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常规超声对250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周旁、双侧颈部及腹腔淋巴结扫查,依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将检出的淋巴结分为增生组与转移组进行超声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结果250例食管癌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320个,术前超声检出肿大淋巴结330个。其中病理证实淋巴结癌转移270个(转移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60个(增生组)。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术前超声对食管周旁、右颈气管旁三角区、左侧锁骨上窝及腹腔转移性淋巴结的检出率分别为62.4%(68/109)、98.9%(96/97)、95.7%(66/69)及88.9%(40/45);术前超声显示右颈气管旁三角区内淋巴结转移率为35.6%,(96/270),明显高于左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24.4%,(66/270)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率14.8%,(40/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移组淋巴结声像图特征:(1)淋巴结形态:85.6%(231/270)短径/长径比例(S/L)〉0.5,呈圆形或类圆形;26.3%(71/270)呈多个融合状;(2)回声:81.1%(219/270)淋巴结内呈不均匀低回声团,无正常淋巴结门及髓质部稍高回声区;(3)血供:66.7%(180/270)淋巴结内部血供较丰富。结论术前超声提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范围对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颈超声检查在鼻咽癌及其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CT作为参照,对4例病理已确诊为鼻咽癌的住院患者进行鼻咽部和左右侧颈部超声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检查时头略向对侧倾斜,以腮腺及咽旁间隙作为透声窗,取下颌角和乳突间的耳垂下斜横断面和下颌骨升支旁的斜冠状切面显示鼻咽部,测量病理情况下鼻咽部软组织的厚度或肿块的范围,观察其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然后再用高频探头检查左右侧颈部,并对肿大的淋巴结测量记录。结果4例患者显示6个病灶,其中单侧病灶2例,双侧病灶2例。病灶中低回声4个,中等回声2个,实质性回声6个,夹杂液无回声区1个;声像图表现鼻咽部软组织增厚4个,鼻咽部肿块2个;超声提示4例颈部淋巴结均肿大。结论经颈超声扫查可观察到鼻咽癌相应的鼻咽部软组织异常增厚或肿块的声像表现,有助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1183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和腋窝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分类与术后病理比较,计算超声分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检查腋窝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94.0%,阳性预期值90.9%,阴性预期值81.0%,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 超声判断腋窝转移淋巴结的准确率较高,但对直径<10.0 mm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等多种因素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8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腋窝淋巴结超声评价、肿块大小、位置、周边血管侵犯、病理分级、ER、PR、Her-2及Ki-67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结果超声评分、肿块、肿瘤周边血管浸润、Ki-67、Her-2及病理分级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其中超声评分≥3、肿块>2cm及肿瘤周边血管浸润阳性的比数比(OR)最大,分别为26.510,24.222及15.041。Logistic模型的确诊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8.1%,90.6%和95.7%。结论腋窝淋巴结超声评价≥3、肿块大小>2cm、肿块周边血管浸润阳性、病理分级Ⅲ级、Her-2阳性及Ki-67指数>15%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前哨淋巴结(SLN)在皮肤黑素瘤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9例皮肤黑素瘤手术切除后患者,超声检查皮肤疤痕处周围及相应淋巴引流区域,对检测出的可疑转移性SLN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结果超声检出肿大SLN31枚,病理诊断转移性SLN11枚,非转移性SLN20枚。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总符合率为77.4%(24/31)。转移性SLN与非转移性SLN在纵横比、内部回声、血管分布及阻力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门髓质主干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峰值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枚较小SLN超声随访,1枚大小、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病理检查为阳性。结论超声在皮肤黑素瘤切除术后淋巴结转移初步诊断、引导穿刺活检、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在喉癌及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术前超声检查48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所见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的淋巴结172个,符合率为6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髓质变形或缺失,周边型及混合型血流预示淋巴结有转移.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8%,特异性为87.8%,准确性为90.1%.结论 超声检查对喉癌及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术前超声检查47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超声所见与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的淋巴结41个,符合率78.8%。淋巴结的内部回声不均、髓质变形或缺失、周边型及混合型血流预示淋巴结有转移。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6例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行术前超声检查,对超声检出的152例腋窝淋巴结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93例)与淋巴结无转移组(59例),并对超声所显示的两组淋巴结的最大径、纵横比、皮髓比及血流分布类型行对比分析,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进行评价。结果淋巴结转移组93例与淋巴结无转移组59例患者的淋巴结最大径分别为(18.9±6.7)mm及(19.6±7.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的纵横比及皮髓比的中位数值分别为1.5(1~2.6)与2.0(0.8~4),与淋巴结无转移组的1.9(1~4.5)与0.5(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血流分布以周围型及混合型居多,分别为54.5%(18/33)与30.3%(10/33);淋巴结无转移组淋巴结血流分布则以中央型居多,占63.2%(12/19)。ROC曲线分析显示:取淋巴结纵横比≤1.8对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高达62.4%与62.7%;取淋巴结皮髓比≥1.0对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高达75.3%与86.4%。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形态,并取淋巴结的纵横比≤1.8和(或)皮髓比≥1.0进行分析,可提高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率,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检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168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和颈部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将颈部淋巴结术前超声诊断分类与术后病理比较,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检查颈部转移淋巴结的阳性预期值为91.9%,阴性预期值为67.1%,特异性为88.7%,敏感性为74.5%,诊断准确率为79.8%。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有其特征性影像表现,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对疑似或确诊肺癌并检出肿大锁骨上淋巴结的患者135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判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的结果相比较,评价超声鉴别诊断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结果:135例中,共85例患者符合4项恶性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标准,其中62例经FNAC确诊为恶性(准确率为74.1%),包括22例临床疑似肺癌并初次确诊的患者;符合3项标准的98例患者中64例确诊为恶性(准确率67.4%)。结论:超声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判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方法,可用于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趋势,探讨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肿瘤医院胸腹外科收治的933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χ^2检验进行样本率及构成比的比较。结果933例患者中517例经病理学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5.4%),其中320例单独或合并存在腹腔淋巴结转移。全组总共清除淋巴结26118枚,转移2142枚(转移率8.2%),其中腹腔淋巴结清除12072枚,转移906枚。不同分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方向分布不同(χ^2=7.90,0.01〈P〈0.05),胸中段上行与下行转移的频度相当,胸下段下行转移多见,且胸下段腹腔淋巴结转移率及转移度均高于胸中段(χ^2=52.83,P〈0.01;χ^2=134.52,P〈0.01)。除7例Tis期食管鳞癌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外,T,以后各期均可见淋巴结转移。不同T分期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方式分布不同(χ^2=18.12,0.05〈P〈0.01),病变浸润越深,发生连续性转移的机会越多,而病变浸润越浅,发生跳跃性转移的机会越多。结论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参照淋巴结转移趋势,结合术前检查结果,合理地选择。同时,应重视腹腔淋巴结的清扫,尤其胸下段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50例,记录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分析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度(肿瘤长径)等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150例食管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患者为60例,转移率为40%。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在不同肿瘤分化组和肿瘤长径组,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8,P<0.001;χ2=12.06,P=0.002);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肿瘤浸润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长径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长径是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治疗应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胸中段癌120例淋巴结转移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影响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因素。方法回顾1996年3月至2006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大体病理类型、病程长短、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外浸程度6方面分析总结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结果120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49、2%,转移度为18.3%。病程长短、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外浸程度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程的长短、肿瘤的大小、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外浸程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应注意观察、分析,避免术中与术后综合治疗出现疏忽,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将薄层CT图像所见与病理结果相对照,探讨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标准的合理性。方法 对43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术前1周内行薄层CT扫描,观察不同短径大小标准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价值,并将两种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使用短径≥0.8cm标准较使用短径≥1.0cm标准诊断各组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由30%增加到60%,特异性和准确性无明显变化,Youden指数J值由0.29增加到0.56;两种标准的诊断结果进行ROC验证,机会曲线下方的面积为分别为0.638和0.591。结论 本组病人用短径t〉0.8cm标准诊断淋巴结转移时其诊断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62例患者中36例(58.1%)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5例(24.2%)。全组共清扫淋巴结1954枚,平均每例清扫31.5枚,187枚(9.6%)淋巴结有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病变长度、胸段喉返神经旁淋巴结转移和胸部淋巴结转移、胸部淋巴结转移组数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值分别为1.976、1.346、3.012、2.023、2.254,95%C1分别为1.436—2.538、1.032—1.683、1.572~6.825、1.463—4.745、1.483—4.952,P值分别为0.035、0.041、0.012、0.025、0.020)。结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子是施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清扫的根据,其有效性还需在临床试验中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中段食管癌胸、腹双切口手术野淋巴结转移清扫方法及其转移规律,指导临床实施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方法 62例胸中段食管癌采用右胸及上腹正中双切口术式为基础进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清扫,并对淋巴结转移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62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05枚,其中检出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02枚,淋巴结转移率20.2%(102/505).淋巴结转移区域特征为胸中段食管癌既有向上到右颈气管旁、双侧喉返神经链旁、食管旁、癌肿旁、隆突下淋巴结转移,也有向下至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胃小弯网膜等处淋巴结的转移,呈现双向转移趋势.肿瘤的浸润深度明显影响淋巴结转移,T1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0.0% (1/10),T2为20.0%(3/15),T3为43.3%(13/30),T4为57.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6,P<0.05),表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高分化癌、中分化癌、低分化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3%(2/14)、39.5%(15/38)、57.1% (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5,P <0.05).结论 胸中段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有关.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区域,右胸及上腹双切口术式更方便胸中段食管癌切除和胸、腹两手术野淋巴结的清扫,并且以此为基础经右胸顶对右颈气管旁及双侧喉返神经链淋巴结清扫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探讨胸段食管癌术中淋巴结清扫方式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480 例行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标记各部位清扫淋巴结分别送检,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研究淋巴结转移规律,为食管癌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胸上、中、下段食管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7.2%、10.5%和2.2%,上纵隔分别为22.6%、23.5%和3.7%,中纵隔分别为7.5%、69.3%和11.0%,下纵隔分别为0.9%、28.6%和33.8%,腹部分别为3.8%、19.7%和33.1%.胸部各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变长度愈长、肿瘤分化越低、肿瘤浸润越深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也越高(P <0.05).结论 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颈段食管旁、锁骨上、上中纵隔转移多见,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以腹部、中下纵隔转移多见.建议胸上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颈段食管旁及锁骨上、下界包括隆突下淋巴结,胸下段食管癌可行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重点清扫隆突下、下胸段食管旁、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1999年10月至2007年12月267例诊断为局限性。肾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CT扫描确定术前分期,采用AJCC2002年制定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分析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点及预后。结果267例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中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中T1aN1M0 1例,T1bN1M0 1例,T2N1M0 3例,T2N2M0 1例。6例均为透明细胞癌;核分级Ⅱ级1例,Ⅲ级1例,Ⅳ级4例;肿瘤直径4-10cm(平均7.7cm);均为中央型肿物。清扫区域淋巴结后5例患者无瘤生存,1例于术后18个月死于复发转移。结论临床诊断为局限性肾癌病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多为高级别、中央型、体积较大的肾癌,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多数能无瘤生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多普勒超声特征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162例患者的169个PTC结节;另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评估同一批80例患者的80个PTC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评估癌结节的血管模式和血供程度。脉冲多普勒主要分析血流流速曲线的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PSV差值、PI差值和RI差值。将上述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作单因素分析,研究各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间的关系。结果:多普勒超声上,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关的超声特征主要有癌结节的血供程度及RI差值。结论:特定的多普勒超声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PT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