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血浆置换液在治疗高粘滞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血浆置换液组合在高粘滞综合征血浆置换(PE)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运用CS3000 plus及COM.TEC血细胞分离机对67例高粘滞综合征患者进行了109例次PE。置换液组合选用0.9%生理盐水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6%羟乙基淀粉500ml+5%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500ml,PE术后补充同型新鲜冰冻血浆(FVP)400~600ml。每位患者在治疗一个疗程中1~3周进行1-4次PE、每次间隔时间为2~7d。PE术中观察枸橼酸盐中毒、低血容量反应和过敏反应等主要不良反应。PE一个疗程后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gG或IgM下降的程度及评价头痛、胸闷、视力模糊、出血倾向和雷诺氏征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PE术中主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仅为7.3%。其中枸橼酸盐中毒、低血容量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6%、1.8%和0.9%。PE一个疗程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IgG平均水平从81.9g/L降至38.5g/L(P〈0.05),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IgM平均水平从41.2g/L降至23.4g/L(P〈0.05);头痛、胸闷、视力模糊、出血倾向、和雷诺氏征的发生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这种新的置换液组合经济、安全、有效并显著减少了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对6例确诊为TTP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观察其临床状态、外周血碎裂红细胞数量、肾功能和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值。结果经过3~10次PE治疗后,其中5例患者症状很快缓解,外周血红细胞碎片消失,尿素氮(BUN)、肌酐(Cr)、IBIL及LDH恢复正常。。结论PE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及病情转归。方法 16例被确诊为TTP的患者经过PE后,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进行总体分析。结果 TTP特点为无征兆急性发作,最初症状为皮肤出血。临床以广泛的血小板减少、微血管血栓生成、神经精神异常为特征的“三联征”患者比例为93.8%,同时伴有发热和肾病症状的“五联征”患者比例为63.5%。16例患者完成3~9次血浆置换,4例治疗无效死亡,12例治疗后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上升,总胆红素(IBIL)、破碎红细胞、镜下血尿、蛋白尿、乳酸脱氢酶(LDH)降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E结合糖皮质激素发能有效缓解TTP症状及改善患者预后。如患者复发,可考虑细胞毒类及烷化剂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4.
殷果  容中旺 《衡阳医学院学报》2000,28(5):474-474,459
目的 观察干扰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采用α-干扰素治疗,观察血小板变化及骨髓情况。结果 完全缓解5例(占35.7%),部分缓解6例(占42.9%),无效3例(占21.4%),总有效率78.6%。且全部病全均能完成治疗过程。结论α-干扰素对提因小板、缓解出血倾向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对血液学指标影响、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确诊为TTP的患者采用CS-3000plus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周2次,分析置换前后相关血液检验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12例经血浆置换治疗的TTP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复查外周静脉血破碎RBC消失,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间接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恢复正常。结论血浆置换治疗TTP后相关血液学指标均恢复正常,症状改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重症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40例重症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CTX 8~12mg/(k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累计剂量150mg/kg。对照组常规采用泼尼松1.5~2.0mg/(kg·d),双嘧达莫3~5mg/(kg·d)治疗。结果(1)40例HSPN中,单纯蛋白尿型2例(5.0%),单纯血尿加蛋白尿型12例(30.0%),肾炎综合征型8例(20.0%),急进性肾炎型3例(7.5%),肾病综合征型15例(33.0%);有胃肠道症状21例(52.5%),关节症状19例(47.5%)。(2)两组治疗后血浆总蛋白和清蛋白均高于治疗前(P〈0.05~0.01);24h尿蛋白定量低于治疗前(P〈0.05~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而24h尿蛋白定量下降明显(P〈0.01);(3)观察组总有效率(80.0%)高于对照组(65.0%),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CTX冲击方法治疗重症HSPN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治疗组39例用激素和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在利尿、消肿、血压以及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方面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9%,P〈0.05);在改善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了解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 方法 对4例确诊为TTP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血浆置换,深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用贝朗Diapact CRRT机及费森尤斯P2S血浆分离器进行血浆置换,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血浆置换量35~ 40 mL/kg,置换速度15 ~20 mL/min,血流速度120~150 mL/min,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抗凝.血浆置换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观察血液检验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4例TTP患者每例完成3~5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上升,尿素(BUN)、总胆红素(IBIL)、乳酸脱氢酶(LDH)降低,治疗前后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1,随访6个月全部治愈.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TTP效果明显,TTP病人应争取早期血浆置换治疗,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Tacrolimus)治疗有肾病综合征表现的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来氟米特(LEF)进行比较。方法将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20例随机分为他克莫司治疗组(n=10)和LEF治疗组(n=10),分别给予他克莫司及LEF联合强的松治疗6个月,观察各组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他克莫司的浓度变化。结果他克莫司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5例完全缓解,24h尿蛋白量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完全恢复到正常范围,占50%;4例部分缓解,24h尿蛋白量在0.4~3.0g之间,血清白蛋白〉30g/L,占40%;1例无效,24h尿蛋白定量〉3.0g,占10%;治疗期间他克莫司的平均药物浓度保持在5~7ng/ml的水平。LEF治疗组在疗程结束时,有2例病人获得完全缓解,占20%;3例获得部分缓解,占30%;5例无效,占50%。结论与LEF相比。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可明显缓解病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与5-Fc)茨合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对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用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39例,观察用药后的心、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患者中ALT升高占38.5%(15/39),BUN升高占61.5%,Cr升高占48.7%,CK及CK—MB升高占20.5%。结论AMB联合5-Fc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主要是对肾小管的损伤,引起尿毒症的可能性小.心脏毒性及中毒性肝炎发生率较高,但一般不致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9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IB)、血浆D-二聚体( D-D)、血小板( PLT)、血乳酸( BLA)及出血性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FIB、D-D、PLT及两组治疗前BLA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BLA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1);除对照组BLA外,两组治疗前、后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即治疗后,两组 PT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FIB、D-D、PLT水平及观察组 BLA水平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用于恶性肿瘤高凝状态的治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生活饮食指导,另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5%,两组差异显著(P <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来氟米特(爱若华)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表将符合入组要求的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给予爱若华联合中等剂量激素治疗6个月,观察其显效时间、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照组80例,给予环磷酰胺联合中等剂量激素治疗6个月,观察其显效时间、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爱若华平均显效时间为用药后第4—8周;至第6个月总有效率为90.5%,其中完全缓解32例(38.1%),显著缓解24例(28.6%),部分缓解20例(23.8%),无效8例(9.5%);84例患者均无危及脏器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环磷酰胺平均显效时间为用药后第4~8周;至第6个月总有效率为72.5%,其中完全缓解18例(22.5%),显著缓解22例(27.5%),部分缓解18例(22.5%),无效22例(27.5%)。结论爱若华是一种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效的免疫抑制剂,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小,疗效优于环磷酰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白芍总苷(TGP)制剂帕夫林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患者的疗效、作用特点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肾穿刺确诊的原发性MsPGN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GP组51例和雷公藤多苷组58例,TGP组给予TGP0.6~1.2g/d,分2次口服;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30~60m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24h尿蛋白量、尿红细胞、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2周后,TGP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分别有52.9%和39.7%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6.3%和8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多苷组发生肝功能异常13例(22 .4%),经期紊乱9例(15. 5%),血白细胞或血小板下降7例(12 .0%),TGP组仅有8例(15 .7%)发生便溏、腹泻,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P能显著降低24h尿蛋白量和尿红细胞,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12周后,TGP组继续治疗并随访,最长96周,结果显示TGP有一定的时效和量效趋势.结论 TGP能有效降低MsPGN尿蛋白、尿红细胞,提高临床缓解率,疗效与雷公藤多苷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安全性良好;TGP的疗效存在一定的时效和量效性,因此长程的TGP治疗方案有利于MsPGN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长春新碱缓慢静滴联合干扰素治疗RITP的疗效。方法:长春新碱1-2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每分钟9-12滴(约0.02-0.04mg/分)每周1次,干扰素300万单位/次,每周3次,4周为1疗程。结果:10例患者中显效2例(占20%),良效5例(占50%),进步2例(占20%),总有效率达90%。有效的5例病人中5-6周后血小板数有所下降。结论:长春新碱缓慢静滴联合干扰素治疗RITP近期疗效好,但疗效持续时间短,副作用小,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因液氨泄漏致23例急性氨中毒,现将收集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一男性10例,女性13例,年龄18-56岁之间,平均为31岁,临床表现以呼吸道为主,轻、中度中毒呈化学性气管、支气管炎,重度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肺水肿及缺氧征象。临床分型[‘1:轻型3例(13%),中型6例(26%),重型8例(35%),仅有刺激症状6例(2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10XI炉LI者占73.l%,轻、中重型的患者中性粒细胞均>80叽,患者有微量尿蛋白或红细胞者占17.3%;电解质紊乱者占8.6%,心电图有ST-T改变占8.6%,部分患者有心…  相似文献   

17.
陈往先 《大家健康》2014,(9):234-235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复方肾炎片治疗肾性高血压(R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RH患者2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2.5 mg,1次/d,口服;观察组在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同时给予复方肾炎片3片,3次/d,连续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以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血肌酐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4.2%、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94.5%(χ2=16.504,P<0.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复方肾炎片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较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可进一步降低血压,改善肾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总结65例血液病患者行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治疗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刺部位的血肿、枸橼酸盐中毒、循环负荷过重、过敏反应等。护士积极有效地采取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加强生命体征及病情监测,并对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及早的干预,对提高血液病患者血细胞单采术治疗的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意义及方法。方法对3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前后测定血细胞数量。结果PSE栓塞后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上升,较栓塞前有明显差异。32例脾栓塞面积在40%-70%,3例80%-00%。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和腹痛。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氨氯地平5mg/次,qd,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氨氯地平5mg/次,qd,缬沙坦80mg/次,qd,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O.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二者联合能够协同降压,有效改善肾功能,减少尿蛋白,有效保护肾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