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肩-手综合征可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脑卒中病的严重并发症.应用电针刺激阳明经五腧穴,疏通经络,解痉止痛,促进手、腕、肩、臂功能恢复,关节部位易于受到邪气侵犯,也是气血瘀滞之处,故在关节附近部位取穴,既取其通利关节气血之痹阻,又可疏通患肢之经脉,为气血顺利通过关节创造条件,从而最终达到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研究组用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4.59%、对照组7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水肿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上肢运动功能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溻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针刺加电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低频脉冲电流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辨病位,采用针刺配合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结果:痊愈34例,显效41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4.55%。结论:针刺配合低频脉冲电流,选用特异的穴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好,且缩短病程,若治疗及时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康复和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配合常规康复和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肩一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又称作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是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发生率为12%~70%。由于脑卒中后神经、血液循环障碍而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CS)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S后并发SH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及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疗法与温针灸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在中医证候评分、Fugl-Meyer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的比较上,各疗程完成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在完成第2疗程与第3疗程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74.36%(P<0.05),且观察组的痊愈情况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电针疗法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CS后并发SHS的疗效明确,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与功能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多见于中风病后2~16周,是指在患侧上肢的肩胛带和手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后期皮肤和肌肉萎缩等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发病率达22%。是影响中风病人上肢康复的重要病因之一。2002年以来,采用电针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该病6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主被动运动及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疗程为14 d.结果:2组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功能疼痛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结果显示,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电针疗法和电针疗法加中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用头针(2/5运动区,2/5感觉区),电针八邪、十宣、肩三针、曲池、合谷、外关、阳池、阳溪等穴治疗。治疗组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舒经活络中药,10天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治疗肩手综合征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确诊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上肢疼痛、水肿以及关节活动度,但治疗组在改善疼痛和增加关节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P〈0.05),在减轻水肿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上肢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上肢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2组均进行30 d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疼痛数字评分法(NRS)以及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2组治疗后NRS、SHSS、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RS、SHSS、症状(活动受限、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上肢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电针治疗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对中风偏瘫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0例,以传统毫针针刺法治疗,治疗组80例运用电针针刺法治疗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个疗程后显示电针组手背水肿、屈指时手痛的疗效及总显效率均优于毫针组(P<0.05)。结论电针对消除手背水肿,防止手部肌肉萎缩,促进中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后出现肩手综合征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57例,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毫针配合穴位注射,电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疗程为30天,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30天后分别进行综合评定。结果: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runnstrom偏瘫功能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电针组为92.98%,对照组为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82.50%(P&lt;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早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