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HLA不全相合无关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造血重建、免疫重建情况及移植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次缓解的5岁女性患儿行HLA一个位点不合无关男性供体的脐血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BU/CY(BU 16mg·kg~(-1),CY 120mg·kg~(-2),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CSA 骁悉(MMF)方案:CSA 3mg·kg~(-1)·d~(-1),MMF 250mg·d~(-1)。移植有核细胞数14.6×10~7/kg(受者体重),CD34~ 细胞7.24×10~5/kg(受者体重)。结果 移植后 6天~ 8天外周血白细胞(WBC)降至0, 27天WBC为1.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5×10~9/L, 39天血小板计数(Plt)>20×10~9/L, 53天Plt>50×10~9/L, 60天Plt>100×10~9/L、Hb>100g·L~(-1)。 12天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Y染色体基因阳性; 39天受者外周血VNTR法检测DNA指纹图显示为供者型; 44天受者HLA-DRB1为:0701、0901,为供者白细胞抗原表达; 49天外周血及骨髓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6,XY,100%嵌合。 26天出现皮疹及肝肿大,诊断为Ⅱ°GVHD,使用甲基强的松龙2mg·kg~(-1)·d~(-1),症状控制。 98天康复出院。结论 开展HLA不全相合无关供体脐血移植在中国是可行的、有效的、较安全的,脐血的免疫学特性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重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观察了 5例白血病患者行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后免疫重建的情况 ,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5例均为本院 2 0 0 0年 1 2月~ 2 0 0 1年 6月行NAST的白血病患者 ,1 0名不吸烟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 1。预处理方案 :氟达拉滨 (Flud) 30mg·m-2 ·d-1 ,移植前第 9天 (- 9天 )~ - 5天或环磷酰胺 (CTX)30mg·kg-1 ·d-1 ,- 4~ - 3天 ;白消安 (BU) 2mg·kg-1 ·d-1 ,- 8~ - 5天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1 0mg·kg-1 ·d-1 ,- 7~ - 4天。环孢菌素A(CsA) 2mg·kg-1 ·d-1 ,- 1天开始用…  相似文献   

3.
对18例高危或晚期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诱导化疗期间rhGM-CSF的应用进行了随机前瞻性试验研究。18例AML患者随机分为CSF组(10例)及对照组(8例);化疗方案为阿克拉霉素75mg/m~2·d ⅳ×3天,阿糖胞苷100mg/m~2·d ⅳ持续滴注×7天(AA组),年龄>60岁者阿克拉霉素50mg/m~2·dⅳ;GM-CSF10μg/kg·d ⅳ,在3~6小时内滴完,骨髓低增生着,在化疗前3天开始,正常或增生良好者在化疗前1天开始。最长使用期为21天。中性粒细胞持续  相似文献   

4.
报道用多种药物联合方案治疗5例难治性伊文斯(Evans)综合征,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mA)患者。 治疗方案 ①急性发作期:静注丙种球蛋白(1g/ kg·d)及甲基强的松龙(30mg/kg·d,最大量1g/d),3天后续以强的松口服(2mg/kg),并迅速减量改为隔日一次。②治疗后呈依赖性或一过性疗效者继续静注丙种球蛋白及皮质激素,并加用长春新碱(2mg/m~2)静注和达那唑(40mg/m~2·d)口服,缓解后以小剂量达那唑维持治疗,若血小板<20×10~9/L,再以长春新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 1 7例血液病患者行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T)治疗 ,并探讨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急性髓系白血病 3例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6例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4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2例 ,多发性骨髓瘤 1例。供者为其HLA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供者动员方案 :G CSF 30 0 μg 1 2h× 5d后分离采集外周血干细胞。输注CD3 4 +细胞数 (2 .1 5~1 0 .0 1 )× 1 0 6 kg;T细胞总数 (2 .52~ 1 0 .2 6)× 1 0 8 kg;单个核细胞数 (4.87~ 1 7.1 3)× 1 0 8 kg。预处理方案为 :氟达拉滨 30mg·m-2 ·d-1 × 6d ;白消安 4mg·kg-1 ·d-1 × 2d ;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 1 2~ 1 5mg·kg-1·d-1 × 4d ;阿糖胞苷 50 0mg d× 3d或环磷酰胺 50mg·kg-1 ·d-1 × 2d。单用环孢菌素A(CsA) 3mg·kg-1 ·d-1 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预处理及移植治疗。 1 1例出现轻微黏膜炎 ,1例有血清病样表现 ,1 0例发生轻度肝功能损害 ,2例在应用CsA过程中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移植后出现急性GVHD和慢性GVHD各 5例 ,并发间质性肺炎 5例 ,无肝静脉闭塞症、出血性膀胱炎、白质脑病、严重的感染及出血发生。移植后第 8天 (+8天 )~ +1 9天造血重建。 1 6例患者已达完全嵌合  相似文献   

6.
α干扰素(IFN-α)加用小剂量阿糖胞苷(LD Ara-C)目前被认为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最有前途的方案之一。作者研究了1991年4月至1994年6月间84例慢性期Ph阳性CML。诱导治疗:羟基脲(HU)50mg/kg·d,口服。如白细胞(WBC)计数低于50×10~9/L,HU减量为5mg/kg·d,WBC计数低于20×10~9/L则停用HU。维持治疗:IFN-α-2c350万单位(3.5MU)/d,皮下注射。LD Ara-C10mg/m~2·d,皮下注射,每月用10天,如WBC计数一直高于10×10~9/L,则下月10天  相似文献   

7.
作者分析了1981年6月-1987年8月在该单位用联合化疗的29例成人原发MDS,中数年龄47.5(18-68)岁,其中RA2例,RAEB7例,RAEBt16例、CMML4例.3-17月后,9例发展成ANLL.20例在MDS期治疗,9例在发展成ANLL后治疗.28例接受红比踪(RBZ)(200mg/m~2/d×3或4)和Ara-c(120-200mg/m~2/d×7或5天)联合化疗,1例接受大剂量Ara-C(3g/m~2/12小时×6天)。巩固治疗用AMSA(90mg/m~2/d,第1天)和Ara-c(120-200mg/m~2/d第1-5天)。随后每周以Ara-c(120-200mg/m~2/,第1-5天)与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18d ,因不规则发热 3d ,于2 0 0 3年 7月 2 5日“以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入院。体温 :T 3 7 9℃ ,神清、精神较差 ,咽红、双肺未见异常。肝肾功能基本正常。WBC 14 97× 10 9/L ,RBC 3 73×10 12 /L ,Hb 12 0g/L ,Plt 44× 10 9/L。予以抗感染治疗 ,患儿仍发热 ,肝脾渐肿大至第 5天 ,肝脾肋下均有 4 5cm左右。 7月2 9日血片找疟原虫 (+ ) ,WBC 5 3 2×10 9/L、RBC 3 13× 10 12 /L、Hb 10 5g/L、Plt5 1× 10 9/L。诊断为新生儿疟疾 ,用氯喹口服抗疟治疗 ,首次口服氯喹 0 2 5g/片 ,每天 1/3片。第 2天与第 3天各服 1/…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川崎病 (KD)的临床特点并评估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将 46例KD患者分为阿斯匹林 (ASA)治疗组 (A组 )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IVIG) 40 0mg·kg-1·d-1× 5d组 (B组 )和IVIG 2g·kg-1·d-1× 1d或IVIG 1g·kg-1·d-1× 2d组 (C组 )。结果 :在平均住院时间、热程、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B组和C组优于A组 ,C组优于B组。结论 :在KD急性期尽早使用大剂量IVIG 2g·kg-1·d-1× 1d或 1g·kg-1·d-1× 2d疗法 ,同时应用ASA口服及其它抗凝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HDIG)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在治疗危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作用。方法 :75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组 (HDIG组 ) 38例 ,给予丙种球蛋白 0 .4 g· kg- 1 · d- 1 5 d,泼尼松 0 .5 mg· kg- 1 · d- 1 2 8d;糖皮质激素组 (激素组 ) 37例 ,给予泼尼松 1~ 2 mg· kg- 1· d- 1 2 8d。结果 :HDIG组中显效 2 5例 (6 5 .8% ) ,良效 9例 (2 3.7% ) ,进步 2例(5 .3% ) ,无效 2例 (5 .3% ) ,总有效率为 94 .7% ;激素组中显效 2 3例 (6 2 .2 % ) ,良效 9例 (2 4 .3% ) ,进步 3例(8.1 % ) ,无效 2例 (5 .4 % ) ,总有效率为 94 .6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 (BPC)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 (P均 <0 .0 1 ;BPC峰值数 HDIG组明显高于激素组〔(2 1 2 .5 6± 90 .2 5 )× 1 0 9/ L 比 (1 2 7.2 6± 81 .2 6 )× 1 0 9/ L,P<0 .0 1〕;达峰值时间 HDIG组明显短于激素组〔(7.80± 4 .5 0 ) d比 (2 7.0 0± 9.32 ) d〕。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ITP可明显缩短血小板上升至安全水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在难治性或耐药复发性中、高度恶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病(HD)患者采用没有干细胞支持,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大剂量化疗(HDC)治疗的临床价值,1994年1月~12月作者于13例NHL和HD患者进行HDC+rhG-CSF治疗。该组患者的中数年龄32岁(24~52)。所有患者处于进展状态,7例有B症状。其中Ⅳ期7例,Ⅲ期4例,Ⅱ期2例。难治(对一、二线常规化疗)6例,耐药性复发7例。HDC方案包含环磷酰胺1500mg/m~2·d,足叶乙甙300mg/m~2·d,各4天。末次剂量化疗后24小时开始给与rhGCSF 0.01mg/kg·d,直至WBC达1×10~9/L持续3  相似文献   

12.
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中,诱导治疗强度对长期生存的影响尚无严格的研究。在明显骨髓抑制时是否要继续强烈治疗,这种强化导致的骨髓抑制是否会使全血细胞减少的时间更加延长是研究者面临的棘手问题。为此,儿童癌症研究组进行了这项前瞻性随机研究。 作者将1989年10月至1993年5月间经血象及骨髓活检证实的儿童和21岁以下青少年AML589例随机分成强化时机组(295例)和标准时机组(294例)。两组均用DCTER方案诱导治疗(地塞米松6mg/m~2·d,口服;6-硫代鸟嘌呤100mg/m~2·d,口服;阿糖胞苷200mg/m~2·d;足叶乙甙100mg/m~2·d及柔红霉素20mg/m~2·d,连续静滴。0~4天给药,同时鞘内注阿糖  相似文献   

13.
骨髓移植(BMT)的预处理方案——大剂量马利兰(BU)和环磷酰胺(CY)联用,不行全身放疗,据报道可减少并发症且不降低抗白血病作用。作者为此研究了一组15例异基因 BMT(Allo-BMT)和1例自体 BMT(A-BMT)病例。患者服用 BU 每次1mg/kg,一日4次,连用4天,总量16mg/kg,静注CY60mg/kg,连用2天。给予剂量接近理想体重剂量。理想体重根据日本标准体重测量法计算,即:(身高[cm]—100)×0.9kg.末剂 CY 后第二天输入骨髓细胞。BMT 后给予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  相似文献   

14.
1975年6月~1978年6月收治60岁以上初治的急粒患者34例,5例未治疗,余29例分三组:第一组19例用 Ara-c(100mg/m~3/天×7)加 DNR(45mg/m~2/天×3,iv)诱导,第二组6例,用 Ara-c(75mg/m~2/天×4)加 DNR(30mg/m~2/天×2,iv)诱导,第三组4例,均有心衰,用 Ara-c 加甲基乙二醇诱导。完全缓解(CR)后即行维持治疗,即每月用 Ara-c(100mg/m~2/天×5)交替与6-MP(100mg/m~2/天P.O.×5)、CTX(600mg/m~2×1 iv)或 DNR(40mg/m~2/天×2,iv)联合化疗一次。头两月内复发者为诱导失败。  相似文献   

15.
对92例初诊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根据年龄用阿霉素、阿糖胞苷(Ara-C)、6-TG或米妥蒽醌(MTN)、Ara-C诱导缓解,54例(58例)达CR。1~66月后38/54例首次复发,用MTN、Ara-c治疗25/38例首次复发患者。方案为:<66岁患者,MTN 12mg/m~2 1/d,静滴,×5天,Ara-C 100mg/m~22/d,静滴,×7天;>60岁患者,MTN减为10mg/m~2 1/d,静滴,×5天,而Ara-C用法不变。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6.
作者单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R)口服治疗20例未经治疗的老年(65-79岁)AML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70岁以上者13例,按FAB分类:5例M1;9例M2;5例M4;1例M5。治疗前WBC计数为I-168×10~9/L(中位数12),Plt8-230×10~9/L(中位数33)。口服IDR,30mg/m~2/d×3d(1个疗程),15例仅治疗1个疗程,5例在第15天开始第2疗程。8例CR(40%),而其中6例仅用1个疗程,余2例治疗2个疗程。70岁以下CR率为57%(4/7),70岁以上为31%(4/13)。1例在治疗的第5天死于呼吸道感染,4例死于再障合并感染。1例在死亡的当时进行骨髓检查,没有发现有白血病细胞的浸润。7例无效(35%)。  相似文献   

17.
两份脐血联合移植治疗成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两份非亲缘供者脐血联合移植治疗成人血液系恶性肿瘤患者的造血重建及移植相关性并发症 ,对 1例成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两份非亲缘供者脐血联合移植。预处理采用白消安 /环磷酰胺 (Bu/Cy)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的预防采用霉酚酸酯 (MMF)联合环孢霉素 (CsA)和短程氨甲喋呤 (MTX )方案。移植总单个核细胞数为 4.63× 10 7/kg ,CD3 4 + 细胞数为 8.3 4× 10 5 /kg。采用PCR法测定患者外周血细胞短串重复序列 (STR)获取植入证据。结果表明 :患者于移植后 2 3天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 .5× 10 9/L ,移植后 3 3天外周血血小板 >2 0× 10 9/L ,移植后 47天血小板 >50× 10 9/L。移植后 ,患者Ph染色体转阴性 ,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移植后 3 1天 ,46天及 71天查外周血STR显示其中 1份脐血完全植入。患者于移植后 13天出现Ⅱ度急性GVHD ,经治疗后消失。结论 :脐血联合移植可用于成人恶性血液病的治疗 ,多份脐血联合移植可能是解决单个核细胞数偏低问题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2岁。因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近5个月余,2005年6月4日接受非血缘关系HLA全相合供者骨髓移植,移植有核细胞数为3.6×10^8/kg。移植预处理为改良BUCY(羟基脲+白消安+环磷酰胺+阿糖胞苷)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用环孢素(CsA)+甲氨蝶呤+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其中,CsA从移植前1天(-1天)开始,2mg·kg^-1·d^-1,持续静脉给药,维持全血CsA浓度为2500μg/L。+15天造血获得重建,+17天CsA由静脉注射改为7mg·kg^-1·d^-1口服。  相似文献   

19.
作者观察了25例(男10例,女15例,15-70岁)未经化疗,放疗,未接触过苯及其他毒物的初期MDS患者转变为急非淋白血病(ANL)后的强烈化疗效果。21例开始即合用DNR(红比霉素,50岁以下50mg/m~2,60岁以上30mg/m~2×3天)和Ara-C(200mg/m~2×7天),其中2例于第2疗程,1例于第3疗程改为先给Ara-C(3g/m~2)6小时后再给MTZ(米托蒽醌,mitoxantrone,7mg/m~2)的方案。有4例开始就单用大剂量Ara-C,共6天。结果:6例获完全缓解(24%),并改为每月1疗程维持量治疗;3例用DNR  相似文献   

20.
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SCT)是重建骨髓功能的一种方法,作者报告了56例伴骨髓异常的复发性霍奇金病(HD)经大剂量环磷酰胺(C)卡氮芥(B),表鬼臼毒甲醛糖甙(V)化疗后行APSCT。其中男38例,女18例,中数年龄32岁(17~51岁),53例经病理证实复发,3例部分缓解后转为进展期,给MOPP及ABVD 化疗无效。56例均有骨髓异常,其中26例骨髓肿瘤细胞浸润,11例有早期浸润表现,17例经盆腔照射(其中3例骨髓有肿瘤细胞浸润),2例骨髓增生低下。于骨髓增生稳定期单采周围血干细胞,重复单采每周不多于五次,直至单个核细胞总量至少达6.5×10~9/kg 止,液氮冷冻保存,加DMSO 防冻。病人入移植房,静脉用C1.5g/m~2/天×d天(-5~-2)。B300mg/m~2第一天(-5),V125~150mg/m~2,每天2次×3天(-5~-3),第0天回输冷冻干细胞。结果3例死于早期毒性反应,CR29例,PR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