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VAS评分及ODI指数。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补肾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且均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组术后加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2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采用VAS评分,下腰椎JOA评分,MRI复查,评估2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及1月、3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的VAS评分(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进行评比,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75%;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81.25%;2组术后3个月比较,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良好效果;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其临床疗效能够起到强化作用,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更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刘雄文  潘俊宇  杨春鹏 《光明中医》2023,(17):3356-3359
目的 探讨推拿干预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80例符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独予以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推拿干预治疗,记录2组术前、术后1、7 d及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术后终末期随访按照腰椎管狭窄的疗效评定标准(Macnab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结果 手术前,2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术后1、7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1、7 d的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随访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总体优良率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9,(12):1676-1679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中医辨证属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进行VAS、ODI比较,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1周VAS评分、ODI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DI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评比,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3.3%、90.0%,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型)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联合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 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第2 天给予通督活血汤治疗。比较2 组术前及术后3 个月、术后12 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ODI) 的变化,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观察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 个月及术后12 个月,2 组VAS 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及术后12 个月,观察组VAS 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及术后12 个月,2 组ODI 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及术后12 个月,观察组ODI 评分均低于同一时间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1.4%,观察组为95.35%,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切除术联合通督活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缓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侧后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后路椎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侧路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照组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Macnab标准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 h VAS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 h VAS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个月ODI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是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切口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的临床疗效与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差别不大,其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镜联合通痹活络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痹活络汤治疗。结果:治疗组VAS、JOA、ODI评分改善优秀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镜联合通痹活络汤治疗较单纯采用经椎间孔镜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TESSYS技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OD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VAS评分、ODI评分的时间效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6.7%,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和86.7%,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独椎间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枳壳甘草汤联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20例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口服枳壳甘草汤1个月,经皮椎间孔镜组20例仅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椎体间融合组20例仅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观察3组术前、术后72 h、术后3个月腰腿痛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及术后1年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动力位片椎间隙成角及椎体平移距离。结果与椎体间融合组比较,联合组与经皮椎间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短(P均0.05),术中出血量少(P均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与经皮椎间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联合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经皮椎间孔镜组和椎体间融合组(P均0.05),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椎体间融合组(P均0.05)。联合组、经皮椎间孔镜组术前及术后1年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隙成角及椎体平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椎体间融合组术后1年手术节段的椎间隙高度高于术前及联合组和经皮椎间孔镜组(P均0.05),椎间隙成角小于术前及联合组和经皮椎间孔镜组(P均0.05),椎体平移距离与术前及联合组和经皮椎间孔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相比较,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加服枳壳甘草汤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腿痛及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方法:搜集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对照组接受小切口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0 d、90 d的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开窗手术比较,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更为突出,术后康复效果佳,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11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A组59例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B组59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比A组、B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及ODI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指标与B组相比,有明显优势,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的1个月及6个月时间患者的OD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A组与B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能够较快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腰椎华佗夹脊穴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87例LDH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电针组(n=95)和椎间孔镜组(n=92)。电针组在病变节段患侧选取华佗夹脊穴施以电针治疗,椎间孔镜组则在椎间孔镜系统下行病变节段突出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VAS、ODI、SF-36量表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椎间孔镜组VAS、ODI、SF-36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改善优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椎间孔镜组直腿抬高角度、SF-36评分改善优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SF-36评分及直腿抬高试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椎间孔镜组优良率高于电针组(P<0.05); 治疗后12个月,椎间孔镜组优良率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腰椎华佗夹脊穴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椎间孔镜组近期疗效优于电针治疗组,两组远期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内固定术后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手术,对照组术后第1 d给予营养神经、抗炎止痛等口服药物并配合适度合理的功能锻炼,试验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八珍汤,共给药2周。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患者,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服镇痛药总量、VAS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减少,对照组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增大,试验组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比较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微创内固定术后加服八珍汤,能减少口服止痛药物的用量,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联合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单纯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VAS疼痛评分、JOA评分及Macnab评分,而后将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评估其疗效。结果 2组术前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2组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 0.05);2组术前Macnab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组患者优良率分别为83.33%(治疗组)和60.00%(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能使患者后期疗效更加显著。椎间孔镜下行髓核摘除术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3例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93例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第2天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口服,连服6周。记录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ODI评分)、改良JOA腰痛疾患评分(改良JOA评分),统计2组患者治疗6周后中医证候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1年时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均<0.05),改良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间VAS、ODI评分更低(P均<0.05),改良JOA评分更高(P均<0.05)。术后6周时,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1.40%(85/93),对照组为83.87%(78/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随访发现观察组1例(1.08%)、对照组8例(8.60%)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间孔镜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联合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玻璃酸钠的疗效。方法:后路经椎板间隙入路显微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术后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和玻璃酸钠,随访观察。结果:66例病例获得随访,治疗组优良率91.7%,对照组优良率76.7%。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和玻璃酸钠在MED术后联合应用,对改善术后麻木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三门峡武强中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60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椎板开窗切除术,观察组行椎间孔镜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椎间孔镜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优疗效,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化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常规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康复锻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患者离床活动时间、JOA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比较,术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周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术后随访患侧臀部或小腿酸痛不适感等症状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3.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并观察两种方式经椎间孔椎间融合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次研究时间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单侧组)与观察组(双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以及住院费用以及VASA评分。结果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均有所改善,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联合单侧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腰椎间融合术对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书中出血,降低患者的手术及住院费用,适合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41)应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对照组(n=41)应用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评价及比较两组的手术有效性、手术指标参数、术后疼痛、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短、透视次数以及住院天数均得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以及ODI比较差异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硬膜囊损伤、神经根损伤以及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与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比较,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的治疗优势更为明显,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放射暴露,是一种具有较高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