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方法 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65例,回顾其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疗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靶血管共65支,平均闭塞时间为(10±5)个月,均按标准方法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结果 75%(49/65)的患者成功完成了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金属支架58枚.随闭塞时间的延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率显著降低(P=0.001).真性完全闭塞、残端形态圆钝形或刀切样改变、闭塞长度超过15 mm都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低成功率的相关因素(P<0.05).所有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技术难度较大,术前选择适当的病例和病变、正确选择和应用器械有利于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合并钙化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合并钙化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和住院期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5年6月至2007年2月CTO合并钙化病变接受PCI的患者726例,其中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出624例,经血管内超声(IVUS)检出102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 检出CTO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的临床、病变特征和PCI结果 .结果 共处理冠状动脉造影检出624例的728支靶血管和732处靶病变.病例成功率80.6%(503/624),病变成功率80.2%(587/732),失败的121例中87例因导丝通过失败,21例球囊失败,8例发生并发症,5例术后TIMI血流2级,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发生率1.1%(7/624).共处理IVUS检出102例的120支靶血管和127处靶病变,病例和病变成功率分别为89.2%(91/102)和88.2%(112/127),均高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患者(P<0.05),失败的11例中7例因导丝通过失败,2例球囊通过失败,发生并发症和术后TIMI血流2级各1例,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0%(1/102).结论 CTO合并钙化病变的PCI可通过正确采用介入治疗器械和技术而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理想的近期疗效,IVUS检测有助于提高PCI开通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长闭塞时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6月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有CTO病变并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358例患者。分组标准: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组(135例),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组(22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比较,闭塞时间>12个月组的CTO患者老年患者(≥60岁)、糖尿病患者比例高(P<0.01),女性患者、高血压患者比例也高于闭塞时间≤12个月组(P<0.05)。闭塞时间>12个月组的CTO病变绝对性闭塞比例高(P<0.01),刀切状病变、长度≥15 mm或并发桥状侧支循环形成的CTO比例也均高于闭塞时间≤12个月组(均P<0.05)。两组病变和病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1% vs 95%, 93% vs 97%)。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MACE发生率1年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治疗闭塞时间较长的CTO病变也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器械应用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器械应用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1999年1至12月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CTO患者52例作为早期组,选取2004年1至12月行PCI治疗的CTO患者174例作为近期组,回顾性比较两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其应用指引导管、首选球囊、首选导丝和特殊导丝技术情况。结果近期组的CTO闭塞时间,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患者比例均大于早期组(29.7±13.0个月比23.9±10.4个月,28.7%比7.7%,59.8%比30.8%,28.7%比9.6%,P均<0.05)。近期组的病例成功率为91.4%(159/174),高于早期组的80.8%(42/52,P<0.05)。早期和近期PCI治疗成功组的CTO靶血管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成功组的刀切状、有桥侧支、闭塞段≥15mmCTO的比例均高于早期成功组(50.3%比31.0%,37.1%比19.0%,73.0%比54.8%,P均<0.05),同时近期成功组亲水涂层导丝、锥形导丝和特殊导丝技术应用的比例均高于早期成功组(20.1%比7.1%,54.1%比0,50.3%比0,P均<0.05)。结论近期组CTO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病变复杂程度较早期组患者明显增加,但仍保持了较高的病例成功率,提示新器械的应用使CTO病变的PCI适应证范围明显扩大。  相似文献   

5.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发病率占全部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的1/3,占全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0%~15%[1],处理的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是PC]治疗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分义病变约占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6%,也是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的难点[2]:由于存在斑块移位和病变的弹性回缩,单纯球囊成形术常不满意,支架术可显著提高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但仍存在一定的边支闭塞发生率及较高的再狭窄率.当CTO位于分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急性和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效果。方法32例患者共38支完全闭塞血管进行了PTCA或PTCA+支架治疗。结果1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其中4例直接和8例行补救性PTCA均成功(12/12,100%);20例择期PTCA中14例成功(70%)。结论血管闭塞时间越长,PTCA成功率越低。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表明冠状动脉完全闭塞行PTCA+支架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内慢性完全闭塞(in—stent chronicto tal occlusion,ISCTO)病变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技术及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ISCTO135例的临床、介入手术资料及术后长期随访结果,总结PCI治疗技术及经验。结果PCI病变成功率93.2%(136/146),病例成功率94.1%(127/135)。单纯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coronary angioplasty,PTCA)23例(17.0%)。再次置人支架112例(83.0%)。置人的112枚支架中药物洗脱支架94枚(83.9%)。具有支架内闭塞时间超过6个月、绝对性闭塞、闭塞部位呈刀切状、有分支发出、闭塞长度在15mm或以上、病变近端或病变处弯曲在45。或以上特征的ISCTO病变较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病变PCI成功率降低(88.2%与97.4%,89.7%与98.3%,81.8%与98.0%,82.9%与97.1%,87.8%与98.6%,86.2%与97.7%,P〈0.05)。8例患者10处病变PCI操作失败,其中导丝不能通过ISCTO病变7处,球囊不能跨越病变2处,开通血管后发生无复流1处。术中发生心室颤动1例,急性左心衰竭1例,均处理成功。术后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89.0%。临床随访4~78个月,造影随访72例(53.3%),发现心绞痛复发23例(17%),靶血管重建16例(11.9%),心脏性猝死4例(3.0%)。结论ISCTO成功PCI因素包括合适的手术时机、适当的手术器械选择及术者的经验及决策。手术难度虽大,但一旦成功,患者将明显受益。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最富有挑战性及最容易失败的一类冠脉病变,如何评估此类病变介入治疗的难度及预测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就影响CTO介入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及最新的评分系统做一综述。对于30 min内导丝通过病变的预测,J-CTO积分系统的价值高,CT-RECTOR系统更优于J-CTO积分,但两者对于预测CTO最终成功率的价值有限或不确定。CL-SCORE评分系统对最终CTO手术成功率预测价值高。除此之外,不同冠脉血管病变、侧支循环的情况及手术者的技术均是预测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为闭塞血管段前向血流TIMI 0级且闭塞时间≥3个月的病变。建立一个有效预测CTO血运重建成功率的评分系统,有助于CTO患者获得最佳术后结果和长期预后。本文总结近年来具有影响力的一些评分系统,包括J-CTO、CL、PROGRESS、ORA、CT-RECTOR和KCCT评分等,并对其适用情况、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残端模糊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84例残端模糊的CTO病变患者。根据是否使用IVUS指导导丝穿刺CTO病变近端纤维帽,将患者分为IVUS组(n=48)和造影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CTO病变特点、PCI手术疗效及手术特点。结果:IVUS组的总体手术成功率(93.75%对66.67%)、导丝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成功率(60.42%对36.11%)均明显高于造影组(P均0.05)。导丝直接正向成功通过CTO病变的患者中,IVUS组使用的导丝数量明显少于造影组[(1.57±0.51)条对(2.54±0.66)条,P0.05]。所有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靶病变血管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IVUS指导导丝穿刺残端模糊的CTO病变能提高手术总体成功率及导丝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成功率,减少导丝在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中的使用数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1148例患者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慢性完全闭塞(CTO)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对1993年6月至2004年12月实施PCI治疗的1148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PC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涉及CTO靶血管1458支,靶病变1494处,CTO平均闭塞时间(49. 1±31. 6)个月,置入冠状动脉支架1499枚。结果 病例成功率为90 .2% ( 1036 /1148 ),病变成功率为88 。2% (1317 /1494)。随CTO闭塞时间延长,PCI成功率降低,闭塞部位呈刀切状、存在桥侧支、闭塞长度≥15mm的CTO病变PCI成功率降低(P<0. 05)。操作失败112例,其中82 .1%因导丝不能通过CTO病变, 17 .9%因球囊不能跨越病变。术中无死亡病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2例(0. 2% ),术中及术后共发现心包穿孔9例( 0 .8% )全部处理成功。术后住院期间共死亡3例(0 .3% ),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3例(0 .3% ),总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为0 .6% (7 /1148)。存活患者出院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87. 1%。结论 在技术成熟的心脏中心,PCI治疗CTO病变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前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233例.共有靶血管251支,闭塞时间(20±10)个月。226例(226/251,96.9%)的237处靶病变(237/251,94.4%)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66枚。因导丝不能通过CTO病变未成功7例:造影提示病变类型均为旁路侧支血管丰富型或多处长的弯曲病变,其中2例闭塞时间有5年以上,另5例未开通患者中有2例因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而终止操作。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85.4%,心功能改善率79.6%,5年生存率88.9%。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关键在于熟练的操作技术、合理的器材选择及仔细评估病人和动脉闭塞病变状况;开通闭塞动脉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成功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结果以及介入治疗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冠状动脉造影示完全闭塞病变1485例,其中CTO病变638例.对接受介入治疗的447例CTO患者的临床、病变影像特征、介入治疗资料以及院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O病变的PCI成功率为85.5%(382/447).术中出现C-F型冠状动脉夹层或冠状动脉穿孔27例(6.0%),心包填塞6例(1.3%),术后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2例(0.4%),院内死亡2例(0.4%).与PCI成功患者比较,PCI失败患者年龄较大[(62.9±10.4)岁比(65.9±9.9)岁,P<0.05],近端血管中重度迂曲(16.2%比38.5%,P<0.01)、闭塞端缺如(47.1%比80.0%,P<0.01)和中重度钙化(36.9%比72.3%,P<0.01)的比例较高.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后退法)显示,中重度钙化(OR:3.866,P<0.01)、闭塞端缺如(OR:3.346,P<0.05)以及病变近端血管中重度迂曲(OR:3.055,P<0.01)与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呈负相关.结论 CTO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其成功率与闭塞病变特点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hospital outcome and determinants relating to success rate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using contemporary techniques. Methods A total of 1485 patients with total occluded coronary artery were identified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08 in Zhongshan hospital. Of them, 638 patients were affirmed as CTO and 447 patients underwent PCI. The clinical data and the in-hospital outcome of patients underwent PCI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Procedure success was achieved in 382 patients(85.5%).Coronary perforation(C-F type dissection or coronary perforation)occurred in 27 patients(6. 0%), cardiac tamponade developed in 6 out of the 27 patients, 2 patients(0.4%)received in-hospital repeat revascularization. Two patients(0. 4%)died post PCI: one died of acute stent thromobosis and the other one died of refractory heart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Compared with patients of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patients failure to recanalization were more aged[(62.9 ± 10.4)years vs.(65.9 ± 9.9)years, P < 0.05]and excessive tortuosity(16.2% vs. 38.5% ,P <0.01),absence stump(47.1% vs. 80. 0% ,P <0. 01)and excessive calcification(36.9% vs. 72.3%, P <0.01)were more common.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excessive calcification(OR: 3. 866, P < 0. 01), absence stump(OR: 3. 346, P <0.05)and excessive tortuosity(OR:3.055, P < 0.01)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the procedural failure. Conclusions PCI for patients with CTO is safe and effective. Apart from progress on the equipment development, procedural success rates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features of CTO.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前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233例,共有靶血管251支,闭塞时间(20±10)个月.226例(226/251,96.9%)的237处靶病变(237/251,94.4%)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共植入冠状动脉支架266枚.因导丝不能通过CTO病变未成功7例:造影提示病变类型均为旁路侧支血管丰富型或多处长的弯曲病变,其中2例闭塞时间有5年以上,另5例未开通患者中有2例因心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而终止操作.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85.4%.心功能改善率79.6%,5年生存率88.9%.结论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关键在于熟练的操作技术、合理的器材选择及仔细评估病人和动脉闭塞病变状况;开通闭塞动脉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支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CTO)病变介入治疗术后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0月~2013年2月因单支主要冠状动脉CCTO病变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资料,筛选预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心因性死亡、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的危险因子.结果:130例患者平均中位年龄为68岁,男性占76.9%.86例(66.2%)被成功开通闭塞血管.平均随访23月,40例(30.8%)发生MACE事件,PCI失败并不增加MACE事件的发生(P=0.2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疾病(CKD)≥3期和MACE事件独立相关(OR值1.55,95%可信区间1.07~2.24,P=0.02).结论:肾功能失代偿(CKD≥3期)可预测单支主要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患者PCI术后的远期不良预后,成功的PCI治疗可能不能减少此类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经验总结探讨开通CTO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左室功能、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心内科病房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其中至少1支冠脉主支血管为CTO并接受PCI的患者,根据PCI手术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应用正向导丝技术处理病变。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再次PCI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34名入选患者,CTO介入治疗成功316名,失败118名。PCI失败组患者既往接受PCI手术(P<0.01)或CABG术(P<0.01)显著高于PCI成功组,高龄和吸烟比例也显著高于PCI成功组。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高血脂、陈旧心梗及糖尿病等病史和心功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别。PCI失败组两支CTO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比率均显著高于PCI成功组患者(均P<0.01)。术后1年两组患者在死亡、心梗、中风和再次PCI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失败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高(P<0.01),介入术后进行择期CABG手术比例高于成功组患者(P<0.01)。结论: 开通CTO可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和CABG手术率,而死亡、心梗、中风和再次PCI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65例患者72处 CTO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病变特征和PCI的疗效。结果:CTO病变 PCI成功率为91.67%(66/72);CTO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者 PCI成功率显著低于3~12个月者(81.48%比97.78%),闭塞长度>15mm的 CTO病变 PCI成功率显著低于闭塞长度≤15mm者(78.26%比97.96%);断端呈刀切状的 CTO病变 PCI 成功率显著低于鼠尾状者(71.43%比96.55%),P 均<0.05;PCI失败有6处,其中4处因导丝未能通过病变,2处因球囊未能通过病变;介入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住院期间均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为90.16%。结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与病变特征、CTO病变闭塞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