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Ⅰ期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在我院住院治疗的Ⅰ期子宫内膜癌 112例 ,其中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6 6例 ,单纯广泛或次广泛子宫切除术 4 6例。结果 在 6 6例Ⅰ期子宫内膜癌中 ,发现 7例淋巴结转移 ,转移率为 10 6 %。Ⅰa期中无淋巴结转移 ;Ⅰb期转移率为 5 9% (2 34) ;Ⅰc期转移率为 2 5 % (5 2 0 )。Ⅰ期子宫内膜癌随着肌层浸润的加深其淋巴结转移率亦增加 ,P <0 0 5。而且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腺癌。但是行淋巴结清扫术与未行淋巴结清扫术的 5年生存率无差异。结论 Ⅰa期可以不做淋巴结清扫术 ,Ⅰc期和合并高危因素的Ⅰb期必须行盆腹腔淋巴结清扫术。且加强术前术中对肌层浸润程度的判断 ,以指导Ⅰ期亚分期的确定。淋巴结清扫术本身能否改善Ⅰ期患者的预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18例,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访至2007年12月,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 随访期内,共33例患者死亡,占28.0%;25例患者术后出现疾病进展,占21.2%.Ⅲ、Ⅳ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8.3%和39.4%,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3%和42.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仅有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的Ⅲa期患者,术后未行辅助治疗,现已平均随访16个月均无瘤生存.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包括盆腔淋巴结切除或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和术后辅助联合放化疗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对不同治疗方式分析显示,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未行该手术者(P<0.05);术后残留灶直径≤1 cm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残留灶直径>1 cm者(P<0.05);术后行辅助联合放化疗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未行联合放化疗和仅行放疗或化疗者(P<0.05).结论 手术病理分期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治疗应在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和后腹膜淋巴结切除术的基础上,除仪腹水细胞学检查阳性的Ⅲa期患者外,术后均应辅以联合放化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对2004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岁的患者(早发组)20例(占4%,20/498),>40岁的患者(普通组)478例,比较2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治疗方法、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附件转移的关系。结果:早发组原发不孕发病率为30.0%(6/20),普通组为4.2%(20/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5,P=0.000)。普通组合并高血压率高于早发组(χ2=7.954,P=0.003)。早发组患者病理类型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普通组子宫内膜样腺癌78.5%(375/478),2组患者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33,P=0.020)。早发组、普通组患者细胞分化为G1者分别占90%和49.8%。早发组、普通组临床病理Ⅰ期者分别占80%和74.1%,2组患者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8.259和-9.488,均P=0.000)。2组患者肌层浸润、宫颈累及、淋巴结转移、附件累及和腹水细胞学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年轻妇女有着一定的比例,不孕不育是40岁以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细胞分化级别高,手术病理期别较早,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以及附件转移等情况与年长者相似。  相似文献   

4.
6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手术病理分期(FIGO.1988)标准,Ⅰ期子宫内膜癌需判断肌层是否浸润及浸润深度,以止确判断预后和制定合适的术式。我们对62例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血清CA125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Peng P  Shen K  Lang J  Huang H  Wu M  Cui Q  Jiang Y  Tan 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1):679-682
目的 探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和血清CA12 5测定 ,对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 采用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对 13 3例手术病理分期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肌层浸润深度的判断进行评估 ,并分析 91例 (79例为Ⅰ期 ,12例为同期的Ⅱ~Ⅳ期患者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 5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 术前B超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分别为 62 6%和 47 8% ,特异性分别为 67 7%和90 0 % ;术中肉眼观察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分别为 5 9 6%和 73 9% ,特异性分别为 76 5 %和 94 6% ;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判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和深肌层浸润的敏感性分别为 70 0 %和 94 4% ,特异性分别 92 0 %和 97 7%。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Ⅰ期患者血清CA12 5水平异常 (≥ 3 5kU/L)的发生率为 8% (6/79) ,Ⅱ~Ⅳ期患者的发生率为 5 8% (7/12 ) ,血清CA12 5水平异常的发生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期别有极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 ,而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术前B超、术中肉眼观察和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有一定帮助 ,其中术后大体标本测量的准确性相对较好。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及其预后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前诊断性刮宫(诊刮)提示子宫内膜增生的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分为子宫内膜癌组(28例)和子宫内膜增生组(46例),对两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结果:①74例患者中37.8%(28/74)并发子宫内膜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年龄≥48岁和诊刮病理为重度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AEH)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P0.05)。②不伴任何高危因素、伴有1个高危因素和2个高危因素的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几率分别为5.0%(1/20)、46.2%(12/26)和81.8%(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高危因素数目的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显著升高(OR 16.3,95%CI 1.9~140.3,P=0.011;OR 85.5,95%CI 6.8~1071.3,P=0.001)。③28例并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早期子宫内膜样癌,25例为高分化,3例为中分化。平均随诊13.3±6.3月,没有患者复发或死亡。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对于高龄(≥48岁)、诊刮病理为重度AEH的患者并发风险显著增加,但并发的子宫内膜癌多为分化较好的早期子宫内膜样癌,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术后病理确诊的高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和术中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4年~2006年间高危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诊刮结果、术中医生肉眼对肌层浸润的判断与最终病理结果间的异同,分析高危患者术中术前漏诊和误诊的比率,以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20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52例(25.9%)为高危型。其中39例患者为高危组织学类型,术前刮宫诊断符合率为56.4%(22/39)。23例患者存在深肌层浸润,术中肉眼对深肌层浸润判断的准确率为47.8%(11/23)。201例患者中35例术前判断宫颈受累,其中只有10例(28.6%)在术后病理中得到证实。52例患者中术前术中诊断为中低危型的比率为30.8%(16/52)。201例研究对象中对高危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2%(36/52)与89.9%(134/149)。结论高危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其如何提高术前及术中病情评估准确性有待探讨。术前诊刮和术中的诊断与其最终的病理检查间存在较高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有报道,对诊刮术内膜活检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例行子宫切除术,发现17%~25%病例手术标本为分化好腺癌。研究旨在评估诊刮术或内膜活检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切除术后的组织学结果的相关性。从1988年2月~2001年2月的病例中,筛选出23例诊刮术或宫腔镜术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者予手术治疗。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2(30~83)岁,15例行开腹手术(65.2%),7例行阴式手术(30.4%),1例行阴式辅以腹腔镜手术,采用Studentt检验、X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子宫切除病例中12例(52.17%)为腺癌,10例(43.4%)为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子宫内膜癌漏诊的因素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13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切除前后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前内膜取样方式分为宫腔镜组与诊刮组,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符合率。比较术前病理与术中冰冻病理、术后常规病理,分析其主要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术后证实为子宫内膜癌者42例(31.82%)。诊刮组的内膜癌漏诊率为32.99%(32/97),高于宫腔镜组28.75%(10/3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2例内膜癌患者中,95.24%(40/42)为子宫内膜样腺癌,ⅠA期38例(90.48%),高分化癌34例(80.95%)。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者115例,其中11例子宫内膜癌漏诊。长期月经紊乱、未生育患者子宫内膜癌漏诊的风险增高。结论:子宫内膜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的患者有子宫内膜癌漏诊的风险,尤其是长期月经紊乱、未生育的女性。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腺肌病癌变临床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依靠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治疗多依据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预后尚不清楚。报告了1例57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的女性患者,彩色超声提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厚9 mm,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进一步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术,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子宫腺肌病癌变。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Ⅰa期合并子宫腺肌病癌变,术后定期随访,未见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11.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78岁,主因"子宫内膜腺鳞癌ⅢcG3复发化疗后"于2010年10月5日入院。患者4年前因绝经后阴道出血于本院行子宫分段诊刮术。术后病理:"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鳞癌)"。于2006年9月28日行闭式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43例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方法 收集并分析43例术前、术后诊断不一致而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年龄、绝经与否、术前诊断方式、治疗等。结果 4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6.23岁;绝经20例(46.5%),未绝经23例(53.5%);症状:异常子宫出血33例(76.7%),下腹痛伴或不伴阴道排液5例(11.6%),内膜增厚2例(4.7%),其他3例(7.0%);术前内膜厚度:内膜厚度>4 mm 36例(83.7%),内膜厚度≤4 mm 4例(9.3%),未进行相关检查3例(7.0%);手术方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32例(74.4%),全子宫双输卵管切除术3例(7.0%),全子宫切除术4例(9.3%),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2.3%),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阑尾切除术3例(7.0%);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12例(27.9%),中分化27例(62.8%),低分化4例(9.3%);组织病理学类型:子宫内膜样癌40例(93.0%),非子宫内膜样癌3例(7.0%);特殊病史:乳腺癌病史1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34家医院2000 ~2010年住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年龄≤40岁)6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内膜癌中年轻患者构成比无逐年增多的趋势,其发病平均年龄无下降趋势;93.6%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2.0%为G1和G2;87.2%无和≤1/2肌层浸润;术后手术-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71.6%,10.6%,16.1%,1.7%.术前临床误诊率为19.0%;临床分期Ⅰ、Ⅱ、Ⅲ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的误差率分别为18.6%,53.5%,18.9%.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 <0.01)、深肌层浸润(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1)是卵巢转移的高危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时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G3(P<0.01)、深肌层浸润(P<0.01)、宫颈受累(P<0.01)、腹水细胞学阳性(P<0.05)、脉管浸润(P<0.01)是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时,只有宫颈受累(P<0.05)和组织学分级G3(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占有一定比例,但未见有年轻化趋势.病理以子宫内膜样腺癌、G1/G2为主;手术病理分期多数为Ⅰ期.'术前临床误诊率高.宫颈受累和组织学分级G3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例子宫浆液性癌(UPSC)和13例子宫透明细胞癌(UC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UPSC、UCCC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及术前血清CA125升高(35U/ml)比例均大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SC患者100%为绝经后患者。UPSC患者的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和大网膜转移率均高于UCCC和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SC、UCCC患者中晚期(Ⅲ~Ⅳ期)、低分化(G3)的比例、深肌层浸润和淋巴结阳性转移率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SC和UCCC患者的复发率高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明显差于子宫内膜样腺癌。结论:UPSC和UCCC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不同于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治疗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5.
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清扫术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对其预后可能的影响。方法:收集1997年8月至2005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202例,分析影响预后的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比较盆腔淋巴清扫组与平行淋巴结清扫组的复发率,并发症。结果:Ⅰ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率1·53%。病理类型、腹腔细胞学、盆腔淋巴转移、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及CA125值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Ⅰ期低危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无助于提高生存率(P>0.05),其复发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并发症率明显增高(P<0.05);Ⅰ期高危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未能延长其生存期(P>0·05),但可减少复发的例数,并发症率无明显增多(P>0.05)。结论:特殊病理类型,腹腔细胞学阳性,手术-病理分期高,盆腔淋巴转移,深肌层浸润及CA125>100U/ml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Ⅰ期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清扫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ELF)浸润模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7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由两名高年资且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对所有病例的病理切片进行重新阅片。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MELF浸润模式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预后相关的多因素分析。结果:MELF浸润模式的发生率为15. 6%(28/179)。MELF浸润模式在低级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发生率较高级别高(19. 3%与2. 6%,P 0. 05)。MELF浸润模式与FIGO分期较高、子宫颈间质受累、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肌层浸润≥1/2、淋巴结转移有关(P0. 05)。有MELF浸润模式的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与无MELF浸润模式的患者相比,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MELF浸润模式与宫内膜样腺癌FIGO分期高、子宫颈间质受累、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肌层浸润≥1/2、淋巴结转移等不良临床病理因素相关。MELF浸润模式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患者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290例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比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探讨手术病理分期的优点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1995年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90例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就其术前临床分期与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其预后因素。结果:临床分期误差率,Ⅰ期为19.7%,Ⅱ期为80.5%。临床分期Ⅰ期中淋巴结转移率为4.2%,腹腔细胞学阳性率为10.6%。肌层浸润者占60.5%。Ⅱ期中淋巴结转移率及腹腔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51.4%和46.9%,有肌层浸润者为100.0%。发生分期误差的原因有:(1)术前不可能准确估计腹腔及淋巴结是否受累;(2)宫颈已受累但术前诊断性刮宫时漏刮,或宫颈未受累而误诊为阳性;(3)癌细胞播散于腹腔。结论:手术病理分期真实地反映了病变范围,建议在首次手术时除注意手术范围外,应重视腹腔冲洗液的收集及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取样或清扫,以确定期别,为术后辅助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鉴于Ⅱ期子宫内膜癌误诊率高,诊治上应特别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测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以期为确定子宫内膜癌手术范围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初治为手术治疗的64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和Fish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G3、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对预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pelvic lymph node,PLN)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盆腔淋巴结转移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lymph node,PALN)转移显著相关。结论:病理分级G3、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盆腔淋巴结转移对预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病理分级G3、深肌层浸润、附件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应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根据术中患者的盆腔淋巴结状况决定是否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诊断性刮宫(诊刮)的病理结果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协和医院术前诊刮及术后大体病理均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共217例,与术后大体病理进行对比,从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分别讨论其诊断准确率。结果:术前诊刮病理类型显示子宫内膜样癌196例,非子宫内膜样癌21例;与术后大体病理类型比较敏感度97.4%,特异度72.7%,Kappa值=0.716。术前病理组织学分级高分化G1 135例,中分化G2 50例,低分化G3 32例,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级比较加权Kappa值=0.596,Z=11.72,P=0.000。与术后大体病理相比较,术前G3组误诊率明显高于术前G1组,术前G2组与其他两组之间误诊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诊刮病理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两种病理比较,病理类型的一致性较高,术前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的患者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危险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LY  Zeng SY  Wan L  Ao M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8,43(5):352-35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及手术中保留卵巢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首治为手术治疗的6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6例(5.6%,36/638)患者发生卵巢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相关因素为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子宫肌层浸润、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子宫浆膜浸润(P均<0.05),而年龄、脉管浸润、宫颈浸润与卵巢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按危险强度排列为:盆腔淋巴结转移、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病理分级.结论 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高分化、无盆腔淋巴结转移、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元肌层浸润、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阴性、年轻的患者可考虑手术中保留卵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