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脑梗塞的专述,根据脑梗塞的症状,可归属于“中风”范畴。中风病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经过了从外风一内风一内外风3个时期。唐宋以前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对于中风病病因的认识虽然以“外风”为主,但各医家对中风的具体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及治则治法的研究也各不相同。从古今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医论入手,分析各时期对中风发病规律的认识,并总结其规律,以期探讨病机变化规律,治疗中风病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名自开始创立以来,其病因病机经过了外风、内风和内外风认识三个不同的时期,随着病因病机认识的不同,其辨证分型、治疗方法及用药规律也各不相同,分析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用药规律对于指导中风病的认识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为古代风、痨、臌、膈四大绝症之首,其病机是争论的要点,《黄帝内经》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围绕本病,基于时间顺序梳理古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根据治疗分为外风论、火热论、痰瘀论、脾胃论、气虚论、肾水论、肝风论,该文整理出近十年现代医家对中风病病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病因病机古今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古今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汉唐时期的"外风致病"、金元时期的"内风致病"、明代的"内伤外感相兼致病"、清代的"肝风内动致病"以及现代的"多因素致病"。  相似文献   

5.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针对中风之成因提出"凡中风多由热起",开创了中风病"火热中风"学说的先河.通过分析孙思邈对中风病因病机的独特认识,旨在探求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学说的认识脉络,理清其发展规律,以期开拓防治中风病的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多以“内风”立论。详察中风病因病机,归纳起来不外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临床常采用清热通腑、平肝潜阳、解毒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治法,虽取得了一些疗效,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深入开展中风病因病机研究,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已成为提高中风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气血与脑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和临床实践及现代医学发病机制,认为“气虚血瘀”是中风病主要病机特点,并对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1中风病“气虚血瘀”病因病机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中风治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临床实践家 ,他的中风理论源于河间、东垣、丹溪、景岳诸家 ,而又有创新。病机上提倡“阳化内风”论 ,治疗则首重“甘味熄风”。现代对中风病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已有了较大发展 ,本文拟从现代认识对叶氏的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如下。1 叶氏中风病理论探源关于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唐宋以前都以“正虚邪中”立论 ,主张中风是外风 ,是体虚招风所致 ,治疗多以祛风扶正立法。金元以后许多医家对此提出质疑 ,倡导内因是中风的主要病因。河间提出“烦劳则五志过极 ,心火暴甚”的观点 ;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丹溪则认为“湿土生…  相似文献   

8.
论中风病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回顾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唐以前以外风立论,宋以后多持内风说.该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临床上不必强为分外风、内风,而应根据"证"的情况,灵活掌握,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发展大体经历以下4个阶段:(1)奠基阶段:先秦两汉时期,各医家认为外感和内伤因素均可以导致中风病的发生,为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2)形成阶段:晋隋唐时期,拓展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其中巢元方的"风邪入脑"和孙思邈的中风"由热引起"理论,为中风病病因病机的发展开拓思路。(3)发展阶段:宋金元时期,医家提出了"心火暴甚""气血自虚""痰湿生热"理论,丰富内因导致中风病发生的理论。(4)完善阶段:明清时期,重在调整和充实前人的理论内涵,逐渐认识到中风病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力所伤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在本为阴阳两虚、气血亏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在标为风痰蒙窍、肝风内动、风火相煽、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初步形成了中风病之因机认识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论治中风病渊源已久。唐宋以前多从外因(风)论治,金元以后多从内因论治,但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虚等不同学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各医家对中风病病机认识的角度不同,形成了中医论治中风的百家争鸣。直至近年来,中医学者逐渐统一认识,使中医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探索之后,对中风病的论治才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释中风的源流及发展,探究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阅读先秦至明清时期古代文献中与中风有关的文献资料,将其按照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中药方剂、养生防病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中风病的源流,分析中风的病因病机及治则规律,并将整理和归纳的古代文献进行筛选和考证,辨伪存真,总结提炼。[结果]"中风"的病名及理论基础的建立奠基于《黄帝内经》,"中风"的辨证论治理论首创于《伤寒杂病论》,金元医家发展了中风理论,完善了其理论体系。中风的病因病机在唐宋以前多以正气亏虚、风邪入中立论,治疗当扶正祛邪;金元以后多以内伤积损立论,治疗当以内伤为主。[结论]古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及治疗论述较多,养生及预防提及较少,临证当注重预防及康复。  相似文献   

12.
总结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机认识,结合络病理论和脑的生理特性和生理功能,提出中风病的病机为"气络失调,血络不通,络伤毒浸",其中,中风先兆期以"气络失调"为本,中风急发期和恢复期以"血络不通,络伤毒浸"为要,为创新中风病的辨证论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的致病原因,历代多有争议,现在“风、火、痰、瘀、气、虚”等病因被广大学者认同,但多强调气血逆乱.对于基本病机,观点不一,试参照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认识,结合现代医学,探求缺血性中风病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4.
提出并阐述中风多元性与中风病机链的相关问题.中风在病因、病机、病性、病理因素等方面存在多元现象,致其病类、病位、病情、证候、预后纷繁复杂.从病因作用于人体,到中风发病会形成复杂的病机关联,即中风病机链.中风发病前后始终有隐匿的病理机制发生发展,不断损伤血脉.根据病机发生迟早以及对发病影响,将中风病机分为主导病机、阶段病...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术界关于中风内外风的论争,历来遵从以唐宋、金元分经纬,唐宋以前外风主论,金元以后内风盛行。本文从中风涵义、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法方面分析认为《黄帝内经》既是中风病"内虚邪中"外风主论的理论源头,又是"内伤积损、内风扰动"内风盛行的学术肇端,而后中风病在历经仲景时代、唐宋、金元明清及近现代时期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一直未停息内外风的纷争。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意外属中医中风病的范围,中医的“中风”包括现代医学多种疾病。历代医家对中风病论述甚广,文献资料亦很丰富。在病名上有中风、风痱,风懿、风气、卒中、类中风、真中风,非风、偏瘫、痿证……等。通过这些定名,可以概见其理论论述广泛。究其主要焦点,在于病因病机问题,也就是本病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邓老对前人的论述作了分析。认为:《内经》论中风,有外风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血与中风病病机学说理论的关系。[方法]对中风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气血与中风病的关系分析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并着重探究气血在中风病发病中的基础作用。[结果]唐宋以前医家多以"内虚邪中"立论中风病机;金元时代,则认为中风之本乃内伤血气,或气虚血虚而致痰湿阻滞;明清医家则多从气虚血瘀论,气、血贯穿中风病始终。益气活血法可改善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中风病以气血为病机论治,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中风从气血进行辨证施治,多能促进气血调畅。从"气血"论中风病机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临床意义,可以为中风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并用以指导临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语言謇涩或不语为主证,病轻者可无昏仆.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代有发展,从外风到内风,病机有主风、主火、主痰、主瘀、主气、主虚,各执一端,经过相互补充而得到不断充实.  相似文献   

19.
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历代医家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风专辑》中以通腑法为主治疗中风病方剂的初步分析,并与现代医家的用药规律相比较,从而指出了两者的异同。结果:通腑泄热是二者的共同点,但历代医家多配合扶正解表法,而现代医家多配合化痰活血法。结论: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入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风被古代医家称为四大顽症(风、痨、臌、膈)之首。"中风"一名首载《素问.风论》,但并非现在所指中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正式把中风病命为"中风",自此中风病有了正式病名。在丰富的古代文献资料中,由于对中风的认识不一,其名称也是繁多、混杂,如薄厥、煎厥、偏枯、风痱、卒中风、类中风、非风、内风等各种相关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