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芮康乐 《新中医》2014,46(8):115-116
目的:观察理气祛瘀法中药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观察组在盐酸克林霉素片治疗基础上给予理气祛瘀法中药复方汤剂治疗,28天为1疗程,给药2疗程后评价和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症状积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7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理气祛瘀法中药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阳化湿祛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辨证属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温阳化湿祛瘀法为治则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阳化湿祛瘀法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药》2011,30(6):453-454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量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  相似文献   

4.
李敏  王兵 《北京中医》2011,(1):45-47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结合中药组(治疗组)和中药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法治疗,每日1次。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服用中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短波电容场热疗结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17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用短波电容场热疗联合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对照组74例,单纯应用口服氧氟沙星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16 d。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8%,高于对照组7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波电容场热疗结合抗生素可提高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朱国平 《新中医》2015,47(4):177-17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均行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6%,对照组为82.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经中药内服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2011,(6):453-454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量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显著改善伴随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姜灸结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符合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中药,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组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治疗,每日1次。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对照组总有效率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姜灸结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陈蓉  黄健玲  贡欣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36-203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分成2组,治疗组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口服40例,对照组单纯用盆炎清胶囊口服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盆炎清胶囊组。结论: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增加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是探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妇炎宁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阳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妇炎宁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缓解慢性盆腔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妇炎宁汤是治疗阳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盆腔炎患者2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使用抗菌素治疗,观察组在应用抗菌素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和中药灌肠。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个疗程治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郑玲燕 《新中医》2015,47(2):141-142
目的:比较红藤汤灌肠和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口服组35例给予口服红藤汤治疗;灌肠组35例以红藤汤保留灌肠。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共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灌肠组97.1%,口服组8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口服组和灌肠组患者治疗前的盆腔内包块的大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灌肠组较口服组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5月后复发率灌肠组5.8%,口服组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比口服给药的疗效更好,能有效减小炎性包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周瑾 《河南中医》2014,(5):924-92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宫炎康颗粒;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有效率为87.8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带下量多、神疲乏力、月经不调等主要病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范卫星 《新中医》2015,47(7):220-22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中药口服,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口服中药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用28号1~1.5寸华佗牌无菌针灸针,辨证取穴,针刺得气后用江苏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进行电针治疗,双侧平行连接电针采用连续波,频率4Hz,刺激强度根据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治疗7天为1疗程,观察周期为2疗程,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的观察及MPQ疼痛询问量表。结果:临床疗效愈显率观察组87.5%,对照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PQ评分结果均下降,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电针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内服自拟"盆炎康"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征积分变化:治疗组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治疗组CRP数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验方通管汤内服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单予中药通管汤内服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盆腔积液量、盆腔包块缩小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盆腔积液量及盆腔包块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盆腔炎性积液吸收及盆腔炎性包块消除。  相似文献   

17.
郤书颖 《河南中医》2022,(10):1582-158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妇科检查评分、盆腔积液量、女性性生活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3.3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妇科检查评分及盆腔积液量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性交痛维度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丹黄祛瘀胶囊口服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缓解性交痛。  相似文献   

18.
朱国平 《新中医》2015,47(6):170-171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灌肠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均行相同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另加用中药灌肠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病状恢复快,治愈率高,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9.
针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1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彬  杨郢 《四川中医》2004,22(11):91-92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经妇科确诊的 113例慢性盆腔炎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 3疗程后专科复查 ,确定炎症缓解与否。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副作用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卡方检验P <0 0 1)。结论 :针灸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且操作简易、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莹 《新中医》2005,37(7):25-26
目的:观察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包括辨证口服汤药、中药保留灌肠、阴道微波和中药局部外敷等;对照组41例,以抗生素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78.1%。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