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早期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64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扫描,并根据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比较及分析。结果:磁共振弥散成像在全部急性期患者中均显示出梗死灶,而T2WI只显示了46例患者且发病时间均>6h。其梗死面积显示:在24h内磁共振弥散成像大于T2WI。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较常规T2WI能更早地发现脑缺血的改变,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并可动态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成像技术弥散加权成像 (DWI)和血流灌注成像 (PWI)不仅可以超早期诊断脑梗死,明确缺血部位、缺血范围,估计缺血半暗带的大小和鉴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特殊磁共振序列还可以确诊早期颅内出血。有助于溶栓对象的筛选和预后的判断,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传统磁共振技术 TIWI、 T2WI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虽能在发病 12h后诊断脑梗死,但不能在溶栓治疗的有效时间窗内判断脑缺血及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 DWI和 PWI不仅可超早期诊断脑梗死明确缺血范围,估计缺血半暗带的大小,判断血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市立医院东区放射科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疑似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及常规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临床诊断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超急性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高疑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DWI扫描,并根据其发病时间和影像图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显示率、边界以及范围均优于常规磁共振成像;所有病例病灶的ADC值与rADC值均明显下降.结论 DWI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能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及其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成像可以超早期发现急性脑梗死病变部位、范围 ,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可确定缺血半暗带 ,对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脑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3h内开始溶栓治疗,能在缺血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之前使血管再通。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体内水分子运动很敏感,在早期诊断脑梗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本文采用弥散加权成像程序,分析其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从其演变过程来看,若在早期准确诊断并予以及时有效的溶栓或内科治疗,对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关键作用,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1]。目前,磁共振是缺血性脑血管病较为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常规MRI平扫可发现脑梗死、缺血灶,但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超急性期脑梗死则灵敏度不佳[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可反映活体组织弥散的无创检查手段,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呈现血管的狭窄与闭塞程度[3]。本研究对DWI、MRA单独诊断与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77例患者进行DWI和常规MRI扫描,并比较DWI与常规MRI对于早期脑梗死的敏感性;分析不同时期病灶信号强度及大小变化情况,总结病灶演变规律。结果①DWI发现梗塞病灶较常规MRI更为敏感,对超急性期的脑梗死灶的敏感度为100%;②急性期梗塞灶在DWI序列表现为异常信号,信号强度随着b值的增加而增强,急性期、亚急性、稳定期梗塞灶在DWI中异常信号强度由低向高变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结论低场永磁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不仅可行,而且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超急性期的脑梗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颢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急性期、超急性期脑血管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磁共振常规弥散加权扫描、水抑制序列扫描和常规T1WI、T2WI扫描,对梗死灶和对侧相应部分正常脑组织的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定。结果 66例患者中超急性期脑梗死9例,急性期脑梗死57例;急性期和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部分稍高信号或等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梗死灶ADC值显著低于对侧相应部位正常脑组织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敏感性较高,采用弥散加权扫描能有效区分多发脑梗死中的新旧病灶,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脑梗死患者的常规MRI、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及DWI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果超急性、急性和亚急性脑梗死在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在超急性脑梗死弥散加权像可显示T2加权像不能显示的病灶,在T2WI及HLAIR加权像可显示的病变中,弥散加权像可更清楚更全面地显示病灶。结论D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十分敏感,能对早期脑缺血做出明确诊断,结合T2WI及HAIR可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12.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磁共振系统,对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定点分辨选择序列行单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并与常规MRI及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6例中,常规磁共振成像病变区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者9例,未见明显异常者7例;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病变区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16例;磁共振波谱表现为NAA峰和NAA/Cr比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波谱在1.33 ppm处可见倒置的乳酸(Lac)双峰16例。结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检查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明显高于常规MRI,可监测脑梗死的进展,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不同类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大鼠急性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合并自体血脑内注射脑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上分别行T2WI,T2*WI,DWI、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扫描。结果:①应用DWI与T2*WI对急性期脑卒中的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均为100%;急性期脑梗死T2WI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为0%。②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早期缺血为“细胞毒性水肿”。③急性期脑梗死DWI上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值ADC平均为354μm2。结论:T2*WI对脑出血,DWI对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急性脑血管病模型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不同类型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特点,研究其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大鼠急性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合并自体血脑内注射脑出血的实验动物模型,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上分别行T2WI,T2★WI,DWI、质子密度加权序列扫描。结果:①应用DWI与T2★WI对急性期脑卒中的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均为100%;急性期脑梗死T2WI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为0%。②质子密度加权像显示早期缺血为“细胞毒性水肿”。③急性期脑梗死DWI上表现为高信号,扩散值ADC平均为354μm^2。结论:T2★WI对脑出血,DWI对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DWI)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1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在发病后 6h以内 ,急诊行DWI检查 ,观察不同b值时脑实质信号的改变 ,并测量病灶及正常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 (ADC)值。结果 超早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局灶性高信号 ,且信号强度随b值延长而逐渐增强 ,与脑脊液信号变化趋势相反 ,病灶区域局部ADC值下降 ,平均为 (0 .5 5 8± 0 .0 6)× 10 -3 mm2 /s ,较对侧正常值平均降低 45 .3 % ,DWI诊断脑梗死 11例 ,4例DWI阴性病例影像学及临床随访证实 3例为脑血栓形成 ,1例为TIA发作。结论 DWI对于超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低磁场MRI脑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早期脑梗死患者做常规CT扫描和MRI扫描,并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比较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在常规CT和磁共振DWI表现。结果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中10例CT正常,DWI出现异常高信号,5例CT见轻度低密度,DWI大片状高信号。说明DWI对急性和超急性脑梗死有明显敏感性。结论DWI能诊断常规MR序列不能显示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优于常规CT,并能区别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死,因此DWI应作为常规诊断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27-2328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收集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常规MRI及DW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诊断结果。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高于MRI的48.00%(P<0.05);超急性期脑梗死相对表现弥散系数显著高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P<0.05)。DWI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效能优于传统MRI,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决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袁强  陈芹  周东 《中国临床康复》2009,(26):5117-5121
近年来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发展迅速。磁共振成像结构影像学主要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线性和面积测量、磁共振成像体积测量和磁共振容积再现三方面,其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异常脑结构的分布,以及特征性结构内侧颞叶,尤其是海马,杏仁核,以及内嗅皮质在结构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作用。磁共振成像功能影像学主要包括了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及扩散张量成像等新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早期脑功能改变中的应用。随着这些研究的进展突破,磁共振成像影像技术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CTPI)和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中,超急性期有25例,急性期43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扫描,超急性期患者同时进行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超急性期患者有23例CT灌注成像显示异常灌注,21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显示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而急性期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全部显示高信号。其中,23例异常灌注的感兴趣区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峰值时间(TTP)在病灶中心、病灶周边上检测的三项数值分别为8.62±1.23m l/100g min,2.68±1.21m l/g,13.29±1.31s;39.18±3.12ml/100g min,9.56±1.68ml/g,11.89±1.74s。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能够更快的诊断出超急性脑梗死疾病,从而提高患者早期治疗的时间窗,为临床溶栓及取栓提供有力依据,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支持在医学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在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上显示为低信号,检出率100%;3例曾有脑梗死病史,MRI常规序列只发现陈旧性梗死灶,而DWI检查发现有新梗死灶;DWI的全方向比单方向对显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梗死灶更清楚。结论磁共振DWI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