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食品中沙门菌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极大危害的革兰阴性肠道致病菌。目前全世界已分离出2000多个血清型,我国已发现216个。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使大多数食物不含沙门菌,从而有效预防控制沙门菌病。  相似文献   

2.
达州市2007-2010年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达州市腹泻病例中的沙门菌感染率和菌型分布,提高腹泻病例和暴发疫情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从监测点腹泻病例粪便(或肛拭法)中分离沙门菌并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4年共监测腹泻1291例,检出沙门菌52株8个血清型,总感染率为4.03%。临床就诊和暴发疫情腹泻病例沙门菌感染率分别为1.24%和23.60%。检出肠炎和鼠伤寒沙门菌各15株和10株,分别引起腹泻暴发疫情7宗和4宗,是我市流行的主要沙门菌血清型和腹泻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菌,凉拌菜和卤肉制品是腹泻暴发的高危食品。结论达州市流行的沙门菌血清型别众多,做好沙门菌监测对提高腹泻爆发疫情的应急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严格生熟操作分开,防止烹调后食品的再次污染是减少食物中毒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1975-2003年沙门菌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1975Ⅲ~2003年福建省沙门菌血清型分布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在全省50多个县(市、区)开展人、动物、食品及污水等外环境沙门菌调查。[结果]共检出3120株沙门菌.分属于20个群(亚群)的82个血清型(变种),其中7个血清型(变种)为国内首次检出,首次发现带有表面K抗原的沙门菌Ⅲb(48:a:Z55);B、C1、C2、D1和E1 5个群(亚群)是我省优势血清群(亚群);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等14个血清型为我省常见血清型。我省沙门菌以A~F群血清型为主,9(1年代以来非A~F群血清型检出有增多的趋势。从人体检出56个血清型(变种)2292株,其中病人占33个血清型1283株。鼠伤寒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10多年来对人们危害最大。[结论]我省沙门菌血清型别众多,是食物中毒及感染性腹泻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病原菌.做好沙门菌监测对防治工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起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病原菌检测及溯源分型分析。方法常规分离沙门菌,对分离到的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14名食物中毒学生标本检出肠炎沙门菌4株;57名食堂工作人员肛拭标本检出肠炎沙门菌6株、纽波特沙门菌1株;9份冷冻预包装食品中检出肠炎沙门菌1株。对1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学生、食堂工作人员检出的10株菌株PFGE条带完全一致,与1份冷冻预包装食品中检出的肠炎沙门菌的PFGE聚类分析的同源性为86%。结论这起食物中毒是由肠炎沙门菌引起,通过PFGE分型分析,本次食物中毒与预包装食品肠炎沙门菌污染无关联。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食源性沙门菌疾病主动监测,发现沙门菌污染和疾病发生关系,为食源性沙门菌溯源分析和消费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食品中沙门菌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沙门菌检验》(GB/T4789.4-2008);腹泻标本中沙门菌检验参照国际沙门菌监测(GSS)提供的方法。结果:10个监测点共检出沙门菌85株33种血清型,其中食品株61株28种血清型,人原株24株9种血清型。12类食品中有8类食品检出沙门菌,其中生畜禽肉是沙门菌污染高危食品,检出率达41.67%,食品种类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65,P0.005),地区污染分布无统计学意义(χ2=0.189,P0.05)。结论:食源性沙门菌污染和疾病发生较重,应加强和完善主动监测工作,是防控和降低食源性沙门菌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近年来湛江地区沙门菌在不同水产品中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本地区的水产品生产、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00 ̄2004年从湛江水域抽取样品4731份,16个物种,按进出口检验标准《出口食品沙门菌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方法》(SN0172-1992)检验,按法国生物梅里埃miniVIDAS做初步鉴定,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4-94)标准作沙门菌血清分型。〔结果〕淡水养殖罗非鱼2081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23份;海水养殖虾类2423份检出沙门菌4份;饲料原料60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3份,海水贝类及鱼类167份样品中未检出沙门菌。淡水养殖的鱼检出沙门菌以B、C群沙门菌多见;海水养殖虾类检出沙门菌以D群沙门菌为主。〔结论〕淡水养殖水产品中沙门菌检出率远比海水养殖水产品高。必须执行国家卫生标准,以降低食品安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州市服务行业健康人员携带沙门菌情况、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防控沙门菌感染及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肛拭采集1993年-2015年从业人员粪便标本,应用沙门菌选择性增菌液培养并经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挑取可疑菌落至KIA及L-M琼脂初筛,最后经血清学试验及系统生化检测确认。结果 1993年-2015年共检出474株沙门菌,47个血清型、3个单相变种和1个无鞭毛抗原。绝大多数菌株血清型集中于A~F群内(99.37%),A群~F群内有44个血清型(93.62%),以C1群血清型为主,其次为C2和B群;血清型检出率占前5位的分别是德尔卑、肠炎、鼠伤寒、韦太夫雷登和伦敦血清型;绝大多数菌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率较低;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率为0.46%~1.31%;第三季度是沙门菌检出高峰期。结论加强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监测工作,对预防沙门菌感染和食物中毒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扬州市2002-2003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本市食品中沙门菌、EHECO157∶H7、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的污染状况 ,初步确定易受污染的食品 ,为食源性疾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 6大类食品 ,按国标及相关方法进行上述 6种致病菌进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 ,并对部分检出沙门的样品进行了沙门菌的定量计数。〔结果〕45 0件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 3 8株 ,总检出率为 8.4% ,其中沙门菌 10株 ,检出率为 2 .2 % ;沙门菌定量计数 ,含菌量最高达15 0cfu/g ,最低为 <5 0cfu/g。单增李斯特菌 2 1株 ,检出率为 4.7% ;金黄色葡萄球菌 6株 ,检出率为 1.3 % ;副溶血性弧菌 1株 ,检出率为 0 .2 2 %。 40件检测空肠弯曲菌生肉样品中检出空肠弯曲菌 3株。末检出EHECO157∶H7。〔结论〕沙门菌主要污染生肉制品 ,单增李斯特氏菌主要污染散装熟食制品 ,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则主要污染生奶样品。空肠弯曲菌在生肉制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EHECO157∶H7尚末检出。进一步加强生肉制品、散装熟食的食品卫生管理 ,对减少本市食源性疾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沙门菌是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原之一,每年在国内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案例一直位居前3位[1]。本中心多年来开展沙门菌监测,检出的多为常见血清型,如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2010年7月我们从食品  相似文献   

10.
仝玉平  贾桂华  毛斐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76-1477
目的了解许昌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 4789标准和常规食物中毒检验程序操作,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5年共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59起,送检标本574份;其中38起检出致病菌,检出致病菌69株。由单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35起,由混合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3起。共检出致病菌6种,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菌(25.42%),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13.56%),变形杆菌(10.17%)。各菌对样品的污染情况是:沙门菌以污染肉类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污染水产品为主,变形杆菌以污染肉类和米菜为主。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场所以餐饮业最多,其次是学校餐厅。结论该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发生在第3和第2季度,应重点加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