷糖后胰岛素的分泌增强,峰值延后,分泌面积增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但其耐糖量显著下降,说明肥胖者外周靶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空腹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01),HDL-胆固醇及HDL-胆固醇/胆固醇比值显著下降(P<0.05,P<0.001);负荷糖后,血浆游离脂酸迅速显著下降,甘油三酯在30分钟内明显升高,显示肥胖者脂肪及肝细胞对胰岛素仍敏感。空腹血浆cAMP含量较正常降低39.8%(P<0.01),负荷糖后下降峰值延后,可能系胰岛素分泌增加对靶细胞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胰岛素在形成肥胖中的作用及其与代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阿司匹林(B组)和维生素A、C、E、叶酸(A组)以及二者合用(C组)对孕鼠血清Zn、Fe、Mn、Cu及其胎鼠头部组织Zn、Fe、Mn、Cu、Ca、Co、Pb、Ni、Cr含量的影响.结果:B、C组孕鼠血清Fe、Mn、Cu含量较正常对照组(N组)高(P分别<0.05,<0.001,<0.01),而Zn有降低趋势.A、B、C组胎鼠头部组织Zn、Fe、Cu含量均较N组降低(P<0.01),仅Mn含量较N组增高(P<0.01);但Fe、Mn含量B、C组仍高于A组(P<0.01).而Pb、Ni含量A、B组则明显高于N、C组(P<0.05.<0.001),A组又低于B组(P<0.05,<0.01).提示阿司匹林和维生素可促进孕鼠Fe、Mn、Cu的吸收,但抑制Zn吸收;孕鼠血清Fe、Cu含量与胎鼠头部组织Fe、Cu含量为负相关.B组胎鼠头部组织Pb、Ni含量高和Zn含量低可能是阿司匹林致畸原因之一,也是其毒性表现.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放射免疫法对各类病毒性肝病的血浆心钠素(ANF)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并腹水各组的血浆ANF浓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特别是肝硬化并腹水组较其他各组血浆ANF升高更为明显(P<0.001)。在慢性肝炎组,血浆ANF浓度与IgG、IgA、CIC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437,0.507,0.664,P<0.05)。但在治疗1月前后对照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血浆ANF浓度无显著性差别。提示各型肝病血浆ANF浓度升高与肝实质性损害有关,在肝硬化并腹水者,则可能与心钠素的合成、贮存、释放增加,降解减少有关,但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孝湘  郑书展  刘玉萍 《四川医学》2012,33(9):1542-1544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IMT值及斑块形成与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浓度的变化,探讨颈动脉硬化和血浆EDLS浓度在老年EH中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50例老年EH患者和60例血压正常的老年健康者颈动脉IMT值及斑块检出率,同时测定血浆EDLS含量。结果①对照组、EH1级组、EH2级组、EH3级组的血浆EDLS含量呈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T值或斑块检出率也均随血压的增高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分析表明IMT值与血浆EDLS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1)。结论老年EH患者存在颈动脉硬化和血浆EDLS水平升高,EDLS与颈动脉硬化发生发展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检测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EHP)和30例正常人血浆肾素活性(PRA)、心钠素(ANF)浓度及左心室重量。结果表明:低肾素性EHP血浆ANF浓度增高,且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r=0.4687,P<0.01),与PRA成负相关(r=-0.4536,P<0.01)。伴左心室肥厚的ENP血浆ANF浓度明显高于Ⅰ期患者(P<0.0l),且左心室重量与血浆ANF水平成正相关(r=0.7899,P<0.01)。血浆ANF水平可作为高血压引起心肌结构,功能早期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30例正常晚孕妇女和23例正常非孕妇女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及血浆肾素活性(PRA)。结果:好高征患者血浆EDLS含量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P<0.05);与妊高征综合评分指数、平均动脉压、血球压积及尿比重均呈显著正相关(r=0.818,r=0.615,r=0.853,r=0.764,P均<0.01);水肿和蛋白尿患者的重度者较轻度者血浆EDLS明显升高(P均<0.001);用硫酸镁治疗后妊高征患者血浆的EDLS含量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患者血浆EDLS含量与PRA呈显著负相关(r=-0.718,P<0.01)。提示,EDLS可能在妊高征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作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的辅助指标;硫酸镁可能对EDLS分泌无直接影响;EDLS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明 型糖尿病 ( ID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血浆心钠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免分析法 ,测定 31例 型糖尿病患者及 2 5例正常健康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结果 :糖尿病儿血浆心钠素水平较正常儿明显增高 ( P<0 .0 1 ) ;伴微血管并发症者血浆心钠素水平较不伴微血管并发症者增高 ( P<0 .0 1 ) ;随微血管并发症种类的增多 ,血浆心钠素随之增高。结论 :血浆心钠素的增高可能与ID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IDDM病人血浆心钠素与糖尿病病程及尿白蛋白排泄相关 ( P<0 .0 1 ) ;与空腹血糖、果糖胺及 C-肽无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RA)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肾衰(CRF)高血压患者血浆心钠素(ANF)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口服氯沙坦(Los组)或福辛普利(Fos组)连续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测定坐位舒张压(SiDBP)、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ANF、血管紧张素Ⅰ(A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用SPSS7.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经12周治疗,两组患者SiDBP均降至目标值。Fos组与治疗前比较,AⅡ下降,ANF和Scr升高(P<0.01)。Los组AⅡ明显升高(P<0.01),ANF在短暂升高后降至治疗前水平,Scr无变化。结论ACEI可能对CRF高血压患者肾内灌注压有影响,ANF动态改变可作为肾内灌注压变化的指标之一。ATRA对肾内灌注压影响小于ACEI。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不同正加速度(+Gz)负荷(即头脚向惯性力与重力相比的倍数)对血浆及丘脑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我们对36只Wistar大鼠分别进行了+6Gz和+10Gz的急性暴露实验,并以+1Gz暴露为对照.结果发现,+6Gz和+10Gz暴露后,血浆ET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0.01),丘脑的ET含量明显下降(P相似文献   

19.
杨寿艳  杨坤  潘波  代静澜  牟海刚  梁伟  覃策 《重庆医学》2015,(15):2065-2067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方法将5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n=26)及窦性心律组(n=30),并选取年龄和性别与入选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计算PtfV1。结果阵发性房颤组的NT‐proBN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后NT‐proBNP水平显著减低。阵发性房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543,P<0.05),与LAD呈正相关(r=0.606,P<0.01),与LVEF呈负相关性(r=-0.750,P<0.01),与PtfV1绝对值呈正相关(r=0.513,P<0.01)。结论测定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合超声心动图指标及PtfV1,有助于综合评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