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臭氧消毒机对采供血机构关键工作场所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臭氧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进行了现场检测。结果流动献血车、献血屋等开放式场所用臭氧消毒器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分别为26 mg/m3和14 mg/m3,可维持Ⅲ类环境标准要求2 h左右;储血室、成分分离室、成分制备室、细菌培养室、普通实验室等相对密闭的场所采用臭氧消毒机进行一次有效消毒,空气中含臭氧量15~28 mg/m3范围,可维持Ⅱ类环境标准要求4 h以上。结论对流动献采血车、献血屋、储血室等连续工作的关键场所空气消毒不宜采用臭氧消毒机臭氧消毒。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甲醛熏蒸、多功能臭氧消毒机、空气净化器3种消毒方法对供应室无菌间空气效果.方法对同28m2无菌间分别用甲醛熏蒸、多功能臭氧消毒机、空气净化器处理,于消毒前、后及无菌间使用后30min、60min、90min空气采样,细菌,菌落计数.结果3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后细菌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空气净化器是理想消毒方法,多功能臭氧消毒机次之,甲醛熏蒸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通过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法等不同方法消毒采血车内空气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臭氧消毒机、紫外线灯和过氧乙酸熏蒸等3种空气消毒方法按照各自使用方法处理1 h(过氧乙酸熏蒸2 h)之后,采血车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动态空气消毒机运行1 h后,采血车内空气质量均符合Ⅲ环境要求,且在工作期间保持运行状态,仍可保持空气质量始终符合要求。结论所试验的4种空气消毒方法,只有动态空气消毒机可用于采血车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床单元臭氧消毒机对污染被服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床单元臭氧消毒机对出院患者污染被服进行消毒前后,用现场消毒实验检测消毒效果。结果 床单元消毒机利用臭氧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繁殖体,达到快速、无杀菌死角、高效的消毒效果。通过对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有效地防止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床单元臭氧消毒机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消毒方法,在医院消毒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床单元臭氧消毒机对污染被服的消毒效果.方法 在床单元臭氧消毒机对出院患者污染被服进行消毒前后,用现场消毒实验检测消毒效果.结果床单元消毒机利用臭氧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繁殖体,达到快速、无杀菌死角、高效的消毒效果.通过对消毒效果的监测,结果 符合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有效地防止了医院内交叉感染.结论 床单元臭氧消毒机是一种有效且简便的消毒方法,在医院消毒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效果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天使牌空气消毒机为由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的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为了解其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对空气细菌总数进行了检测。结果,用该机(130m3手术室的两端墙上各装1台)消毒30 min,空气细菌总数由3113 cfu/m3减至167cfu/m。在手术中用该机每隔15min消毒作用15min,可控制空气细菌总数≤125cfu/m3。该机对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应用紫外线、三氧消毒机和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分别对医院门诊采血室内空气进行消毒,采用自然沉降法在消毒前、消毒后及工作中进行空气采样,评价3种消毒方法的效果。结果消毒后可明显降低采血室内空气菌落数,与消毒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持续消毒4 h,空气平均菌落数始终<4.0 cfu/平皿,紫外线和三氧消毒机在人员工作状态下,空气平均菌落数迅速升高。结论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对门诊采血室工作状态下空气消毒均能达到Ⅲ类环境卫生标准,消毒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回升缓慢,适于门诊采血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一种小间距板式催化臭氧消毒机对密闭空间内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效果以及对金属腐蚀性。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某板式催化臭氧消毒机的消毒效果及其金属腐蚀性进行观察。结果 该臭氧消毒机以10 mg/m3臭氧量对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作用30 min,平均杀灭率为99.99%;对布片载体上大肠埃希菌作用4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20 min,杀灭对数值均>3.00。该臭氧消毒机以30 mg/m3臭氧量对纸片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3 h,杀灭对数值>3.00。该臭氧消毒机以20 mg/m3臭氧量,循环处理20次,累计60 h,对不锈钢片、碳钢片、铜片和铝片基本无腐蚀。结论 该臭氧消毒机在常温下可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对纸片染菌载体可达到高效消毒效果,并且对金属基本无腐蚀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在普通内科病房的动态消毒效果,为病房空气质量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4月对普通内科病房在动态状态下进行细菌检测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并就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动态状态下,病房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显著高于消毒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在开门开窗时,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消毒前后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通内科病房在关门关窗并开启空调机动态状态下,使用多功能空气消毒机可以降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改善房间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0.
空气消毒机用于流动采血车的消毒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动采血车内空气消毒机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空气沉降法 ,在同样条件下 ,连续 30次对设置于流动采血车入口处和出口处的空气消毒机 ,分别消毒 1h、2h、3h后检测。结果  3个时间段空气消毒机放于入口处的平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5 0、30、2 0 ;放于出口的平均细菌菌落数为 6 9、5 3、4 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3组均P <0 0 0 1 )。结论 空气消毒机放在采血车入口处消毒效果比放于出口处好  相似文献   

11.
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杀菌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平板沉降采样法进行了现场空气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持续运行,在不同人数进入室内活动90min,人数由2人增加到8人,光催化空气消毒器所在室内空气自然细菌平均菌数由212cfu/m3增加至573cfu/m3;除菌率波动在59.09%~75.00%之间。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所在室内空气自然菌平均菌数由204cfu/m3增加到535cfu/m3;除菌率波动在28.30%~48.20%。光催化空气消毒器作用时间由45min增加到135min,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由59.30%增加到68.60%;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作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除菌率由32.40%增加到51.00%。结论光催化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有一定的除菌效果,但其与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器除菌效果基本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电解式臭氧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电解式臭氧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性能。方法采用模拟现场和现场试验方法以及仪器法对该空气净化消毒机进行了消毒效果及臭氧浓度测定。结果在20 m3气雾室内启动该臭氧空气净化消毒机运行5min空气中的臭氧为2.1 mg/m3,30 min为50.7 mg/m3。在60 m3密闭的房间内开机运行30 min臭氧浓度为10.7mg/m3,让其自然衰减70 min或开窗通风15 min臭氧浓度下降为0.13 mg/m3。在20 m3气雾室内开机作用30min,对人工污染在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率达99.96%以上;在60 m3的密闭房间开机30 min,对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达到93.00%以上。结论电解式臭氧空气净化消毒机在短时间内可产生较高浓度的臭氧,对室内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和自然菌杀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GS-CD型床单位消毒机为床单位和室内空气两用消毒机。为了解其消毒性能,采用现场消毒试验和仪器测定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启动床单位消毒器10 m in后,臭氧浓度为2496 mg/m3。满载卧具情况下,启动消毒机消毒10 m in,对纸质载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及床单上自然菌的杀灭率均为100%。在20 m3气雾室内启动消毒机作用45m in,对污染在空气中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在65 m3房间内启动消毒机作用90 m 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GS-CD型床单位空气两用消毒机可在短时间内产生较高臭氧浓度,对细菌繁殖体杀灭效果较好,对床单位和室内空气都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种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空气消毒器对手术室空气动态消毒效果,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对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手术过程中有人正常工作状态下,启动空气消毒洁净器消毒1 h,可以使空气中的自然菌总数减少至170 cfu/m3,对不同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平均消除率≥58.54%。在同一手术室内有人活动情况下,启动空气消毒洁净器1 h,对空气中自然菌消除率为81.43%,开机4 h消除率为88.07%,持续开机能保持细菌总数呈下降趋势。结论,空气消毒洁净器在有人正常工作情况下,对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具有明显消毒效果,持续作用可使空气中菌数达到II类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5.
臭氧空气消毒器对空气中微生物杀灭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臭氧空气消毒器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及臭氧降解速度。方法用空气微生物采样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室和现场杀菌效果检测。结果臭氧空气消毒器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机器30 m in,空气中臭氧浓度达到10.39 mg/m3;启动机器60 m in,空气中臭氧浓度为18.82 mg/m3;在消毒器关闭后,开窗户通风30 m in,空气中臭氧浓度低于0.2 mg/m3。在2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30 m in,对空气中人工喷染的白色葡萄球菌杀灭率达到99.90%以上;在40 m3密闭房间内启动臭氧空气消毒器60 m in,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亡率达到90%以上。结论臭氧空气消毒器在密闭环境内产生臭氧浓度比较高,对室内人工污染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较强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不同消毒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比较了3种空气消毒方法对空气中自然菌消毒效果。结果,在无人条件下,用含1500 mg/L二氧化氯消毒液气溶胶喷雾消毒,密闭作用15 m in,对手术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9%;用紫外线照射60 m in,对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为93.0%;用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连续运行60 m 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6.3%。在手术室有人条件下,三种消毒方法消毒处理60 m in后,空气中细菌总数均在卫生标准规定范围内;但在人员进入手术后,气溶胶喷雾消毒和紫外线照射都处于停止状态,随时间延长,细菌数不断增加;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继续运行,能保持细菌总数符合要求。结论,3种消毒方法在无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有人条件下,只有多功能循环风消毒机可持续消毒,保持室内空气细菌总数符合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7.
床单位消毒器消毒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P-800X型床单位消毒器以臭氧为杀菌因子,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仪器分析方法对其杀菌效果及其它消毒相关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该床单位消毒器在室温下,启动运行45 m in,床单位内臭氧浓度为76.4 mg/m3~1522.3 mg/m3;停机后自然静置解析145 m in,床单位内臭氧浓度逐渐降至≤0.2 mg/m3;从消毒开始至结束,距床罩周围1 cm处空气中臭氧浓度<0.2 mg/m3。床单位消毒器启动消毒45 m in、静置自然解析145 m in,对床单位内载体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3.00。现场消毒作用相同时间,对被褥表面上自然菌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该床单位消毒器可使密封的床单位内产生较高浓度的臭氧,杀菌效果较好,臭氧泄漏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循环风类空气消毒器对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动态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采样和细菌检测方法,对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使用的循环风类空气消毒器使用中动态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室内无人工作状态下,启动循环风消毒机运行30 min后,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总数均小于200 cfu/m3。在室内有人员活动情况下,启动循环风消毒机运行30 min后,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符合Ⅱ类环境要求的合格率达到63.64%;符合Ⅲ类环境要求的合格率仅为58.62%。结论医疗机构使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在动态条件下,只能保持50%左右空气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医用空气净化消毒器研制与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制医用多因子组合空气净化消毒器,观察其对室内空气净化和消毒效果。方法采用多因子组合原理设计空气净化器,并采用仪器法对其净化和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由过滤网、带光触媒高效过滤器和红外加热器等因子组成空气净化器,循环风量达1000 m3/h。在20 m3的密闭气雾室内启动该空气净化消毒器运行30 m in,对空气中人工污染的白色葡萄球菌消除率达到99.95%以上。开机消毒运行60 m in,对90 m3密闭室内空气中自然菌的消除率平均达96%以上;开机净化运行90 m in,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的清除率可达96.0%。结论该多因子组合空气净化消毒器对室内空气中尘埃捕集性能较好、对室内人工污染细菌和自然菌都具有较强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