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银屑病患者血液中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了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的测定,并以正常人作对照,现报道如下。一、病例和方法1.研究对象: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患者30例,男12例,女18...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UVA及青黛丸口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对患者血液中SOD活力、LPO水平、cAMP及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4例,随机分成PUVA照射组(36例)及青黛丸服用组(38例),按常规行治疗方案。采用微量指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快速测定法测定红细胞内SOD活力,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AMP及cGMP含量。结果:治疗前患者SOD活力皆低于对照组(P<0.01),LPO水平无明显差异,cAMP低于对照组,而cGMP高于对照组。青黛丸口服后,SOD活力改善,cAMP有所回升,但LPO及cGMP变化不明显;PUVA照射后,SOD活力进一步低于疗前水平,LPO值则高于疗前,cAMP的改善略优于青黛丸,cGMP明显改善。对两种疗法的疗效、改变上述指标的可能作用机理及其与临床应用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光量子血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光量子血疗法即激光紫外光量子血氧疗法(laserquantumirradiationonblood,简称LQB疗法)治疗40例寻常型银屑病(PV)患者,随意选择15例PV患者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相似文献   

4.
研究PUVA及青黛丸口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对患者血清中SOD活力、LPO水平、cAMP及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4例,随机分成PUVA照射组及青黛丸服用组,按常规行治疗方案,采用微量指血超经物歧化酶快速地测定红细胞内SOD活力,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经物值、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cAMP及cGMP量。结果:治疗前患者SOD和皆低于对照组(P〈0.01),LPO水平晚明显差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皮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摘要)顾跃志指导张振楷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邮政编码226O01)为了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在银屑病皮损形成中的作用,我们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了皮损组织**D总活力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D)含量测...  相似文献   

6.
20011012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中NO2-/NO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周武广(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大皮研所)…//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5).-355 对30例患者测定NO2-/NO3,结果显示患者血浆中NO2-/NO3水平与 PASI记分不具相关性,但其水平比正常人高。似乎支持NO也可能主要在皮肤局部起作用的观点。参6(张孝友)20011013 链球菌抗原刺激的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6的检测/张理涛(中国医大一附院皮肤科)…//中华华皮…  相似文献   

7.
对64例鳞屑性红斑的主要表现的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作了血液检测和螺旋霉素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患者血液中N,L,ANA,ASO,HBsAg,C3和C4检测值均为对照组的显著增高,合用螺旋霉素治疗组疗产优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差别,患者合用螺旋霉素治疗前后,ANA,ASO,C3和C4测定值存在显著差异,提示银屑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潜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因素,这是该病发生,复发或加重的可能病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患者LPO MDA SOD GSH-Px及TNF水平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与银屑病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4],我们对该病患者进行了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及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联合检测,旨在了解银屑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患者免疫及代谢指标检测及治疗探讨谭凯心(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皮肤科617067)为了探索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及组织代谢状况,以及调节自身免疫功能与组织代谢药物对疾病的影响,我们对70例银屑病患者作了血、尿常规、ESR、血清钙、ASO、ANA、C...  相似文献   

10.
女性黄褐斑患者的血清酶学及血液流变学初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为了了解黄褐斑与氧自由基,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本研究对48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红细胞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检测。发现病例组全血CAT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LPO水平,红细胞SOD活性,全血GSH-Px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晒对血清酶学  相似文献   

11.
我们从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对本院已确诊的银屑病患者50例、其它皮肤病患者50例及健康人45例,进行血清唾液酸(SA)、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及纤维结合蛋白(Fn)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1.银屑病组:50...  相似文献   

12.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TNFα核因子kB及诱生型NO合成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诱生型NO合成酶(iNOS)在银屑病皮损中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核因子(NF)kB及iNOS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15例正常人皮肤均不表达NFkB,5例于毛囊,汗腺,皮脂腺或立毛肌处表达TNFα,9例表皮全层较弱且均匀表达iNOS,5例直皮内单一核细胞(MNCs)弱表达iNOS,26例寻常型银屑病皮抽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及真皮的MN  相似文献   

13.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红细胞指数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SysmexF-800血液分析仪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红细胞4项指数进行厂初步测定,旨在了解本病患者红细胞变化的特点,为研究本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原因、探讨发病机理提供更多的新资料。一、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38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17~60岁,平均35岁,病程2个月至32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典型皮疹。患者经临床排除主要脏器疾患。测定前2周内无服用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及细胞毒性药物史。另选健康对照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18~57…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患者皮损内及血中神经肽(SP、SS)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40例寻常性银屑病病人血及皮损中的P物质(SP)、生长抑素(SS)进行了测定,发现进行期和静止期银屑病病人皮损中SP增高,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P血浆中含量、SS血及皮损中含量均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结果提示:SP可能通过局部作用参与银屑病的病理过程,SS可能对银屑病的病理改变无影响。这也提示有必要开发安全、可靠的SP拮抗剂来治疗银屑病。  相似文献   

15.
作者测定20例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全血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表明:患者全血SOD、GSH-Px含量低于对照组(P〈0.001),血浆LP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01),而全血GS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患者抗氧化酶促防御系统酶活性低下,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相似文献   

16.
银屑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血液流变学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钨酸镁(PTA-Mg)测定法和LiANG-100型血液粘度仪检测30例银屑病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银屑病患者HDL-C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值呈明显负相关。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HDL-C浓度可间接判断其血液粘度;调脂治疗对银屑病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丙硫氧嘧啶治疗银屑病疗效与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选择银屑病患者20例,口服丙硫氧嘧啶100mg,tid,共3个月,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及12周测定TNF-α水平,经丙硫氧嘧啶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其血液TNF-α水平未见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丙硫氧嘧啶对银屑病的治疗可能是通过抗增殖机制起作用,与TNF-α无关。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液对银屑病患者血液MDA、SOD及红细胞四项指数的影响赵喜荣,李冠勇,季军捷,王景祥,刘华昌一般资料:银屑病患者21例,均为我院住院者,男12例,女9例;年龄17岁~61岁,平均36岁;病程3年~30年。治疗前两周未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9.
氧化苦参碱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苦参治疗银屑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亚二倍体细胞含量、DNA片段化分析和AnnexV(膜联蛋白V)凋亡检测法,观察氧化苦参碱9OMT)对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OMT使角质形成细胞的亚二倍体细胞、DNA片段化率及磷脂酰丝氨酸(PS)膜外化细胞含量明显升高(P〈0.01),首次发现一定浓度的OMT可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结论 OMT诱发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苦参治疗银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黄褐斑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褐斑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闵仲生,王晓红黄褐斑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黄褐斑与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的关系,我们近来对3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了血清LpO及SOD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30例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