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氯胺酮在实验动物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氯胺酮是大动物实验中一种重要的麻醉药,作者总结并分析了氯胺酮应用于大动物实验经验和数据。或可对动物实验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87-788
目的:探讨小儿咽喉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级择期行腺样体刮除及扁桃体摘除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复合表面麻醉组)、B组(常规全身麻醉组)两组;检测两组各时间点HR、SBP、DBP、SaO_2、ETCO_2(入室后T_1,诱导后T_2,插管时T_3,置入开口器T_4,刮除腺样体T_5,剥离扁桃体T_6)。测量入室(T_1)、刮除腺样体时(T_5)、术毕(T_7)血糖浓度及血乳酸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儿在插管时、置入开口器、刮除腺样体、剥离扁桃体时HR、MAP与诱导时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B组于相应时段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儿血糖、血乳酸浓度于刮除腺样体及术毕明显高于入室及A组。结论:小儿咽喉部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表面麻醉可有效消除手术所导致的应激,保持循环稳定和代谢正常,不失为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实验兔是一种常用实验对象,其麻醉常以戍巴比妥静脉或腹腔注射为主。近期,本组对29只肝癌实验兔行介入放射化疗,采用肌肉注射氯胺酮加安定联合麻醉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日本大耳自家白兔29只,体重2~3kg,雌雄不限。 1.2 方法:于实验兔股部肌肉注射盐酸氯胺酮1~1.5mL(30mg/kg),3~5分钟,实验兔安静卧倒,反应迟钝,可睁眼或木僵状。将兔仰卧固定,15分钟后,肌注安定5~10mg,达到手术麻醉深度。可用16G  相似文献   

4.
速眠新在实验动物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眠新(曾用名846合剂)Ⅱ是一种新型的动物复合麻醉制剂,由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试研制。速眠新由盐酸二氢埃托啡(DHM99)、氟哌啶醇、保定宁组成,每毫升速眠新含保定宁60mg、盐酸二氢埃托啡(DHM99)4μg、氟哌啶醇2·5mg。其中保定宁所含二甲苯胺噻唑类似甲苯噻嗪,是α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起麻醉作用,有良好的镇静、肌松,微弱的镇痛作用,但抑制呼吸、心脏传导系统,并使唾液腺及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盐酸二氢埃托啡属吗啡类药物,主要作用于μ受体,具有高效镇痛作用;氟哌啶醇有较强的安定、镇痛、肌松作用,但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了解全身麻醉和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入院的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方法,试验组患者给予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比较2组患者相关麻醉效果、麻醉用药剂量、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2组患者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用药量、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全阻滞时间均显著性小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无不良反应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97-399
目的:研究七氟烷联合短效麻醉药全身麻醉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全身麻醉手术病例189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七氟烷92例和丙泊酚组97例。两组均采用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及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结果:七氟烷组与丙泊酚组比较,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低、术后苏醒快、拔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平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与短效麻醉药联合具有麻醉可控性好、维持平稳、苏醒速度快及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常用实验动物的麻醉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对实验动物的麻醉是动物实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从麻醉药物的选择、麻醉途径的选择、麻醉深度的把握及麻醉后的监护等方面 ,阐述了对常用实验动物的麻醉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赛胺酮对动物麻醉的实验研究胡振芳,史迎昌,夏家明(解放军309医院麻醉科、动物实验科,北京)赛胺酮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新型麻醉药。静注、肌注均能达到良好麻醉作用,药理实验,诱导快,肌松好,毒性低,可以催醒。用于猴、猩猩、大熊猫、虎,狮、熊等数十种野...  相似文献   

9.
生理实验中,用活体动物较多,对这些动物所采用的麻醉方法及动物所达到的麻醉状态往往影响实验的结果。譬如在做“微循环的血流观察”实验时,将蟾蜍用20%的乌拉坦(2mg/g)进行腹腔注射,约10~15min进入麻醉状态;然后将蛙固定于蛙板上,在低倍显微镜下分辨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个实验的缺点是,乌拉坦麻醉后,蛙的心跳变慢、变弱,毛细血管内的血液往往停止流动,致使实验结果不明显。因此,我们不用麻醉药,直接把蛙的大脑和脊髓破坏后,使蛙软瘫,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效果很显著。近两年来,秋冬季节有时也要做这…  相似文献   

10.
单纯速眠新麻醉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56只动物实验手术犬采用单纯速眠新麻醉,现将有关麻醉情况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速眠新(二甲苯胺噻唑、乙二胺四乙酸、盐酸二氢埃托啡和氟哌定醇组成复方制剂)[1],由解放军农牧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提供。12 方法健康杂种犬56只,雌雄兼用,体重8~27kg。手术式分别为盲肠部分切除术、小肠吻合术、清创术、气管切开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犬入室前麻醉用速眠新01ml/kg,肌肉注射。待犬卧倒入睡后,开始脱毛备皮,放置手术台上,固定后实施手术。2 结 果注药后入睡时间最短5分钟,最长28分钟,平均18分钟。诱导期呕吐5例(均未禁食)…  相似文献   

11.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实验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卫星序列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基因组中,是一种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由于它具有多态性高、结果稳定可靠等特点,因此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标记,在遗传图谱构建、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多样性评估、遗传监测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核医学已发展成为现代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得以支持。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在动物实验方面能提供定量精确的显像技术。本文目的在于对医学领域中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和神经功能、急性肾衰竭、类风湿关节炎及肝和脾功能等的SPECT显像效果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方法。方法:采用反复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加剪尾放血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病理学和生化学评价。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且该组大鼠海马组织ACh含量持续降低,神经元明显减少、缺血坏死明显。结论:本方法可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用于基础研究及药物筛选或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方法。方法:采用反复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加剪尾放血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行为学、病理学和生化学评价。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表明,血管性痴呆大鼠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且该组大鼠海马组织ACh含量持续降低,神经元明显减少、缺血坏死明显。结论:本方法可制备理想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用于基础研究及药物筛选或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当今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规律,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本文论述了在2007-2008学年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及体会,作为新型实验动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以往中医药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影响造模的因素,较客观地阐述了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近年来国外哮喘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从制备哮喘模型常用动物的选择、制备模型的要素到哮喘模型的研究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指出各种常用哮喘实验动物在哮喘研究中的适用范围,目前豚鼠仍是常用的哮喘实验动物,但是大小鼠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在文献数据等结论基础上评价各种制备方法之特点,对改进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及评价。最后对动物模型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应用,尤其是免疫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与哮喘动物模型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分析。指出应根据不同的哮喘临床类型及研究目的选用相应的方法对实验动物进行致敏及激发。  相似文献   

18.
陈箴  池卉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36-837
目的:比较脊麻-硬膜外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子宫全切手术患者5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脊麻-硬膜外(CSEA组)和硬膜外(EA组)。两缎均选择L2~3椎间隙硬膜外阻滞置管(CSEA组经脊麻针注入0.75%稚比卡因12~15mg后置管)。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10min(T3)及进腹探察(T4)和牵拉宫颈(T5)时的BP和HR: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及到达时间,首次局麻药用量及局麻药总甓,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手术后并发症以及麻醉效果评价。结果:与EA组比较,CSEA组最高麻醉平面及最高平面出现时间,首次麻醉药用量,局麻药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A组进腹探查和牵拉富颈时HR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EA组进腹探查时SBP、DBP明显低于术前(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5),术后两组均无头痛及其他并发症。结论:CSEA组麻醉作用优于EA组,辅助以镇痛、镇静剂后患者舒适度商,仅次于全麻效果,与全麻相比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深受妇产科医师的青睐。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酒精与脑缺血发生和预后都密切相关,用不同动物模型研究酒精与脑缺血的关系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酒精干预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并对模型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为酒精干预脑缺血研究中动物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近年来对COP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COPD的研究进展仍然十分缓慢,其主要原因是COPD病因太多,发病机制复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有关COPD的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一次总结,并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