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4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切除30例,各种内外引流术式17例,无手术死亡,发生手术后并发症11例,其中胆瘘6例,腹腔内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均保守治疗痊愈。行肿瘤切除者中,1、3年生存率分别为84.0 %、28.0 %。引流术式者,术后生存6~13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短期内黄疸减轻,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不能切除者应力争行各种引流术。  相似文献   

2.
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2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胆管癌,70年代以前大多数病例难以切除,视为手术禁区。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早期病例诊断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也提高至60%左右。从1988~1996年共施行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26例取得较好效果。Ⅰ型(肝总管癌)10例,Ⅱ型(肝管汇合部癌)7例,Ⅲ型(左肝管及肝总管癌)4例,Ⅳ型(右肝管及肝总管癌)3例,Ⅴ型(左、右肝管和肝总管癌)2例。手术方法为单纯肝门胆管癌切除,肝门胆管及半肝切除,肝中央部切除,扩大半肝切除后与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作者对手术切除方法,禁忌证,治疗效果等进行了详细讨论。所有病例均行胆管或肝断面与空肠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少,再次手术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U管引流在不能切除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行U管引流姑息治疗病例的方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除1例术后死于肝衰,其余7例均黄疸消退,营养改善。5例存活1年,3例存活2年,存活率分别为62.5%(5/8)及31.5%(3/8)。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U管引流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延长患存活期。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4年12月10年手术治疗的5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手术切除中22例(37.9%)行根治性切除,26例(44.8%)行非根治性切除,10例行胆管外引流术。无手术死亡。58例中30例获随访,随访率为51.7%。其中11例现仍存活,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0例,非根治性切除者存活1例,胆管外引流术者无存活,3组生存率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生存时间最短为28天,最长已生存达5年7个月。结论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性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及其病变的解剖特点.手术切除率极低,而以各种引流术辅以术后放化疗为主。本研究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治的28例老年人(≥60岁)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共3例行胆管癌切除,术后两例存活超过3年,手术探查3例.存活时间1~2个月,其余22例均行胆道内或外引流,辅以放疗,存活时间在5个月到48个月,平均13.2个月。结论: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者,行各种引流手术,辅以放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的手术标准,选择57例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进行MRCP影像学评估, 并与手术和病理对比。结果 MRCP术前定性准确率为100 %,分型准确性为93 %(53/57);肝管汇合部变异8例,变异率26.7 %,有些变异对手术有利;左、右肝管增长,其中以左肝管尤其明显,这对胆肠吻合口的选择有利;术前MRCP检查显示,胆管癌病变上缘至胆管二级分支之间胆管长度>0.5 cm或存在胆道变异的部分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及根治率均明显提高,与其他3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RCP可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较准确的术前定性和分型;术前MRCP显示肝内二级胆管支及肝管汇合部变异对制定肝门部胆管癌,尤其是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提高切除率和根治率,而且有利于选择合适的胆肠吻合方式,可避免术中胆道误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87例HCCA患者,患者均接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治疗。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将B级、C级胆瘘患者纳入胆瘘组,A级及未发生胆瘘患者纳入无胆瘘组。结果 87例HCCA患者术后发生胆瘘25例,胆瘘发生率28.74%(25/87);其中A级、B级、C级胆瘘各有7例、11例、7例。胆瘘组术前胆管炎发生率、年龄、胆肠吻合口数量高于无胆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性别、Bismuth分型、ASA评分、胆管引流、血管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PLT、AST、ALT等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胆管炎、年龄、胆肠吻合口数量为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临床相关胆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术前胆管炎、年龄、胆肠吻合口数量,临床需重视,选择合适的术式,并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以降低胆瘘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36.1%;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率27.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根治性切除10例均存活18mo以上,3例存活已超过36mo;姑息性切除3例中2例存活已超过18mo,另1例术后15mo死亡。单纯引流术23例均于1~18mo内死亡。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根治切除术可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中应用空肠造瘘双向置管的效果。方法:对12例经腹、胸、颈食管癌切除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胃肠减压管减压、空肠营养管管喂肠内营养。结果:12例患者均无造瘘相关并发症,无肺部并发症,部分患者延长使用造瘘管时间,促进了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好转。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可在食管癌手术中选择性使用,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门扣式吻合术在治疗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89例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00年1月(开始采用肝门扣式吻合术)为界,将患者分为两个治疗阶段,比较两个阶段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并分析肝门扣式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第一阶段治疗胆管癌患者37例,手术切除4例(10.8%),其中根治性切除1例(2.7%),姑息性切除3例(8.1%).第二阶段治疗胆管癌患者52例,手术切除35例(67.3%),其中根治性切除15例(28.8%),姑息性切除20例(38.5%).第二阶段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35例患者中,有28例(80.0%)采用肝门扣式吻合的手术方式.统计结果 显示,无论是根治性切除还是姑息性切除,第二阶段Ⅲ型和Ⅳ型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均高于第一阶段患者(均P<0.05).89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腹腔积液3例,胆道出血1例,心功能衰竭1例,伤口感染2例.采用肝门扣式吻合术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瘘,经引流和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 肝门扣式吻合术可提高Ⅲ型和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是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但其远期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的3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 15例(48.39%)获手术切除,16例仅行内外胆管引流术。术后随访1年,非切除组有7例死亡,切除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积极提高手术切除率,充分、有效地胆管引流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31例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 31例中根治切除率25.8%(8/31)。根治切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7),42.9%(3/7),14.3%(1/7)。姑息切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6/9),22.2%(2/9),0(0/9)。未切除者平均生存13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对不能切除者尽量行姑息性引流,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食管癌术中应用空肠造瘘双向置管的效果.方法:对12例经腹、胸、颈食管癌切除患者术中行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术后经胃肠减压管减压、空肠营养管管喂肠内营养.结果:12例患者均无造瘘相关并发症,无肺部并发症,部分患者延长使用造瘘管时间,促进了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好转.结论: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可在食管癌手术中选择性使用,有利于术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难度大,根治性切除率较低。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应用联合肝叶切除的根治性切除术,90年代以来对根治性手术方法和结果的评估以及对扩大根治性手术的探索越来越多。因此,目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率、长期生存率有所提高,一些大型医院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已降至3%~5%。然而,应该重视的是,术后并发症率也在增高。高达30%~40%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是该手术死亡率高、费用高和住院时间长的重要原因。回顾分析我科单个治疗组1999年1月-2004年12月根治性切除7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期情况,患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25例,经治疗17例好转,余8例死亡。其中4例于术后7、12、14、58天死于肝功能衰竭,另4例术后22、42、57、89天分别死于原发性肝脏功能不良并肾衰、心源性休克、腹内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手术切除术后30天死亡率4.2%。根治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25.6个月,最长生存59个月。因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然是手术者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肝门部胆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联合门静脉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3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中浸润门静脉的15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门静脉切除胆管癌根治术,其中门静脉分叉部联合左半肝切除4例,门静脉主干切除7例,门静脉侧壁切除修补术4例。术后因肝肠吻合口漏、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14例术后随访平均生存(31.40±3.44)个月。未浸润门静脉的肝门部胆管癌23例行肝门胆管癌根治术,术后平均生存(34.04±4.43)个月。两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门胆管癌浸润门静脉不是肿瘤切除的禁忌证。联合门静脉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切除率,并可获得较满意的远期生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肝管汇合变异在肝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 :对2002年1月~2007年3月本院就诊的肝门胆管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术前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检查,发现存在左、右肝管汇合方式变异患者24例,其中16例评价有潜在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行手术探查,对该1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6例患者术前MRCP检查发现的肝管汇合变异均经手术证实,MRCP诊断肝管汇合方式变异的准确性为100%;16例患者中右后叶支直接汇入左肝管7例(43.8%),呈\  相似文献   

17.
湘雅医院一肝门部胆管癌(称高位胆管庙)患者,病变已蔓延至右肝叶的二级胆管,门静脉分叉部及其右于被亦肿瘤侵犯,门静脉右手起始部被癌组织完全包绕,在汤恢焕刚教授主持、卢文能教授临场指导、李家华副教授等医师的积极配合下,对患者施行了高位胆管瘤切除、右半肝切除、左肝管整形、门静脉分叉部右@懂切除加修补整形、肝管空肠R0ux.en-Y吻合等集胆道外科、肝脏外科和血管外科于一体的难度极大的手术。该文摘自(大众卫生报)湘雅医院一例高位胆管癌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8.
肝门部胆管癌放射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门部胆管癌或称高位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左右肝管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stin瘤,占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bile duct cancer,EHBDC)的58%~75%。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其根治的惟一方法。由于其发病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以及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关系,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及切净率均较低。放射治疗以往多用于无法切除、复发患者的姑息性治疗,由于治疗增益有限,故认为胆管癌具有放射抗拒性。近10余年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 3 1例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  3 1例中根治切除率 2 5 8% ( 8/ 3 1)。根治切除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 7/ 7) ,42 9% ( 3 / 7) ,14 3 % ( 1/ 7)。姑息切除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6 7% ( 6/ 9) ,2 2 2 % ( 2 / 9) ,0 ( 0 / 9)。未切除者平均生存 13个月。结论 早期诊断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 ,对不能切除者尽量行姑息性引流 ,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血管切除及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17例行手术探查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77析.结果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在切除的血管标本中,有82.6%的门静脉血管外膜和50.O%的肝动脉血管外膜被肿瘤侵犯.无血管切除组吻合口瘘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与肝动脉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单纯门静脉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血管切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9.0%、34.0%和16.0%,与单纯门静脉切除组和肝动脉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手术切除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3.O%、0和0,与单纯门静脉切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而与肝动脉切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门静脉切除和肝动脉切除均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切除率.门静脉切除及重建,不仅能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也不增加手术风险;而肝动脉切除及重建对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但增加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