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140膝)DOA患者,均行后稳定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并加强关节功能锻炼,应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系统判定疗效.结果 术后对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5%;HSS评分由(40±5.56)分升至(95±7.68)分,关节活动度由平均60°提高至平均95°,P均<0.05.结论 TKA治疗KOA疗效确切,严格手术指征、术中矫正畸形时保持膝关节内外侧间隙及周围软组织平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2002年1月至2004年11月。我院施行11例(12膝)全膝关节置换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4.
1997~2004年.我院为46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施行了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8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1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关节炎(OA)和类风湿关节炎(aA)的疗效。方法共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1例23膝。术前HSS评分(28.42±9.64)分,其中疼痛评分(7.46±2.48)分。结果本组术后HSS评分为(87.85±4.57)分,疼痛评分为(29.41±0.38)分,与术前相比,P均〈0.01。疗效为优18膝,良5膝。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力线良好,股骨、胫骨及髌骨假体周围无X线透亮线,假体元任何松动迹象。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OA、RA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8.
2001年5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及类风湿关节炎26例(39膝),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4年以来,本院共施行骨肿瘤切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8例,效果较好。现将手术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主动伸屈膝关节对康复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主动伸屈膝关节是否能减轻下肢肿胀,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方法16例同时行双侧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病人,其中骨性关节炎10例,类风湿关节炎6例。术后常规负压引流,使用静脉或硬膜外除痛泵,回病房后一侧膝关节(A组)即开始主动伸屈运动,每小时1组,每组10次;另一侧膝关节(B组)不进行主动伸屈运动,但可以随意活动。至拔除引流管,观察双下肢肿胀的差异和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活动度恢复的速度。结果A组下肢肿胀明显较B组为轻,A组下肢术后平均3.3d即能做直腿抬高,术后平均3.1d屈曲达到90°;B组下肢术后平均8.3d能做直腿抬高,术后平均6.8d屈曲达到9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所有切口Ⅰ期愈合。结论术后早期主动伸屈膝关节能够明显减轻下肢肿胀,加快关节功能恢复的速度,简单易行,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1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116例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4年,我院共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116例,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5.6%。现将术后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护理体会:①沟通:首先是专业护士与主治医师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术中情况,是否保留韧带、假体位置及术后功能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与医生一起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并将计划的进程和康复目的告知患者及家属,以取得合作。 相似文献
13.
各种膝假体的研制和应用,为膝关节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且可靠的方法,但以往往往忽视了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自2003年以来,我们从患者入院即开始全面系统的观察和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截骨方法进行了改良,通过截骨厚度的测量和临床随访对改良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改良股骨截骨模板,股骨后髁截骨厚度增加3mm。对81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的各项截骨厚度进行测量,分为膝内翻和膝外翻两组,对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平均随访27.1个月。结果:81例患者的屈膝间隙和伸膝间隙平均截骨厚度均小于假体厚度。膝内翻和膝外翻组间除股骨后内侧髁截骨厚度外,各项测量值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膝内翻组内侧屈伸膝间隙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差异最大;膝外翻组外侧屈伸膝间隙截骨厚度和假体厚度差异最大。术后关节活动度良好,仅7.4%病例存在轻度屈膝不稳,无中、重度不稳。结论:本文对股骨截骨模板的改良是可行的,增加3mm的截骨厚度不会出现过度截骨和屈膝不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目前治疗膝部严重疾患、重建膝关节功能的主要手段,15年以上的临床优良率可达90%以上。但TKA目前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何防止假体远期松动、磨损及提高TKA后的生存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的颈椎病患者行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术后充分引流、尽早下床活动;随访患者,采用Odom标准判定临床疗效,并行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颈椎活动范围( ROM)检测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NDI)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假体前后位移均<2 mm。临床疗效为优29例、良9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8.37%;手术前后JOA评分分别为(8.26±1.32)、(15.71±1.89)分,P<0.05;前后屈伸活动范围为(8.5±1.8)°,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5±1.2)°和(3.3±1.5)°,颈椎生理曲度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发生异位骨化1例、假体融合2例;手术前后NDI评分分别为(43.7±3.8)、(20.1±2.9)分,P<0.05。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且可改善患者ROM及颈椎生理曲度、降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2003年8月~2005年10月,我们对3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取科学、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例膝骨关节炎或类风湿膝关节炎复发患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52~75岁。经其他方法治疗无效.其中20例为双侧膝关节炎并畸形。均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行术前、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术后随访3~12个月,按Otanl’srtal分级法评定,疗效为优27例,良5例。现将功能锻炼方法及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6)
目的探讨去神经化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骨科应用TKA治疗后出现膝关节顽固性疼痛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均采取去神经化治疗,选取同期应用镇痛药物治疗的1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 w、4 w和6个月时,应用健康生存评分(HSS)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表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同时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HSS、VAS评分改善和患肢ROM得到显著缓解,对照组VAS评分改善明显(均P<0.05),但是HSS和患肢ROM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HSS和患肢ROM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神经化治疗能够有效减轻TKA后膝关节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改善患肢ROM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63例膝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患者行后稳定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本组随访8~24个月,HSS评分由术前平均34.7分提高为85.2分,外翻角由术前平均23.6°降至6.8°.所有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无严重疼痛、功能障碍,疗效满意.提示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骨关节炎膝外翻畸形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